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22|回复: 12

[新闻] 【今日早报】昨天杭州的早晚 高峰,说多了都是泪! 杭州交警开展民调: “错峰限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17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周一出行高峰+多处 施工+水管爆裂+雨雪添乱昨天杭州的早晚 高峰,说多了都是泪!
杭州交警开展民调: “错峰限行”要不要调?


  周一出行高峰+多处 施工+水管爆裂+雨雪添乱
  昨天杭州的早晚 高峰,说多了都是泪!
  杭州交警开展民调: “错峰限行”要不要调?
  □通讯员 杭交宣 华炜
  本报记者 陆海峰
  上周末起,杭州地铁2号线的凤起路站、建国北路站、丰潭路站等陆续开始围栏施工。同时开工的还有秋石高架三期,再加上德胜西落地工程、德胜东段改造提升工程等,杭州城区看起来就像一个大工地。
  前天傍晚,记者实地走访了最新围栏的地铁2号线凤起路站工地,发现凤起路沿线的交通还可以,但交警部门当时就说,周一才是“大考”。
  果然,昨天的早晚高峰,杭州城区交通确实有些被“考倒了”:诸多道路工地让先天不足的杭州道路交通更为吃力,而且“屋漏偏逢连夜雨”:前晚凤起路与中河高架路口水管爆裂,今冬第一场雪也在这个时候来添堵……昨天,整个杭州城区的交通确实够“热闹”。
  晚
  高峰
周一、下雨、加一根爆裂的水管,早高峰杭城交通够糟糕
  昨天上午,记者最关注的是凤起路延安路口以及钱江三桥这两个路段。因为他们都是从上周末才开始施工的,让很多经过这两个地方的司机都始料不及。
  还有一根不安分的自来水管,让“堵情”雪上加霜:前一天晚上21点多,凤起路中河地面东口自来水管(直径600mm)爆裂。
  尽管相关单位连夜抢修,但一直到了早高峰时间,抢修还在进行中,临时占用车道使得凤起路原本的双向四车道变成了双向二车道,致使凤起路的中河地面至新华路段东西双向交通受到不小的影响。
  再往西到延安路口,缓慢的车流不得不转向了,因为前方就是封闭施工路段了。但记者观察到,过了中山北路口后,凤起路上几乎空荡荡,只有延安路口因红绿灯积攒了一些车流。而以往比较通畅的延安路,南向北的车流骤增,看来,它承担了分流工作。
  除了地铁2号线开工影响交通,另一个对交通有较大影响的工程就是秋石三期开工:秋涛路禁止机动车上钱江三桥,钱江三桥也禁止机动车下秋涛路。
  不过,记者发现昨天早晨钱江三桥的通行情况还是有条不紊的。不过,由于秋涛路下匝道关闭,很多车选择富春路下桥,富春路南北向的流量要比之前大。而上三桥方向,经清江路上富春路匝道的车辆,排起了长队。
核心路段拥堵指数高达9.7,与去年北京最堵日只差0.1
  傍晚5点30分左右,杭州市交警指挥中心指挥平台显示,市区核心路段拥堵指数高达9.7。拥堵程度堪比去年北京最堵日,当时的拥堵指数为9.8。
  昨天的晚高峰,首先起势就是钱江三桥附近。钱江三桥清江路下桥口,下午3点开始就排起了长队,到5点左右,富春路也跟上了暴堵的节奏,下桥后秋涛路和隔壁的新塘路更是堵成一片。所以,从滨江进城的车,几乎就是龟速前行。
  以前,三桥进城方向的晚高峰,会在晚上6点半后迅速回落。但是,由于受秋涛路上下匝道封闭和雨雪天气影响,昨天直到晚上7点半后,进城方向的车流量才开始回落。
  另一条堵爆了的路,就属体育场路附近。昨天下午4点40分,记者从杭州市体育馆出发,发现体育场路东向西往中河北路方向的通行还比较顺畅,但对向已经开始吃紧,车辆出现排队通行的情况。十分钟后,记者开到延安路体育场路口,延安路南向北往体育场路方向,也已经排队了。
  等到6点左右,记者在武林路附近采访完返回,这条路的通行情况还比较平稳,但延安路和体育场路这两条主干道,此时都已经有些不堪重负了:延安路南向北往体育场路方向,车尾已经排到了百井坊巷口;体育场路中河北路口,西向东排队到了中山北路口,东向西方向排队过了浙大御跸校区。
  7点半左右,车流总算开始回落。
  早
  高峰
拥堵指数达到8.5-9,很多上班族中了招
  总体来说,上午城区的交通用“糟糕”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受害者也不在少数。
  比如周小姐,上班不迟到的“金身”就在昨天打破了。“我住在半山不到一点,上班在凤起路附近,要求是早上9点到单位。”周小姐说,“平时,我8点准时出门,一般能保证提前10分钟以上到单位。”
  可是昨天,周小姐被结结实实地堵在了机场路附近,更郁闷的是,有很长一段时间车子连向前挪一下都困难。结果,昨天她的上班路花了整整2个小时。周小姐说:“当时,真的有种崩溃的感觉,从没碰到过一动都不能动的时候,那个无助啊。”
  同样被堵的,还有家住运河广场附近的方先生。平时上班半个小时的路程,昨天愣是跑了一个多小时,“我本来都从大关口子上高架,昨天看到上面堵,就走了地面,没想到在朝晖还是被堵得结结实实”。
  根据杭州市交通拥堵指数实时监测平台数据显示,昨天早上7点45分到9点期间,拥堵指数在8.5-9之间徘徊,相较于上周同期的8.0,拥堵情况明显加剧。真是说多了都是泪啊!不过,昨天,大伙回家的路上,还有一个叫“晚高峰”的怪兽等着呢。
虽受凤起路施工影响,狮虎桥路、孩儿巷路段还算平稳
  昨天傍晚5点10分左右,记者来到狮虎桥路延安路口。刚到路口,就看见一位大姐手拿小旗,在路口指挥车辆,大姐不停喊着“往这边开,往这边开,不然要堵牢的”,声音都有点沙哑了。
  记者询问大姐,才知道她是隧道施工单位派来这个路口协助疏导交通的,大姐姓申。申大姐说,狮虎桥路中央绿化带北侧的两个车道实际上是对向车道,从延安路右拐进来的车子很容易开错车道,所以她要时刻提醒车辆不要开错。
  虽然申大姐在路口不断提醒,但仍有不少车误入对向车道,与迎面而来的车辆“顶牛”。还有一些自行车和电动车,可能没有看清改道后的人、非混合车道指示牌,也进了机动车道。
  不过,记者发现,除了偶尔出点小状况,昨天的晚高峰,狮虎桥路通行还是挺顺畅的,车流量也不大,沿路也没有私家车违停。
  狮虎桥路武林路口报刊亭的俞师傅,天天“实时监测”这条路的交通。他告诉记者,从早高峰开始,狮虎桥路的车子要比以前多点,但没有出现过拥堵。“以前狮虎桥路堵,主要是因为路上有车要进停车位,后面的车就得排队等它。”俞师傅说,“现在马路两边车位取消了,对附近居民的确带来了很多不便,不过通行情况也的确是顺畅很多。”
  随后,记者来到凤起路施工路段,行人和非机动车辆通行井然有序。在凤起路延安路口,交警和协警在指挥交通,没有了前天记者在现场看到的非机动车试图右拐进入施工区域的情况了。
  同狮虎桥路一样,孩儿巷昨天一整天的通行情况也很平稳。“孩儿巷两侧禁止停车、改成单行道后,这两天一直都比较顺畅,包括今天工作日也没有出现拥堵现象。”女装街上的保安沈师傅说,“今天下雨,来这边吃饭逛街看电影的人也少了很多,可能也是孩儿巷比较通畅的原因之一。”
多种因素导致周一交通拥堵
      杭州公安交警提前应对,及早处置
  杭州市交警部门也在昨天发布称:从上周五晚上起,杭州地铁2号线凤起路站开始封闭施工,市中心主干道凤起路(延安路至武林路段)禁止机动车通行。加之地铁2号线前期已施工的城东、城西多个站点,秋石三期,环城北路下穿通道等多个道路施工项目,杭州市区道路整体已处于交通“阵痛期”。
  为应对“周一早高峰+多处施工+水管爆裂+雨水添乱”这四项因素叠加对交通造成的不利影响,杭州公安交警部门提前介入、主动作为,及早采取多项措施进行积极处置。
  面对凤起路的水管爆裂,交警部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踏勘,并在当天凌晨根据现场抢修进度、可供通行道路等综合条件,确定了今天早高峰凤起路中河路口实行车道综合分配使用的临时交通组织方案,确保行车秩序和通行效率。
  另外,在昨天早晨6点,市公安交警局及下属相关部门、各交警大队负责人就坐镇市、区两级交通指挥中心开展工作,并在凤起路下城区段启动了局部超强型交通管理等级响应,在凤起路沿线加大警力投放,30余名执勤交警与协勤员积极投入疏导指挥。
  7时,全市启动了下城交警武林中队、庆春中队、上城交警城站中队等11个交警中队管辖区域道路的加强型等级响应,把警力最大限度“压”到了路面上。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7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周一出行高峰+多处 施工+水管爆裂+雨雪添乱昨天杭州的早晚 高峰,说多了都是泪!
杭州交警开展民调: “错峰限行”要不要调?


