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7171|回复: 66

试辨三张“西湖老照片” (原创 雨友亦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1-29 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婆留乡人 于 2018-11-30 14:25 编辑

试辨三张 “西湖老照片” (原创  雨友亦芳)

201826日,正值农历辞旧迎新时节,杭州西湖博物馆开始举办一场馆藏老照片精选的专题展示,题为风景旧曾谙——馆藏西湖老照片集萃(同年520日闭展)。

风景旧曾谙,句出中唐杭州地方(郡)行政首长、曾经在西湖边皇恩只准住三年的白居易《忆江南》组词首阙: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风景真的旧曾谙吗?总的来讲当然是的。所有长年居住、生活在这里与西湖相厮守、相陪伴的老杭州,熟悉并热爱家门口的这一方好山好水好风光。住在杭州,可谓是他们永远的幸运与感恩。

不过,凡事往住难免会偶有例外。西湖老照片的观赏与解读,同样也可能遭遇疑窦与困惑:

西湖博物馆在其微信公众号非常西湖推送的风景旧曾谙专题信息流中,就有一条向公众直言:在近万张的馆藏老照片中,有22张画面各异的老照片,我们研究人员比对了近万张老照片,查遍了手头的文献资料,也没能确切辨别这些照片中的景点景名。我们非常期待您能前来助一臂之力!

为此,风景旧曾谙开展后两天(28日),非常西湖公众微信号上就发出请各路人士前来挑战识别这些西湖老照片的英雄帖。

01  西湖博物馆非常期待有人助一臂之力加以辨别的22西湖老照片上排右起 A-001,下排左止 A-022

五天后,风景旧曾谙影展开展后一周的 2 13日,浙江新闻网络主页又发表题为专家都认不出的西湖老照片,你认得出是哪里吗?的报道。随该报道一起附发的六张老照片配图中,后面的三张,即属于西湖博物馆非常期待有人助一臂之力对它们关联的景点景名给予辨别   22张中的三张西湖老照片


02“浙江新闻主页报道说专家都认不出景点景名是哪里而需要求助辨别的三张西湖老照片

2018411日,西湖博物馆非常西湖公微号推送题为老底子的西湖风景你认识吗?引来网友那么多的热议的消息,介绍杭州发布公微号上网友们就辨别22西湖老照片所指景点、景名而留言热议的各种说法。



03-1 “非常西湖公微号推送的题为老底子的西湖风景你认识吗?引来网友那么多的热议帖子的手机截屏



图03-2  “非常西湖”公微号推送的题为“老底子的西湖风景你认识吗?引来网友那么多的热议”帖子的手机截屏

当年5月10 日,“非常西湖”又推送了题为《西湖“前世今生”的老照片展接近尾声,看看英雄们的挑战帖》的帖子,公布了多位观众“辨别”后的书面留言。



图04-1  西湖博物馆“非常西湖”公微号推送的题为《西湖“前世今生”的老照片展接近尾声,看看英雄们的挑战帖》的帖子截屏




图04-2  西湖博物馆“非常西湖”公微号“挑战帖”手机截屏

然而,笔者检看后很遗憾,不得不说:这里公布的辨别留言,没有一条,是说得准确到位的。


为此,本着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切磋精神和分享意愿,请允许我也来对浙江新闻这篇报道随文附发的三张西湖老照片,给出自己初步辨别后的释读。一家之言,欢迎拍砖,期待赐教。


让我们先从第三张(在西湖博物馆求助辨别的22张中编号是A-002)说起。见下面的 图05

图05(上图) 在西博馆求助辨别的22张中 编号A-002的老照片

笔者以为,要辨别老照片上所显示的信息内涵,究竟属于西湖的哪个景点和景名,首先需要确认其在空间上是否属于西湖范畴。由于发布者并没有说明这张所谓西湖老照片的来源,故尔,我们只能就照片画面来进行考察。细看后我得出的印象是:这并不是一张在杭州西湖拍摄的老照片。

