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寂寞花开

★卢江良长篇小说《城市蚂蚁》出版,全国各大城市图书馆有馆藏!★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2-7 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抱歉,因为接近春节,印刷厂业务太忙,书今天才装订好,书上市估计要推到这个月15日的样子,请大家继续关注!
 楼主| 发表于 2007-2-7 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书评——

愿得温暖安我心
——评卢江良长篇小说《城市蚂蚁》

秋冰

看完这部小说,我的头脑里盘旋着两个词,“苦难”和“家园”。
谁在为他人制造苦难?
南亚的大地震,还有已经远去的海啸,那是些强势的突如其来的天灾,也许是上帝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让若干人瞬间死亡,若干人陷入苦难。
排除这些,一个正常的社会里,谁在为他人制造苦难?
此时北京正值秋寒渐增,俨然就是冬天的预告。我正好看到一只小蚂蚁爬到笔记本上,我随手摁死了它。
这间房子比较老,星星点点的面包屑引来无数的小蚂蚁。每当它们出现在我的视线里,那就是它们的末日。
但这次因了看了《城市蚂蚁》,我多多少少对这些几乎微不足道的小生物有了可怜,少了一些讨厌:自从出生,便不知哪天将要死去。
小说中的三个主要人物,虽然现在城市中扮演的角色不同,一个是装修工,一个是记者,一个是知名企业的秘书,但是因为他们同样来自乡村,都是外来打工者,所以他们便成了对方在这个城市的知心人,有空聚一聚,有事就打个招呼。然后各自在自己的轨道上再努力改善自己的生存状况。虽然他们有时候是多么的龌龊。冯乐发爱上一个风尘女人李青青,她只知道花钱冯乐发也很爱她,他觉得一个农民有了钱,能找上这个漂亮妞就不错了。他不管她的小姐身份。他不断地用父母的血汗钱来满足她的纸醉金迷的生活,整个生活为她而改变,直到变成一个贩毒人员被抓走……郑三狗是苦苦寻找爱情,不幸却被一些活得更卑微的人骗了感情和钱财,受伤的郑三狗最终也偷偷摸摸地嫖上了,不幸感染上艾滋病,最终以悲剧收场。赵嘉映找到了自己的真爱,却不幸因为心脏病而绝望地放弃。
这些小人物几经挣扎,却没有彻底改变自己的命运,而仍然被城市这个信奉物质和浮华的地方打败……
是什么原因让这几个乡村的外来打工者陷入苦难?使之陷入苦难的地方,便没有家园可言。
家园,相对于几平米的钢筋混凝土来说,我更认为是一个让心灵放松,回归宁静和温暖的地方。
三个人对于“家”的认识有差别。冯乐发不用说了,最低级,认为有钱,并且找一个漂亮的城里的女人就足以安他的心。
郑三狗呢,目标锁定在高楼大厦上,但最后以失败告终。
赵嘉映,在潜意识里被作者有所升华,他在寻找他的真爱,但还是失败了。
当然,都是因为他们的苦难。
思考再三,我想江良写出了城乡之间的难以融合。
相对于作家这一称号,我更愿意把江良称为一位勇士,犹如鲁迅先生所说,有“直面”的勇气。
因为经常性的交流,我和江良比较熟,对他的作品风格和写作态度我觉得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所以很愿意为他的作品写过一点文字。
江良是一个认真努力而很有韧性的人。
对待人生,江良有一句话,大白话:认真过好每一天。我的朋友很多,他们的为人处世千姿百态,多呈现出哲理性和理想性,而我认为这句话才是人生之路的金玉良言。
文如其人,对待写作,江良坚持自己的风格,不管其间出版的路程有多艰难,真所谓任由风雨,宠辱不惊。
这部小说确实很残酷,也的确没有温暖。很多网友说很感动,是因为他们感觉到了小说里的生活,他或她看到了曾经的自己,自己爱过或痛过或挣扎过的痕迹。
江良先出过一个短篇小说集《狗小的自行车》,我那时候看了,觉得江良是一个杭州城里的“异类”,不沾脂粉,不说花前柳下,不觉得西湖有多美,却写了如此沉重的下层人士的苦难,而且没有丝毫的矫情。我同他谈,他说这是自己的经历使然。几经奋争,过上了好生活,甚至也许可以说“贫贱忧戚,玉汝于成”。
经过了便不能再忘却,不是心有余悸,而是因为这些苦难还有还在,还有相同或相似的冯乐发们、郑三狗们、赵嘉映们在茫茫然,在同苦难挣扎。
他想告诉人们,有这样一个角落,他们需要温暖,需要——家园。而关注这个角落,其意义远远大于使他们自己能够安居并乐业,对于整个社会的和谐与文明我想是至关重要的。
 楼主| 发表于 2007-2-7 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书评——

