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招商证券

基金讨论贴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4 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如果以中长期的一个大循环来看    买基金  是不会亏的


    前几年行情不好  有些基金亏的也比较厉害    可是一年下来  前几年亏的补上了 还赚了超多额外的收益   可是有些股票呢

      可能会买了就亏   这很正常的  说实在的  国内买基金的人对基金不是很了解 他们只知道这个今年赚了很多钱  并有种期望  明年 后年还是这样        (明显不太现实嘛)

     现实和预期总是有很大的差别的
发表于 2006-12-24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随风淡去 于 2006-12-9 16:24 发表
当行情不好的时候,买基金一样会亏钱。

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现在基金很热  .....................很多不敢投股票的 以及更多盲目的投资者的加入
真的当基金踏空一下  估计效果比股市更刺激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4 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股票基金――指数型基金
  
    上周指数型基金的平均净值增长率为8.58%,全体基金的净值增长,是上周绩效增长表现最好的一个基金类别。另外,截止到上周末,指数型基金今年以来的平均净值增长率为106.25%,而股票型基金今年以来的平均净值增长率则为105.75%,指数型基金的今年以来的平均收益率超过了股票型基金。从市场的平均程度来看,被动投资超过了主动投资,被动式投资的特殊价值正在凸现,它提醒广大投资者,过度迷信基金公司宣传中的"专家投资"在很多时候是不可取的,市场的事实已经表明,基金公司的专业理财行为不可能全面地、长期地战胜市场。




呵呵 这个可以看看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4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投资基金有三个要点,买什么,何时卖,何时卖。
  
  楼上朋友讨论“何时卖”这个问题,我的看法是,买基金是为了赚钱,赚钱是为了花钱,花钱是为了开心。既然本次投资已经到了我的预期目标,比如25%了,我肯定会赎回而不管后市如何、大盘如何、别人如何。因为我的目的达到了。
  赌博讲究先赢的是纸后赢的是钱,现在的净值只是纸上富贵,数字游戏,真正落袋为安了,花出去了才算成功。
  
  而“买什么”这个问题,大家有时会问哪个基金好?其实金融产品很难说清好坏,前面提到的南方宝元和嘉实债券,你能谁好谁坏吗?有可能有答案,但很难。所以金融产品更重要的是选择适合自己的。
  
  最后“何时买”是现在大部分持币看帖者最关心的问题。当被基金的赚钱效应所诱惑,已经决定出击的时候,银行卡里的钱就会很灼人,恨不得马上就花出去买基金。同时大家又普遍觉得现在点位较高,风险较大。前高位2245介入的人不在少数,到现在还没有解套。
  大家在帖子第一页就开始既向往基金的赚钱效应又在等回调以便用更合适的价位介入,这种等待的过程很煎熬人。
  我提出一个解决办法和大家讨论:买新基金。
  大家可能奇怪不是说新基金没有老基金好吗?为什么要推荐新基金。
  因为金融产品没有好坏之分,只是适不适合自己。现在投资新基金的好处:
  与看本帖的大多数网友(当然包括小弟)相比,基金公司的投研团队更专业,对市场的把握更准。与其在帖子里为难小弟“现在买合适吗?”“什么适合买合适?”,倒不如把钱交给基金公司,让专业团队选择合适的时间进场建仓。新基金的建仓期可以三到六个月的,这么长的时间段,就算中间有调整,那也只是给新基金更低的价位建仓的好机会嘛。
  基金公司不是不会看错市场节拍,只是出错的可能性会比小弟及大多数网友低很多。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4 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买点基金还是不错的   



         个人有时候真的受到太多事情的干扰
发表于 2006-12-16 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买基金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6 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19只基金 当然要具体分析    更加多的是对于 从这个时点到到期日大盘及起基金重仓股的表现


  对于封闭式基金  有一系列的估价模型  这个我就不清楚了  但是我个人 觉的  5%是比较合理的

  由于基金久富提前分转开   给 快到期的小盘基金会有个提振
发表于 2006-12-14 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发表于 2006-12-14 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招商证券 于 2006-12-13 20:25 发表
打不开软件  只能给你个建议