  周一出行高峰+多处 施工+水管爆裂+雨雪添乱
  昨天杭州的早晚 高峰,说多了都是泪!
  杭州交警开展民调: “错峰限行”要不要调?
  □通讯员 华炜 本报记者 陆海峰
  昨天上午,杭州市公安交警部门发布消息称,杭州市“错峰限行”措施调整民调工作已开始,广大市民可通过多种方式参与问卷调查。
  随后,记者从杭州市公安交通信息网上找到了这份问卷,发现这份问卷是针对在2011年10月8日起实施的机动车“错峰限行”措施后,对缓解交通拥堵的作用、成效、现状以及在继续实施机动车“错峰限行”的基础上,调整限行管理措施等情况。
  记者发现,这份问卷的主要问题集中在就目前的“错峰限行”的政策下,是否需要就目前的交通情况继续调整限行措施。
  杭州市“错峰限行”措施调整民意调查工作开始
  问卷提到了两个问题,或成为今后的调整方向——
  “错峰限行”时间要不要延长?
  中河—上塘高架要不要限外地车?
“错峰限行”遇瓶颈:目前机动车保有量为两年前的1.39倍
  记者依稀记得,2011年10月8日实施机动车“错峰限行”措施实施后,早晚高峰的交通,的确好了一段时间:推行后的第一天,大家刚刚过完国庆假期,很多市民都觉得在马路上“车子一下子少了很多”,走在主干道和高架上,都有恍如隔世的感觉。
  “错峰限行”实施的第一年,这样的效果一直在持续,马路上的车辆也奔跑得十分欢快。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2年前的“错峰限行”措施,似乎又有些“力不从心”了。据交警部门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0月底,杭州城区机动车保有量已经超过110万,是当时保有量的1.39倍,其成效已经被快速增长的机动车保有量所填平。
  这次关于是否需要对“错峰限行”措施调整的民调,也是在机动车保有量激增以及道路基础设施大规模施工的情况下展开的。
  A
  B
业内人士透露,能调整的也只有限行时段、外地车辆行驶路线
  记者打开问卷后发现,整份问卷一共罗列了19个问题,统计了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包括家庭拥有车辆数、活动的区域以及对于杭州交通现状的看法。
  昨天本报联合大浙网,将这份问卷也重新做了一次调查。被调查者中,47.37%的人家中只有一辆车,私家车是最普遍的出行方式,大多数人的工作单位都在限行区域内。超过一半以上被调查者认为,目前交通现状属于非常拥堵,拥堵时段主要在于早晚高峰,超过一半以上人认为目前的“错峰限行”措施效果非常一般。
  那么在面临这些问题以后,应该如何调整“错峰限行”措施呢?
  记者发现,问卷提到了“是否需要对‘错峰限行’管理时段进行调整”以及“在早晚高峰对杭州号牌以外机动车在中河——上塘高架实施限行”两点。
  一位业内人士透露,目前能够调整的也只有“错峰限行”的时段以及对于外地车辆的管理,换句话说,就是把目前“错峰限行”的时间段从早晚高峰扩大到更广的时间段,可能是延迟一两个小时,也有可能是一整天,但是这个要以最终的政策为准。
  “对于外地车辆的管理,则可以参照北京、上海等城市,这些城市也明确提出,在高峰期间,外地车辆不能上高架或者是进入最拥挤的路段。”这位业内人士说,“当然,一切也都有待考证,因为杭州的情况跟北京、上海这些直辖市毕竟不一样,要综合全省来考虑。”
  至于限牌,目前还没有相关的消息出现。
  C
  网友:
  错峰限行治标
  完善公共交通才是治本之策
  消息出来以后,本报微博也面向网友们征集意见。其中,大多数网友,都认为只要公交配套最大程度完善了,很多人自然而然就不会考虑自己开车。
  网友“蝴蝶小姐要冒险”说:“错峰限行治标,完善公共交通才是治本之策。人让人、人让路还是路让人?加快高架、快速路建设,完善地铁、公交基础公共体系,倡导环保出行、集约出行,形成良好的公共交通社会意识,才能根本解决杭城交通问题。”
  而“XXXIHHULW”则提出了更现实的问题:“我发现说要限行的,都是家住得近的、不愁出行的那些人,住得远的人,要是限行了,每天二三十公里的路挤公交,得挤哭不可,路上得花两三个小时。要限行也可以,把地铁和路面都搞好了再说。”
  从大浙网的调查结果显示,有44.12%的被调查者觉得,目前杭州公交分担率太低,需要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从网友的反映来看,对于限制外地牌照车辆高峰期不得进入高架以及市区主要道路、文明行车的呼声也很高,还有一些网友提到了限牌的问题。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7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钱江晚报】
杭州机动车保有量超110万辆,两年前开始的早晚高峰错峰渐渐失效杭州市“两难办”展开问卷调查
错峰限行或从早晚高峰扩至全天
大家可登录www.hzti.com参与,表表自己的态度本报记者 徐建国


