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17|回复: 46

[讨论] 【杭州日报】开设一条真正便利的环湖交通线,如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25 07: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者们支持绿色出行去西湖,热议公共出行金点子
开设一条真正便利的环湖交通线,如何?大家伙都对西湖上开设水上巴士很感兴趣
欢迎你继续致电本报热线85109999,发表你的建议


  记者 边晓丹 实习生 章斌


  


  汽车尾气会影响西湖龙井的铅含量,尾气在大气中化学反应后的产物会给金属文物和古建筑外层涂料造成损害,尾气还会加重水体中的氮负荷。话题社“绿色出行去景区”——《旺季周末,西湖景区车辆远超合理容量》报道见报后,话题讨论的热度再次升温。很多市民朋友们通过致电本报热线和微博,给我们发来意见和建议。


  建议开设真正的环湖公交线路


  高先生是公交二分公司的行风监督员,做了十多年的志愿者。


  “我最近一段时间在西湖早锻炼,观察了一下,Y9这条公交线也是环湖的。但是我发现,乘坐Y9的人非常少,有时候车子都空荡荡没有人的!我了解了一下,一个是因为Y9的价格高;二个是它从黄龙集散中心开出去,真正坐它去西湖的人很少。本地人都很少乘坐,外地人一看本地人都不坐的,乘坐的人更少了!”高先生说了他的想法。无独有偶,之前我们的报道中,有一位80岁的杨章耀老先生就提到了这点——两年前设置的环湖公交专线,起点终点站设置太偏僻,走向不合理,老杭州人都弄不清楚,更别提外来游客了。


  “设立一条真正环绕西湖的公交线路。”高先生的理解中,真正的环湖公交是怎样的呢?


  从灵隐出发:灵隐路——杨公堤——南山路——东坡路——北山街——最后回到灵隐。再设立一条顺时针线路,也是从灵隐出发:北山街——东坡路——南山路——杨公堤,再回到灵隐。


  “因为灵隐本身就有公交站,完全可以利用,形成一条环湖公交线。”而且,高先生还建议恢复Y9的敞篷车,如果价格降下来,倒也是不错的一条线路。


  柳先生建议:“西湖边虽然有电瓶游览车,但只是小范围的活动。有经过景区的专线,比如52路、51路,但也只有其中一段是在景区里面的,其他都不知道开到什么地方去,对外地游客来说也不方便。最好有一条环湖的公交线,价格也不要定太高,1元就可以,随上随停,主要针对外地游客。”


  西湖水上巴士 价格线路讨论热烈


  一听提到西湖上可以适当开通“水上交通线”,激起了不少市民的讨论热情。


  高先生对水上巴士发表了自己的想法:“水上巴士应该开通,开通以后可以少绕很多路,湖这边到湖那边十几分钟就到了。”


  市民潘先生也赞同西湖里开辟“水上巴士”。“建议开通小型客船、中型客船,方便外地人在西湖‘走近路’,最好还能刷卡。”同时,开通了水上交通线后,还要维护好西湖的景观,船要考虑环保、清新,符合西湖形象。


  郑先生对“水上交通线”的线路做了一番设想:可以开通从三潭到茅家埠的水上巴士,从湖滨坐到三潭,再到茅家埠。茅家埠下船后,坐观光车到灵隐。“可以减少北山路的拥挤,既可以旅游,也可以减少污染物排放。”


  网友“@鼎源资产”提出,开通水上巴士,收费制度可以相对高于普通公交,前提是要保障乘客人身安全。


  将环西湖车道改成单行线 有人赞成有人反对


  有不少市民网友建议西湖车行道全部单行,或者把南山路、杨公堤和北山街设置成单行线。还有人建议,西湖景区的最核心景区,可以设置车辆禁行区,只能通过换乘公交车或者出租车,才能进入。


  关于这点呢,专家的意见是——


  浙大建筑设计院交通研究所所长陈龙表示,景区单行会导致不熟悉的外地游客产生混乱,而且,景区周边道路车道少,没有公交车专用道,会导致公交车也只能单行。“西湖,不仅是杭州的西湖,也是全世界的西湖。对于西湖的交通设置门槛,不能太过刚性,要一步步慢慢刹车。”


  浙江工业大学教授吴伟强则表示,对于单行线会不会影响交通,要取决于单行线是否合理,合理的单行线会促进交通,两点之间并不是线段最短就最合理,适当的绕行可能效率更高。


  公共交通如何兼顾原住民出行?


