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6-1-22 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G后红楼时代的无奈
蒸气机用上了,我们进入了后现代;金庸封笔了,我们进入了后武侠时代;超级女生比完了,我们进入了后超女时代。那么红楼梦写完了,我们就进入了后红楼时代。
后红楼时代是怎样一个时代呢?我们是延续了红楼的精髓,继续那样生活着,还是面对红楼的背影,望尘兴叹呢?李敖回大陆,在北大做演讲时说,你们已经不是我所熟知的彬彬有礼的中国人了。也就是说起码有一点,因为时代的进步,谋虚逐妄的我们已经不再彬彬有礼了。彬彬有礼算是红楼时代最起码的一个做人的要素。
还有经过新中国一系列的扫左扫右,以及三清五清,原先和贾家一样家财万贯的豪门也都成了和我们一般的无产阶级。有人断言,随着新中国的建立,有三样东西是注定要灭亡的,一是昆曲,一是弘一大师的诗文,另一个就是红楼梦。其实作为文本,红楼梦倒并不会消失,消失的是书中写过的那些封建的,甚至带点资产阶级享乐主义的生活方式。
新近有人写了一个书,好像是叫像唐诗一般生活。我没读过,但我却记住了这样一个听起来有些荒唐的书名。借着这个名字,我猜或许过几年,或者现在就已经有人在作一本书,提倡像红楼一样生活罢。
红楼书中,吃穿住行,曹雪芹都有详备的记载,我印象深刻的有几件。
一是听音乐,红楼时代当然不像我们现在这个时代,音乐门类那么多,要古典有古典,要嘻哈有嘻哈,他们那个时候,最多的听觉享受就是听戏。七十六回“凸碧堂品笛感凄清,凹晶馆联诗悲寂寞”中,那样一个中秋赏月,合家欢聚之夜,他们听戏却是别有途径。作为一家之主的史太君说“音乐多了,反失雅致,只用吹笛的远远的吹起来就够了”。而她这番奇异的想法引起的效果却是, “正说着闲话,猛不防只听那壁厢桂花树下,呜呜咽咽,悠悠扬扬,吹出笛声来。趁着这明月清风,天空地净,真令人烦心顿解,万虑齐除,都肃然危坐,默默相赏。”无论是从文学角度,还是美学角度,这段文字都是美得让人心生感慨,你说围在屋中听听笛子已经是一种很高的精神享受了,他们听的那个笛声还是从“桂花树”下袅袅而来,背景还是“明月清风,天空地净”。作为看客的我们,只有借着曹雪芹的如花妙笔去感受那种可以令人“烦心顿解,万虑齐除”的天籁之音了。
二是林黛玉初到贾府的第二回,写他们用膳的经过,也是让人叹为观止。先是各自排定席次入座,周边还有众多丫鬟“执着拂尘,漱盂,巾帕”伺候着,吃饭是“寂然饭毕”,这寂然二字非常贴切,现在的国人吃饭时总喜欢你一搭我一搭地攀谈着,但红楼时代的人们却主张吃饭不语。吃完饭后的工序也很复杂,先要用茶水漱口,漱完的茶水还专有丫鬟用漱盂接着,然后再各自喫茶。这一看起来非常繁琐的过程,却是那个时代的人们必须的功课。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我们追求的是高效率,对这样一顿可能要吃上个把小时的家常便饭,怕是谁都无法一年三百六十五日,日日如此的吧。
如果有选择的机会,不知道会不会有人想回到那个没有网络,没有高速公路,没有宇宙飞船的红楼时代。仅我而言,也只能是心切慕之而已,更多的是对生活在后红楼时代的一种无奈,因为我没有这个可以选择的权利。
JAN 22,2006
[ 本帖最后由 飞翔小孩 于 2006-1-22 11:32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