  本报记者 徐建国
  昨天,杭城很堵。雨雪、施工、水管爆裂等都是导致堵情的重要因素。不过,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是,路上的车辆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截至目前,杭州机动车保有量已经突破了110万辆,而且仍保持着每月1万辆的增长量。马路上车满为患,高架等市区主干道,甚至没有所谓的平峰期。这样的交通现状,百姓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政府相关部门也同样如此。
  怎么样才能让出行变得顺心一点?有没有好的办法?扩大错峰限行时段,或许是其中之一。最近,杭州市“两难办”针对“错峰限行”措施调整展开了问卷调查。有一种说法是,错峰限行可能要从早晚高峰扩大至整个白天。
  车子增长速度太快
  早晚高峰错峰限行渐渐失效
  2011年10月8日起,杭州正式推出了错峰限行措施。机动车按尾号对应限行,限行时间为早晚高峰的7点至8点半、17点至18点半。在刚推出时,很多司机都有这样的感觉,开车好通气。
  住滨江的陈女士,还清晰地记得实施错峰限行第一天的情景。“从江南大道到庆春路,这段路,在错峰之前,耗时在40分钟以上,而当天我才开了15分钟,时速一度达到80公里。后来一段时间里,基本也保持在20分钟左右。”不过再后来,她说排队和拥堵情况就又慢慢回来了,现在早高峰走这段路,又得要40分钟以上。
  “错峰限行给交通带来明显改善,差不多是半年时间。”不少一线民警直言,错峰限行威力削弱,是日益增长的新车上牌量导致的。这和西湖景区推行单双号举措类似——2007年以后,景区逐渐开始拥堵,交警部门随后在节假日、春秋季旅游旺季推出了单行和单双号措施,一度缓解了拥堵的局面,但如今,随着机动车数量迅速增加,景区拥堵又成常态。
  杭州市“两难办”相关人士表示,时隔2年,截至2013年10月底,杭州城区机动车保有量已经超过110万,是当时保有量的1.39倍,“错峰限行的成效已经被快速增长的机动车保有量所填平。”
  我们以“错峰”刚推出时杭城约80万辆机动车保有量来算,工作日每天平均被限行的车辆数量为16万辆。而如今多出了30万辆,除掉被限的五分之一,还有20多万辆车挤上了马路。可以这么理解,现在早晚高峰跑在马路上的车,比两年前错峰没实施前还要多。
  知情人士透露
  限行或将扩大至7:00—19:00
  车子多了,不仅早晚高峰堵,连平峰的时候也堵,这给百姓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杭州市“两难办”表示,在目前机动车保有量仍持续增长、城市环境保护要求越来越高、道路基础设施大规模施工的情况下,“错峰限行”措施是否调整,怎么调整,成为相关部门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问题。
  杭州市“两难办”最近正通过网络调查、住宅小区内市民调查、公共交通乘客调查、私家车主调查等多种方式进行民意收集。大家可通过在杭州市公安交通信息网(www.hzti.com)上设置的栏目,参与问卷。
  据了解,这次调查的主要内容为:2011年10月8日起实施的机动车“错峰限行”措施对缓解交通拥堵的作用、成效、现状等情况以及在继续实施机动车“错峰限行”的基础上,调整限行管理措施等情况。
  记者注意到,问卷中涉及到以下几个问题:
  “您认为目前市区道路拥堵时段为(A7:00-8:30和17:00-19:00、B7:30-9:00和16:30-18:30、C7:00-19:00、D其他)”;
  “是否对“错峰限行”管理时段进行调整,您的意见是(A在早晚高峰时段进行调整、B除了高峰以外,平峰时段也要调整、C无所谓 、D其他意见);
  “是否在早晚高峰对杭州号牌以外机动车在中河-上塘高架实施限行,您的态度是(A支持、B没必要 、C缓一缓)”。
  有知情人透露,错峰限行时段扩大化势在必行。而且,根据目前的民调,可能更倾向于限行时段为7:00-19:00。可以说,是全天候错峰了。
  如果全天候限行
  杭城的公共交通吃得消么
  在实行早晚高峰限行时,有些被限行的车主,可能会提前或推迟自己的出行,但最终仍选择私家车出行。可是,如果错峰全天候了,那么,整个白天,你出门办事,公共交通也许成了必然的选择。这不禁让大家有这么一个疑问,错峰限行如果真全天候的话,杭州公交体系吃得消不?
  “我们认为,是没有问题的。”杭州公交集团人士表示,“无车日”的那天,绝大多数市民选择公交出行,公交车运力也没有接不上。如果真的实行全天候限行了,路上车流量减少,公交车速反倒可以快起来,比如说原先1小时一趟的,可能就只需要40分钟一趟,公交周转速度就会加快。如果到时候运力确实吃力的话,公交集团也会及时进行车辆投入。另外,地铁、出租车等公共交通,也会分担一部分运力。
  当然,即便全天候限行了,随着机动车的增加,效果也会渐渐失效。错峰限行只能治一时之痛,而不能一劳永逸。或许,政府部门今后会在如何控制机动车增长上动一番脑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7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钱江晚报】
昨天早晚高峰,无数人堵在路上,网友称要“自备干粮、尿壶”再上路
请做好足够心理准备,类似堵情未来几年估计会成常态
多处施工、水管爆裂、雨雪添乱
杭城遭遇史上最堵周一
本报记者 徐建国 杨晓政 蒋慎敏