看看基金前五大重仓股   及管理的基金公司         
   有些封闭式基金今年的收益比开发式基金还好      那些基金肯定没问题

从上周开始,我就在关注一些封闭基金的持仓情况,也大概能判断出本周的基金净值是涨、还是基本不动,还是跌。这个和它每周一公布的基金净值情况基本吻合。但二级市场好像对这个不是特别敏感。还有,明年到期的那19只基金,二级市场应该保持什么样的帖水率比较正常呢?
发表于 2006-12-13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了,但一头雾水啊,不懂.顶一下先,以后在慢慢学.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3 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现在中国经济比较好的情况下,至少大家都认为还要向上发展,少买一些新的基金,毕竟封闭期比较长
    2,少买一些大比例分红的基金,因为现在股市毕竟还在向上走,分红意味着要卖出股票,重新建仓
    3,不要期待明年的基金像今年一样,保持15-20%的收益率就不错了
    4.还有一个,在市场前景好的情况下,百亿的基金可能稍微好些,但400E就太多了,
    5,我比较看好嘉实的老基金,我像400E的建仓可能给这个老基金抬轿子了,尤其是同一基金经理下的
  -------------------------------------------
  本来我对旧基金大比例分红颇有微词,但有些看法可以拿出来跟大家讨论一下的确在牛市时大比例分红确实对原基金持有者是一个损失,主因当然但由于中国有个特殊情结喜欢买净值低的基金,做的好却是不断被人赎回,那么基金公司只能够大比例分红再令新的投资者重申购,但个人认为有一个因素可能会存在,例如近期中人寿上市(预计第四大权重股)旧基金跟本腾不出资金进行申购,但这些新的大盘蓝筹却是看好,怎办只能把净值降低重新引入新的资金进行配置这批大蓝筹,如果这个道理成立,近期如果能够成功大比例分红后有不少捧场客的基金或者是一个机会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3 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打不开软件  只能给你个建议

看看基金前五大重仓股   及管理的基金公司         
   有些封闭式基金今年的收益比开发式基金还好      那些基金肯定没问题
发表于 2006-12-12 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偶买了两个封闭式基金套住了,不知道要不要紧.基金丰和1.358.基金天元1.485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1 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封闭式基金的利益输送问题是一直存在的  基金从来不是乖孩子

关于封闭式基金的风险   看和什么比        基金风险是一直存在    流动性风险   整体市场系统性风险===
发表于 2006-12-11 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重头来过 于 2006-12-11 00:03 发表
个人认为封闭式基金风险更高,理由:不仅受业绩影响而且受二级市场买卖,在行情下跌的时候往往比开放式基金跌的惨的多.而今年封闭式基金高涨是因为今年股改,因老基金去年持仓股票价位较低所致.但是受基金规模所限,有 ...


我觉得你没有理解封闭式基金真正的弊端,其实利益输送以及旱涝保收没有大的后顾之忧是封闭式基金最大的问题。你提及的这些问题,开放式基金一个不少的都存在。
发表于 2006-12-11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丁读报 于 2006-12-11 09:00 发表

这是杭儿风全国化的一种表现
其实很大买的都是大伯大妈,小姑娘之类根本不指定基金是什么的人。

呵呵,能赚钱的都是先知先觉的

等大家一窝蜂的时候,风险自然来临
发表于 2006-12-11 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阿飘 于 2006-12-9 16:38 发表
我绝不会现在去买开放式基金。如果是买封闭式基金,则是套利的考虑。

很多人根本不知道,其实买嘉实策略这样的基金远不如买点即将到期的封闭式基金合算。怎么讲个道理 4就是这么难呢?

为什么难?因为很多人 ...

这是杭儿风全国化的一种表现
其实很大买的都是大伯大妈,小姑娘之类根本不指定基金是什么的人。
发表于 2006-12-11 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认为封闭式基金风险更高,理由:不仅受业绩影响而且受二级市场买卖,在行情下跌的时候往往比开放式基金跌的惨的多.而今年封闭式基金高涨是因为今年股改,因老基金去年持仓股票价位较低所致.但是受基金规模所限,有诸多局限.封闭式基金最大的风险在于高位机构搏杀出不了货,一旦出现大商股份这种明星股跌停,损失是非常惨重的.另一种就是出现象茅台,苏宁电器这种涨到50,60多元出不了货的情况,只有不断10送10,降低股价吸引投资者进入.
发表于 2006-12-10 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好学习,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0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如何投资基金:确定投资基金的目标和策略