小人物的命运
——浅谈卢江良的长篇小说《城市蚂蚁》

李全

说真的,能够让我一口气读完的长篇小说很少。但卢江良的长篇小说《城市蚂蚁》却是个例外。当我在网上看到这部连载的长篇小说时,刚看了开头,便被精彩的文字吸引住,不由自主地看下去。
我与卢江良不算真正认识,只在网络上的搜索他的简介,才知道他也是浙江人,就更加关注起来。
《城市蚂蚁》讲述了三个外来打工者,在一座城市里的生存历程。作者以平实而简洁的笔触,刻画了外来打工者的生存处境,以及他们内心的隐痛;揭示了社会最底层人群的挣扎和无奈。作为曾经在底层打工多年的我,在读完部小说后,不由思索了许久。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人们生活的压力相当大,而小人物更不用说。他们与其他人一样,需要生活、需要爱情,需要房子。要想到这一切,他们不得不努力奋斗和创造,然而事与愿违。
文中三个男主人公分别为室内装修工冯乐发、知名企业办公室秘书郑三狗和商业杂志记者赵嘉映,反应出三种不同的命运。冯乐发原本只是一个室内装修工,他生性爱赌,竟然赌到了一家旅馆的一半承包权。应当说有了这样的好机会,他完全可以好好地发展,但他为一个女人李青青,竟然走了贩毒这条路,这种想不劳而获的现象,恐怕是许多年轻人的一个缩影。
郑三狗在这三人当中是最有说话权的,他从大学毕业后,找到了一份好工作,但是从一个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在城市里会有许多的不适应的因素。比如人际交流,比如房子,这些都需要一个过程。特别是房子,俗话说有了房子才有一个安乐窝。一个工薪族想拥有一套房子,恐怕要不吃不喝要几十年后才能拥有。在这个社会中,我们看到的不只是郑三狗,有着许多郑三狗这样的人。
另外,郑三狗是个大学生,可是他这个长得又太不起观众,尽管他没日没夜地工作,以至于他30岁都没有女孩子来青睐他。这样的小人物就预示着他的命运也将是悲惨的。从召妓到被骗,最后走上不归路,这一切都是连锁反应,而不是单一的。尽管这样的小人物,我们都为他可惜,但我们仔细思索一下,除了可惜他,有没有同情?答案是肯定的。
赵嘉映在这三人中是最没有说话权的,他只是一个高中生,从搬运工做起,才找到一份比较舒服的工作,可是命运又是这样捉弄人。花了一年的时间写的传记,竟被他的上司无情的占用,7000元就把他打发了。然而当他对爱情有所向往时,一个无情打击又悄然在生起——他患了严重心脏病。为了不使心爱的人受连累,他果断地与恋人分手。心脏病并非绝症,但要治好这种病,钱肯定会花掉很多。对于一个工作都不太稳定的打工仔,他会有多少钱来治病呢?一个年轻人,特别是一个对生活充满向往的年轻人根本不愿意就这么离开人世。可赵嘉映又是一个很执着的人,他用生命最后时光把自传体长篇小说写完,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因此,我们从这几个方面不难发现作者要表达的另一个意图。
文中还有几个女人,像李青青、张玲玲、刘茹茵,她们都以不同的形式对生活的抗争,但我们不能忽略这些人的存在。有的让我们愤怒,有的让我们感叹。但无论怎样,这些小人物为了生存,就不得不以各种形式来为命运对抗。
众观全篇小说,每一章每一节到每一个字,作者都给我们留下许多空白,也提出了许多问题,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小人物的生存状态应当值得我们迫切地关注。
总的说来,《城市蚂蚁》是一本非常值得看的好书。
发表于 2007-2-9 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都快遗忘的时候,突然又看到这篇小说 ,才发现都已有两年了。却仍看不到结局
 楼主| 发表于 2007-2-12 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十九章

1
赵宏亮见过郑三狗次日,翻阅这座城市的早报时,偶然读到了一条消息:昨晚,有位矮小的男子,在某出租房里,杀死了一名卖唱女,然后自杀身亡。那消息称,该男子三十岁上下,身上无任何证明其身份的凭证,案件目前警方正在侦破之中。在那条消息旁边,还配着一幅案发现场的照片。
赵宏亮仔细辨别了一下照片,不由地大吃了一惊。但他不敢就此下结论,试探着打郑三狗的手机。郑三狗的手机提示说,对不起,你所拨的电话已关机。赵宏亮又打他单位电话,郑三狗同事说,郑三狗早辞职了,估计现在已经在国外。
在国外?赵宏亮困惑不解。
是呀。对方说,郑三狗上个月说,他这个月要出国了,估计现在已经在美国了。
赵宏亮颓废地放下了电话,他确定那男子就是郑三狗。他想起了昨夜郑三狗的异常,但他无法悉知他到底发生了什么?这将作为一个谜团,永远留在自己的心里。
赵宏亮最终没有去公安局指认郑三狗,他想郑三狗肯定不希望自己那样做,这也算他给郑三狗维持最后一次面子。
读到那条消息后的第二天,赵宏亮请假去了郑三狗老家。郑三狗家所在的村,在群山的包围之中,赵宏亮乘车到他们县城后,打听了数十位当地人,走了差不多半天,才终于来到他们小村。
那时,已是下午。村子里空荡荡的,除了几位老妇守着家,其他人要么去干活,要么就上学去了。
赵宏亮来到几位老妇跟前问,三狗家在哪?
其中一位就自告奋勇地领着他,来到了几间瓦房前,她对着里面喊,阿强公公,有城里的客人来了。
话音刚落,里面出来一位老人,他手里夹着烟,啪嗒啪嗒地抽着,衣着很齐整,跟村里人不太一样。他眯着眼瞅了一会赵宏亮,开口问,你找哪个?
赵宏亮问,三狗回来过没有?
你是他同学?老人没有直接回答。
不是。赵宏亮说,我是他朋友。
他出国去了。老人自豪地说。末了,又啪嗒啪嗒地抽烟,一副很惬意的样子。
这时,领赵宏亮来的老妇,在旁羡慕地说,阿强公公真有福气,生了三狗这个儿子。三狗真有出息呀,是村里第一个考上大学的,又是第一个去外国的。
老人听老妇夸着,脸上焕发着光彩。
这天,因为离县城太远赶不回去,赵宏亮留宿在了郑三狗家。晚上,他从三狗父亲口里得知,上次郑三狗回来后,一下子给了他五万元钱。现在,他不像其他老人一样,还整天儿上山干活,每天呆在家里看电视享清福。他说,三狗真是一个争气的孩子!
赵宏亮默默地听着,终于没有告诉他真相。
第二天清晨,赵宏亮起身返城。临走的时候,三狗父亲吩咐说,你有机会碰上三狗的话,告诉他不要记挂家里,家里一切都很好,你要他在外面安心工作,叫他早点娶个媳妇。
赵宏亮违心地答应着,心里有种说不出的难受。
赵宏亮走出很远了,三狗父亲还站在村口,不断地向他挥着手,高声嘱咐着,你就跟他说,是他爹说的,要他早点娶个媳妇,不要为了工作耽误了。叫他娶了媳妇后,给家里寄个相片。
赵宏亮远远地望着他,突然想起了自己的父母,设想着自己离去后的情景,眼窝里顿时噙满了泪花,他再也应不出声来,只是拼命地点着头。