  城东堵、城西堵、城南堵、城北堵、城中堵。
  昨天杭州市区交通,尤其是早晚高峰,处于一个“疯狂”的状态,说全城皆繁忙,并不为过。很多人被堵在了上下班的路上动也动不了,微博、微信上一片吐槽声。“小伙伴们,请备干粮、尿壶再上路”、“这个点还堵在路上的小伙伴,握个爪”、“这么堵的周一,我已无力吐槽”……
  交警在局部路段启动了最高等级应对措施,投入到路面的警力比平时高峰时段还多了一倍多。
  为什么这么堵?杭州交警分析,周一早高峰、多处施工、水管爆裂、雨雪添乱等多重因素叠加,造成了昨日堵情。不过,大家要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这样的堵情,在未来的几年内,估计会经常出现——因为杭州的施工工地已经四处开花,市区交通将陷入整体“阵痛期”。
  特意避开晚高峰
  还是足足开了2小时
  滨江的江先生,跟朋友约好,昨天傍晚5点半在庆春广场聚餐。他听朋友说起,早上市区堵得够呛,所以为了避免被堵,他做了提前量,下午4点半就出发了。不料,车子刚从江南大道上四桥,就已经堵上了,车子时速迅速下降到了20公里以下。放眼望去,傍晚5点不到,四桥由南向北的过江车道就已经排起了长队。
  由于排队车辆太多,车子开一段停一段,间歇前进着。江先生过四桥,就花了近20分钟。看着前方一片刹车灯,江先生赶紧从匝道下高架,进入秋涛路,然后转入钱江路。
  “真是到处都堵啊,靠近钱江路江锦路口时,每个车道都堵得牢牢的。许多车辆实在等不及,只得从原本的非机动车道上通过。”
  到新塘路时,车辆的拥堵情况更为严重,半天动弹不得:“我等到庆春文化广场时,已经是晚上6点30分了,这不算长的一段路,竟然开了整整2个小时。真是见了鬼了。”
  一片惨淡的刹车灯
  有人憋不住下车方便
  傍晚4点30分,记者在四眼井附近采访,喝了一杯热拿铁后出发,去马塍路办事。
  车子开出40分钟后,我开始痛恨那200毫升咖啡。
  一开始,我选走灵隐路、玉古路,发现浙大玉泉校区门口通行太慢,右转改走曙光路,放眼望去,茫茫雪雨中,一路惨淡的刹车红灯。
  开到学院路时,发现一辆黑色小轿车急急往边上小巷子里一钻,贴墙停靠,一位灰外套汉子就在车和墙之间,在黑压压的众行人注目礼下,羞愧地拉下拉链……
  当时我在车里,扭开了脸,微笑着摇了摇头。
  可是,当70分钟过去,而我还在文二路求智巷路口排队,踩刹车的右脚已经开始抽筋,小腹也开始鼓胀时……“灰外套”的行为一下子跳回我的脑海——人有三急啊!
  另一个画面是——热拿铁做得很美,有个美丽的心型图案浮在奶白色的泡沫上。
  灰外套和热拿铁交替着折磨我的忍耐力。
  傍晚6点左右,我已经开始浑身微微发抖,到极限了。
  我果断在马塍路转弯,逆行冲入一个高档学区房小区,车门不锁、车灯双跳,然后跑到三楼,一位半年没见面的异性中学同学家里,面对他惊讶的表情和含在嘴里的半块红烧肉,毫无愧色地问:“洗手间在哪里?”
  早晚高峰被大大拉长
  拥堵指数冲9
  昨天的早晚高峰,时间被拉长了,堵情也更厉害了。
  早高峰从早上7点开始,就陷入繁忙的状态中了。凤起路沿线在中河路口的滞缓情况当时就已经很明显了。在交警指挥室直播的交通之声“路灵灵”整个白天都在说,别往凤起路周边去扎堆了。
  为应对堵情,杭州交警在早上6点多钟,就在凤起路下城区段启动了局部超强型交通管理等级响应,沿线投放30余名警力,这比平时高峰时段还要高出一倍多。
  早上7点,武林中队、庆春中队、上城交警城站中队等11个交警中队管辖区域道路,启动了加强型等级响应。“我们把警力最大限度的压到了路面上。”
  事实上,昨天不仅早高峰堵,晚高峰也很堵,市区几乎找不出不拥堵的路段。根据杭州市交通拥堵指数实时监测平台数据显示,昨天早上7点45分到9点期间,拥堵指数在8.5-9(最高是10)之间徘徊,相较于上周同期的8.0,拥堵情况明显加剧。比如上塘高架,南往北方向一度从文晖路上方排队到中兴立交,北往南方向则直接从四桥上一直排队到瓜山立交,车海茫茫,看不到尽头。
  而且,早晚高峰的时段,也被大大拉长了——早高峰起于7点,结束于10点过后。晚高峰起于傍晚4点,结束于晚上7点过后。
  为什么这么堵
  各种因素叠加堵情加剧
  如果说,杭州交通之前还处于局部拥堵的话,那么从昨天开始,就进入了整体拥堵。杭州交警部门分析,导致这一局面的重要因素是,施工多处开花。
  从上周五晚上起,地铁凤起路站开始封闭施工,市中心主干道凤起路(延安路至武林路段)禁止机动车通行。加之城东、城西多个地铁站点也在施工,以及秋石三期,环城北路下穿通道等多个道路施工项目都在进行当中。
  昨天是周一,又逢雨雪,这使得施工路段及周边路段的拥堵指数迅速飙升。而凤起路中河地面东口自来水管爆裂抢修占据车道,无疑让凤起路的周边交通雪上加霜。
  千万别以为,这样的拥堵只是偶发事件。
  在未来几年,这将成为一种常态,甚至愈演愈烈。岁末年初,流量增加,加上市区的施工路段还将继续增多,这些都会导致杭城行车难再升级。
  比如,秋石快速路四期工程目前也已经进入到前期准备工作。而根据地铁建设的总体安排,近期地铁2号线西北段各车站也将陆续进场施工。这将对秋涛路、凤起路、建国路、环城西路、莫干山路、文二(西)路、学院路等8条城市干道产生直接影响。
  交通拥堵“阵痛期”在所难免。交警部门提醒交通参与者,最好选择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方式。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7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都市快报】全天限行?延长限行时段?
市“两难”办昨展开第三次民意调查实施两年的错峰限行政策面临升级?
2013-12-17