  当然,西湖环保限行,要为景区里的原住民考虑一下。


  住在杨梅岭的吴女士有话要说:“限行能不能考虑一下杨梅岭、满觉陇一带的居民?住在景区内的老百姓,限行能不能宽待一点?”


  吴女士表示,她是住在景区西面杨梅岭的居民,这里本身出行就很不方便,87路公交半个小时一趟,很不方便。


  “现在出行基本上都靠开车,家里院子比较大的,有两辆车限行也影响不大,但是对于只有一辆车的人家来说,影响就大了。像我们靠茶园吃饭的,有时候运货、谈生意都需要开车出去,限行会很不方便。”


  怎样让西湖景区的天空拥有更多的蓝天白云,更重要的是,如果有车族绿色出行,如何让他们方便出行?欢迎你继续来提创意点子,欢迎致电本报热线85109999。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14-11-25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ericma1996 于 2014-11-24 19:21 编辑

我关注景区的交通问题也已经3年了,个人觉得西湖景区的公共交通在这几年已经有比较大的提升:51/52路常规环湖线的开通、游2原不合理走向的优化、游3/游5/游7改常规并优化、游6/游9改定时班、南线大循环期间受影响线路增加停靠站等等。涉及景区的公交线路也几乎全部更换成了较新的LNG、纯电动等新能源客车,我觉得还是要赞一个的。
当然,景区的公交线路还是有一些问题有待改进,比如这篇报道中提到的游9线。游9线没有客流当然是在意料之中的:走向、票价及定位都不尽合理。我个人看不出这条线路的走向有什么意义——涉及到的景点有限,对于外地游客来说并不方便,也没有通勤或者其他固定客流支撑。更荒谬的是,受双层巴士车身高度的限制,当南山路实行调拨车道时,游9线由动物园开往黄龙方向无法在南山路行驶,被迫绕行万松岭隧道、中河路,“西湖观光线”成了“隧道专线”,名不副实。

再来说说游9线的票价——一线一价5元一票制。杭州的公交迷们不难发现游9的走向跟曾经的观8线有不少相似之处。观8线虽然是旅游线路,却有着相当大比例的短途客流和转塘地区通勤客流支撑——个人感觉。游9线不到达转塘地区,通勤客流就不用考虑了。5元一票制的票价正是游9线没有短途客流的原因。比方说我从松木场要去延安新村,92路和游9路都可以到达。而92路的票价是2元,游9线却是5元——显然大部分乘客不会选择游9线。

当然,游9线的定位本来就是旅游线路,照理说并不需要这样的短途客流。而受车型、道路、场站等多方面的限制,这条线路的定位还是非常模糊。若仅是作为交通工具来使用,无论是本地市民还是外地游客都有更好的线路可以选择。比如从黄龙地区前往南线景区,52路票价2元约15分钟一班,游9线票价5元一小时一班并且绕路——大部分乘客有更多的理由选择52路。这仅仅是一个例子,而游9线的走向几乎被班次频繁的常规线路覆盖。

那把游9线作为一种游览的方式怎样呢?有句话叫“站得高,看得远”,而坐在游9线的上层看到的风景却并没有多少特别。延安路商业街显然不是大部分外地游客想来杭州参观的地方,南山路也只有涌金门和万松岭路口这两小段看得到湖,望着隧道里一望无际的尾灯也不是乘客想做的。想把游9线作为一种游览方式,恐怕还是too young, too simple。

个人觉得游9线最好的优化方式就是停运。游9线开通时的目的是打造成为杭州的一张“金名片”,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而目前的游9线恐怕没给杭州加多少分。与其将这样的大容量客车浪费在这种无意义的线路上,不如将这10辆双层巴士调给10路、86路等大客流的市区线路使用,合理利用资源。

