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公交优先的关键词:“公交专用道”、“路口优先”、“准点率”。
1、“公交专用道”:
A、公交列车化现象:一方面要改造成深港湾式公交站,公交站点规模与实际需求不匹配是导致公交列车化的原因之一。“站点拆分法”是在道路的纵向上对公交站进行扩建,而“深港湾改造法”则是在道路横向上对公交站扩建。相比于站点拆分法而言,深港湾式公交站站台集中度高,乘客查找线路较为容易。另一方面要减少线路重复,适当调整公交网络的配置,充分发挥换乘站点的作用,缩短不必要的长线公交,节省公交车排队进站所耗费的时间。
B、擅闯公交专用道:交警要加大处罚力度,让公交专用道名副其实。(“挤出效应”,当出租车和社会车辆没有车道可以用来超车时,憋急了也会“冒着被罚的风险”和公交车抢道。)
2、“路口优先”:
体现在“路口要停留多长时间?”和“一个绿灯能不能放得完?”这两个方面。
A、信号灯配时:向公交车排队多的方向倾斜,以减少公交车在路口的停留时间。
B、直行和左转公交混行:专用道要倾斜于线路密集的方向,并有相应的分流预案,以避免路口受堵,在实践中不断优化。
3、“准点率”:
“限行”和“路权优先”执行得好不好?关键看“公交准点率”有没有提高? “让开小车的看见公交车跑得如此畅快而眼红。”以此提高公交在城市交通总出行中的比重,让市民真正体会到“限行”的好处!!否则变成了一种浪费。
讨论几个话题:
● 规定公交车必须在专用道内行驶,如果专用道比其它车道繁忙时,是否可以灵活分流到其它车道?
● 天目山路BRT专用道,是否可以允许普通公交车进入?
● 环城西路在高峰时期允许其它车辆进入公交专用道行驶?交警说,这样做一方面保障公交优先,另一方面则为社会车辆提供更多行车空间,更精细地按需调节分配道路资源。
(公交慢还有很多方面值得思考,笔者写这篇文章整整花了三个晚上的时间,终于把几千字简缩完成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