透过基金进行投资,应视为一种长线储蓄,期望获得较银行利息为高的收益来抵消通货膨胀或物价指数上涨的幅度,并给资金一种生活上的安全感。因而,在选择基金之前,必须明确自己的投资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应该采取的策略。在理财日益成为一种专门投资艺术的商品市场经济中,由于投资者社会地位的不同,年龄大小不同,收入水平差别,理财观念各异,性格层次分明,从而产生的投资目标也因人而异,视乎投资者的投资取向和可承受多大的风险而定。一般来说,投资目标可分为三种:着重取得经常性效益;既想保本又求增值;主要追求资本增值。投资策略是为投资目标服务的,有什么样的投资目标,便有什么样的投资策略。因此,投资策略也相应地可划分为三种类型:保守型、稳健型和进取型。

  明确了自己的投资策略以后,就应选择与自己投资策略相一致的基金。金融商品市场上的基金如果按基金的投资目标分类,可相应地分为三类:收益型基金(或叫入息基金)、平衡型基金和增值型基金,同以上三类的投资策略相适应。入息基金适合保守型投资策略的需要,可为投资者带来比较稳定的经常性收入,又有较能保证资金安全与容易套现的好处,如货币市场基金、债券基金、优先股基金、蓝筹股基金等。获多利管理基金《投资组合目标及经理人政策》就明确提出:"本基金的资产均投资于各类一级股票、政府债券及公司债券、定息证券及现金存款,旨在求取稳定的长远资本增值,需能满足养老金的需要。"平衡型基金一般适应稳健型投资者的需要,以平均投资组合的形式出现,基金既投资于股票,又投资于债券,尽量将基金资产分散投放在不同的投资市场和投资工具上。其所选择的股票亦以低息的大公司为主,投资风险较增值型基金为低。增值型基金为进取型的投资者而设计,这类基金一般投资在小型公司股票、认股权证、期指等风险较高的金融商品上。因承担的风险大,收益也较高,可使投资者的资金获得大幅度增值。

  下面列出的三种投资组合是国外较为典型的三种投资组合目标,待我国的基金市场达到一定的规模,可选择的基金种类增加后,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夫妻型组合  投资目标:以期获得较高的资产增长率  可投基金:基金名称  投资资金比率:1.区域性股票市场基金40% 2.单一股票市场基金30%
3.新兴市场股票基金15%  4.认股权证及杠杆基金15%

  中年型组合  投资目标:保值及资产增长  可投基金:基金名称  投资资金比例:1.债券及货币基金25%  2.主要股票市场基金(日本)10%  3.区域性股票市场基金(欧洲、东南亚)5%、25%  4.单一股票市场基金(香港、澳洲、南韩)8%、8%、4%  5.新兴股票市场基金15%  6.认股权证及杠杆基金10%  
  老年型组合  投资目标:收入及增值  可投基金:基金名称  投资资金比例:1.债券及货币基金 40% 2.主要股票市场基金 20% 3.区域性股票市场基金 20% 4.单一股票市场基金 20%

  投资组合没有共性,视乎个别投资者的具体情况而定。每人都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可供投资资金的多寡、投资年期及投资目标计划资金的投资组合,再结合当时的经济环境及市场行情来决定各种基金的组合成份。例如,遇到经济衰退或熊市时,可侧重投资债券基金,减少股票基金的持有量。
 楼主| 发表于 2006-12-9 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讨论过基金公司的选择问题。基金公司的规模固然是一个方面,但是货币基金和封闭基金的比例往往很大。最重要的还是看管理水平和旗下基金的综合业绩。景顺、银华和易方达都是业绩不平稳的公司,只能选择其中的优秀产品;招商和华夏都是喜欢制造明星的公司,属于能不碰就不碰的基金公司;华安是个喜欢创新的基金公司,不过华安宝利确实不错;嘉实虽然是合资公司,但太喜欢搞小把戏;广发基金公司整体业绩优异,就是管理有些乱;富国和上投摩根确实是非常优秀的基金公司,管理严格,整体业绩优异,值得信赖;南方基金公司是固定收益投资国内最顶尖的基金公司,但股票基金不怎么样。
    
    广发基金公司和易方达基金公司都是广发证券的子公司,对广发基金是控股的,对易方达是参股的,所以易方达整体上要比广发差一点。汇天富基金原来是东方证券组建的,跟浦发银行有渊源,有些资源但管理不见得太好。南方基金公司固定收益投资部都是以前各个券商专门作固定收益投资的,所以南方的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都是非常好的。
发表于 2006-12-9 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盘封闭式基金我曾经是非常看好的.10月推进时候,感觉半年30%简直是稳赚的.恨不得把房子抵押掉,详见我的推荐贴.