再来说说环湖线。其实我觉得51路、52路的走向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吴山公交站、黄龙旅游集散中心均在市区,路线串起了环湖区域大部分景点,起码比曾经灵隐始发的游1线要强得多。报道中市民提到的灵隐环线显然不现实:一是和7路、游2线严重重复,并带来北山街-杨公堤的公交空白;二是灵隐离西湖边太远,环线名不副实;更重要的是没有客流——参考原游1线。

而环湖公交可以改进的内容有以下两点:一是51路在吴山地区的不合理停站及走向,二是北山街往杨公堤方向的公交空白。受51路吴山公交站站位的影响,51路单程会两次经过南山路的西湖大道-河坊街段。这不仅影响线路运行效率,也给线路设置停靠站带来了影响:51路因此无法停靠钱王祠站;若停靠将势必给乘客带来困扰。52路逆时针环线的起终点站设在西湖西北角的黄龙旅游集散中心,也因此造成了西湖北线到西湖湖西景区的公交空白。而根据我在景区做西湖志愿者的经历,欲从西湖北线前往杨公堤、南线景区的外地游客还是不少的——孤山路那些非法营运的车辆就是最好的证据。

因此我认为,将51路的始发站调整至岳王路(现游4线始发站),并将52路的始发站调整至吴山公交站(现51路始发站)是解决这些问题最好的方案。同时将游4线缩短至黄龙旅游集散中心始发,减少该线与16路的重复。调整后51路不需在吴山地区绕行,52路的起点站则与西湖更近,并且填补了北山街-杨公堤的公交空白。原黄龙地区前往西湖景区的乘客可改乘118、194、游6等线路,影响有限。这样一来环湖区域的任何两个点都可以方便地通过51、52路这一对环湖线来连接。

至于所谓的“水上巴士”,我觉得还是要跟公共交通区别开来。如果开通湖面上的交通船,那乘客想必主要是外地游客,这样一来旅游的成分就大于交通的成分。因此,即使开通“水上巴士”,这个收费方式应该跟旅游相符,而不是政府补贴的公共交通。换句话说,“水上巴士”的票价应高于其营运成本。我觉得目前西湖游船35元的票价还是很合理的,跟其他城市相比也偏低,对于本地市民来说同样公平——我不支持区别化对待本地市民和外来人员、外地游客,但政府可以适当给刷杭州通卡的乘客给予优惠,一来本地市民及在杭外来人员可以享受到折扣,二来可以鼓励外地游客更多地选择这些特色的交通方式出行。这点可以参照北京S2城铁、重庆长江索道。

另外我觉得还可以改进的是公共自行车的办卡问题。目前西湖景区内公共自行车服务点提供的只有自行车Z卡,而自行车Z卡无法用于乘坐地铁,不够方便。如果能将该卡与杭州通卡合并,并且增设退卡点,想必能给外地游客带来不少便利。

发表于 2014-11-25 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怎样让西湖景区的天空拥有更多的蓝天白云


市区天空不蓝,西湖景区上空的天会蓝才怪
发表于 2014-11-25 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灵隐双环线脑子有病吧……你说放龙翔桥六公园我觉得还合理……水上巴士倒是想法不错……
发表于 2014-11-25 09: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恢复敞篷车? 不是让某黑得逞了
发表于 2014-11-25 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51 52算是挺好的了。灵隐有没有位置加线路啊?Y2改A卡倒是可以考虑
发表于 2014-11-25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水上巴士的主意很赞!
发表于 2014-11-25 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hlyy 于 2014-11-25 12:05 编辑

Y9如果票价3块,高峰15分钟一班密度,是不是会吸引一部分通勤客流?类似于Y8
发表于 2014-11-25 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rcx 于 2014-11-25 12:34 编辑

1、高先生简直瞎扯,拐到灵隐,不如拐到黄龙还能免费换乘好。

2、51路和52路总体是好的,只要到西湖边玩我都坐环线,把车停在黄龙换乘。
    现在的问题是,葛岭断桥新新饭店——杨公堤不方便。
    另一头,也是同样的问题,从一公园往杨公堤方向不方便。


