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们在随口报数字前能不能仔细思考一下这些数字的含义?日均客流100万,150万是什么概念你们想过吗?
首先上两组数字:1.2015年4月10日上海地铁客流:
1号线135万、2号线172万、3号线61万、4号线93万、5号线16万、6号线43万、7号线82万、8号线105万、9号线93万、10号线83万、11号线72万、12号线20万、13号线18万、16号线13万。合计1006.7万。(新民网)
2016年7月22日上海地铁总客流1079万,21日1050万,20日1074万,19日1078万。(上海地铁shmetro)
接着分析下这些数字:
最近4天上海地铁客流基本都在1070-1080万左右,比去年4月10日高约70万。由于去年底12号线、13号线市区段的开通,两条线客流有明显增长。我们假定这70万基本可以平均分配给这两条线,而其他线路的变化并不大(我不能保证这个假定一定对,但从别的方面的情报看这样的假定可以进行)。
由此我们注意到,上海地铁大部分线路客流也就在100万不到(4、7、8、9、10),明显超过100万的只有1号线和2号线,超过150万的只有2号线。
再看北京地铁,2016年7月22日北京地铁客流情况如下:
1号线139万,2号线125万,4号线147万(不含大兴线),5号线115万,6号线98万,7号线48万,8号线46万,9号线59万,10号线187万,13号线82万,14号线66万,15号线36万,八通线34万,昌平线25万,房山线13万,机场线4万,亦庄线22万,大兴线38.5万。合计1285万。(北京地铁、京港地铁微博)
接近和超过100万的也就1、2、4、5、6、10、13号线,超过150万的只有4(算入大兴后)和10号线。
再看几个和杭州接近的城市的例子:
1.7月22日,@成都地铁 线网总计客运量158.15万乘次,1号线66.30万乘次,2号线60.47万乘次,4号线31.38万乘次。(成都地铁运营)
2.#昨日客流#南京地铁7月22日全线网客运量237.1, 其中1号线82.1, 2号线71.6, 3号线57.4, 10号线12.5, S1机场线5.4, S8宁天线8.1(以上单位:万)(南京地铁)
3.【昨日客流】7月22日(周五),武汉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客运量(含换乘)为205.16万人次,(武汉地铁运营)(注:武汉没有公布各线路客流,也没有可靠的其他来源提供数据)
4.【客流review】2016-7-21 总客流:336.9万人次
1号线:122.2万人次
2号线:48.3万人次
3号线:76.6万人次
5号线:70.5万人次
11号线:19.5万人次(深圳地铁运营)
5.【悠悠报客流:昨日回顾】7月22日,线网总客流量为782.8万人次。(广州地铁)(注:广州地铁没有公布各线路客流,也没有可靠的其他来源提供数据)
广州虽然没有公布具体线路客流,但考虑到广州一共只有8条地铁线(含广佛,上面的数字也是包含广佛的),可以推测其中有超过150万的线路的可能性很大,必定有超过100万的客流线路。
以上是全国主要大城市的地铁客流数据(其实还应该考虑重庆,但是重庆没有公布数字),其中有超过150万客流线路的只有北京、上海、广州(大概率可能),有超过100万客流线路的只有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武汉5条线路总客流200万,单线超过100万的可能性几乎为0)。
因此,杭州2号线西北段开通后迅速超过100万的可能性也很小。个人估计,2018年6月(含)之前,2号线日均客流可以达到70万,最高单日客流可以超过80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