请看其画面所呈现的,是一座位于某一河道(不是湖面)上临时建造的浮桥,桥面很可能是木板。从河道水面支撑桥面的,则是一排相对呈固定状态停泊在河面的棱角分明的大木(浮体)。这类浮桥从前也常常别称舟桥

《辞海》对舟桥一词的释义是:联接舟或浮体而成的浮桥。主要供军事上克服江河障碍用。通常由桥脚舟、桥面结构和栈桥等组成。桥脚舟分非自行与自行两种。后者是将舟体和桥面结构合为一体,且具有水陆行驶能力的一种专用的两栖车辆,便于迅速联接和拆解浮桥。1999年版缩印本,第2800页)

可能有朋友会提问:怎见得这是在河道上而不是湖面上呢?我的回答是:从大木的高度(参照桥面活动人影的身高,推测其大约在3米以上),可以联想岸边河磡的高度。须知,西湖湖岸,是从来不曾出现过、也不需要有这么高的湖磡的,这正是我以为A-002老照片显示的水域是河道而不是湖面的立足点。

历史上,浮桥或舟桥,在京杭大运河主干道上的不同河段都曾经有出现和使用。这类浮桥往往因为临时急需才会被架构,所以其存在的时日也不会太久。被老照片所定格的景观、景物,往往并不一定会长期留存。尤其是地域范畴的前提如果不明,那么,试图解读某张特定老照片所定格的对象究竟是谁、在哪里、在何时、什么性质、有何功用,等等,显然既不合逻辑无从下手,也很难有成功释疑的可能。因此我也只能猜测,这张老照片,有可能是在杭州附近京杭大运河某一河段上拍摄的,但恐怕与西湖没有直接的关系。

接下来,让我们再看看上述浙江新闻报道随文附发三张西湖老照片中的第二张(在西湖博物馆求助辨别的22张中编号是A-021)。


图06 西湖博物馆求助辨别的 “西湖老照片” A-21

这张西湖老照片(图06),画面出现的建筑物主体特征十分明显突出,那是一幢正面外墙有拱券(古罗马建筑主要的技术和造型元素)的欧式二层砖砌楼屋。楼屋上层和下层正立面的拱券,均多达九个。

与这幢楼屋在建造风格上大体相同的欧式砖楼,西湖上至今仍然有几处可以见到(这在当年,曾被时人讥为而今西子穿西装),例如北山街上的抱青别墅和孤云草舍(图07,今属新新饭店),浙江图书馆孤山馆舍的红楼。这三处清末民初的建筑物实体,至今尚存而且地位和身价都相当显赫。

那些在不少老照片上可以一睹身形的,则有英籍医师梅藤更建造的肺病疗养院楼房(原在保俶塔下),毗邻郭庄(其南侧)的许庄(图08),以及浙江省博物馆改建(1992年)之前位于民国初年曾被辟为浙军忠烈祠(原系清帝西湖外行宫用房)的建筑群中轴线以东的独栋楼房,皆是。

但上述各例,无论实存还是藉老照片才能见识真容的欧式老楼房,除孤云草舍外,无论哪一幢建筑的外墙,都没有一排拱券多达九个的(拱券最多的抱青别墅仅有七个)。

至于孤云草舍,正立面拱券虽也有九个,但其中居正中拱券两侧的一对拱券,明显小于其他七个,况且,这是一幢三层楼屋而非两层楼,其正立面装饰比编号A-021老照片上的九拱券楼房更显繁复。


图07 (上图) 北山路孤云草舍,三层楼。居图左(今属新新饭店)

图08(上图) 杨公堤(西山路)许庄,在今郭庄的南部。居图中(现已改观)

再考察杭州城区范围,类似编号A-21这张老照片上有拱券的欧式楼屋虽然也能见到几处,但拱券数同样都不到九个。比如我们现在还看得见的位于 拱宸桥东面运河东岸上 今杭州第二医院内的清  杭州关税务司署(也即旧称洋关者) 三栋楼屋中的 北楼    (图09),就是一幢比抱青别墅多出一个拱券的欧式砖砌楼房。可是洋关北楼八个并排的拱券,还是比我们现在需要辨别和释读的西湖博物馆编号A-021那张老照片上的楼屋少了一个。


