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064|回复: 163

【原创】救军粮——我的作战日记(全部发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22 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杭州曾经是我的家,在杭州十余年。在杭州期间参加了老山防御作战,有的战友牺牲了,有的战友伤残了,后来又调动、转业、复员各奔东西。25年过去了,战友们可好吗,很想念你们!在我们出发奔赴前线(1984年7月21日凌晨第一列车从杭州南星桥发车)25周年的今天,我把我的作战日记在曾经的“故乡”网站挂出来,借此表达我对你们的怀念,因为我知道,我日记中写到的许多人,还都生活在杭州,成了真正的杭州人,不知你们会不会看到我的拙作,文章不佳,感情很真


 谨以此文献给陆军第一师在老山防御作战后勤保障中牺牲的烈士们!


救军粮

——我的作战日记

■如水



写在前面的话


    在云南山地生长着一种被当地人叫“救军粮”的蔷薇科火棘属常绿灌木。学名火棘。每年三、四月份,一束束白色的小花开满枝丫,在绿叶的映衬下显得清纯而高洁。
    救军粮几无狂花,每束多达二十余朵的花必结出直径八至十毫米大小的二十余颗救军粮果来。果近球形,每束束聚成穗状,密扎扎把枝干和叶子几乎遮了去。等到七、八月份,果实逐渐变成桔红乃至深红色,像一具具火把高高擎起,像一团团火焰漫山燃烧。置身其中,给人平添无限的激情与冲动。由此,救军粮又有”火把果”、”满山红”等很多好听的名字。
    救军粮果经霜不落,直到冬天,一任严寒把自己风干在树枝上。
    经霜后的救军粮果酸甜可口,还有些面。不仅能充饥,而且具有消积止痢的药效,用于治疗消化不良,肠炎,痢疾等效果甚佳。相传,三国名相诸葛亮率兵打仗至此,军困山中,孤立无援且无粮草供应。后来有士兵发现山野间有片片低矮植物,上结红彤彤圆状果实,经尝试,无毒,且酸甜可口,可供充饥,诸葛亮即下令大量采集食用,终使军队度过难关,“救军粮”便由此而名。
    初识救军粮是在1984年7月末,时值赴老山前线的摩托化开进途中。
    吉普车颠簸在师宗至丘北这段云贵高原南坡上。隔窗远望,是一抹的深绿,郁郁葱葱的灌木丛覆盖南国。当把视线回收时,一种叫不上名字的红果在绿叶包裹下,一簇簇展示在公路两侧山坡上,鲜亮耀眼。
    出于好奇,我向同车的丘北支前委员会的县委汪副书记请教,汪说不知道学名,祖辈传下来叫它“救军粮”。汪书记便给我讲了诸葛亮采果救困军的故事以及救军粮的习性和果实的医药功能。听罢,若有所思,便用目光将车窗外一簇簇移向身后的救军粮一一抚摸。当晚,宿营丘北,我的日记里便有了关于救军粮的记载。
    老山前线属亚热带山岳丛林地,受自然地理及些许的政治因素影响,阵地条件十分艰苦,仗也打的很是艰难。作为一名师后勤部的战勤参谋,我亲历了老山地区防御作战后勤保障的复杂与困难。在那一年的时间里,为我军取得的一次次战斗胜利而高兴,为一线的官兵而骄傲,更为战斗在后勤保障战线上的那些人,为发生在后勤保障战线上的那些事而感动。记写作战日记,真实记述那年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成为收藏那份骄傲与感动的唯一选择。不想,一年下来,竟有数万言之多。二十多年过去了,每每翻看这些日记,每每想到那些人,那些事,总是难抑内心深处的感动与思念。在牺牲的干部中,职务最高的是副营职的后勤管理员,在战场上最活跃的是打起仗来救伤员,战斗间隙搞演出,被全国妇联主席康克清称为“八十年代铁娘子”的“三八女子救护队”。抹不去的是对因组织抢救后送伤员而牺牲的硬骨头六连副指导员谢关友的记忆,忘不掉的是对从妻子重症监护室走向前线,一心扑在连队后勤临战训练上的副指导员张家元的那份感动。师医院女军医拓西平临上阵地前作人工流产的那份毅然决然曾在砚山县传为佳话,穿越在封锁线上的军工、民兵把多少战友从生死界那边拉回到这边。还有所有参战官兵父母妻儿的思念和理解、支持与鼓励,与之共同汇成庞大的后勤保障体系,使得老山作战无守而不固,无往而不胜。
    感动间,竟想起那洁白的花,彤红的果;想起那美丽的传说与响亮的名字——救军粮。忽然觉得救军粮那清纯而高洁的春姿,那热烈燃烧的秋果,那宁风干而不跌落的骨气,那即可充饥又能去疾的功效,那随处可植,四季长青的习性,不正是后勤保障人员战斗生活的鲜明写照吗,他们不就是那一簇簇火炬高扬,熊熊燃烧的救军粮吗!
    在我参战二十五年后,适逢祖国六十岁生日,有了把作战日记整理成册的冲动,想藉此怀念我的战友,祝福我的祖国,勉励我的后辈。
    以上这些话,就算是整理日记的开场白吧。