2
郑三狗死后没多久,冯乐发被判了刑。他因贩卖毒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
这天上午,冯乐发父母特地来这座城市,探望被关押着的儿子。赵宏亮通知了丁玲玲。丁玲玲出现的时候,他们不由地一脸诧异。赵宏亮连忙作了解释。冯乐发父母听后,感动得无以言表。
当天下午,赵宏亮陪着他们,来到了看守所。冯乐发已被剃了光头。他一看到赵宏亮他们时,先是眼神里焕出了光芒,随后脸上布满了愧疚,最终抱住头失声痛哭。
冯乐发父母和丁玲玲见状,一面劝说着,一面陪着垂泪。赵宏亮则缄默着,想着在这座城市的处境。他想,他们真像一只只蚂蚁,在圆滑的鸡蛋上爬行,尽管努力地左冲右突,但一直找不到自己的出路。
探望临近结束,冯乐发突然问,三狗怎么没有来?他想郑三狗尽管很小气,但不是那种势利的人,不会因为自己犯了罪,而对自己远而避之。
赵宏亮本想如实相告,但最终没有说,而是告诉冯乐发,他月初出国去了。
冯乐发听了,替郑三狗高兴,开玩笑说,三狗这家伙,看不出挺有能耐的。继而,好奇地问,他去了哪个国家?
美,国。赵宏亮吞吐着说。说完,他心里特别难受。他不知道,自己这样说,郑三狗在那个世界里会不会感到欣慰?因为自己终于给他守住了秘密。
从看守所出来后,丁玲玲因为不是同路,提前跟他们告辞。这时,乐发父亲艰涩地说,玲玲,有些话我还是要对你说。以前乐发不好,对不起你。现在他犯了事,你如果碰上合适的,该怎么着就怎么着,不用为难自己。
丁玲玲听了,坚定地说,伯父,你别说了。乐发,虽然以前对不起过我,但那都是过去的事了。我相信他出来后会变好的,我会等着他。
乐发母亲被丁玲玲的真情打动了,禁不住抱住丁玲玲哭起来。赵宏亮也被感动了,他想,在这座城市里,这样的爱情还能有多少?比起郑三狗和自己来,冯乐发也许是最幸福的人,不知他今后能否把握住这份幸福?
丁玲玲告别后,差不多下午五点了,暮秋时分晚得早,天色都有些暗了。赵宏亮挽留他们住下来,冯乐发父母踌躇着不答应。赵宏亮知道他们怕住旅馆花钱,便打消他们的顾虑说,我可以在我那里搭个铺,你们睡床上,我打地铺。
冯乐发父母还是应不下来。
赵宏亮还想劝说,乐发父亲摇了摇头,说,算了,咱们今天还是回去算了。要不,明天回去的话,一天又做不成生意了。
乐发母亲听了,赶紧附和着,还是回去,还是回去。现在乐发在里面了,家里少了收入,以后乐发出来成家什么的,都要花钱,咱们还得抓紧挣。
赵宏亮知道再劝也没用,只好由着他们了。
临走时,乐发父亲紧紧地抓着赵宏亮的手,恳请说,宏亮,你在这座城市里,以后乐发要你多关照了。
赵宏亮听了,鼻子油然发酸了。他想,我自己都是快死的人了。
冯乐发父母相偕着走了,赵宏亮瞧着他们越走越远,融入这座城市的人群里,便再一次想到了父母,想象着在他离开后的日子,他们是否也将这样走完余生?
这样的联想,让赵宏亮痛彻心肺,他痴愣在人来车往的街上,泪水一下打湿了整张脸……

3
这天深夜十点钟的光景,那部小说终于全部写完。赵宏亮对新写的最后一章修改了一遍,贴到了当地的那个文学论坛里。做完这一切,他的心头感到了一阵轻松。他觉得如果此刻死了,至少也圆了最后的梦,对自己而言少了几分遗憾。
这时,赵宏亮回顾了这部长篇小说。这部小说共三十章,计十万余字。文中写了自己跟白雪的悲欢离合,以及与父母的生死离别;写了郑三狗的求婚遭遇,和走向死亡深渊的经过;写了冯乐发的发达和堕落,还有因贩毒而身陷囹囵。
赵宏亮一章章地浏览着,回忆着经历过的一幕幕,心头塞满了荆棘般的痛苦。这竟然就是我们的生活——在这座城市的真实遭遇!为什么我们的生命中,总是隐含着这么多悲苦?他无声地质问着,再也不忍心看下去,伏在键盘上痛哭起来。
待一切冷静下来之后,赵宏亮擦干了泪水,给那位出版社编辑写邮件:

王编辑:
您好!
小说全部完稿了,因为是初稿,文中肯定有不少错处,请您斧正为荷。
写完这个小说后,我要出差一段时间,时间也许会很长,不能跟你联系了,出版事宜由你负责。
小说出版以后,余下稿酬寄到我家里,地址已附在信末。如果有幸再版,不必再跟我商量,由你自行处理,稿酬仍寄我家里。谢谢!
祝,
合作愉快!
赵宏亮
2/1于杭
写完这封给编辑的邮件,赵宏亮正要发送的当儿,他的前胸突然又疼痛起来。根据以往的疼痛的经验,他感到这次会痛得逾加剧烈。于是,一种不祥的预感,在他脑海里盘旋。他将胸口抵在电脑桌上,点击鼠标发送了邮件。
邮件发送成功了,他欣慰地笑了笑,又咬着牙强忍着痛苦,在手边的一张复印纸上,急促地划动着,留下了这么几句话:

亲爱的父母,看到这张纸条的时候,也许我已经离开了你们。对不起,我亲爱的父母,我没有尽一个儿子的责任,在你们最需要我的时候,我却离开了你们。亲爱的父母,如果有来世,答应我还做你们的儿子。——你们的儿子:宏亮,2/1。

因为疼痛,字写得很草。但赵宏亮无暇顾及了,整个陷入痛苦的深海中。他像一个溺水的小孩,使劲地挥舞着双手,企图脱离那种处境。但疼痛的浪潮无情地拍打着他,将他一次又一次残忍地吞没。他无望地呻吟着、挣扎着……
正在此刻,放在电脑桌的手机响了,他努力地睁开双眼,望了一下手机屏幕,上面显示着老家的电话。他不知道家里有什么事,他多希望接听呀。但疼痛使他无法动弹,他只能蜷缩着身子,乏力地蠕动着、蠕动着,像一个出生不久的婴儿。
手机还在拼命地响着,赵宏亮又试着伸了几次手,但疼痛一次又一次阻挠了他,最终摧毁了他所有的努力。他眼巴巴地看着那手机,由它不停地鸣叫着,响彻了他的耳畔,甚至于整套房间……那一刻,他全部的意识,给手机的响声所覆盖。
手机停止了鸣叫,可疼痛还在加剧。赵宏亮痛苦之余,感到了一种恐慌,他觉得也许今夜,自己将走向死亡。这时,他感到这个冬天的深夜,是那样的寒冷;自己在这座城市里,是那样的无助。
 楼主| 发表于 2007-2-12 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十章

1
已是第二年春天了,这座城市还是显得很冷,似乎没完全脱离冬的怀抱。这天,白雪去庆青路购书中心,为女儿购买儿歌碟片。
白雪去年元旦结婚了,丈夫叫吴东辉,是某广告公司老总。他是白雪弟弟的老板,认识白雪有一段时间了。刚认识白雪的时候,他的妻子跟他离了婚。他的妻子是法语翻译,爱上了某外企公司老板。
后来,他得知白雪离异了,向她展开过猛烈的攻势。但当时白雪深爱着赵宏亮,所以他始终未能如愿。然而他是一个执着的人,一直未放弃对白雪的追求。
白雪跟赵宏亮分手后,顿时心如死灰,不再相信爱情。她只想嫁个男人,平平淡淡地过日子。这时,吴东辉仍对她忠贞不渝。白雪问他,你是真心爱我?
吴东辉说,我是真心的。如果是假的,我现在出门就让车撞死。
白雪说,可我不会再爱人了。你在不在乎我不爱你?
只要我爱你就行了。吴东辉说,你爱不爱我,我都无所谓。
你能保证对我好吗?白雪又问。
我保证。吴东辉信誓旦旦地说。
白雪就接受了吴东辉的求爱。作出那个决定的时候,她在心里暗暗地哭了。
结婚以后,吴东辉对白雪很好,但白雪对他很淡漠。经历了那场失败的感情后,白雪再也不会去爱了,爱情在她心头已经死去。
此后的日子里,白雪几乎将全部心思,投入在了女儿身上。她觉得只有在女儿身边,自己才是完全充实而愉快的。三十才出头的她,心已苍老如朽木。
她很少再想到赵宏亮,不是她忘记了他,而是拒绝自己去想。她甚至毁掉了有关他的任何东西——记有他电话号码的通讯本、他寄给自己的所有贺卡、他送给她的两个装饰小木人。
她也不再去结交男人,只跟一些小姐妹通通电话。有一次,她上海的小姐妹打电话给她。在闲谈中,小姐妹突然问,你最近看了《城市蚂蚁》没有?
白雪说,怎么《城市蚂蚁》?我不知道。
小姐妹告诉她,那是一部小说,写城市爱情的,现在很火了。继而,奇怪地问,你不知道?它是以你们那座城市为背景写的。
不知道。白雪懒散地说,现在我才不看爱情的。
小姐妹说,你应该去看看,那书里的爱情可动人了,看了保证让你掉泪。
白雪不以为然地笑了,你还信那套呀。小说都是作者瞎编的,是编出来骗人的。
小姐妹又说了很多,企图来说服白雪。但白雪不为所动,坚持着自己的观点。在她看来,爱情是那样可笑,而且充满着欺骗。
后来,没过多久,她便将那事忘了。
然而,现在白雪走进购书中心,抬眼向整齐摆放的展柜望去,只见上面陈列的正是那本书,而且张贴在墙上的海报,也大都是宣传那本书的。
出于好奇,白雪向展柜走去。走近那本书时,她不由地愣住了。那本书的作者,不是别人,正是赵宏亮!莫非他上次说在写的长篇小说,就是现在摆放在这里的《城市蚂蚁》?
这意外的发现,使她感到震惊。她怀着复杂的心情,将手慢慢地伸过去,颤抖着翻开书的扉页,上面醒目地印着十一个字——“谨将此书献给心爱的白雪”。
白雪内心一阵慌乱,再也无心购买碟片,她买下一本书匆匆回家去。她急切地想了解,在这本业已畅销的书里,赵宏亮到底写了些什么,是不是提到了他们的爱情?