只可惜我就只赚了这30%,后面的60%没能把握.投资还是不能过于理智.
发表于 2006-12-9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专业人士啊,值得好好学习
发表于 2006-12-9 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专业人士啊,值得好好学习
 楼主| 发表于 2006-12-9 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封闭式基金 – 富贵稳中求
  
  基金作为证券市场的一种间接投资工具在中国的发展已经超过10年了。无疑,基金公司作为机构投资者在中国市场是具有散户所不能比拟的优势的。在美国这样成熟的市场,散户的数量很少,市场的参与者多为机构,是一个狼多羊少的生态,很多基金甚至跑不赢大盘。但是中国的情况却相反,中国的证券市场有太多自信满满却劣势明显的散户,羊多狼少的生态使得基金的业绩远远胜过大盘。
  
  封闭式基金是中国发行的第一种形态的公募基金,共发行了54只基金,目前还剩下53只。在2002年的时候,开放式基金开始占据优势,基金银丰是最后发行的封基,此后没有发行过新的封闭式基金。
  
  两个概念:
  1) 净值:每一份额基金所对应的净资产
  2) 价格:上市交易的基金在二级市场上的供求双方确定的价格
  
  封闭式基金 vs 开放式基金
  1)市场概况:
  2002年最后一只封基“基金银丰”之后再无发行;目前市场上还有53只,已成绝品。封基渐渐被边缘化的过程正是开基逐渐大发展的时期,不断有新的开基发行。
  
  2)规模
  前者固定,后者因为是开放的,所以不固定
  
  3)存续期
  前者成立之初就约定存续期,目前基金兴业已经到期,15个左右的小盘封基将于明年先后到期。大多数大盘封基到期日还有好多年,最长10年多。后者没有存续期的概念,因为持有人随时可以赎回。
  
  4)交易渠道
  前者由于存续期内不能向基金公司赎回份额,所以只能在二级市场交易,其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
  后者除了刚开始成立的时候3个月左右的封闭期外,可以按净值随时申购或赎回。少部分开基同时还能在二级市场交易,如LOF和ETF.
  
  5)交易对手
  前者为二级市场其他投资者;后者通常是基金公司, LOF和ETF的交易对手也可以是市场上的其他投资者。
  
  6)价格
  前者折价,也就是交易价格远远低于净值。
  后者由于可以按照净值申赎,所以可交易的开基通常也不会有折价。
  
  7)制度比较
  前者由于在封闭期内规模固定,所以基金公司不用担心赎回压力,因此往往就不重视封基,甚至对封基有些很不公平的做法。
  后者由于基金公司担心赎回压力,基金公司很重视开基业绩,并且在各方面满足持有人的心理。
  
  8)净值业绩
  前者强于大盘,但是整体上弱于后者。
  
  9)分红
  前者吝于分红,但是根据基金法的强制规定,一年分红不少于一次,且已实现收益的90%以上必须用于分红。年度分红在每年4月初。(已实现收益是指股票买卖产生的收益和亏损,不包括账面浮盈)。后者为了满足持有人,会倾向于多次分红,吸引更多的申购。
  
  10)投资者获利模式
  前者投资回报率和净值增长有关,但同时受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获利的机制比较复杂;另外分红会创造额外价值。
  后者净值增长多少,回报率就是多少,分红不会创造额外的价值(左口袋到右口袋)
  
  获利模式介绍:
  1)小盘基金持有到期封转开策略:
  明年到期的封基多为规模较小的小盘封基。以基金安瑞为例,9月29日公布的净值为1.412
  元,而9月29日的价格(收盘价)是1.205元。该基金明年4月底到期,到期后会转成开放式基金或者清算。无论是那种方式,如果从现在到明年4月低,该基金的净值能维持在1.412元的水平,那么以1.205元的价格买入,你的回报率就是17% (1.412/1.205-1)。如果这期间股市继续走强,该基金的净值增长了10%,那么你持有到期的回报率大概是27%。如果股市下跌,导致基金的净值下跌,那么上证指数差不多要从现在的1750点跌到1400点才会超出安全边际,进入实质亏损阶段。
  因此,小盘基金的持有到期策略是一种稳健的投资策略。其缺点在于,由于到期日临近,折价不会很高,所以缺乏大涨的想象空间。
  