[ 本帖最后由 斯人如水 于 2009-11-19 19:30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9-7-22 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章  受命

日记开篇

1984年7月14日(准确时间:15日0时10分)留下营区

    已经有好几年不写日记了,虽然身在军营,却习惯了师机关按部就班的工作规律,平平淡淡的生活状态。然而,这种工作规律与生活状态被突然打破了,促使我今天又破天荒地拿起笔来,认认真真地划拉起这本特殊日记的开篇。因为,一件大事就要发生,这件事无论于我所在的部队还是于我个人,都将是历史性的事件:我们部队要奔赴云南边境执行防御作战的轮战任务,我要从今天起,如实地记写这段特殊的人生经历。
  晚上刚刚传达了中央军委令一军军部率一师、十二军三十六师、炮兵第九师在七月底开赴云南文山地区执行轮战任务的作战命令。军区指示在18日20时前完成一切准备,19日开进。板着指头算来算去,开进前也只有4天的准备时间。
  司、政、后三大机关开进前的准备工作随即展开。
  已经是15日的零时十分了,师机关办公大楼里灯火通明,三大部各科室的参谋、干事、助理员全都没有要下班的迹象,大家被这突如其来的命令弄得晕晕的,似乎一下子竟不知从哪里入手准备才好。
  对被喻为后勤部的司令部的师后勤部战勤科来说更是任务艰巨,我这个战勤科的老参谋对于承担繁重的准备任务自然是责无旁贷的。
  没有时间细写了,开篇搁笔。


[ 本帖最后由 斯人如水 于 2009-10-29 09:45 编辑 ]
发表于 2009-7-22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鼓励一下!希望坚持下去!
发表于 2009-7-22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很好奇这样的故事~~很期待
发表于 2009-7-22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每次看到原创就很高兴。尤其是写自己亲身经历,又有大背景的。

历史的确是由人民写的——自从有了网络之后。
 楼主| 发表于 2009-7-22 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zhenzhen 于 2009-7-22 09:48 发表
鼓励一下!希望坚持下去!

谢谢斑竹高亮鼓励!

[ 本帖最后由 斯人如水 于 2009-7-22 15:12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9-7-22 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乌鸦扬名 于 2009-7-22 10:13 发表
我很好奇这样的故事~~很期待


谢谢斑竹的鼓励,不能让你等期待落空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7-22 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zhenzhen 于 2009-7-22 10:15 发表
每次看到原创就很高兴。尤其是写自己亲身经历,又有大背景的。

历史的确是由人民写的——自从有了网络之后。


按照本版块的要求应当是原创,不是原创发这里就没有意义了。
继续发帖。
 楼主| 发表于 2009-7-22 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1984年7月15日23时  晴  留下营区

    一整天没有离开办公室了
  机动前的准备工作使整个指挥机关忙得焦头烂额:办公楼前的警卫战士认真地查验着匆匆出入的机关干部的特别通行证,打字机头飞快地敲打着蜡纸,复印机、油印机不停地转动出一道道指令,所有的电话几乎全部被拿在手里,会议一个接着一个,办公桌上放着汽水、饼干以及没时间去倒掉的吃剩的饭菜,满走廊都是跑来跑去的人。
    炊事员把午饭送到办公室里那一刻,是大家被迫轻松的一段时间,但是今天中午的气氛却不轻松。“李政委撞车了”的消息使大家的心一下子紧缩起来。
    李国良政委是一星期前才从三师调来的,再过4天就要和师长一起带领我们开赴前线,现在却因车祸在医院里抢救,生命垂危。这对每一个就要奔赴战场的指战员来说,是多么沉重地打击啊。
古之出征前,有杏黄旗被风吹折者便另择日。今我出征前折主帅,这是什么滋味,机关干部心里说不出有多难受。
    哎!劳身又伤心的机动前准备啊!