2
白雪读完《城市蚂蚁》,已经泣不成声。她这才清楚地意识到,隐藏着他们之间的,竟然是那样一份爱情!她愧疚于自己大大咧咧的个性,以致误解了赵宏亮的一片苦心。更让她揪心的是,在赵宏亮急需慰藉的时刻,自己却木然无知,无法为他分担点滴。
白雪深深地谴责着自己,同时开始牵挂他目前的处境。于是,她急不可待地拨打他的手机。尽管她在跟他分手之后,就将他的电话号码删除了。但删除的只是通讯录上写着的,而在她脑子里的却永远印刻着,她只是轻易没有去触动它而已。
白雪紧张地等着对方的声音,她准备在听到他声音的瞬间,就直接而坦然地告诉他,自己还深爱着他,如果他不嫌弃自己的话,她将现在前去陪伴他,直到他离开的那一刻。可让白雪深感遗憾的是,手机里没有传来赵宏亮的声音,而是那种千篇一律的话务音:对不起,你拨打的电话已停机。
白雪再拨打赵宏亮单位的电话。单位的电话很快通了,但没有一个人来接听。白雪没有挂掉,由它一个劲地响着。她反复拨打着,一遍又一遍,但始终没人接听。过了好久,她才恍然大悟,此刻已是深夜二点钟,他单位根本不可能有人。
白雪想着联系赵宏亮的方法,她又想到了打他家里的电话。可是让她失望的是,她从未问过赵宏亮的家电。她只知道他家在远离省城的一个乡村,具体在哪个镇哪个村一无所知。那一刻,她才后悔当初为什么不问。她想,自己对他的关心,原来是那样的不足。
白雪无奈地放下了电话,呆呆地坐在床上,深陷在痛苦的折磨里。这时,睡在她旁边的丈夫醒过来,他被白雪一系列的举动吵醒了。他半睁着朦胧的睡眼,迷迷糊糊地问,你怎么了?这么晚还在干嘛?
白雪哭了。她没有告诉丈夫什么,只是哽咽着对他说,吴东辉,我们离婚吧。她觉得了解了赵宏亮的真爱后,还跟吴东辉生活在一起,那等于是对他们爱情的背叛。她不想再这样,一错再错地下去。
吴东辉一听,以为白雪在说梦话。自己跟她结婚还不到半年,从来没有吵过一次架,甚至连争嘴都没有过,她怎么可能提出离婚呢。她肯定是在说梦话。于是,侧了一下身,含含糊糊地说,好睡了,好睡了。
白雪见吴东辉没表态,提高声音又说了一遍,吴东辉,我准备跟你离婚。
这次,吴东辉听明白了,觉得她不是说梦话,而是当真的。于是,一下紧张起来。他猛地挺起身,正视着白雪问,你怎么了?
白雪说,吴东辉,我对不起你。尽管你对我很好,可我对你一点感觉都没有。与其这样,还不如分开。这样对你对我都好。
吴东辉愣着说不出话来。良久,才开口说,我不在乎你爱不爱我,我只要我爱你就行了。
白雪拼命地摇着头说,这样不行的。我们去离婚吧。
这时,吴东辉有些不高兴了,他生气地说,你当初不是说行的呀,现在怎么就不行了?
白雪说,当初我以为这个世界上没有爱情了。
那现在你认为有了?吴东辉讽刺道。
是的。白雪肯定地说,现在我才知道,原来这世界上还有爱情,而且爱得很深,只是我没察觉而已。
吴东辉还是不甘心,反问道,你说这世界上有爱情了。那你怎么证明它有了?
白雪没有直接回答。她将那本书放在吴东辉手上,然后平静地说,它就在这本书里面。

3
那天,整整一个晚上,白雪都没有入睡。她睁着眼睛,盼着天早点亮。第二天一早,还没到上班时间,她就守候在电话旁,一次又一次地拨打。拨过数次之后,终于有人接听了,接电话的是个女的。她问,你找谁?
白雪急促地问,赵宏亮来上班了没有?
对方说,没。他春节后还没来上过班。
白雪的心沉了沉,随即追问,他是不是辞职了?
这我也不太清楚。对方说,要不,我帮你问一下我们陈总。
白雪就将话筒贴在耳边,紧张地等待着对方的回话。那一刻,她觉得空气似乎凝固了,自己每次心跳都清晰可闻。墙上的挂钟“滴答滴答”地走着,她感到时间过得是那样缓慢,短短的几分钟恍如就是一百年。
终于,那端有动静了。这次,接听的是一个男的。他说,我叫陈远大,是这里的负责人,请问你是谁?
白雪说,我是赵宏亮的女友。
对方显然很高兴,问,你知道赵宏亮在哪?
我不知道。白雪说,我正在找他。
对方就沉默了。俄尔,又问,那你找他有什么事?
我想知道他在哪里?他是不是辞职了?白雪连贯地问。
对方说,他春节前没说一声,就不来上班了,我们也正在找他,现在有不少稿子等着他写。
白雪的心就沉下去。这时,她与对方几乎同时开口问,那你知道他老家的联系方式吗?
问完后,双方清楚原来对方也不知道,便无奈地挂断了电话。
白雪打电话期间,她丈夫已到了她身边。昨夜,当白雪将书给他后,他没有心思再睡,连夜通读了那部小说。他了解了白雪与赵宏亮间的一切,同样被他们之间的真爱所打动。但作为一个深爱白雪的男人,他又不忍心她就这样离自己而去。
这时,他对白雪说,我理解了你为什么这样做,可现在你不知道赵宏亮在哪。如果你找到了他,到时再跟我离婚,我一定答应你。
不。白雪决绝地说,我不能第二次背叛爱情了。
要是,万一,万一,赵宏亮他……。吴东辉吞吐着,不再说下去。他怕下面的话,惹怒了白雪。
你不要再说了,你不要再说了。白雪明白了他的意思,止不住伤心地哭了,就是他离开了,我也不会再跟你在一起,你知道吗?那也是背叛,是背叛!
说完,白雪未等吴东辉回话,就兀自出门去了。她要去赵宏亮住处,那是她最后的希望。
外面很冷,天阴沉沉的,像白雪的心情。风不是很大,但走在路上,却很刺骨。白雪在街上打了一辆出租车,心急火撩地来到宝善桥附近。赵宏亮的租房,在一条河的旁边,从宝善桥走下去,差不多五分钟的路。
白雪下了车后,急匆匆地走去。走了大约三分钟后,她不禁站住不动了,展现在她面前的,竟然是一片废墟。她怀疑自己走错了地方,便回过头返回到桥上,可看了那桥的桥牌,上面清晰地刻着“宝善桥”,她确定自己没有走错。
白雪又一次朝那方向走去,可展现在眼前的还是废墟。她才明白这里的房子已经拆迁,赵宏亮的租房再也无迹可寻。这一意外的发现,使她整个心都冷了。她木木地愣在那里,嘴里不停地默念着,宏亮,你在哪里?宏亮,你在哪里?
这时,天突然下起了雪。雪花一片一片飘下来,转眼飘白了整片废墟,也飘白了白雪整个人。白雪还是一动不动地痴愣在那里,她回想着跟赵宏亮一切的一切,泪水禁不住夺眶而出,瞬间淌遍了整个面庞……


