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飞翔小孩

抛砖引玉谈红楼(07加强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2-8 01:24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歪嘴和尚 at 2005-2-7 19:45:
”经学家看见义,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的是排满,流言家看的是宫闱秘事。“

说得对!美食家看见菜。
发表于 2005-2-8 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只看过一遍。印象最深的没有各位细致。
唯一的感觉就是——前后落差太大。(也许可能就是人家所说的高续写的那部分起吧)
 楼主| 发表于 2005-2-8 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力立 at 2005-2-8 01:24:

说得对!美食家看见菜。


偶什么都没看见,看来什么家都不是了
发表于 2005-2-8 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飞翔小孩 at 2005-2-8 13:18:


偶什么都没看见,看来什么家都不是了

我也并非什么“家”,只是挡不住美食的诱惑,所以特别关注而已!
发表于 2005-2-8 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力立 at 2005-2-8 01:24 AM:

说得对!



没道理的话我和尚不说。
发表于 2005-2-9 03:36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歪嘴和尚 at 2005-2-8 16:24:



没道理的话我和尚不说。

别太拘谨!偶尔说些废话也是必要的!这样才让人觉得不那么呆板。
(这是我的朋友们对我的告诫,共勉!):s
发表于 2005-2-9 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发个 通灵宝玉上的字 帮你顶上去
正面:  莫失莫忘 仙寿恒昌
反面:  一除邪崇 二疗冤疾 三知祸福
同样用这两句话祝福大家
新年好
 楼主| 发表于 2005-2-9 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离不弃,芳龄永继
发表于 2005-2-9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发表于 2005-2-9 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还是比较喜欢年惜春
发表于 2005-2-9 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上去
 楼主| 发表于 2005-2-9 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响应楼上的黑客GG,要顶的,活活~
发表于 2005-2-10 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5-2-12 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力立 at 2005-2-9 03:36 AM:

别太拘谨!偶尔说些废话也是必要的!这样才让人觉得不那么呆板。
(这是我的朋友们对我的告诫,共勉!):s



谢谢姊姊
发表于 2005-2-12 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砸砖头!!!

玉呢?
大家快来!
 楼主| 发表于 2005-2-12 23:46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歪嘴和尚 at 2005-2-12 20:59:
玉呢?
大家快来!


和尚DD,你有玉没有?

家里的JJ,MM都没有,单偶有,今天来了神经的和尚DD也没有,偶扔了这劳什子
发表于 2005-2-13 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飞翔小孩 at 2005-2-12 11:46 PM:


和尚DD,你有玉没有?

家里的JJ,MM都没有,单偶有,今天来了神经的和尚DD也没有,偶扔了这劳什子



我有的,玉上却是十四字:
未尝幽斋储香药
桥卖真画止一种
发表于 2005-2-14 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又在说红楼梦啊,帮你们顶啊
 楼主| 发表于 2005-4-27 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C金谷园&大观园

      有个和我一样爱读《石头记》的同学前些天发短信给我说:“大观园好比金谷园。”
     大观园,只要看过红楼的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那金谷园又是怎样一个园子呢?我那同学又怎会有这么一比呢?
     杜牧有首以此园为名的诗言道:“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王子安在《藤王阁序》中也感叹道:“兰亭已矣,梓泽丘墟。”

      梓泽亦即金谷园之谓。香尘丘墟之说,正合曹雪芹在解好了歌时用的“陋室空堂”的意思了。当然这仅是字面上契合了两个园子都有由盛而衰的境况。如果细按其中深意,则他之比却另由蹊跷。
      建金谷园者何人。晋书所载为石崇,那坠楼人是石之爱姬绿珠。林黛玉在灵河岸边时前生是绛珠仙草,绛应是深红色,但是怡红院的题额上写的是“怡红快绿”。有外国学者在翻译红楼中众多有关红的字条时也以这个为等式,将红转化为绿。所以可以想见,绛珠取自绿珠,还是有据可查的。再看,宠绿珠的是石崇,脂砚在批书时又常戏称宝玉为“石兄”。可见这一石一珠还真有彼一石一珠的痕迹可循。

      如果依此去索隐,则林姑娘莫非也如绿珠般坠楼而亡?正是落花犹似坠楼人,当年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伊知是谁了。


[ Last edited by 飞翔小孩 on 2005-5-1 at 12:31 ]
 楼主| 发表于 2005-4-27 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露雨收精
发表于 2005-4-28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无他,惟手熟耳~
发表于 2005-4-28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f喜欢看第一章的,后面的就觉得太哆嗦了
发表于 2005-4-28 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安晚报女编辑阎红(忽如远行客)的《误读红楼》值得大家一读的
发表于 2005-5-2 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果然有货!红楼是要细品的!也要会品!真高兴看到还有这么多同道!
发表于 2005-5-12 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床头三部书之一,不论何时翻开,不论翻到何处 ,读起来都能很快地进入到人物地生活里去。当然我一般是不去翻60回后的内容的,两个字形容——垃圾。百家讲坛有几期是关于红楼梦的,还不错,不知道有几个人看过了。

[ Last edited by jesmine on 2005-5-12 at 20:59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5-4-26 08:54 , Processed in 0.460612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