市“两难”办昨展开第三次民意调查
  实施两年的错峰限行政策面临升级?
  记者 蒋大伟

  2011年9月,杭州机动车保有量达到约80万辆。
  2011年10月8日,为了改善城市交通拥堵环境,提高老百姓的出行效率,杭州开始实施“错峰限行”。
  限行的第一天,效果就很明显,杭州各主干道的通行情况得到明显改观,快报针对市民展开的调查也显示,大部分市民都认为“错峰限行”对交通带来的帮助是非常明显的。(快报2011年10月9日起曾作连续报道)。
  但是,“错峰限行”给杭州交通带来的缓解作用,随着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加,效果也在不断弱化。
  截至今年10月底,杭州城区机动车保有量已超过110万辆,“错峰限行”的成效已经被快速增长的机动车保有量所代替。
  在目前杭州市机动车保有量仍持续增长、道路基础设施大规模施工的背景下,昨天,杭州市“两难”办就错峰限行措施是否调整展开第三次调查。
  这次调查的问题一共有19题,问卷主要分为三大类,一是调查被调查对象的身份年龄,二是了解被调查对象对目前交通现状的看法,三是对进一步的限行措施征求意见。
  市民可以登录杭州市公安交通信息网(www.hzti.com)参与调查,调查结果将为下一步错峰限行调整方案的决策与实施提供依据。
  浙江省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杨建华认为,是采用全天限行,还是在原本早晚高峰限行基础上延长限行时段,这个问题还有待研究,特别是需要听听老百姓的意见,这次开展网上调查很有必要。


  外地车辆高架限行?
  限行时间延到平峰时段?
  杭州错峰限行政策升级方案还在研究
  杭州市公安局副局长、交警局局长、杭州市治理城市交通拥堵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乐华说,关于错峰限行升级的具体方案,目前都还在制定中,等制定好了会上报市政府再研究。
  在这次杭州市“两难”办发出的调查问卷中,在是否对“错峰限行”管理时段进行调整这一问题上,其中一个选项就是“除了高峰以外,平峰时段也要调整”。
  除了调整现行范围和时间,对一些特定路线现行措施的调整,也在这次的调查中体现出来。比如有一个问题,问的就是受访者对“是否在早晚高峰对杭州号牌以外的机动车在中河、上塘高架实施限行”的态度。
  您的家庭车辆拥有数为:
  没有车 一辆
  两辆 三辆以上

  您平时出行方式为:
  步行 个人自行车
  公共自行车 电动自行车
  公交 单位班车
  私家车 出租车
  其他

  您的居住、单位所在地在:
  限行区域内
  限行区域外

  您认为目前市区道路拥堵时段为:
  7:00-8:30和17:00-19:00
  7:30-9:00和16:30-18:30
  7:00-19:00 其他

  您认为造成我市拥堵的最直接原因是(可多选):
  机动车保有量大
  文明意识淡薄
  交通违法行为多
  道路施工集中

  您认为我市最有成效的道路交通管理措施为(可多选):
  单行线措施
  景区旅游旺季单双号措施
  路口、路段禁左措施
  错峰限行措施
  其他措施

  对于2011年“错峰限行”措施,您的看法是:
  A. 成效明显
  B. 效果一般
  C. 没有效果

  是否对“错峰限行”管理时段进行调整,您的意见是:
  A. 在早晚高峰时段进行调整
  B. 除了高峰以外,平峰时段也要调整
  C. 无所谓
  D. 其他意见

  是否在早晚高峰对杭州号牌以外机动车在中河-上塘高架实施限行,您的态度是:
  A. 支持
  B. 没必要
  C. 缓一缓

  如对“错峰限行”措施进行调整,您认为(可多选):
  A. 通过调整可以有效缓解城市道路压力
  B. 能够缓解因城市道路施工造成的拥堵
  C. 不一而论,有的道路会畅通,有的仍然会拥堵
  D. 不会有太大起色

  对于“错峰限行”实施后我市大气环境可以得到改善,您的看法是:
  A. 可以
  B. 基本可以
  C. 很难说
  D. 不可以

  您对“错峰限行”配套措施的看法(可多选):
  A. 公交分担率仍然较低,需要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B. 受限车辆缺乏停车场所,需要在限行边界建设公共停车场。
  C. 受限车辆处罚力度不足,仍有部分受限车辆在限行时间、限行区域内行驶。
  D. “错峰限行”的禁令标牌缺乏。

  如“错峰限行”措施进行调整,您
  是否会考虑添置新的机动车:
  A. 不会考虑
  B. 会购买一辆机动车
  天津汽车牌照开始摇号 引发杭州各大汽车论坛热议
  杭州会不会限牌了?
  北京:尾号两位阿拉伯数字车牌限行
  兰州:工作日单双号限行
  上海:工作日早晚高峰时段禁止外地车辆通行
  多个城市升级或调整错峰限行措施
  12月15日下午3点,天津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自12月16日零时开始天津实施无偿摇号与有偿竞价相结合的限牌措施,并从2014年3月1日开始实施限行措施,每日和每周限行的尾号与北京一致。
  昨天,天津宣布“限牌限行”的新闻立即成为杭州各大汽车论坛很多车主以及准车主们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杭州会不会也加入限牌的行列?
  “限牌应该会限,但这是最后一招,只有在万不得已时才会使用。”浙江省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杨建华说,目前应该先提高限行的范围,使用经济杠杆,提高开车出行的成本,并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体系。      