2004.11.24初稿于杭州
2005.10.16定稿于绍兴
 楼主| 发表于 2007-2-12 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次出版的图书与这里发帖的小说有所不同,一些地方进行了修改,譬如里面男女主人公的姓名就变动了——

赵宏亮——赵嘉映
白雪——刘茹茵
 楼主| 发表于 2007-2-15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因春节临近,货运公司放假,杭州的朋友要看到书,得在春节之后了,到时请朋友们关注!
 楼主| 发表于 2007-2-15 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书  名:城市蚂蚁
作  者:卢江良
书  号:ISBN978-7-5313-3142-1
出版发行:春风文艺出版社
字  数:180千字
版  次:2007年2月第1版
印  次:2007年2月第1版
定  价:20元
 楼主| 发表于 2007-2-27 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书评——

世俗的力量
――评卢江良先生长篇小说《城市蚂蚁》

黎峰

面对现在的文坛,我早已无话可说。不知从哪天起,我们被铺天盖地的都市言情小说、家庭婚恋小说,青春酷小说、官场斗争小说、留学生活小说、帝王将相小说及更多更多的,我这等愚笨之人听了也不会明白的小说所淹没。似乎作品不写点灯红酒绿,不写点酒吧迪厅,不写点网络音乐,不写少男少女的青春萌动,不写熟男熟女的婚外恋情,不写官场的明争暗斗,不写点下半身,就生怕人怀疑他没有文化,怀疑他患上了性功能障碍。文学社会的发展就是这么快,现在,你如果想打击一个人,就说他是著名作家。如果还想让他受到更深的打击,就说他是著名的农民作家。农村的已经让人瞧不起。而不管它怎么的高尚,谁都可以拿来嘲讽一把。
从这个意义上说,卢江良的长篇小说《城市蚂蚁》虽然打了一个城市的幌子,但也很是不合时宜。我不知道他这部长篇的命运将是如何,所以,我要为他孤独地唱尽赞歌。
首先,作为一个网络写作者,我要对卢江良先生表示由衷的敬意。现在,我们可以天天大言不惭地说,我们进入了一个网络的时代。网络时代的好处就是便捷。多年以前,王蒙先生来给我们讲课,他说到,他不敢用电脑写作。因为好多词,电脑里都有,顺手一敲,迸出来一个词组,想想意思也差不多。差不多就用了。后来,他也不知道有些句子究竟是他想出来的,还是电脑想出来的。我也曾经看到,一个伙计写长篇时,用的是连接网络的电脑。他不讳言:现在的长篇,反正也就那么回事,写到景物就上网搜一段景物,写到色情就去搜一段色情,然后你把它们粘在一块儿,搞捣得稍为通顺了,也就把这部长篇写完了。总之,长篇的写作已经拼的不是才气,而是你的脸皮和体力。网络的时代,长篇的写作已经变得如此容易。
想必卢江良先生对此也很熟悉。他的名字,包括他的这部小说,我都是先从网上看到。他没有去搜些他人的语言塞进自己的小说,我相信他会,但他不屑。他的这部长篇写得很慢,网上跟贴者等不急地们催促。话说到此,我也以为,网上小说的长度比点击率更为重要。点击率可以发动诸如同学、朋友、亲人甚至于自己天天换个马甲去创造。而长度,除非接龙,只能由本人去填补。摆几句高谈阔论,喊几句豪言壮语,哼几声淫词浪语,说几声惊世骇俗,几乎人人都可以做到。而像他这样一个字一个字地从自己脑子里写出来,已经不是哗宠取宠和可以换来的,需要的是心力,是意志,是一次次怀疑之后信心的建立和信念的支撑。
支撑他的信念,在我想来,就是一种文学的使命感。卢江良写完了这部长篇。这其中的不易,只能用两个字来表述,那就是“责任”。我已经忘记了为卢江良先生赢得如潮好评的《狗小的自行车》这个短篇小说的故事情节,但那里面的人物却还能一一想起。多年以前,我曾经作过《谁是小说的中心》的评论,当时,我想强调的是小说描写的技法。看了《城市蚂蚁》,我却想讨论一下小说人物的立足和命运。
小说人物,按现行的说法,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那么,如果等于了生活会是什么样子?这就是《城市蚂蚁》带给我们的新命题。小说里的人物,全是现实生活中人物的一个侧面像。郑三狗(卢江良为什么要用这个狗字?现在好像农村人的名字取得最有文化,城里人已经用“猪”“狗”之类的名字来表达反讽了)、赵嘉映、冯乐发三个农村青年,代表着三种不同的缺陷:郑三狗是个本科生,却个矮;赵嘉映有才也有些地位(招聘记者),却只是个高中生,没有城市身份;冯乐发人长得还行,也有些本事(赌博赢得旅馆的一半经营权),却是个初中生,比前面两个人还没有在城市生活的底气。三个人的故事都集中到在城里找一个女人(我们也可以叫做寻找城里人的爱情)。我把这三个人当一个人来看,这样,世俗生活的压力就像疯狗一样追得人无处可逃。我们可以先想象一下想象城市生活的艰辛。就是一个城市里的正常人,为了房,为了体面而高收入的工作,也疲于奔命。何况从农村出来且拖着蜗牛一样重负的边缘、下层人?就像里面的冯乐发,他甚至有些瞧不起郑三狗,他一个大学本科生,不要说买套房子了,连个女朋友都找不到,真是一文不值。他瞧不起的,何尝就不是自己?
卢江良从描写个人世俗生活的切身体验开始,而后逐渐扩展到一个更广阔、更具有历史性的尺度。《城市蚂蚁》这部作品通过铺展在乡村与城市之中的故事,通过三个卑微的小人物,写出了一种真诚到非常世俗,让人心酸到哑默无言的生活状态。他笔下的这几个人物完整丰满,始终置人物以精神和物质的考验。初心与正觉的选择,苦难与虚荣的心态,众多的人物在事件中不断地出场和发展,他用一种非常理性,毫不煽情,但很感人的方式,勾划出了一个人物谱,塑造出了一个个性格鲜明,可信可怜的人物。让人不禁发出悲剧是来自贫穷还是世道人心的追问,那种压抑的不甚愉快的叙述,那种来自世俗生活中的声音真实而感人。
记得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说过:“艺术所要争取的真正喝彩,不是一句漂亮诗句以后陡然发出的掌声,而是长时间静默压抑后发自心灵的一声深沉叹息……”卢江良以敏锐的感觉,质朴的笔法,悲天悯人的情怀,描摹出了生长现代社会里的荒荒野草,爬行在城市中的蝼蝼蚂蚁。他牢牢地抓住人物的内心,虽然对人物和事件有一些大而无当的价值判断,但我想,这也是文学力量之一种。
 楼主| 发表于 2007-3-2 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封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7-3-23 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拙作感兴趣的朋友,赶快去新华书店购买!
发表于 2007-3-27 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
发表于 2007-4-2 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解放路和庆春路新华书店都看到书了,已买了一本!
发表于 2007-4-3 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见证一本好书从初稿诞生到定稿发行,感觉真荣幸.
发表于 2007-4-4 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指留香 于 2007-4-2 13:02 发表
在解放路和庆春路新华书店都看到书了,已买了一本!


