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334|回复: 104

[讨论] [灌水] 晚20点,延安路的Y8最火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5-18 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在延安新村站,Y8吊牢,影响其它公交出站。

2、跟随155到城站火车站坐了个来回,去的时候,延安新村上车人最多。回的时候,胜利剧院上车人最多。

3、在武林广场等红灯,151超过155,155跟在后面,没想到151客流还是那么好,挤得满满的。(到湖墅南路151差不多满载90%,155差不多满载60%,互相分担就不用挤成Y8那样。

4、城站火车站发车,155、290、K7这三条线,K7人气最旺,155好象知道的人还不多。奇怪,K7晚上起点站还有那么多人坐。


总结:1、155一定要把Y8这块肥肉吃过来。
           2、K7成为三线之王,我认为“历史悠久”是客流旺的主要原因。

 楼主| 发表于 2013-5-18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姜峰 于 2013-5-18 21:48 编辑

希望151早日换新车,回延安路。(2路电车,一路去火车站,一路去吴山广场)
新电车开起来真不错,没什么噪音,动力又好。
在延安路跑得很爽, 就是胜利剧院这里,晚上开始堵车了。
一周没坐新电车,做梦都想,今晚坐了个爽。
从湖墅路到龙翔桥30分钟,到城站火车站45分钟,蛮准的。
 楼主| 发表于 2013-5-18 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姜峰 于 2013-5-18 22:13 编辑

借此贴,回忆一下我小时候坐电车:
有两个美好的愿望:
1、151电车过了延安新村,非要从天水桥那边去绕个圈,当时我想为什么不能直接到武林小广场?
2、152电车从武林门到古荡,非要从曙光路拐,为什么不能从天目山路这样过去?(武林门的曙光路和天目山路离得那么近,到了杭大路就离得很远了)。

这两个问题,当时困扰了我很久。{:soso_e106:}
发表于 2013-5-18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晚8点Y8肯定挤的。。都返回学校了~155抢Y8好像有点难啊。。。
 楼主| 发表于 2013-5-18 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DD顶顶顶D 发表于 2013-5-18 22:15
晚8点Y8肯定挤的。。都返回学校了~155抢Y8好像有点难啊。。。

如果我是学生,我会先坐155到大关桥西再换Y8,
毕竟从延安新村挤到大关桥西的感觉太难受了,站都站不牢的。
发表于 2013-5-18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是因为晚上7路15分钟都等不来一个
 楼主| 发表于 2013-5-18 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xiaoxiaoCUI 发表于 2013-5-18 22:20
那与155更加重叠了

就商业街人多重叠一下,头和尾都是分开的。
头,一个在拱北,一个在和睦。
尾,一个在城站,一个在吴山。
发表于 2013-5-18 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姜峰 发表于 2013-5-18 22:16
如果我是学生,我会先坐155到大关桥西再换Y8,
毕竟从延安新村挤到大关桥西的感觉太难受了,站都站不牢的 ...

从武林广场附近去城院转一班车的乘车方式太多了。中北路口还有338直达。155开通又多了一种换成方式罢了。不过155最近很空啊,延安新村都常常坐不满。
 楼主| 发表于 2013-5-18 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姜峰 于 2013-5-18 22:28 编辑
粉胖子 发表于 2013-5-18 22:21
那是因为晚上7路15分钟都等不来一个


290晚上班次还是挺给力的,比155还多。

155从城站驶出,就我们两个。
一直到平海路上两个,然后到了胜利剧院,全部坐满还站了几个。
(感觉城站到平海路这段太可惜,应该把Y8这块肥肉夺过来),让Y8和801一样哈哈。
孩儿巷的元气还没有恢复,没人的说。

还有个插曲,去城站时,延安新村上了10几个,其中有两位乘客问司机到不到胜利,司机说不到就下了车。
 楼主| 发表于 2013-5-18 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DD顶顶顶D 发表于 2013-5-18 22:25
从武林广场附近去城院转一班车的乘车方式太多了。中北路口还有338直达。155开通又多了一种换成方式罢了。 ...

主要是延安路元气尚未恢复。
从今天的试乘来看,胜利剧院的人气开始上来了。
155要保持住,粉丝一定会越来越多的,我也会一周去坐几次的。
 楼主| 发表于 2013-5-18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7路为何晚上还有那么多人?我想不通。
发表于 2013-5-18 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姜峰 发表于 2013-5-18 22:16
如果我是学生,我会先坐155到大关桥西再换Y8,
毕竟从延安新村挤到大关桥西的感觉太难受了,站都站不牢的 ...