09  拱宸桥东洋关北楼(杭州第二医院内)

那么,这张西湖老照片,莫非也同本文前面所述编号A-002那张一样,也不是在杭州当地拍摄的?这倒不是的。为了弄清其所指,笔者在辨别时按例采用以老照片证老照片技术手段,答案随之轻松浮出水面。

十多年前,我曾经关注并经常访问一个名为爱老照片的中国网站(现已关闭),凭借翻读同好网友发在这个主页上的帖子时得到的启发和提示,我搜寻并下载了一部辛亥革命发生后由上海商务印书馆编印、发行的纪实性摄影纪念集,影集的书名是《大革命写真画》(共10集。商务印书馆编译所选编,1911-1912年发行)。

20119月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时,商务印书馆将《大革命写真画》这部纪实影集再版重印了。这是中国最早印行的一部以辛亥革命为题材的影像集,所录用的写真照片,皆为1911年至1912年拍摄。下载这部纪实影集后翻看时,发现其第10集第23页上,有题为浙江财政司署的一张照片,便顺手复制保存到笔者的杭州暨西湖专题图文信息库中。请看下面的 10


图10  民国初年浙江省军政府财政司署(《大革命写真画》第10集)书影

出现在这张老照片上的主体建筑,也是一幢上下两层正面并排有九个拱券的欧式楼房,斜坡屋顶正中位置开有老虎窗,屋顶两侧近外缘处各竖设有方柱形烟囱。尽管这张老照片上的欧式楼房,与西湖博物馆发布的A-21那张取景拍摄的角度正好相反,但仔细比对后,完全可以确认:这张用中、英文双语题为浙江财政司署的照片上所出现的主体建筑,同前面那张西湖博物馆发布并期待有人帮助辨别的西湖老照片上的主体建筑,是同一幢楼房。

1911年(清宣统三年)1010日,以孙中山为首的同盟会革命党人在武昌发动起义成功,全国响应。115日,杭州光复。两天后,浙江省军政府成立,下设政事、民政、财政、外交等,以高尔登为浙江财政部长。次年(民国元年,19121月,原来的一律改称为浙江财政司署,即浙江财政司的办公机构(见《浙江百年大事记》122-124页),所在地点是杭城东河西岸的梅花碑南关厂前(前清时称小织造府,西面老地名为馆驿后,其东面有城头巷,系早先拆掉老城墙后形成的通道,故名)。1915年,浙江财政司再改名为财政厅,驻地不变。

1949年后,旧浙江财政司署使用的房屋为浙江省水利厅、交通厅及下属几个机构所用(目前此地老屋早已全部拆除改建为高楼)。鉴此,西湖博物馆求助辨别编号为A-021的这张老照片,严格地讲并非西湖老照片,而应归属为杭州(城)老照片

最后,让我们一起来考察和辨别下面这张原英文标题为“Through the Bamboo Wood”的西湖老照片(图11 。在西湖博物馆求助辨别的22张中编号为A-015)。由于这张老照片不折不扣属于西湖老照片,并且其内涵及关涉的史事资讯等相当丰富,所以,笔者用了比较多的信息量(篇幅),来进行释读和评说。


图11 “穿过竹林”。在西湖博物馆求助辨别的老照片中编号为A-15

这张堪称正宗西湖老照片,出自瑞典东亚博物馆藏安特生的《远东影集》(相册),其原有的英文图注“Through the Bamboo Wood”,意为穿过竹林

西湖博物馆发布这张老照片时,特别加注有一段文字说明,道是:这幅充满禅意的穿过竹林是由安特生于1914—1938年间拍摄的。拍摄者安特生是瑞典地质学家、考古学家。安特生拉开了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发掘的大幕,他被称为仰韶文化之父’”(见图12)。