---------------------------------------------------------------------------
解决的方法:
A、把51路和52路的起始站,统一改到“六公园”,把爱情故事对面的那块空地“听说原规划公交中心站”利用起来。这个中心站其实就在“嘉里中心”的后门。(我认为51路和52路的始发站放在一起,可以将两点缺陷变成1个缺陷,能把嘉里后门中心站利用起来是最佳)。

B、现在我周末爬山,都是把车停在黄龙, 然后从黄龙洞上山,从葛岭和岳庙下山,每次正好坐52路返回黄龙,基本上不用怎么等车,而且52路到了北山路往往车厢也开始空了,非常的便利。 所以要是52路改成环杨公堤,那么要补充一条从北山路返回黄龙换乘中心的线路。

C、北山路到了晚6点后,公交显得就不便利了,比如坐公交到新新饭店下车,沿着孤山路——平湖秋月——白堤走回断桥是一条非常OK的线路,可惜晚上公交就不便了,所以我建议K1常规线延伸到浙博,解决平湖秋月,楼外楼这一带游客返回断桥、少年宫、武林门的方便。(这里有很多黄鱼车,正说明这一带公交是非常薄弱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14-11-25 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ericma1996 发表于 2014-11-25 11:19
我关注景区的交通问题也已经3年了,个人觉得西湖景区的公共交通在这几年已经有比较大的提升:51/52路常规环 ...

支持
Y9可替代线路太多了,无论怎么优化都很难改变这个局面,还是停驶掉比较好。
52去吴山公交站就不会像51一样绕行了,51岳王路(Y4站位)始发也可以很好地和地铁龙翔桥站接驳了。
Y4现在有些定位不清,岳王路——黄龙可取代的公交不少,可以和原Y3一样缩到黄龙。
之前有消息说Y4要改103了,建议103 黄龙旅游集散中心(原Y9站位)——之江交通换乘中心,走梅灵南路、江涵路,停感应桥南方便原宋城的乘客,票价调整为2元一人次。
发表于 2014-11-25 12: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rcx 发表于 2014-11-25 12:13
1、高先生简直瞎扯,拐到灵隐,不如拐到黄龙还能免费换乘好。

2、51路和52路总体是好的,只要到西湖边玩 ...

最后一条反对,1路车无法在孤山掉头,小车支撑不起客流。
嘉里中心后门的公交站位于长寿路上,可能无法实现你这个出站方式
发表于 2014-11-25 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horatius_cheng 发表于 2014-11-25 12:45
最后一条反对,1路车无法在孤山掉头,小车支撑不起客流。
嘉里中心后门的公交站位于长寿路上,可能无法实 ...

暂且不谈实施的难度,要实现“理想”都是有难度的。

从线路配置的便捷方面讲,把西湖环线统一放在“六公园中心站”,
是不是可以实现“双向环湖”的目标?

发表于 2014-11-25 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rcx 发表于 2014-11-25 13:13
暂且不谈实施的难度,要实现“理想”都是有难度的。

从线路配置的便捷方面讲,把西湖环线统一放在“六 ...

嗯,胜利剧院上车的乘客就只能到六公园中心站了。
发表于 2014-11-25 14: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rcx 发表于 2014-11-25 13:13
暂且不谈实施的难度,要实现“理想”都是有难度的。

从线路配置的便捷方面讲,把西湖环线统一放在“六 ...