昨天一夜读完,很亲切。
 楼主| 发表于 2007-4-12 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上几位朋友的关注,目前全国的新华书店及一大部分的图书馆都有了拙作,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购买也可以去借阅。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07-4-12 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雪松的高傲与玫瑰的艳丽
——评卢江良长篇小说《城市蚂蚁》

邱铁军

与卢江良接触是半年前,他是一位擅长写作关于批判社会灰色现象小说的作家,用时髦的话就是“他真有才啊”。因为各自忙的原因,我们鲜有接触。今天他找到了我,并将他的大作《城市蚂蚁》发给我,让我写个书评。我答应了。说实话,卢先生实在有点高看我了。论经历和名气,我简直P都不算。没办法,答应人家的事情,就只好硬着头皮上了。反正是无名小子,也不怕人笑了。
看了《城市蚂蚁》,从作者展示出的写作水平,可看出作者老道的写作思路,切入点的独特但有不失社会共鸣;从文章的体裁、风格以及线索来说,这篇小说都是一部少见的在当前提倡和谐大环境下的诚实反映城市人们的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小说。
小说从第三人称的角度开始,共围绕了三位城市小人物展开经历叙述。室内装修工冯乐发,赌博赢了一家旅馆的承包钱,却跟做过二奶的李青青纠缠不休,后因贩毒被民警抓获。知名企业办公室秘书郑三狗,由于身材矮小和家境贫寒,始终无法赢得女孩子的芳心,最终因嫖妓染上了艾滋病。商业杂志记者赵嘉映,爱上了网友刘茹茵,打算跟她结婚。为改变贫困的生活,开始写自传体长篇小说。在写作期间,得知自己患了严重心脏病,绝望地跟刘茹茵分手。每个有理想的城市人都有在这个城市的生活信念或者目标。有的为财富,有的为权力,有的为爱情,大家都按照自己的“因果的轨迹”去“蚂蚁”,不管方向是否正确,机遇能否到来,方式方法是否适宜,每个人就如同埋头的蚂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小说的结局几乎都是灰色,随着主人公的心情,在这样压抑无奈的状态下,我读完了这部小说。在宣扬和谐社会的当下,读一本苦涩无奈的书,对于我们公务员来说,真如同在“暖风吹得游人醉”中,感受到从身边吹来一股侵人的寒风,使人清醒。记的读书的时候,时刻有老师提醒我们,要好好学习,否则,长大后将自己知道后悔,于是我们好好学习,认真读书,考上了大学,有了一份好工作。转眼工作已经几年了,看了这部小说,作品的悲剧性,又如同学生时代老师提醒我们一般,使我对自己的实际处境有了一种必要的警觉,要珍惜生活、珍惜职业、珍惜职位。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苦难并没有远去,社会只要存在一天,苦难就会存在一天。“和谐社会”的提出正是“苦难意识”和“忆苦思甜”的衍生,正是国家和社会对我们的人文关怀。
小说中几个关键词“赌博”“二奶”“贩毒”“艾滋病”“心脏病”都是当前热点灰色词语。人的成长,人类的进步,都是不断的在道德和生老病死中跋涉。作者选择的关键词非常贴近社会,如果给我写这本书,不妨从关键词的角度展开写作,对于作品的推广有一定的好处。这样一来,在对三个外来打工者的经历描述上,可以在感情投入(作者特意将自己与小说里的人物混淆)中自建出显眼的主题。
读这篇小说时候,我感到小说非常剧本话,这一感觉,可能来自于作者写作的风格,看小说作者以前作品也都有此感觉,我们对作品内容不论(要符合当前舆论宣传的方向),单从作品的叙述方式来看,对于那些导演来说,可是一个”信手粘来”的好稿子。我也深信这篇小说,稍作修改结合有效炒作必将成为一部当前和谐社会当红的电视作品。
灰色小说,要引起重(众)人和社会注意,串插烂漫情调的生活甚有必要。荒漠中的一道忽然而来的风景,会不会给我们这些浅薄的阅读者带来一丝轻松。我不知道我这样擅自的安排是否有违作者的思路。但是我总感觉,要让读者完成阅读如此苦难结局的文本,对作者苦难的经历做到深切理解,在文中悄悄地加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生机又何不是一种尝试?《白毛女》的喜儿还有红头绳新年礼物的喜悦场景呢,何况是咱们新社会呢?
当然,每个人的经历不同,必将导致他的写作理解和思路的不同。《城市蚂蚁》一定是融进作者卢江良对人性的理解,对人性的评价,这是无法用“强制”去改变的风格。否则,卢江良就不会如此高产而积极地写出一部部优秀的作品。雪松的高傲与玫瑰的艳丽正是对风格理解的最好例子,只是在春天里我们更喜欢说起玫瑰的艳丽。我想,对人性的理解就是支持卢江良写作的重要动力吧。
 楼主| 发表于 2007-4-12 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城市蚂蚁》
讲述打工者故事