瑞典人安特生(18741960),原名Johan Gunnar Andersson(通常音译为约翰·贡纳尔·安德松),安特生是他给自己取的中国名字。他曾任万国地质学会秘书长,1914年受聘于中国北洋政府出任农商部矿政顾问,在中国北方从事地质调查和矿藏探寻。1916年袁世凯倒台后,安特生转而专注于古生物化石的收集和整理研究。1921年他发掘河南渑池仰韶村遗址,发现仰韶文化,从而揭开中国现代田野考古工作的序幕。他对周口店化石地点的调查,则促成后来北京人遗址的发现。

1925年夏,安特生归国。次年,他担任瑞典远东古物博物馆(Museum of Far Eastern Antiquities)的首任馆长。安特生著有《中国远古之文化》(An Early Chinese Culture,1923)、《中国史前史研究》(Children of the Yellow Earth: Studies in Prehistoric China,1934)等,如今被中、外学术界评定为创立了中国现代考古学且卓有成就和影响的汉学大家。



12  在“非常西湖”题为“老底子的西湖风景你认识吗?引来网友那么多的热议帖子(手机截屏)

据称,穿过竹林A-015  “这张老照片英雄们留贴的最多。于是乎,笔者对这张西湖老照片的辨别和释读也格外投入,用力甚劬。而考辨得出的结果,同投入一样颇有份量”—— 我发现,这张充满禅意的老照片上的庙宇,是相传为南宋古道观的神霄雷院;那条穿过凉亭的铺筑考究的山路,竟然是西湖金沙涧(港)北岸的桃源(驼巘)岭古道!

安特生的《远东影集》(相册),收录了东亚中国、日本及东南亚诸国的实景老照片2500多张(编号为2062823147),拍摄时间约在1914年至1938年之间,其中属于中国杭州的有八张:一张为市区的杭州大街(Streetin Hangchow,其余七张都是西湖风光,包括穿过竹林这张。

尽管《远东影集》标注有“By Johan Gunnar Andersson”(意为作者安特生),但经笔者略作考查就可发现,其中所收录的老照片,至少并非全部出自安特生本人亲手拍摄,因为其中有的照片,在同时期由其他外国人士署名出版的中国摄影集中也能见到,比如上面提到的杭州大街一张(见图13),在1920年初版的英国人唐纳德·门尼的《华北华南》( Donald MennieChina North &South》,Published by A.S.Watson & Co.)影集中,就已经出现了(见图14


图13  瑞典安特生《远东影集》所收 《杭州大街》


图14  “杭州大街”,在1920年初版的英国人唐纳德·门尼的《华北华南》( Donald Mennie《China North & South》,Published by A.S.Watson & Co.)影集中,就已经出现了

确认穿过竹林老照片上的主体建筑为清末重建的传南宋古道观神霄雷院(俗称雷公殿),笔者辨别时思索与分析的基本路径和依据,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一个主要方面是:

不仅仅是瑞典人安特生的远东影集,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网站发布的斯坦利·格雷戈里(名下)中国影集中,同样也有同穿过竹林这张老照片(编号A-015)在拍摄地点和画面景象主体基本上完全相同的作品出现,而且,在这一地点拍摄的照片远不止一张,而是多张。

澳图网公布的斯坦利·格雷戈里(名下)中国影集,拍摄时间跨度为1920年到1930年。


图15-1(上图) 一位头戴道冠、身着宽服的老者伫立在山路上透过凉亭遥看远处,他或许正在运气练功,或者饱纳林间造化提供的自然清气涤荡身心。 此图来自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网页“斯坦利·格雷戈里(名下)中国影集”。


图15-2(上图)  这张老照片上,留下了两名各自扛着大捆毛竹的农夫,正在沿古道向画面深处(西)远去的背影。来源同图15-1。

我辨别穿过竹林这张老照片 思索与分析的基本路径和依据的其次一个主要方面是:

穿过竹林这张老照片被放大后,可以辨认出庙宇建筑大门的匾额上题书的,是神霄雷院四个大字。见下面的 16


图16 “神霄雷院”门额(原图A-15局部放大)

不过,只凭局部放大,是很难一下子把穿越竹林老照片上题书在门额上的四个字, 确定为神霄雷院的。尤其第二、第三两字,笔画较多,很难辨认。

我之所以能将这四个字顺利释读出来,是因为在此前,我已经从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藏斯坦利·格雷戈里(名下)中国影集中另外几张西湖老照片上,见识过神霄雷院了。