[ 本帖最后由 斯人如水 于 2009-10-29 09:45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9-7-22 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男儿也有泪

1984年7月16日(准确时间应是17日0时15分) 晴  留下营区

    七月的杭州,太阳火辣辣地烤着大地,这是杭州一年里最热的日子。学校都已放了暑假,人们创造着各种条件,尽可能地躲避这稍不注意就有可能中暑的天气。北高峰下的灵隐寺里青烟袅袅,钟声悠悠,一派祥和气象。而在北高峰另一侧山脚下的陆军第一师师部大礼堂里,赴滇作战动员大会正在举行。南京军区张明副司令员亲自到场作动员报告,各参战单位请战表态,纷纷登台发言。司令员的动员报告鼓舞人心,单位代表的请战发言慷慨激昂,会场内的掌声一浪高过一浪,如同大礼堂外面的天气,热浪滚滚。
  随着发言人角色的变化,与会人员的情绪一下子冷静了许多,会场骤然变得那样安静,除了台上发言人那平静舒缓的话语外,竟听到了台下轻细的啜泣声。
  台上正由军人家属发言:师司令部军务科长郭俊川爱人平静地说:“我家老郭也去,我代表家属说一句话,你们去吧,我们在家会好好生产,带好并教育好孩子,还在这里接你们回来”! 司令部卫生所谢所长儿子说:“爸爸、叔叔,你们放心吧。现在正放暑假,我们不再贪玩,及时温习功课,帮妈妈料理家务,分担妈妈的痛苦------
  听着这些朴实无华,真情实意的表达,在场的铁血男儿无不动容。有人哭了,很多人哭了,我也哭了。这是接到作战命令后,第一次掉眼泪。我坐在十五排十三座上,任两行热泪肆意滚过面颊,打湿了我的衣襟。


[ 本帖最后由 斯人如水 于 2009-10-29 09:46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9-7-22 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样分别两样情

1984年7月17日22时  晴  留下营区

    按照编制补齐兵员是部队出发前一项重要的准备工作,今天下午的工作就是接收其他部队补充我师的兵员。
    大操场上,停放着一辆辆接送这些战士的军车。被不同部队送来的战士在车旁列队,再被我部不同单位按照计划点名后上车接走,几分钟内实现隶属转换,从一个熟悉的集体跨进陌生的环境中。
    当这些战士就要登上我部各接收单位的汽车时,他们一个个神色凝重地与送他们的原单位首长和战友握别。他们语言不多,只是说着“再见”、“一路平安”、“有空来个信”等简短的告别语。还有的什么话也没有,两双手重重地一握便转头上车而去。
    看到这些,我的心为之一动。战友的情份有时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有多少话都在这一握之中了。从那一握中,我听到了嘱咐、拜托与鼓励。从那一握中,我看到了信任、期待与保证。从那一握中,我感觉到了士气、力量与胜利。此刻,《送战友》的歌声在心中蓦然响起:“革命路上常分手,一样送别两样情”。是啊,平日里多少次分离欢聚,多少次握手言别,那毕竟是寻常地探亲出差、工作调动。虽然也免不了道一声“再见!”可那是真可以再见的。如今的送别是把战友送向战场,送上前线,也许就是永别的一握了。真是“一样送别两样情”啊!

