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2679|回复: 80

[城建] 【民间金点子】未来科技城——钱江新城的快速通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2-27 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向雪怀 于 2018-2-27 16:55 编辑

提升扩能:在现有的隧道基础上扩容,把“灵溪隧道—九里松隧道—吉庆山隧道—五老峰隧道”提升为双向四车道。  (在现有的隧道边上并排再打个洞)
扩容隧道:穿过“虎跑路”直接连上“之江路”和“复兴路——秋石高架”
旅游旺季和节假日:西湖景区的车流量太大,让穿城车流从隧道直接过境。




主城区这样形成两条内环:
1、城西——钱江新城:走图中的快速隧道,西接“紫荆花”路,东接“之江路“,全程双向四车道
2、城西——滨江:      走“紫之隧道——之江大桥——彩虹快速路”


------------------------------------------------------------------------------------------------
因为“紫之隧道——之江大桥——彩虹快速路——时代大道——复兴大桥——中河高架”这条内环,
需要两次过江,给“有限的过江车道”带来不必要的流量压力。

图中这条隧道,可以真正意义上,为“中河高架“和”西湖景区“和“过江车流”减负。
起到“四两拨千金”的作用。


单选投票, 共有 29 人参与投票
3.45% (1)
3.45% (1)
93.10% (27)
您所在的用户组没有投票权限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18-2-27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之前不是有江晖路直接通到古翠路的隧道规划么
发表于 2018-2-27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条路我老妈上班天天走
 楼主| 发表于 2018-2-27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西湖景区新开一条隧道确实有难度,所以只能在现有的隧道基础上扩容动脑子,因为这条内环确实太重要了!!

设想隧道,直接穿过虎跑路连接之江路。
作用是,给虎跑路和杨公堤减负,真正的保护西湖。
发表于 2018-2-27 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紫荆路本身容量不够;九里松隧道本身就是下穿式隧道扩容有很大难度,即使所有隧道都能扩容,连接隧道的道路也必须扩成双向四车道。总体来看不如古望隧道。
 楼主| 发表于 2018-2-27 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节假日的南山路—虎跑路: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18-2-27 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向雪怀 发表于 2018-2-27 17:25
节假日的南山路—虎跑路:

我还是觉得修环湖线的前景更大
发表于 2018-2-27 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向雪怀 发表于 2018-2-27 17:05
在西湖景区新开一条隧道确实有难度,所以只能在现有的隧道基础上扩容动脑子,因为这条内环确实太重要了!! ...

你这么打洞不比新开隧道容易
 楼主| 发表于 2018-2-27 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曹孟德斯鸠 发表于 2018-2-27 17:57
你这么打洞不比新开隧道容易

把现在的两个方向单车道,将来变成一个方向两车道,边上再增加另一个方向两车道。
就象杭金衢高速的新岭隧道一样,不影响现有通行的。
 楼主| 发表于 2018-2-27 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曹孟德斯鸠 发表于 2018-2-27 17:28
我还是觉得修环湖线的前景更大

地铁有地铁的优势,汽车有汽车的优势,
从主城区走高架到下沙,不一定比地铁慢多少的。
发表于 2018-2-27 18: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向雪怀 发表于 2018-2-27 18:18
把现在的两个方向单车道,将来变成一个方向两车道,边上再增加另一个方向两车道。
就象杭金衢高速的新岭 ...

现有道路还是要拓宽,光这一项难度就很大了
发表于 2018-2-27 18: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向雪怀 发表于 2018-2-27 18:23
应该比紫之隧道要容易的多。

紫之隧道可是绕了一个大弯
 楼主| 发表于 2018-2-27 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曹孟德斯鸠 发表于 2018-2-27 18:24
紫之隧道可是绕了一个大弯

这条隧道难度比紫之隧道小,
但论地位要比紫之隧道重要的多。
发表于 2018-2-27 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向雪怀 发表于 2018-2-27 18:34
这条隧道难度比紫之隧道小,
但论地位要比紫之隧道重要的多。

难点在于施工的同时要做好对景区的保护,也做不到快速路标准
 楼主| 发表于 2018-2-27 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曹孟德斯鸠 发表于 2018-2-27 18:45
难点在于施工的同时要做好对景区的保护,也做不到快速路标准