瞧,先看下面这张老照片(图17),画面上不但可以看出那位正在拾级而上的穿长袍者头戴道冠,而且在他身前方的平台立着的大香炉(铁鼎)上,有显而易见是神霄雷院四个字的浮雕字样(图18)。


图17  一位正在拾级而上的穿长袍者,头戴道冠。他身前方的平台上立着大香炉(铁鼎),炉身上有显而易见是“神霄雷院”四个字的浮雕字样(图18)。图片来自 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藏“斯坦利·格雷戈里(名下)中国影集”。


图18  局部放大后见到香炉(铁鼎)上有“神霄雷院”四个浮雕字样。来源同图17。

辨别老照片穿过竹林,我思索与分析的基本路径和依据的第三个主要方面是:

明以后西湖史志图籍中,多能读到关于神霄雷院的记载和描述,如明《成化杭州府志》(夏时正纂)、《西湖游览志》(田汝成撰)等。清《康熙钱塘县志》(魏㟲修、裘琏等纂)的卷十四寺观,有神霄雷院,在上扇三图庆化山,后涧溪的记载。雍正时李卫主修的《西湖志》,列有神霄雷院专条,信息量较大,记载也更详细,还附录有明朝人王谦(山西永济人,万历五年即1577年进士。官工部主事,榷税杭州,终官太仆少卿。见《明史·列传第一百十》 )的《神霄雷院记》(详见清雍正《西湖志·卷十二·寺观》)。

图19 清雍正《西湖志·卷十二·寺观·神霄雷院》书影

另外,我们从清初名列西泠十子的杭城诗人张纲孙(后改名张丹)的《张秦亭集》中,能读到《西山雷院》五古诗一首。诗人在这首诗中详细描述了雷院的方位、环境、景物、像设、来历和变迁等,刻画细致,形象生动,有感而发。全诗如下:

      玉泉入数里,深谷俱箐篟。
   危峰皆却立,凿壁间雷院。
   松柏夹其径,仰攀藤萝便。
   入门瞻神像,光怪非常见。
   龙君被彩衣,老母掣金电。
   左右列将帅,熊身兼虎面。
   三眼冠兜鍪,六将持刀箭。
   或如鸟喙形,背翅如羽扇。
   此时当槛揖,仿佛风雷变。
   我闻宋时帝,构此丹青殿。
   迄今五百载,春游每叹羡。
   宫阙在南山,灰烬无瓦片。
   狐狸骑石马,荆棘布芳甸。
   不及此遗构,巍峨俯碧涧。
   怀古正不足,落日聊消遣。



图20 清张纲孙《西山雷院》五古书影。《四库存目丛书·张秦亭集》卷四

再者,1983-1984年间,笔者曾参与杭州市政府组织的西湖风景名胜区林业三定工作,是杭州植物园与西湖乡(公社)玉泉村(大队)、金沙港村(大队)山林划界确权的实地踏勘人之一。某日,一组人员从植物园办公楼沿桃源(旧称驼巘)岭路西行,接着沿金沙涧北岸,直至与当时同杭州香料厂隔水相望的植物园苗木基地一条小路口,看到了两株硕大的古树在路口挺立着,一株沙朴,另一株香樟。

两株古树后方的地面,散落着一地碎砖瓦,还有石质铺裝出露。显然,这里曾经是有过建筑物的,我对当时在现场所见的印象相当深刻。

后来,在我与阮浩耕先生合作撰稿的《西湖寺观》一书(浙江摄影出版社19928月出版)中,曾述及过这座雷公庙“神霄雷院,在今植物园内桃源岭以西的庆化山(俗称雷殿山)。南宋末,福建道士陈紫芝在这里筑院修道,院中供奉道教雷神。道教典籍称雷神是元始天尊的第九子——‘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在道教宫观中,他的典型形象为蓬头怒发,面目狰狞,身披铠甲,手持劈山大斧。他的部下有打顺风旗的风伯,手持锤凿背生肉翅的雷公,手持面钹式铜镜的电母等。这几位都是中古以后汉族地区民间传说中衍化而出的神像,被道教吸收发展改造而成。旧时每到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杭州许多人聚集到神霄雷院设蘸(俗称做道场),道士们有说有唱,演奏道乐,表演道舞,围观者纷纷捐钱财资助道事,异常热闹。”