[ 本帖最后由 斯人如水 于 2009-7-22 15:18 编辑 ]
发表于 2009-7-22 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感人的~~
 楼主| 发表于 2009-7-23 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乌鸦扬名 于 2009-7-22 17:44 发表
好感人的~~


谢谢版主置顶鼓励,继续发帖。
 楼主| 发表于 2009-7-23 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平转战不是口号

1984年7月18日22时30分 晴 留下营区

    后天第一列车梯队就要装载开进了。
    今天随侯副部长到各团检查后勤准备情况。根据检查看,总体准备基本就绪,但也还有问题,突出表现在重火器的技术状况和车辆的技术状况方面。经过一周的战前准备,各级忙得头昏脑胀,临要出发,仍然有部分装备要带故障参战。
    这一问题至少可以说明两点:
    一是我军编制装备太老化,几十年一贯制,更新换代慢。平时训练靠凑合,全连火炮能打响几门就用几门,甚至有全连只使用一门火炮射击的现象。有些装备编制上有,而实际上无,临时补充后,既无操作人员,又无技术保障人员,既不会用,也不会修。
    二是平时战备工作不落实,作风虚浮。统计起来这也好,那也好,完好率百分之百,现在真要打仗了,他才叫着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造成临时补充量大,维修任务艰巨。
    这两个方面的问题造成战前准备时间拖得长,任务重,部队不能很快由平时转入战时。一个陆军师,准备一星期还感到有些来不及,并且还是满员的战备值班师呢。可见战备工作在平时是多么需要认真地抓一抓啊!
 楼主| 发表于 2009-7-23 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梯队在暴雨中发车

1984年7月20日21时45分  雨  留下营区

    雨,大暴雨。

    今天晚上下起了杭州市入梅以来从未下过的大暴雨。电闪雷鸣、风吼雨啸,那雨不是泼下来的,而是从天上倒下来的。污浊的洪水在营区内的大沟小岔中滚动,胳膊粗的法国梧桐树枝被风折断后肆意地扔在道路上,整个营区都在这场不期而遇的大暴雨中颤栗。

    办公楼东侧公路上的水如泄洪般涌进办公楼一楼走廊,直冲到一楼西端,猛烈地撞击着关闭的木门,然后,再打一个回旋从一楼中间的正门涌出楼外。机关参谋人员一如既往的忙碌着,我们便象过河一样从走廊里哗哗啦啦地淌进淌出。此刻,我们的第一列车梯队正在火车站执行装载,零时准时发车。如此恶劣的天气考验着我们机关的组织指挥工作,考验着我们的装备和指战员的意志。

    如注的大雨无疑加重了指战员的负担。军人在雨中装运物资,固定装备,转送人员,家属子女在风雨中为亲人送行。人湿了,枪炮湿了,物资装备湿了。大雨浇透了家属子女的心,她们的泪拌着大雨淌流。

    我想,也许这场大暴雨是有意而来的吧,是老天对我们一种特别的眷顾而表示的特殊的送行方式吧。既然这样,那就无须停歇,勇士需要别样深情的送行。这样想着,便又觉得那风吼雨啸的声音有些许的亲切了。

[ 本帖最后由 斯人如水 于 2009-7-23 08:46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9-7-23 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别了,军营

1984年7月21日21时15分 晴 留下营区

    明天上午,师后勤梯队就要出发了。今天晚上是出发前的最后一个夜晚,
    由于出发前的纪律约束,没有信件告诉父母、妻子和一岁的儿子。也许还有机会向他们诉说,也许留给他们的只有这个日记本子。
    那就提起笔来,与我熟悉的军营作别吧:别了,绿色的军营!别了,红色的军营!别了,亲爱的军营!别了,哺育我成长的军营!别了,我为之奉献了青春年华的军营!虽然我不是离开部队,可是我要走上战场,我不知道我还能否重新回到你的怀抱。这里有我流下的汗水,有我手植的绿林,有我布下的足迹,有我希望再见到的战友。
    当我挥手向你告别时,请你再看我一眼。如果部队凯旋那天,战友们只带了我的名字回来,不知你会想起少了什么?我想不会的。因为在你的记忆里,象我这般普普通通的战士太多太多了,只要你的荣誉室里有我的名字,你大声告诉每一个参观者说:你看,我们有一群值得我们骄傲的战士。这样,我也就满足了。
    别了,军营!
 楼主| 发表于 2009-7-23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师驻杭州中村营区家属子女为部队送行(巴易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9-7-23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杭州市民为出征部队送行(巴易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9-7-24 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章  开进