一个直接可以坐的,为什么二次换乘?脑子进水了。
 楼主| 发表于 2013-5-18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夏日狂歌 发表于 2013-5-18 22:42
一个直接可以坐的,为什么二次换乘?脑子进水了。

没带相机,前门挤上去的,连站都困难,这车是不是8米的呀?
发表于 2013-5-18 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姜峰 发表于 2013-5-18 22:45
没带相机,前门挤上去的,连站都困难,这车是不是8米的呀?

姜老师,有的时候你的回复有点幽默,舟山东路只有8米车好进去,因为道路的原因,如果用10米那只有大马路上调头了。
 楼主| 发表于 2013-5-18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夏日狂歌 发表于 2013-5-18 22:47
姜老师,有的时候你的回复有点幽默,舟山东路只有8米车好进去,因为道路的原因,如果用10米那只有大马路上 ...

Y8没有错,但从延安新村到大关桥西这一段,20多分钟这样挤着不累呀?
反正我是想不通的。
发表于 2013-5-18 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姜峰 发表于 2013-5-18 22:49
Y8没有错,但从延安新村到大关桥西这一段,20多分钟这样挤着不累呀?
反正我是想不通的。

你在家里慢慢想,不要失眠就可以了。
 楼主| 发表于 2013-5-18 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夏日狂歌 发表于 2013-5-18 22:50
你在家里慢慢想,不要失眠就可以了。

我想不通,一些人不喜欢坐公交,为什么喜欢挤公交?
锻炼体质吗?
发表于 2013-5-18 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姜峰 发表于 2013-5-18 22:16
如果我是学生,我会先坐155到大关桥西再换Y8,
毕竟从延安新村挤到大关桥西的感觉太难受了,站都站不牢的 ...

请问大关桥西怎么换Y8,麻烦你先动动脑子再发言吧。
做Y8的大部分是学生坐到终点站蔡马,你让155怎么夺客流?
发表于 2013-5-18 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姜峰 发表于 2013-5-18 22:49
Y8没有错,但从延安新村到大关桥西这一段,20多分钟这样挤着不累呀?
反正我是想不通的。

y8大关桥西没有停烤站的。
 楼主| 发表于 2013-5-18 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蝎子莱莱 发表于 2013-5-18 23:12
请问大关桥西怎么换Y8,麻烦你先动动脑子再发言吧。
做Y8的大部分是学生坐到终点站蔡马,你让155怎么夺客 ...

公交公司实在是高,Y8在大关桥西没有设站。
我终于搞明白了。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13-5-18 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姜峰 于 2013-5-18 23:23 编辑
liuli2010 发表于 2013-5-18 23:13
y8大关桥西没有停烤站的。


原来Y8比307、36收班的都要晚哦。
我认为307的末班时间要再拖迟一点,沈半路的地段已经不算差了。
发表于 2013-5-18 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姜峰 发表于 2013-5-18 22:49
Y8没有错,但从延安新村到大关桥西这一段,20多分钟这样挤着不累呀?
反正我是想不通的。

挤也是无奈,考虑到学生大部分没有月票,换乘的话成本就增加了,所以大部分会选择直达车。现在的学生都还年轻,没这么娇贵,B1常常站个1个小时都没怎么,站个20分钟算什么。你想不通是因为你的年龄跟他们有差距。
 楼主| 发表于 2013-5-18 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蝎子莱莱 发表于 2013-5-18 23:33
挤也是无奈,考虑到学生大部分没有月票,换乘的话成本就增加了,所以大部分会选择直达车。现在的学生都还 ...

不过307这么早收班了,也只能挤Y8了。
 楼主| 发表于 2013-5-18 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路灯幻想 发表于 2013-5-18 23:50
307末班跟Y8差不多吧。即使这样,也很少有人通过155换307,成本增加一倍。

所以我提“换乘理念”,算是比较及时的吧。
发表于 2013-5-19 0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姜峰 发表于 2013-5-18 23:41
不过307这么早收班了,也只能挤Y8了。

307收班跟Y8一样吧,而且又不到延安路。155还是别打Y8的主意了,学生没有月票,不会选择换乘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5-4-27 12:17 , Processed in 0.654371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