图21-1 《西湖寺观》及其记述神霄雷院一节文字的书影。浙江摄影出版社1992年8月初版


图21-2  《西湖寺观》及其记述神霄雷院一节文字的书影。浙江摄影出版社1992年8月初版

归纳以上所讲笔者辨别和释读穿过竹林老照片三个主要方面思索与分析的基本路径和依据,即:

一,不止一两张外国人拍摄的老照片上保存的直观信息可以旁证和互证;

二,穿过竹林这张老照片上的门额字样可作自证

三,史书与前人诗文的形象记载以及笔者对遗址的直观印象,可以作为“史证 ”。

在这  三重证据  的基础上,我可以相当自信和肯定地得出如下有底气的结论:

西湖博物馆求助辨别的安特生穿过竹林这张老照片上的主体建筑,乃是清末民初的西湖神霄雷院。其所在地点,是西湖风景名胜区最大天然水源金沙涧干道北岸桃源(驼巘)岭古道旁的庆化山(俗称雷殿山)南麓。

如果仅仅从画面看,说穿过竹林这幅老照片充满禅意当然也没错。然而,当我弄明白这张老照片上有石阶引人上行再进入的大屋顶庙宇建筑,实际上是位于现在从杭州植物园的金沙涧北岸去往灵隐、天竺的原桃源岭(古称驼巘岭)古道上相传为南宋的古道观神霄雷院(清末重构)时,就觉得禅意这两字,似乎还是改用灵趣更为合适。


图22 某地一道观壁画中的“雷部诸神”书影,采自马书田著《中国道教诸神》(团结出版社 本)

图23 北京故宫钦安殿 十二雷神中的 辛天君画像

图24 任继愈主编《宗教词典》“雷神”条目书影(上海辞书出版社 本)


穿过竹林老照片上,那条砌筑考究颇具清以后湖山之间官道特色的林中青石板/弹石路,就是当年东起西湖北山玉泉清涟寺、仁寿山到马铃山西侧一带(今植物园东部)的驼巘(桃源)岭山路,同时,这也是百年前西湖的又一条进香古道。

由驼巘(桃源)岭山路西行经白乐桥本地民众聚居区之后,可一直通往灵、竺武林山佛寺丛林深处。

而今,由于前些年灵隐-西溪隧道和梅灵北路的开通,以及白乐桥东南机动车停车场的辟建,金沙涧干流在隧道南口一带的地表径流,形态上已改观为地下涵洞管道而不能直接见到了。但是,庆化山(雷殿山)山体,并没有大的改变;金沙涧流水,也照样日以夜继地朝着东面的西湖方向汩汩流淌着。


图25 神霄雷院在1929年民国西湖老地图上的位置

总之,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藏斯坦利·格雷戈里(名下)中国影集一张老照片出现的铁鼎上神霄雷院四个大字,出了传为南宋道观古迹的背影

以此作为参照的突破点,结合一批百年以来中外人士所摄老照片的参证、互证,西湖博物馆求助辨别编号为A-015的老照片也即瑞典安特生的远东影集穿过竹林这张老照片所记录的,是清末民初西湖神霄雷院和桃源(驼巘)岭古道。

如今,这些老照片,业已成为留存这处南宋古迹直观形象与生动记忆的珍贵载体,而西湖老照片重要史料价值的份量,也可以说藉由这个实例,再次得到了生动的体现与靠谱的证明。


图26 今桃源岭与神霄雷院遗址方位关系示意图

说明:本文配用的图片,除书影外均采自网络。若有 涉及版权使用需要授权 或有 其他诉求的,敬请赐教。必答。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9 22: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婆留乡人 于 2018-11-30 12:09 编辑