感受平口

1984年7月24日17时15分  军列上

    师后勤梯队的军列于7221335分离开杭州后,一路西南,横贯江西、湖南向贵州进发。轰隆隆穿行在西南这个酷热伴着收获的季节里,穿行在充满着愉悦和期望,揉和着血和汗的七月中。
    眼目所及的是破旧的村舍饰缀在铁路两侧。革命老根据地的人们正在田地里从事着一年一度最艰苦的劳动,他们裸露着四分之三部位的酷似陈旧宜兴泥壶颜色的皮肤,躬身收割刚刚放干水的中稻,又在刚刚放进水的田里插上晚秧。土制的脱粒机在人力驱动下,把金黄的血汗结晶体从半截黑泥的稻秧上剥落下来,倒向晒场。人们象爬山似的无休止地踩着三国时期马均发明的翻车,把汗水和着田水,灌注着刚刚插上的希望。
    几乎没有发现新的房屋,但从他们的笑脸上明显看到了生产力获得解放带来的欢快。这就是八十年代革命老根据地人民的生产方式、劳动强度、生活水准。
    然而,就是他们,在解放三十年后的今天,没有丢掉老区的光荣传统。当国家出现特殊情况时,他们用固有的方式,以父母的深情,把对祖国和子弟兵的热爱撒向路过他们身边的我们。
    当我们乘坐的第十三专列停靠在湖南安化县平口火车站时,全镇的男女老少拥来为我们送行:“同志,喝口米酒,自己酿的。”“这西瓜是自己种的,带上吧。”“叔叔,要茶吗?”两个才七、八岁的小姑娘,一个提着茶壶,一个端着小茶缸,沿着我们的列车一个个窗口问过去。一时间,西瓜上车了,豆浆上车了,米酒、棒冰、梨子上车了,无论你说什么都无法阻止。列车长、政委只好下车,代表全列向他们表示感谢!
    我感动的抹着眼泪,心里默默地念着八个字:“报效祖国,报效人民。”
    此刻,高炮一连那节车厢里响起了激昂的歌声:“战士上战场,什么也不想……
是啊,“战士上战场,什么也不想”。一切杂念都不存在,心里只有神圣的国土,可爱的人民。

[ 本帖最后由 斯人如水 于 2009-7-24 09:22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9-7-25 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想起家乡的玉米棒子

1984年7月25日20时  军列上

    今天,我们的专列横贯贵州省,奔驰在云贵高原上,向着春城昆明进发。
    云贵高原山峦绵亘,在地理书上读知的所谓“地无三尺平”的说法今天算是亲历了。高原铁路隧洞多达三百余,两洞之间多为桥梁连接。列车忽而凌空飞驰,忽而穿行地下,给奔赴战场的将士们平添了些许严峻。
    高原的气候是凉爽的,比之江西、湖南境内的气温要低许多,尤其是将近春城昆明,大家明显地感到了气温的变化。日薄西山时,我们都不自觉地穿上了军上衣。远望着车窗外慢慢向身后飘移的玉米地,我不由就想起了老家,想起了伏牛山下,伊水岸边的父母妻儿,想起老家初秋的爽快和啃吃水煮嫩玉米棒子的惬意。
    此地的玉米棒子也快可以用水煮着吃了吧!




山路摩托化

1984年7月27日22时50分  师宗

    经过四天的铁路输送,昨天中午在云南沾益火车站卸载,后勤梯队改由摩托化开进,晚宿曲靖空九团。
    今晨早饭毕离开曲靖,沿云贵高原南坡缓缓而下。这里山路窄而弯曲,有些路段起伏很大,汽车上时很吃力,下时很危险,加之人生地不熟,长长的车队不时被迫在险段停下来慢慢调整通过,偶而还有抛锚趴窝发生。就这样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天稍黑时到达师宗。
    途中和侯启国部长一起乘坐吉普车走在梯队最前面。手里握着半展开的军用地图,随时与车外的地形地貌进行比照。以备回答在后座上闭目养神的部长突然睁眼就问“走到哪了”的问题。
    车窗外,是一抹的深绿,郁郁葱葱的灌木丛覆盖南国。有山花点缀其间。一种叫不上名字的红果在绿叶包裹下,一簇簇展示在公路两侧山坡上,煞是好看。
    隔窗遥望五百公里以外的南天,白云翻卷,莫不是我军炮击的烟尘。那里便是国境线,我们将在那里为保卫国家利益而战斗,将在那里写下自己一生最值得纪念的篇章。

