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053|回复: 85

[转帖] 杭州日报:城北为何有很多以省内城市命名的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16 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报讯(记者 毛剑杰)近日,有位初到杭州的朋友发帖问,为什么城北一角集中了所有以省内主要城市命名的道路?这背后抑或隐含着契合杭州城市个性的考量?而像丽水路、绍兴路这样的名称,它们是否和丽水、绍兴有关联?  命名确实有规则:体现省会城市中心地位

  沿运河往北,穿过登云路口就是丽水路,到运河人家旁东拐有条小巷,是宁波路。穿出这条长约300米的宁波路,又是和丽水路平行的金华路。继续北行,就看见新昌路、衢州街、温州路……走下去还有湖州街、台州路、舟山路——杭州城北一角,简直就是全省城市大聚会。不过,这些路中只有绍兴路算是交通干道,其中宁波路和嘉兴路还是不足两三百米长的背街小巷,并且丝毫看不出和借以命名的城市有某种关联。
  记者搜集了一些材料,发现杭州地名命名规则有这么一条:为体现省会城市的中心地位,可借用浙江其他市的地名命名。这一说法得到了杭州市地名办的确认。如此,位于拱墅区的湖州街、金华路、丽水路、温州路、台州路、绍兴路等,正是属于这类命名原则。并且,这一命名原则并不只是局限于城北,甚至借用的名字也不限于省内主要城市,还有一些路以省内的县命名,如昌化路、龙游路等,甚至还有以乡、镇、村来命名的。
  此前,相传还有位老家安吉县孝丰镇狮虎桥村的网友发帖惊呼,他在杭州逛街时发现,武林路上竟有名为安吉路、孝丰路、狮虎桥路的小巷!该网友称,他坚信这决不会只是巧合。
  这种规则并非当代才有

  然而另一个问题又随之产生,为何这些以省内主要城市命名的道路全都集中在城北,并且那里不是城市中心?
  市地名办的回答是,这种命名法有历史渊源。早在上世纪30年代,当时的民国政府就在城北拱宸桥附近、以省内三个主要城市命名了三条道路。只不过因为当时的城北区域远没有现在大,此后一直到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大规模的拓展,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2000年初。
  正是由于传统的延续,随着城北区域拓展,省内主要城市名称陆续被借用到了城北道路上,到2003年前后,除杭州外的10个省内主要城市名称已尽数亮相城北。
  哪三条路是这其中最早得到命名的?年代久远,地名办的工作人员一时也答不上来。查询杭州地名系统得知,其中较早命名的路应该是金华路、台州路、丽水路,1964年。而其他如温州路、宁波路、嘉兴路等,大多命名于2002-2003年之间,仅湖州街命名于1998年,而那也是一条早些年存在的老路,原名湖州路,是一条仅百来米的小巷,如今一再拓宽后,仅保留了当年的其中一小段,也就是湖州东街。
  不过,这些路和省内城市并没有任何实质性联系。
  杭州至少有五种地名命名方法