  北京:尾号两位阿拉伯数字车牌限行
  兰州:工作日单双号限行
  上海:工作日早晚高峰时段禁止外地车辆通行
  多个城市升级或调整错峰限行措施
  除了杭州以外,国内一些交通拥堵的城市,已经将错峰限行措施进行了升级和调整。
  北京曾在2008北京奥运会时试行了单双号限行措施,被限行的车辆当天无法上路行驶,对城市通行的效果明显,当时还得到了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的肯定。
  现在,北京市采取的限行措施是,每周一到周五工作日,车辆尾号对应的两个阿拉伯数字号牌的机动车停驶,每13周轮换一次停驶日,公休日和法定节假日不限行。
  另一个采取类似限行办法的是兰州,由起初的对应尾号两位阿拉伯数字车牌限行,演变为现在的工作日单双号限行。
  在上海,包括延安路高架等高架道路、南浦大桥在内的城市桥梁在工作日的早晚高峰时段,都明令禁止外地车辆以及空驶的出租车、实习车辆通行。


  限行也许只能治标 在公交便利加大投入才能治本
  上世纪八十年代,墨西哥曾实行过汽车尾号限行,以此希望减少城市拥堵和污染,结果本来要换新车的市民,放弃换新转为备用,并购买新车以主要使用。这样一来,道路上的汽车并没有减少,并且城市保留了大量污染更高的旧车,停车也变得异常困难。
  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这项限行政策被迫废除。
  在新浪微博上的一份调查显示,有将近四成的车主表示,如果采取限行措施,可能会考虑给家庭增加一辆车,有17%的被调查对象则明确表示,肯定会购买第二辆车应对限行措施。
  杭州二手车交易市场副总经理吴鹏宇说,最近几天每天的二手车交易量都在500到600辆左右,呈上涨态势,一旦限行扩大的政策形势明朗,机动车交易量会持续增长。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单菁菁说,无论是单双号限行还是尾号轮换限行,都是不得已为之的政策。如果单独采取限行措施,可能会激发有条件的市民购买第二辆汽车,政策效果反而背道而驰,因此需要政策“组合拳”的方式来保证控制效果。比如在公交便利化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引导市民改变出行方式,否则只能作为强制措施受到民众反对。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7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冬第一个下雪天交通全面阵痛期里的第一个早晚高峰
本报记者多路实地体验拥堵情况早高峰文二路、曙光路、体育场路、湖墅路、建国北路最堵接下去多处施工加上雨雪天还会持续影响交通
2013-12-17

记者 蒋大伟 陈奕 刘云 徐斌 郑亿 通讯员 杭交宣 洪肖一 李浙良

  昨天是周一,杭州冬日的第一个下雪天,又是地铁2号线西北段及重点工程集中施工的日子。一大早开始,杭州就沦为“堵城”。
  从上周五晚开始,杭州地铁2号线凤起路站开始封闭施工,市中心主干道凤起路(延安路至武林路段)禁止机动车通行。加上地铁2号线前期已经开始施工的城东、城西多个站点,秋石三期、环城北路下穿通道等多个道路施工项目,杭州市区道路整体已处于交通“阵痛期”。
  昨天,杭城迎来这个阵痛期的第一个早晚高峰。根据杭州交通拥堵指数实时监测平台分析,昨天的杭州主城区在早晚高峰时段的拥堵路段非常多。
  早高峰从7点50分到9点50分这两个小时内,主城区均处于红色标记的“严重拥堵”范围内,整个城北、城西和核心区一片通红;城东“中度拥堵”;复兴路、八卦田一带的城南片区稍微好些,为“轻度拥堵”;最畅通的数西湖景区,从图上看都是“绿色”。
  从具体路段来看,昨天早上,文二路、曙光路、体育场路、湖墅路、建国北路这五条路“最堵”,其中尤以文二路为“堵王”。
  和上周一的早高峰相比,杭城早高峰回落的时间推迟了近1个小时。上午7:45到9:00期间,拥堵指数在8.5-9(严重拥堵)之间徘徊,相较于上周同期的8.0,拥堵情况明显加剧。
  和以往周一的交通不同的是,昨天晚高峰的时间也大幅度提前,从下午2点开始,城市拥堵指数就不断上升,4:20到6:20这个时段为严重拥堵。
  从监测平台的数据来看,昨天的早晚高峰异常拥堵,平峰时段也相对繁忙。
  预计到昨天的交通会比较堵,快报多路记者对城北、城中、城东多个路段进行了实地体验。
  本报记者多路实地体验拥堵情况
  早高峰文二路、曙光路、体育场路、湖墅路、建国北路最堵
  接下去多处施工加上雨雪天还会持续影响交通
  早晚高峰哪里最堵 本报记者分头体验
  五条最堵的路 都和地铁施工有关
  昨天上午8:30,文二路上的平均车速只有10.88公里/小时,而上周同时间平均速度为20.44公里/小时。
  分析原因,一则天公不作美,二则也跟地铁丰潭路站施工有关。
  丰潭路站的业主代表杭州地铁集团工程二科的李明工程师说,自丰潭路站开工以来,文二西路和丰潭路上的交通秩序其实还不错,没有发生长时间拥堵事件,但毕竟双向六车道缩减为了双向四车道,车辆在经过施工路段时,还是有排队现象,需要司机耐心慢行。
  由于文二路上车道减少,很多车辆往平行道路譬如余杭塘路、文一路、体育场路、曙光路一线绕行,这也部分加剧了本来车就很多的体育场路-曙光路一线的拥堵。
  前不久,快报在采访杭州交通警察局时,说起地铁西北段文二路上的几个站点施工,他们最担心和文二路垂直的几条南北向道路会堵得不行,因为东西向交通最终都要转到南北向上来,需要莫干山路、湖墅路等几条路来疏解。
  从昨天早上看,预言成真。莫干山路和湖墅路果真交通压力非常大。尤其是湖墅路,平均车速只有12.18公里/小时,而上周同时间车速为14.4公里/小时。
  从城中来看,建国北路依然很堵,平均车速约为12.7公里/小时。
  这里也有地铁站,建国北路和凤起路交叉口,目前正在实施地铁2号线西北段的建国北路站主体开挖。受其影响,建国北路和凤起路上都有排队现象,其中建国北路上的队伍比凤起路上的还要长。