期待继续 辨别:))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 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被 本转帖 辨别的 第三张“西湖老照片”(在西湖博物馆求助辨别的22张中编号是A-002),片源出处 已经让我找到了:美国社会经济学家 西德尼·甘博 拍摄于 上世纪初年,原题“Bridge of  Boats (船上的浮桥)”,归入 甘博中国影集 的 “杭州”(分册)中。

原片在 :美国杜克大学图书馆网站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18-12-3 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彩!
 楼主| 发表于 2018-12-7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婆留乡人 于 2018-12-7 10:58 编辑

《大革命写真画》原版和再版的封面书影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8-12-8 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1911-1912年原版《大革命写真画》第六集“福建”册中的书影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0 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婆留乡人 于 2018-12-10 14:51 编辑

“考古边上”公众号 日前有推文 报道,在海宁文保所工作的 徐超  认定,出现在下面 这两张老、新照片上的 是 同一座桥,也就是浙江桐乡濮院王板桥(上:唐纳德·门尼 摄;下:徐 超 摄)。这不但说明了“安特生远东影集(相册)”中的这张老照片上的 机打注释 是错误的——此桥并不在江苏省,而是在浙江省的桐乡濮院镇,也表明 该照片的摄影师也不是安特生,而是曾任上海屈臣氏经理的唐纳德·门尼,他后来被称为“遗失的民国风光摄影大师”。而他拍摄的这张照片,也在“遗失”之后的100年,与 徐超 最近拍的照片“相遇”。这个例证,同时还说明了 本转帖 关于“安特生远东影集”中的中国老照片,至少并非全部由安特生本人亲手所摄的 推论, 是站得住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9-1-6 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婆留乡人 于 2019-1-6 22:31 编辑

    金沙涧北岸“神霄雷院”的确认,可补史书记载之遗漏。如2013年9月杭州出版社出版的《民国杭州道教》一书(孔令宏、韩松涛著,收在孙忠焕主编的“民国杭州研究系列丛书”第三辑),列有杭州“府城”当时道教宫观100处的名录表,但从该表中,只见到有在“吴山东岳庙右”的“神雷庙”(该表编号17),其备注栏中有“俗称‘神霄雷院’”的说明,却未见载有金沙港北岸桃源岭古道的“神霄雷院”。笔者检看《民国杭州府志》卷九“祠祀”一和卷三十五“寺观”二,分别明文记载了这两处“雷公庙”:一在吴山,一在庆化山。《民国杭州道教》出表仅载一处,漏掉了安特生和门尼的老照片保存且形象显示的金沙涧北岸桃源岭古道的“神霄雷院”。

上图:《民国杭州道教》的“道教宫观100处名录表”续表书影



上图:《民国杭州府志》卷九“祠祀”一 书影



上图《民国杭州府志》卷三十五“寺观”二 书影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19-1-8 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婆留乡人 发表于 2019-1-6 16:58
金沙涧北岸“神霄雷院”的确认,可补史书记载之遗漏。如2013年9月杭州出版社出版的《民国杭州道教》一 ...

你好,不知道这篇文章可否授权杭州网在网页转载呀?想让更多人能看到此文呢!
 楼主| 发表于 2019-1-8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堂邮差 发表于 2019-1-8 21:34
你好,不知道这篇文章可否授权杭州网在网页转载呀?想让更多人能看到此文呢!

你好。谢谢 关注和支持。这篇文章 可以转载,分享为快,切磋有幸。
发表于 2019-1-9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婆留乡人 发表于 2019-1-8 22:15
你好。谢谢 关注和支持。这篇文章 可以转载,分享为快,切磋有幸。

能收到这么高质量,有趣味又富有营养的帖子,真是我们的荣幸!我一定会用心编辑的。
发表于 2019-1-9 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相当于考古研究性论文,值得称赞!!!,看了二遍,受益非浅。专业!!
发表于 2019-1-13 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好帖。顶一个!
 楼主| 发表于 2019-1-13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婆留乡人 于 2019-1-14 09:55 编辑