[ 本帖最后由 斯人如水 于 2009-7-25 08:26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9-7-25 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救军粮

1984年7月28日24时30分  丘北

    今天继续摩托化开进,行进路程是师宗到丘北。
    为了保证参战部队顺利到达集结地域,沿途各县都成立了支前委员会,负责路过部队的住宿和食品供应。今天,我就与丘北县支前委员会派来接我们的县委汪副书记同乘一台车,在车队前带路。
    山坡上那种叫不上名字的红果再次映入眼帘。它叶子墨绿,椭圆,稍长。枝干上有刺,果子一束一束地长,红得鲜亮耀眼。我问同车的汪副书记那果子叫什么名字,汪说不知道学名,只知道老人传下来叫它“救军粮”。 “救军粮”?我很好奇的问。他说是的,叫救军粮。传说三国名相诸葛亮率兵打仗至此,军困山中,孤立无援且无粮草供应。后来有士兵发现山野间有片片低矮植物,上结红彤彤圆状果实,经尝试,无毒,且酸甜可口,可供充饥,诸葛亮即下令大量采集食用,终使军队度过难关、转败为胜,此果便被称作“救军粮”。末了,汪书记又补充说,这种果子即便是吃饱了也不伤身体,还可治疗拉肚子。树也好养,随时随地可插活。
    “救军粮”!多么美妙的名字,极具传奇色彩的故事。望着那一束束鲜红发亮的果实,听着汪书记娓娓道来的南国掌故,蓦然想到正在为我们的开进忙碌工作着的地方支前委员会,腾出办公用房供部队宿营的企事业单位,杀猪宰羊慰问部队的边区老百姓,他们不就是一簇簇的“救军粮”吗,有了他们的全力支援,我们的军队就会无往而不胜。
 楼主| 发表于 2009-7-26 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发帖)
第三章  集结的日子

第一封家书

1984年8月4日20时  砚山县城

    经过数天的颠簸,部队陆续到达指定集结地区。
    师后勤部于729日下午在文山州砚山县集结完毕,师后勤指挥所随即在该县医药公司展开。
根据上级命令,要在这里进行为期一个月的临战训练,伺机接防。部队近几天都在抓紧进行开进总结和休整。
    对各级指战员来说,最大的喜讯就是允许与家里人通信了。我随侯部长到昆明军区后勤前指、军指挥所开了两次作战会议,今天才把三天前就写好的家信抽空发了出去。我不知道这封信给家里带来的是什么,可以肯定的是要让他们大吃一惊的。家里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我会一下子就从西子湖畔来到南国边陲,从美丽的天堂杭州走上硝烟弥漫的战场。
    妻能经受得了吗?父母能挺得住吗?我是家里的独苗呀。“当兵就要有打仗的准备”!这话对他们并不陌生,但是真正轮到自己的亲人走向战场那一刻,他们还会是没有心理准备的。不过,还得把真实情况告诉他们,以免他们胡思乱想。也许更糟的结果还在后面,现实需要慢慢地去接受。
    我想象着他们的惊愕,我期待着他们用以安慰我的回信,尽管我明明知道那是他们装出来的镇静。
    我就这样极不情愿地品味着难以言喻的滋味,把执行轮战任务以来的第一封家书发了出去。
 楼主| 发表于 2009-7-26 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初识砚山