  四因素叠加导致早高峰异常拥堵
  接下去雨雪天气还会持续影响杭州交通
  昨天的杭城拥堵情况,客观上可用周一早高峰、多处施工、水管(凤起路中河地面东口自来水管)爆裂、雨雪添乱这四项因素叠加来解释。
  对严峻的通行形势,杭州交警迅速作出反应。
  昨天在凤起路中河路口,交警部门负责人第一时间确定了车道综合分配使用的临时交通组织方案,将可供通行的双向5个车道,临时划分为由东向西3车道、由西向东2车道,并以物体进行隔离,确保行车秩序和通行效率。
  昨天早上6点,杭州交警部门在凤起路下城区段启动了局部超强型交通管理等级响应,在凤起路沿线加大警力投放,30余名执勤交警与协勤员积极投入疏导指挥。
  早上7点,全市启动了下城交警武林中队、庆春中队、上城交警城站中队等11个交警中队管辖区域道路的加强型等级响应,把警力最大限度“压”到了路面上。
  接下去,随着雨雪天气的不断来临,以及受杭州多处道路施工影响,杭州主城区的交通拥堵情况还会频现,杭州交警也希望大家出门前先了解交通信息,遇到堵车路段及时绕行。
  另外,大范围的雨雪天气,对高速公路的通行也造成了一定影响。高速交警杭州支队一大队李浙良副大队长介绍说,目前大队准备的除雪装备有11辆铲雪车,除雪物资包括100吨融雪剂、10吨细石以及400个草垫,随时准备用于除雪保畅。
  我家住萧山,平时上班都走四桥,不管堵不堵,一条直线开到底。
  昨天早高峰,我想感受一下钱江三桥秋涛路匝道封闭后的第一个工作日的早高峰情况如何,于是从时代大道高架拐下江南大道,绕走三桥。
  江南大道的车虽然多,但是路很宽,一路都不堵车,从四桥开到三桥转盘才花了8分钟,我很满意。
  早上8:40,当江南大道、机场高速、风情大道的车流汇聚到钱江三桥的主线后,我明显感觉通行速度下降,不过保持30码的匀速依然没有问题。
  但是,等开过钱塘江,来到钱江新城电信大厦附近时,慢速前进的车队突然停了下来,排队的车流转而变成了停一会、挪几米的状态,前进十分缓慢,而这种状态一直保持到我下桥为止。
  造成三桥拥堵的直接原因,主要是上周五晚上秋涛路上下匝道被封闭。昨天早上,把车开到钱江三桥钱江路上方时,前方两侧的车辆都在向中间汇集,原来通往秋涛路的匝道已被封闭,原本四个车道的车辆全部要挤到通往清江路的两个车道上去。
  9:25,我终于一点点挪下钱江三桥,来到清江路总管塘的地面道路,从上桥到下桥,一共花了40多分钟。   
  下桥后的清江路到清泰拼宽桥,短短几百米,也堵了十几分钟,不过行驶到环城东路和体育场路上时,道路基本就比较畅通了。
  我家住三墩,昨天一早计划去杭报大楼上班,没想到的是,12公里的路程,却足足花了我近3个小时!上午的所有工作安排,随着一早就下起的雨,全部泡汤。
  挂钟敲过8点半,我整装出门。原本以为已经避开了最热闹的早高峰,实际发现还远远没有。
  上午8:45,车过丰庆路,计划走石祥路,由石祥快速路转上塘高架,再到体育场路口下。平时都是这么走的,全线畅通时,最快可以在20分钟左右到达,即便遇到高峰,也基本在一个小时内可以赶到。但昨天的车流一路都很大。
  9:20,车才接近连接石祥快速和上塘高架的瓜山立交。从排着的车队远远望去,上塘高架全是车,一刷微博,有人说,上塘高架的北向南队伍已经排到了南庄兜。崩溃!
  转入上塘高架排队还是绕道另寻出路?似乎也容不得我多想,后面总是有排不完的车,情急之下,决定绕:留石快速路继续直开到石桥立交去转秋石高架,再从秋石高架机场路口下,机场路-凯旋路-体育场路。
  留石快速路过了瓜山立交车速还是比较顺畅的,甚至转入秋石高架,车速可以达到80码。以为绕路的决定对了,但事实上,依旧是排队。
  10:00,离秋石高架机场路口还有1000米左右的地方,又成了队伍尾巴。而且向前瞄去,4支队伍遥遥无期的刹车灯。
  朋友打电话来,好心地说今天别走上塘高架了,上面有事故,而且队伍来得个长。可我是绕开上塘高架,却堵在了秋石高架。相视无语,默默排队吧。还跟朋友开玩笑,现在发现有一套市区房是多么的重要。如果是郊区,宁可是开电瓶车。
  10:50,离秋石高架机场路口500米。优盘里新存的20多首歌居然听完了一遍。队伍不尽,尿意又起。车子基本是停着,偶有机会也是点刹式往前挪。
  11:10,才完全下机场路口,之后走凯旋路-体育场路,才顺畅。
  实际到达目的地,已是11:20。
  12公里路程花了近3个小时
  我躲开上塘高架 却被困秋石高架
  昨天8:50左右,延安路凤起路口。才隔一个晚上,竖在凤起路口的围挡就又多了一点,排得紧紧密密,竖起一道围墙。
  一辆黑色帕萨特,由南往北过来到了路口,司机很自然地向左拐了一下弯,大概想转到凤起路上。但一眼看到前面的蓝色“围墙”,紧急踩了“刹车”,车子突兀地停在路口。亏得司机机灵,还没等协警朝他吹哨子,紧接着又踩了一脚油门,调头由北往南走了。
  路口,一位穿着雨衣的地铁施工工人说,自上周五晚凤起路延安路口围起来不让通行以来,整体交通秩序还是不错的,有些车主像刚才那位帕萨特车主一样,一开始没看灵清,等到眼前了,才发觉前方路不能走,结果车子横在路当中,一般都迅速开离,路口没“打结”。