2)大盘基金分红策略
  封闭式基金50%的折价率(打对折)是历史数据的极限。
  大盘基金的到期日一般比较晚,折价也很高。以基金普丰举例来说,还有7.7年到期,目前净值为1.461元, 价格0.777元,几乎对折。根据其6月底的半年报,该基金6月底时已实现收益(可分配收益)为0.16元,假设第三四季度普丰又实现了0.10元收益(通过卖出盈利的股票),那么到年底可分配收益为0.26元 (实际发放可能会在明年4月初)。
  
  现在假设1.461元的净值分红0.26元,分红后净值变成1.201元,如果打对折,那么分红后的价格为0.60元,加上分红获得的0.26元。分红额外创造的盈利为(0.26+0.6 -0.777)/0.777 = 10%。希奇的是:这个10%的收益率是在净值不增长的前提下取得!
  
  事实上,如果你长期持有大盘基金至到期,那么你的收益率可以这样测算:
  举一个例子:某大盘基金10年到期,净值1元,价格0.5元买入。假设该基金的净值以10%的速度增长,那么1年后净值为1.10元,假设这多出来的0.10元都是可用于分配的(也有可能这个收益当年没有实现,就会滚动到下一年),于是分红0.10元,分红后净值回到1元,假设价格也回到0.5元。那么红利回报率就是0.10/0.50=20%,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折价是会缩小的,按照10年的复利计算,折价缩小带来的年回报大概为6%,也就是说,过去了1年,离到期就近了一年,理论上折价就要相应缩小。因此,投资该大盘基金的理论年回报率为大约为26% (20%+6%)。
  
  3)利用股指期货无风险套利
  当然,股指期货现在还没有推出,预计在年底推出。为什么有人看到明年到期的小盘基金那么高的回报率还是有点犹豫?也许是害怕大盘下跌,基金净值遭受损失,既然如此,还有人买不打折的A股这也就有点让人难以理解了。不管怎样,如果现在告诉你,到了明年四月份,小盘基金的净值不会下跌,还是保持原来的水平,那你还会犹豫么?
  股指期货的推出将使这个假设成为现实。我们不妨假设,指数涨1%,那么封基净值也涨1%,反之亦然。那么你可以买进小盘封基,同时做空相应份额的股指期货。这样你就能化解股市变动对净值的不利影响和有利影响,稳稳当当的赚取当前价格和净值之间差异带来的收益!
  可以想象,这样的无风险收益对于大资金来说是很有诱惑力的,当更多的大资金采用这种方法时,就会不断有大资金买入逐渐稀缺的封闭式基金,这会极大地推动封基价格的走强。
  
  4)基金制度改革
  封闭式基金长期受到市场的冷落原因很多,五年的熊市打击了市场的信心,曾经令人震惊的基金黑幕(利益输送)也是市场是封闭式基金为垃圾。而这一切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a) 市场的氛围已经由熊转牛;
  b) 明年多个小盘基金到期使得监管层不得不正面审视封基的折价问题;
  c) 随着监管的逐渐完善,利益输送的现象和程度已经日渐趋好。
  d) 基金公司本身也看到高折价的封闭式基金有利可图,多家基金公司自己花钱买自己旗下的封闭式基金,这也可以说利益输送的问题已经在“利益趋同”的前提下得到大部分的解决。
  e) 基金分红日益临近,嘉实基金旗下的丰和泰和在8月份首先宣告分红,9月份国泰旗下三支封基也相继宣告分红,据传,证监会基金监管部曾于近期召见各家封闭式基金的基金管理公司,要求他们及早分红,改变封闭式基金的市场形象。所以不排除10月份中下旬的时候会出现封闭式基金分红潮的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与散户无视封基的投资价值恰恰相反,目前机构(包括保险公司,QFII,社保基金,财务公司等等)高度看好封闭式基金,持有人结构的机构化程度已经很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4-6-17 08:03 , Processed in 0.218533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