1984年8月5日23时  阴雨  砚山县城

    进驻砚山县已经八天了,几乎每天都下雨。这里不下那里下,上午不下下午下,甚至出着太阳下着雨,老天爷的脸一天几变。途中亲历了“地无三尺平”的地貌,如今又领教了“天无三日晴”的天象了。这两“无”都是自然现象,不能人为改变,大概“人无三分银”这一“无”当是旧说吧。
    砚山县属于文山州,还不是边境县。县城不大,房屋很旧,卫生条件也很差。就这样,据说还是属于中等生活水平地区。但从居民的衣着、卫生状况以及人们的精神面貌看,砚山仍是落后的,也许与我们这些来自杭州的眼睛有关吧。
    砚山常年多雨,无严寒酷暑天气,宜于病菌繁殖,当地疟疾、痢疾流行,麻风病每年都有发生。
砚山县少数民族具多,主要有苗、侗、壮、彝等民族。少数民族的妇女大都保持着本民族的传统服饰,有些六七十岁的老太太从头到脚都是大红大绿,而有的少妇则从头到脚全是黑色,犹如电影里看到的西方修道院的修女。
    商店里的商品大都是从内地运来,以上海、北京、天津、杭州、武汉等地产品为多,甚至还有哈尔滨产的梳妆台。足见当地工业尤其是轻工业的落后,市场都被内地占领了。
    砚山县距边境一百多公里,作为战争时期,一百多公里根本不算多大的纵深,但是,战场的局部性和前沿部队的坚守,这里几乎没有战事的迹象,一切与内地无二:来来往往的行人,忙碌的田间,热闹的集市,欢乐的笑声,一边散步一边窃窃私语的情人以及趴在水牛背上回归的牧童,这一切都给人一种祥和、安全、愉快、幸福的感觉。
    可是,就在百公里之外的边境线上,又是怎样一番情景呢?
 楼主| 发表于 2009-7-26 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八个民族的名义

1984年8月9日24时10分  砚山县城

    今天发生的一件事情,对于师医院女军医拓西平来说,是她终生难忘的。如果换了其他时间其他的人,这件事情平常得不能再平常了。可是,这件事情发生在今天,发生在我们参战部队的女军医身上,它又是那样的不平常。女军医拓西平为使自己能够在未来的一年中完成参战官兵的战伤救护工作,把身怀的第一个孩子做了人工流产。
    拓医生在驻地出发前已经知道自己怀孕了。医院领导曾打算安排她留守,可是拓医生死活也不肯,为了能按时跟随部队向战区集结,出发前忙于各种准备工作,来不及做人流手术,现在到了集结地区,知道距离接防还有一段临战训练的时间,所以,在到达集结地十来天时间后,就对自己下了手。
    这件事情立刻惊动了正在召开全县妇女先进代表大会的砚山县妇联,她们特意挑选了八个民族的八名妇女代表,以八个民族的名义,到师医院看望拓医生,送来了边区各族人民的亲切关怀和诚挚的慰问。她们对拓西平医生宁舍自己亲骨肉,誓为边疆保平安的感人行为给予高度赞扬。砚山县广播站还作了专题报道,号召大家学习拓医生革命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祖国利益的高贵品质。
    一时间,这件事情成为砚山县的美谈。
 楼主| 发表于 2009-7-27 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七月半送祖宗

1984年8月10日22时10分 山县城

    从后勤分队了解情况回来时,看到沿街两侧的居民家家门口燃着一盏灯,围着人,在烧着什么东西。走近前,才看清门口放了样式不一的架子,架子上摆着各种食品,架子边上有一堆堆我叫不上名字的器物,全都是纸做的。人们正在将这一堆堆的器物点燃,同时燃上一捆捆的粗香。然后把燃着的粗香一支支地插起来,有些地方不好插就摆在地上。无论是插还是摆,每支香大约相距四公分组成一个半圆圈。那些摆放食品的架子和要烧的纸器物就围在这个香圈内,未封口的一面对着家门,人们从家里走出来就走到圈内。香圈的大小不等,大都依门口场地大小而定。小的也有十多平米,大的可达二、三十平米大小。这样用火香的星光点亮的圆圈撒满一街两行,很有些壮观。那土制的火香味弥漫街区,使我突然感觉自己似置身于杭州灵隐寺大雄宝殿的香炉旁。
    我抱着好奇的心理看过后,就来到一位当地干部家门口坐下来,与主人聊天。主人告诉我,今晚是农历七月半,是送鬼节,除汉族外,家家户户都要烧香、磕头,把自己的祖宗送走。据介绍说,老祖宗的灵魂是腊月三十晚请回家的,过了年一直没走,七月十五是送祖宗的日子,直到年三十再接回来,如果有的家里当年死了人,今晚还要哭一场呢。
    我没听到有哭声,大概这条街上今年上半年没有人过世吧!
    看着如此壮观的场面,体味着淳朴平和的民风,愈发感到我部此行的意义。那么多的壮士戍边,浴血疆场,不就是为了我们的父老乡亲能够永远过着这样平静的生活,乃至可以把祖宗的灵魂接了家来,一起享有这份无忧无虑的幸福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5-1-11 07:07 , Processed in 0.52826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