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双截辫151

[绿色电车] 【原创】【学术讲座报告】城市交通战略调控的理论与方法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8 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叔叔,上海一号线确实已经达到它这一套系统的极限了。现在一号线是大小交路都玩不转了。
发表于 2009-12-18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双截辫151 于 2009-12-18 09:17 发表
回叔叔,上海一号线确实已经达到它这一套系统的极限了。现在一号线是大小交路都玩不转了。


上海一号线由于建设年代较早,信号系统用的是美国GRS的信号系统,车站联锁设备甚至还是电气集中控制的6502继电联锁……

文中上海一号线“贴屁股”进站的情况我确实也亲眼见过,夸张的时候甚至会机外停车(即区间临时停车),由此判断这样的列车运行模式肯定不是ATO模式,应该是带ATP保护的人工驾驶模式即SM模式;

[ 本帖最后由 Shinkansen700 于 2009-12-18 11:29 编辑 ]
发表于 2009-12-18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的新线路貌似8号线比较失败,主要是为了九亭的那个厂。结果8号线造好了,九亭的厂也可以做A车了。
发表于 2009-12-18 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ennyking 于 2009-12-18 11:30 发表
上海的新线路貌似8号线比较失败,主要是为了九亭的那个厂。结果8号线造好了,九亭的厂也可以做A车了。


真当是前世作孽啊,沪八线的走向如此主流,居然会用这么卡哇伊的车型。还不如用无轨电车22路开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8 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刘医师此话不假,小六是先天设计问题,小八是纯粹为了照顾这条C型车生产线……
发表于 2009-12-18 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hinkansen700 于 2009-12-18 11:25 发表


上海一号线由于建设年代较早,信号系统用的是美国GRS的信号系统,车站联锁设备甚至还是电气集中控制的6502继电联锁……

文中上海一号线“贴屁股”进站的情况我确实也亲眼见过,夸张的时候甚至会机外停车(即区 ...

ATO,人的作用是开门,关门,启动。
发表于 2009-12-18 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ason 于 2009-12-18 09:04 发表


如果说上海一二三四号线还是用心去规划和建设的话,那后续的一些线路就是为了地铁而地铁的一些急功近利之产品了,同理的还有广州的三号线,真是雷到家了。上海的地铁一号线还仅仅是站台上的人进不了车厢,而广州 ...

1234也好不到哪里去,根本就没有考虑换乘,线与线之间的换乘不是走迷宫就是练腿劲。
发表于 2009-12-18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丸尾花轮 于 2009-12-18 16:47 发表

1234也好不到哪里去,根本就没有考虑换乘,线与线之间的换乘不是走迷宫就是练腿劲。


嗯,不过我说的“好”是相对的。后面的几条就有大跃进的感觉了。
发表于 2009-12-18 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丸尾花轮 于 2009-12-18 16:44 发表

ATO,人的作用是开门,关门,启动。


ATO是正常情况下的列车运行组织中常用的模式,并不是只要列车上线就用ATO模式的。例如,在轨旁ATP系统故障的情况下,车载ATO无法获取前方速度码,无法按自动闭塞法行车,这时就要司机按一定的限速人工驾驶列车。 当然,对于前面那个问题,我仔细想了下可能仍然是ATO模式,因为不论列车间距再小,或者区间内停车,只要各信号系统正常没有故障时,就满足ATO模式的要求;但是你这个关于“人的作用”的定义显然有局限性。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8 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hinkansen700 于 2009-12-18 18:14 发表


ATO是正常情况下的列车运行组织中常用的模式,并不是只要列车上线就用ATO模式的。例如,在轨旁ATP系统故障的情况下,车载ATO无法获取前方速度码,无法按自动闭塞法行车,这时就要司机按一定的限速人工驾驶列车。 ...

楼上的好专家哇,感谢您老带来的很多观点和学术知识哈。
发表于 2009-12-18 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双截辫151 于 2009-12-18 18:20 发表

楼上的好专家哇,感谢您老带来的很多观点和学术知识哈。


人家就是学这个的哇……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8 23:4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哇,看来我要拜师了。。。
发表于 2009-12-18 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双截辫151 于 2009-12-18 23:40 发表
很好哇,看来我要拜师了。。。


你的师父不要太多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8 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考虑造个庙,把你们都供起来。。
算了,水到此为止。回到话题上来,其实上海一开始的轨道交通确实还是比较像样子德。至少当初1号线论证了很长时间。但是就是在这么长的时间里,上海发生的变化几乎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
规划说到底还是需要谨慎。这个谨慎的度是比较难把握的,这个我承认,但是至少不能出现现在这种非常捉襟见肘的情况。
发表于 2009-12-19 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双截辫151 于 2009-12-18 23:56 发表
可以考虑造个庙,把你们都供起来。。
算了,水到此为止。回到话题上来,其实上海一开始的轨道交通确实还是比较像样子德。至少当初1号线论证了很长时间。但是就是在这么长的时间里,上海发生的变化几乎可以用翻天覆地 ...


一号线虽然已经接近超负荷运转,但相比后续的世博献礼作品,还是很不错。但最大的问题就是人民广场的换乘,当年我就不清楚,二号线为什么设计的时候故意远离一号线,而弄了个人民公园站,很不解……
发表于 2009-12-19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ason 于 2009-12-19 09:42 发表


一号线虽然已经接近超负荷运转,但相比后续的世博献礼作品,还是很不错。但最大的问题就是人民广场的换乘,当年我就不清楚,二号线为什么设计的时候故意远离一号线,而弄了个人民公园站,很不解……

可能当初并没有换乘的概念吧 最早的1 2 3都是这样 人民广场/人民公园 中山公园/长宁路 上海火车站(南广场)/上海火车站(北广场) 新龙华/漕河泾
后来4开通了才提出“让换乘成为习惯”,所以就出现了一大批不伦不类的换乘
发表于 2009-12-19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粉胖子 于 2009-12-19 09:48 发表

可能当初并没有换乘的概念吧 最早的1 2 3都是这样 人民广场/人民公园 中山公园/长宁路 上海火车站(南广场)/上海火车站(北广场) 新龙华/漕河泾
后来4开通了才提出“让换乘成为习惯”,所以就出现了一大批不伦不 ...


地铁相交通过而不换乘,那是很奇怪的一件事情……
发表于 2009-12-19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ason 于 2009-12-19 09:59 发表


地铁相交通过而不换乘,那是很奇怪的一件事情……

有可能是当初没有预留,当初又没有技术造么? 也不太可能吧。。。2号线是2000的事了。 反正是很怪诞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9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内比较有意思的换乘就是当初北京的2号线西直门站换乘13号线的地上通道还有上海火车站3、4号线和1号线不连通的情况,同样2号线和3、4号线的中山公园的换乘路线长的也是够呛。高架站到地下站的这个台阶估计大多数老年人都吃不消。
发表于 2009-12-19 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西直门换13,那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
发表于 2009-12-20 0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体验过那个西直门……简直是走路走路走得没有尽头……

现在上海人民广场的换乘我觉得还是比较好的,那个大三角换乘,走得路不算很多,一号线出去下个电梯就快到2号线了。
发表于 2009-12-30 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太专业了,老百姓看不太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4-6-2 01:06 , Processed in 0.180383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