  本报讯作者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还是小说中的某个人物写了这本书?我省作家卢江良的首部长篇小说《城市蚂蚁》关注打工者生存故事,近日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
  卢江良是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已出版小说集《狗小的自行车》、散文集《最后一场马戏》。作品曾荣获“贝塔曼斯杯”第三届全球网络原创文学作品大赛优秀短篇小说奖、浙江省优秀文学作品奖和荣登“2004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小说《在街上奔走喊冤》和《狗小的自行车》分别被改编成电视电影和数字电影。

  《城市蚂蚁》讲述了三个外来打工者,在一座城市里的生存历程。作者以平实而简洁的笔触,刻画了外来打工者的生存处境,以及他们内心的隐痛,揭示了社会最底层人群的挣扎和无奈。

  据悉,该长篇小说出版前在网上连载,在读者中引起了广泛的反响,2005年被列为“浙江省现实主义文学精品工程”,王旭烽、陈村、盛子潮、张柠等名家纷纷给予了好评。著名作家王旭烽称:“朴素的不加粉饰的叙述方式和强烈的直面人生态度,使打工者卢江良作品具备了生活本体的典型性。”
  本报记者 陈桔


  http://qjwb.zjol.com.cn/html/2007-03/06/content_1534745.htm



一只蚂蚁的生活常态 总是在一群蚂蚁之中
我市作家卢江良长篇小说《城市蚂蚁》出版

www.shaoxing.com.cn 绍兴网  02-26 13:25


  我市青年作家卢江良的首部长篇小说《城市蚂蚁》,日前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全书18万字,首印3万册。

  卢江良,本名卢钢粮,男,1972年生于绍兴,现居杭州。国家二级作家、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

  《城市蚂蚁》讲述了三个外来打工者在一座城市里的生存历程。作者以平实而简洁的笔触,刻画了外来打工者的生存处境,以及他们内心的隐痛;揭示了社会最底层人群的挣扎和无奈。值得一提的是,在这部小说里,作者特意将自己与小说里的人物混淆,使读者无法分清是作者写了这部小说还是里面的一个人物写了这部小说,增添了小说的悬念和戏剧性,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据悉,该长篇小说出版前在网上连载,在读者中引起了广泛的反响,2005年被列为“浙江省现实主义文学精品工程”,王旭烽、陈村、盛子潮、张柠等名家纷纷给予了好评,著名作家陈村称:“多年来,他(卢江良)面对现实,深切关怀笔下的小人物的命运。他的小说好读,耐读,不随着时间的消逝而憔悴,这很难得。”著名评论家张柠则认为:“卢江良的小说语言简洁有力,叙事清晰,故事结构出人意料。更重要的是,他将目光指向了乡村,以及乡村无助的人的命运。他将当代农民生活的荒诞性,揭示得淋漓尽致。”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王旭烽称:“朴素的不加粉饰的叙述方式和强烈的直面人生态度,使打工者卢江良作品具备了生活本体的典型性——一只蚂蚁的生活常态总是在一群蚂蚁之中的。”

  来源: 绍兴网-绍兴晚报 作者: 记者魏斌 编辑: 徐勇

http://www.sxnews.cn/news/content/2007-02/26/content_22054.htm

[ 本帖最后由 寂寞花开 于 2007-4-12 17:34 编辑 ]
发表于 2007-7-18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实在是太感动啊,写的好啊`
发表于 2007-7-31 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月华夜风 于 2007-7-18 22:45 发表
实在是太感动啊,写的好啊`



谢谢这位朋友的关注!
发表于 2007-8-1 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偶看后写了篇读后感,呵呵`
发表于 2007-8-7 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月华夜风 于 2007-8-1 16:56 发表
偶看后写了篇读后感,呵呵`



发一份到这里呀,呵呵。
或发到我邮箱里也行:lujiangliang1972@tom.com
发表于 2007-12-4 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卢江良长篇小说《城市蚂蚁》研讨会在杭举行(转载)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02d36001000ag0.html
 楼主| 发表于 2008-8-15 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多年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4-4-28 00:23 , Processed in 0.269682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