可以参考以前怎么施工的,在以前的基础上再改进工艺。
发表于 2018-2-27 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现有隧洞两头的道路拓展就是个大问题
要是这么容易扩,直接把杨公堤、虎跑路、南山路扩为双向6车道好了
发表于 2018-2-27 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向雪怀 发表于 2018-2-27 18:47
可以参考以前怎么施工的,在以前的基础上再改进工艺。

西湖景区申遗成功后就没怎么动过,而且不一定比走天目-艮山快
 楼主| 发表于 2018-2-27 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曹孟德斯鸠 发表于 2018-2-27 18:55
西湖景区申遗成功后就没怎么动过,而且不一定比走天目-艮山快

真正的快速路,从闲林开车到下沙,也花不了多少时间的。甚至比地铁快。
没得快,说明不是快速路。
发表于 2018-2-27 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向雪怀 发表于 2018-2-27 18:58
真正的快速路,从闲林开车到下沙,也花不了多少时间的。甚至比地铁快。
没得快,说明不是快速路。

地铁旅速又不快,是不是快速路看限速就可以了
发表于 2018-2-27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陌上花正开 于 2018-2-27 22:43 编辑

我给楼主一个优化建议,如果线路一定这么选,那扩容还是有个方案的——现有隧道-道路改为地面地下双层,每层单向通行,保证不新占景区土地(个别节点匝道除外)、不大改变原有隧道结构(向下挖而不是往两边拓宽)。  这就实现双向四车道了,不过是双层。

港珠澳大桥的隧道部分,好像也是这样用双层结构来实现多车道隧道的,不过他是双向六车道=单层单向3车道x2;我这个方案是单层单向2车道x2=双层双向四车道。
这条“西山通道”(单层单向2车道x2),是我之前设计的杭州绕城以内5环快速路网的一段:1环和2环共用这段线路,不过我是地面2车道现状不变,地下再另建双层四车道(或六车道) http://bbs.hangzhou.com.cn/thread-23004817-1-1.html

发表于 2018-2-28 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ㄣton『e 于 2018-2-28 09:06 编辑
陌上花正开 发表于 2018-2-27 22:15
我给楼主一个优化建议,如果线路一定这么选,那扩容还是有个方案的——现有隧道-道路改为地面地下双层,每 ...
港珠澳大桥所谓的双层重叠端是珠海连接线。曲线管幕+冻结法暗挖的。实质还是一个超大的掌子面,内部再分为双层。

沉管隧道或者明挖的浅埋隧道的施工难度要小于同步盾构、暗挖。同步施工的难度又小于在已通车的隧道下方再挖一条。当然山体施工会比路面下施工稍容易一点。

对于景区以及老城区,正确的做法一定是让过境交通绕行,而不是螺蛳壳里做道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18-2-28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ㄣton『e 发表于 2018-2-28 08:53
港珠澳大桥所谓的双层重叠端是珠海连接线。曲线管幕+冻结法暗挖的。实质还是一个超大的掌子面,内部再分为 ...

我说的这种结构就是直接明挖浅埋的啊,现有道路、隧道直接明挖下去一层,这个难度不大吧? 仅仅需要两侧支撑。然后顶盖部分就是原来的路面,跟原来宽度相同。
发表于 2018-2-28 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陌上花正开 发表于 2018-2-28 10:07
我说的这种结构就是直接明挖浅埋的啊,现有道路、隧道直接明挖下去一层,这个难度不大吧? 仅仅需要两侧 ...

还明挖,现有的都废掉也是口气大。
以九里松隧道为例,再加一层,坡度也会有问题。
 楼主| 发表于 2018-2-28 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好比水堵了不通,水就会向两边流了。
水又不会少掉,绕远也不符合节能减排的目标。
中河高架早就不堪重负了。
所以,没有城西和城南这条隧道,意味着交通的低效和能耗,浪费时间。
发表于 2018-2-28 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向雪怀 发表于 2018-2-28 12:18
这好比水堵了不通,水就会向两边流了。
水又不会少掉,绕远也不符合节能减排的目标。
中河高架早就不堪重 ...

你这条路本身就是绕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4-11-16 18:01 , Processed in 0.22670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