:10月12日夜 杭州中天竺 觉苑 )))
傍晚,淅淅沥沥下起雨来了,气温骤然下降,不觉秋寒啦。
空荡荡的庭院在寂静的夜幕里独听潇潇风雨。山间气温更低,夜晚寒意袭人。隔墙那晨钟暮鼓中的寺院早已灯熄人宁。
夜凉如水,也许换季太快,一下子难以适应。静静的夜,难以入眠,就让思绪随风飘忽。时刻像万马奔腾般的心念本来就不由自主,难以驾驭。
随手翻看从各地络绎不绝寄来的佛教杂志 。说实在,平时无暇阅读,也只是偶而翻看。堆得多了就送到隔壁佛学院去。
看了一篇短文,是一个在家人写得《渴望皈依》。因文不长,摘录下来,大家同品吧。
找一个僻静的寺院,守着一方幽境,在晨钟暮鼓声中参禅,一直是我神驰向往的生活。
站在一幅经偈前静默,对情感不执而舍,对五欲不贪而拒,对生死不求而安,进而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这就是我渴望皈依的动机。
世间的事,不以繁简而蔽之,是佛以解脱相示,让人远离苦海。每进寺院,聆听梵音经声,像是清泉从心底流过。眼前会浮现出子时的月,隔岸的树和云层中的佛光。
我觉得,佛法中充满人文之气,唯空灵而愈显高深。当我以厌倦了世俗的对白,才知道没有对峙与冲突的佛的世界,是那么广大无边。它足以让我敬仰起“佛门深似海”的玄机和喜欢上了“平常心是道”的朴素。
就我而言,混迹尘世四十余年,既有历尽繁华的倦怠,也有不达繁华的无奈。无论是历尽还是不达,都已成了我心中挥之不去的影子。我渴望皈依,就是渴望解脱,渴望涅槃重生。
有位法师对我说:“前世的因已成今生的果,今生的因终成来世的果,这就是三世因果,因果轮回。”
盘算今生,昨日越来越多,明天越来越少。只愿以今世的余生,种下善因求结来世的善果。佛说:“禅意可达,渡为心生”我便再也没有理由耐不住寂寞。
我渴望皈依,只待机缘来临……
看了短文,些许感叹。众生无明,执着红尘,不愿出离。短文的主人虽说渴望皈依,渴望解脱,渴望涅槃重生。但不明白真正皈依的是什么,真正的皈依处在哪里,“涅槃”是什么意思。虽说相信因果轮回,“只愿以今世的余生,种下善因求结来世的善果。”如果就为了求来世的善果,不还在六道中轮回吗?这怎么解脱呢?懂得“三世因果”,那就要不断熏习清净的种子。佛性,乃自性清净心。
学佛,不是逃避世间的纷争。佛法不离世间法。学佛,开启智慧,去无明,破执着,断烦恼,了生死。
再说,“渴望皈依,只待机缘来临……”,如果明白了真正皈依的是自性佛,真正的皈依处是自性清净心。那么,只要你即刻看破放下,当下便是皈依处。还等什么机缘来临?你的内缘成熟,“机缘”也就到了。
心净则土净,否则即使到深山,仍然剪不断,理还乱。
我到中天竺半年多。这儿山不高,庭院也不深。但相对滚滚红尘,喧嚣的都市,也算一处静地。偶尔有同学、佛友、师兄来坐坐。总会感叹一番。
国庆长假,同学几个来看我。一坐下来,他们就觉得特别自在安宁。感叹生活在这样的环境的多好啊。说话中都带着羡慕和无奈。
我笑笑,便问道:“你们不也是来自农村?那里的自然环境肯定比这里更好。其实,比这儿好的地方到处都是啊。你为什么不愿意回去呢?”
“那里条件差啊!”其中一个脱口而出,这样回答。
这就是了。其实每个人都能做到过这种简朴的生活,只是还在于你自己放不下。如果真的让你生活在青山绿水之处,五欲无争。守住自己心念能有多久?有时候人喜欢找一些外在的理由作为借口,还是欺骗了自己。一个“贪”字就是问题的本源。烦了累了便想得清净安宁,穷了苦了便要求富贵名利……
不断的攀缘、求缘。何来断烦恼得解脱?
圆瑛大师云:“静念千声佛,闲看数卷经。黛山含祖意,秋月印禅心。” ......
今年的桂花开得很勤,开了谢,谢了开。如今已是第三茬了。夜深了,风雨的夜里,满院的桂花,不知香归何处。
山里得雨转秋寒,空庭雾笼自在关。
声色欲离还欲合,冷风也解送花香。
~~~~~~~
[ 本帖最后由 皈依佛门 于 2009-10-15 17:33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