“雷诞”茹素及吴山神雷庙烧夜香

多年前,我写过一篇转述和评说钱塘江上某一旧时“风俗”的读书随笔,题为《水卷湘帘半桁低——读《钱江画舫录》札记》(收录在《钱塘江话旧》一书中。浙江人民出版社版)。其中有专条记述钱塘江“画舫”的从业者到吴山祭拜“雷神”的“积习”:







《钱江画舫录》是一种仿传统“风俗志”体例写成的专记清末民初钱塘江上“画舫”的著作,作者署名“三衢柔仌(“仌”即冰)”。 这位钱塘江“老乡”,撰成这篇《钱江画舫录》时,大概至少已经人到中年,故其行文落笔,流露出浓烈的春花秋月世事沧桑不堪回首之感。《钱江画舫录》通篇分为五个部分:曰“缘起”,曰“俗尚”,曰“游冶”,曰“轶事”,曰“古迹”,全篇结尾还有作者大发感慨的一则骈体文跋语。在其“俗尚”部分,就有专条记述江上“画舫”的从业者到吴山神雷庙祭拜“雷神”的“传统”:
舫中最畏雷神 ,最敬潮神。驾长娘及诸姬皆茹雷素。自六月朔为始,各舫皆备素筵,甚有避酒不饮者。驾长日于船头然(燃)香供烛。 以祈呵护。说者谓其生涯卖笑,渔猎金钱,恐冥冥中有所谴责 ,故为此状,其实亦积习相沿而已。城中吴山,旧有雷殿 。诸姬于六月二十 四日晚间,必往膜拜 ,昧爽乘舆而返。故是夜游蜂浪蝶 ,围绕精蓝,而诸姬粉汗涔涔,蹀躞于香烟缭绕之旁,抑何自苦乃尔。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9-1-25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婆留乡人 于 2019-1-26 09:01 编辑

《钱江画舫录》,收录在《杭游小志》这本小册子中,出版于1924年(民国13年6月):










 楼主| 发表于 2019-1-28 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杭游小志》目录页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9-1-31 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钱江画舫录》记“江山船”从业者“茹雷素”条的书影: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9-2-1 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杭游小志·钱江画舫录》版权页书影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9-2-6 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唐纳德·门尼的西湖摄影中可见到:桃源岭路神霄雷院隔壁,还有一座庙宇。大雪初霁,香客结队经过庙门前,去灵、竺、玉泉等佛寺进香。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9-2-6 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雪初霁,香客结队经过庙门前,去灵、竺、玉泉等佛寺进香 02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9-2-8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婆留乡人 于 2019-2-13 21:20 编辑

老照片:留住了往日景象,增添了怀想情趣,丰富了新春话题  
己亥诸事大吉

·《康熙钱塘县志》领衔主纂人 是 钱塘令 魏 yuan(左 山 + 右 原)
 楼主| 发表于 2019-2-10 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神霄雷院 内景01     唐纳德·门尼 摄影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9-2-13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神霄雷院 内景02     唐纳德·门尼 摄影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9-2-15 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婆留乡人 于 2019-2-15 22:09 编辑

在澳大利亚图书馆主页“格雷戈利·斯坦利名下的中国老照片”(部分为唐纳德·门尼所摄)中,同杭州、西湖直接相关的约有70张左右,其中同一地点拍摄最多的,是上天竺寺圆通宝殿前香客聚集的场景,约15张。其次多的,则是灵隐寺飞来峰 和 桃源岭/金沙涧 神霄雷院,分别有8张。可见,来自西方的摄影师对杭州西湖的民俗景象非常有兴趣并且着重给予了关注。

另外,摄影师老外 对神霄雷院的关注,显然与“雷神”崇拜有密切联系,因为在欧洲人的神话传说中,同样很早就有雷神的故事。2011年,美国派拉蒙公司发行了一部科幻动作冒险类电影,取得票房收入449,326,618美元,片名就叫《雷神(Thor》。
美国电影《雷神》的主角“托尔 THOR”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9-2-19 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希腊神话中的众神之神宙斯 同时也是 雷神。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4-12-22 19:35 , Processed in 0.26786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