  借用省内城市命名,只是杭州若干种地名命名规则之一。此外,至少还有四种命名方法:
  最直白的无非是取起点和终点地名的首字合在一起,这类道路多在拱墅区和西湖区,如留祥路即留下到祥符,石祥路即石桥到祥符,拱康路即拱宸桥到康桥
  ,古翠路即古荡到翠苑……在网友们看来,这种命名法“最没创意但还算中听”。分别杭州贯穿东西和南北的重要交通干道天目山路和莫干山路,其命名或也可归入这一类。
  一种有趣的说法是,天目山和莫干山虽然都不在杭州,但沿这两条路都可以到达那两个地方。
  看起来比这更没创意的,就是以当地单位或自然景观命名,前者在上世纪50年代被命名的街道中最常见。城西是杭州最早的“大学城”,道路的名字记录下了这里曾经的书香:文一路、文二路、文三路,学院路因浙江科技学院在此得名;教工路因大学教职工宿舍集中地得名,还有体育场路、省府路、邮电路、杭印路、机场路……
  另一种命名法则带着更为浓重的时代印记:延安路、中山路、建国路、解放路……其中,解放路为纪念杭州解放而命名,带有强烈政治色彩。在钱塘江边的复兴路,则是取自“复兴中华”之义。
 楼主| 发表于 2010-9-16 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问题也一直在我心头很久了,想不到居然真是有原因的,今天看了才略知一二。更神奇的是,狮虎桥居然也是外地地名。
 楼主| 发表于 2010-9-16 08:1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问题也一直在我心头很久了,想不到居然真是有原因的,今天看了才略知一二。更神奇的是,狮虎桥居然也是外地地名。
发表于 2010-9-16 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个地方的名字都有了,就是没咱嵊州路~杯具
发表于 2010-9-16 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矿物质水 于 2010-9-16 08:48 发表
各个地方的名字都有了,就是没咱嵊州路~杯具
你难道不知道,就在前些年,嵊州还是叫嵊县啊。
发表于 2010-9-16 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老的路名挺好呀, 也好记.

不象现在的下沙路口和公交车站, 那真是什么玩意.  几号路几号路口的, 恶心死了.
发表于 2010-9-16 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丽水路, 金华路,  绍兴路,  都是挺好记的路,

比起古墩路,  好听多了.   什么土墩的?
发表于 2010-9-16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说明城北的路名才有大城市的味道, 就象大上海一样.
发表于 2010-9-16 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0-9-16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姜峰 于 2010-9-16 09:29 发表
说明城北的路名才有大城市的味道, 就象大上海一样.


哈哈,姜老师对于大城市的定义还是别具一格的。
发表于 2010-9-16 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的帖子

那是上世纪95年的事情~都过去15年了~
发表于 2010-9-16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工路最早可以叫教二路的,难听才改叫教工路
发表于 2010-9-16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0-9-16 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下沙那种一、二、三、四大街等名称是最没水平的,文盲也能取。取两个地名的两个字组成一个新地名其次。还是上海、台北等有大城市的味道。杭州以后应把省内包括重要乡镇的名字命名道路才能体现省会城市的大气。
发表于 2010-9-16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bigem011
发表于 2010-9-16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MS宁波路在拱宸桥旧城改造前就已经存在了吧
发表于 2010-9-16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趣的。。
发表于 2010-9-16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说是西方城市道路命名的借鉴吧
发表于 2010-9-16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开辟的路用古代七大古都和浙江省古代州府所在地命名

纵向道路 : 燕京路 长安路 洛阳路 汴京路 金陵路 殷墟路

横向道路: 秀洲街 明州街 严州街 处州街 会稽街 鹜州街
发表于 2010-9-16 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大学期间经济法教授说是 教一路 教二路 教三路

后来 难听死了 才叫 教工路 学院路 吧[86]
发表于 2010-9-16 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杭州八城区内的路名应该统一过的,特别是有的路名都是重复的
发表于 2010-9-16 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ack-ing 于 2010-9-16 12:33 发表
杭州八城区内的路名应该统一过的,特别是有的路名都是重复的


对,人民路给了萧山,现在的将军路
发表于 2010-9-16 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以省内城市命名的路是对的,毕竟杭州是省会 甚至可以用上浙江各地著名旅游景点做路名 还可以做免费广告,上海、青岛很多路都是用国内省名、市名甚至县名作路名的
发表于 2010-9-16 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拱宸桥的路名为啥这样取么去问中华民国【政】【府】就晓得了。
发表于 2010-9-16 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nzjhzxhcsc 于 2010-9-16 08:18 发表 这个问题也一直在我心头很久了,想不到居然真是有原因的,今天看了才略知一二。更神奇的是,狮虎桥居然也是外地地名。
狮虎桥原来是叫师姑桥和外地地名不搭界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4-6-15 01:37 , Processed in 0.229206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