从整个西湖的公交断面来看,六公园并不比吴山有优势。六公园缺口只有7路能补充,吴山缺口则有12和31(两条线正线班次都不咋地)
从六公园出来,我不是太清楚该场站的设计,但最糟糕的情况是51需要经武林路孩儿巷延安路绕出,52需要经武林路凤起路环城西路绕出,如果那样的话跟现在51在吴山的绕出情况没有区别。而且武林路很堵。
但是,如果把52放在吴山始发,51放在岳王路始发,Y4放在黄龙始发,则51的缺口可以用7路补充,52的缺口可以用4路补充。

最后说回1路,假如1路以换8米车,15分钟一班的代价延伸到孤山,RCX老师你同意吗?
发表于 2014-11-25 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jason 发表于 2014-11-25 14:01
嗯,胜利剧院上车的乘客就只能到六公园中心站了。

不用,西湖环线双向走的是东坡路,从东坡路平海路口坐到终点站换前面这辆即可。
这好比延安新村55路坐到武林小广场,换前面那辆。

再搞一条线,沿延安路——庆春路——北山路——黄龙体育中心换乘中心。
发表于 2014-11-25 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horatius_cheng 发表于 2014-11-25 14:08
从整个西湖的公交断面来看,六公园并不比吴山有优势。六公园缺口只有7路能补充,吴山缺口则有12和31(两条 ...

吴山有两个缺点:
1、线路过多了。
2、每逢节假日,延安南路和广场边上的通道太堵。

六公园的重要意义是,西湖边再攻下一个“公交中心站场“。
发表于 2014-11-25 15: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rcx 发表于 2014-11-25 14:36
吴山有两个缺点:
1、线路过多了。
2、每逢节假日,延安南路和广场边上的通道太堵。

武林路一样很堵的。六公园那个公交站还等着118和46进驻呢。
姜老师可以把这个方案投给嘉里中心的项目负责人,他们肯定很高兴
发表于 2014-11-25 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rcx 发表于 2014-11-25 14:36
吴山有两个缺点:
1、线路过多了。
2、每逢节假日,延安南路和广场边上的通道太堵。

怎么攻?堵住诺富特酒店?
发表于 2014-11-25 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rcx 发表于 2014-11-25 14:36
吴山有两个缺点:
1、线路过多了。
2、每逢节假日,延安南路和广场边上的通道太堵。

姜老师你觉得吴山的线路过多了,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你想把155还有1路延伸到吴山,你这个不是自相矛盾吗?
发表于 2014-11-25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夏日狂歌 发表于 2014-11-25 16:05
姜老师你觉得吴山的线路过多了,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你想把155还有1路延伸到吴山,你这个不是自相矛盾吗?


把51路始发站位空出来,就是为了让候选线路进入。
发表于 2014-11-25 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hlyy 于 2014-11-25 16:17 编辑
rcx 发表于 2014-11-25 16:13
把51路始发站位空出来,就是为了让候选线路进入。

51路好像是路边站
吴山现在线路虽多,但南北直通线路只有Y8一条,这个确实少了点
发表于 2014-11-25 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ericma1996 发表于 2014-11-25 11:19
我关注景区的交通问题也已经3年了,个人觉得西湖景区的公共交通在这几年已经有比较大的提升:51/52路常规环 ...

Y9往钱江新城延伸,远期可以过江至世纪城奥体中心区域,才能充分发挥双层巴士的观景作用。
发表于 2014-11-25 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rcx 于 2014-11-25 21:48 编辑

认真地分析了一下Y9:
延安路到动物园,Y9真心蛮需要的,座位多是蛮吸引乘客的。

其实,从延安新村——动物园这一段客流不会差的。
黄龙体育中心有西湖环线52路了,而莫干山路打直走最缺一条到南山路的线路。
所以,我建议Y9把终点改到汽车北站。
线路:汽车北站沿莫干山路——延安路——虎跑路到动物园。
很多地方都有假日线,就北站这边没有,而且北往南打直走的还是空白。
发表于 2014-11-25 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rcx 发表于 2014-11-25 21:42
认真地分析了一下Y9:
延安路到动物园,Y9真心蛮需要的,座位多是蛮吸引乘客的。

姜老师的建议永远是:我建议,XX路途经我家门口啊。
发表于 2014-11-25 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horatius_cheng 发表于 2014-11-25 21:48
姜老师的建议永远是:我建议,XX路途经我家门口啊。

很多地方都有假日线,就北站这边没有,而且北往南打直走的还是空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5-4-27 18:30 , Processed in 0.79949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