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五线无轨电车
1990年4月30日,上海第一条越江无轨电车线路诞生。自浦西淡水路驶发,经过延安东路,延安东路隧道,浦东大道,文登路抵达张杨路附近的梅园新村。
这条线路在1982年的时候就规划了,当时设想延安东路通行两条无轨电车线路,一条为新辟的29路,从人民广场至沪东新村,还有一条为延伸的12路,从龙华路至浦东南泉路(文登路)。
1988年隧道完工,里面架设了供电线路,但是地面的配套架空线路建设并没有同步跟上。一直拖到了1990年劳动节前夕,供电工程竣工。发生了电车拖铃打坏隧道照明的事故,差一点影响电车的通车。
由于当时的交通拥挤状况,为了保证行车秩序,12路电车无法延伸至浦东。改设淡水路至梅园新村的新线。1980年代后期,公交开始巨亏。过江线路需支隧道通行费,若线路番号以数字命名,市区月票通用的话,势必加剧企业亏损。所以,这条新辟的电车线路,与17个月前通车两条公共汽车线路一样,没有采用29-39之间的番号,而被命名为“隧道五线”。
那条规划的29路,也不是一点动作没有。浦东大道上的八号桥,曾竖起电杆,在海运学院等处,设置了地下供电电缆的接地箱。由于浦东的开发,29路电车化作泡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