  总的说来,昨天的延安路凤起路口,虽然车流量很大,各个路口也有排队,但交通秩序还可以。
  相对混乱的是交叉口的东北角,这里由南往北开过来的公交车和由东往北转弯的车辆容易“相遇”,驾驶员需要耐着性子,相互让一让。
  虽然凤起路从延安路到武林路段差不多都围起来了,但行人和自行车还是可以从围挡两侧走的。
  同时要再对平常走凤起路(延安路-武林路段)的车辆提醒一下——
  如果你是借凤起路,要到其他地方去,可绕走体育场路、庆春路、解放路;
  如果就想到凤起路附近,可绕走狮虎桥路和孩儿巷(西段)。
  秋涛路匝道封闭后
  三桥和清江路明显变堵了
  延安路凤起路口
  车流虽多,交通秩序总体尚可
  ■早高峰
  体验时间:上午8:50-9:50
  体验路段:延安路凤起路口
  体验记者:陈奕
  体验时间:上午8:20-9:55
  体验路段:时代大道高架-江南大道-钱江三桥
  -清江路清泰拼宽桥-环城东路-体育场路
  体验记者:蒋大伟
  体验时间:上午8:30-11:20
  体验路段:丰庆路-留石快速路-瓜山立交-秋石高架
  -机场路-凯旋路-体育场路
  体验记者:徐斌
  ■晚高峰
  七八分钟车程 走了1小时18分钟
  下午4点“邂逅”晚高峰
  体验时间:下午4:15-5:33
  体验路段:体育场路中河路口-环城东路-刀茅巷-凤起路-建国北路-潮鸣寺巷
  体验记者:刘云
  体验时间:下午5:25-6:40
  体验路段:富春路-庆春东路-钱江路-清江路-秋涛路
  体验记者:郑亿
  昨天下午5点25分,我在钱江新城刚结束采访,回程路上,体验了一把秋涛路的晚高峰。
  为了把秋涛路的关键部位、近期开始拆除的钱江三桥秋涛路下桥口包含到这次体验里,我稍稍绕了点路——我出发的位置是民心路富春路交叉口,取道庆春东路、钱江路、清江路,最后右转进入秋涛路,刚好能经过下桥口。
  刚开始我沿着富春路由西向东开,这时候主要是左转车道的流量特别大,我等了3个灯才过去,直行、右转道,几乎都不用排队。
  转进庆春东路、钱江路后,车速基本能保持在20到30公里/小时。
  第一个真正的堵点是钱江路隧道,我在隧道里排了有十几分钟,到了中段才知道,原来是两辆小车在东向西方向的右侧车道上追尾了,车损很轻,但占了一个车道,对通行影响很明显。
  过隧道后,紧接着的钱江路清江路口又有两辆小车刮擦,占了两个直行道。他们的位置离路口只有十几米,后方车辆怨声载道。还好这个路口等待的车以直行的居多,我开得还算灵活,很快就从右转道“逃”进了清江路,这时时间已是5:50。
  沿秋涛路一路向北,很快就到三桥秋涛路下桥口。印象中,这个下桥口附近总是排长队。但昨天这里的景象完全变了,我油门轻踩平缓通过,根本停都不用停。
  过了这个路段后,秋涛路还是印象里的那个秋涛路:车流量仍旧很大,因为路中间施工,只剩下两个车道,路况坑坑洼洼(昨天还有积水)。不过车子大部分时间还能保持挪动状态,不至于让人烦心。从清江路到凤起路这一段的秋涛路约2.5公里,我用时23分钟。
  开到凤起东路口,我才真的感觉秋涛路堵了。此时是6:13,路口三个方向的车辆汇聚,全要进秋涛路南向北车道,形成了一个明显的瓶颈。而且一边排队进入瓶颈,一边还不停有电动车、行人穿插进来,在昨天这样的阴雨天,还是有点危险的。光是进入路口北面的这个瓶颈,我就等了近10分钟。
  6:29,排过秋涛路和景芳路交叉口,之后的路程豁然开朗,车速回升到30公里/小时,一直开到秋涛路和天城路交叉口,都是这个状态。
  我这次体验,差不多从钱江新城开到濮家新村,到达时间是6:40,总用时1小时15分钟。
  我们报社在体育场路中河路口,我的家在建国路潮鸣寺巷附近,平时开车回家大约七八分钟。
  昨天下雪,大约下午4:15左右,我出了报社大门。当时想着,一般要到5点半才是下班高峰,这个时段肯定不会堵。
  结果,拐到体育场路上,从市体育馆门口开始就排起了长队。
  排长队的,是体育场路的西向东车道,相反方向情况还好,基本顺畅。
  特别特别堵。我虽然驾照考出了好几年,但正儿八经每天开车还不到半年,知道自己是新手,所以平常开车特别谨慎,从不在车上接电话、发短信。昨天,车子一直停在原地,动也动不了,久到我都足够有时间掏出手机,打开微信,一个字一个字敲给朋友:“体育场路和建国路很堵很堵,这个点不要出门。”微信发完,车子还是一动不动。
  从浙报门口挪到建国北路口,大约不到1000米,就花了我半个多小时。
  我走的是中间车道,原本应该右拐到建国北路上,可隔壁车道的车龙往后都看不到头,根本拐不过去,我只好继续走体育场路,往环城东路方向。
  过建国北路口时,我匆匆瞥了一眼——情况也不是很好,北向南还算通畅,南向北的车队则看不到头。
  过了建国北路口后,在环城东路口排队上立交桥的车龙比较长,所幸往桥下走的车不算多,我沿环城东路拐到刀茅巷,转到凤起路上,再拐到建国北路上,向南走到庆春路后调头到潮鸣寺巷附近,到家。
  这一路,刀茅巷里车很少。凤起路、建国北路上通通都排长队,过一个路口大约要等四五个红绿灯。
  5:33,我终于到了小区门口。原本七八分钟的车程,昨天下午花了1个小时18分钟。
  钱江新城到濮家新村 用时1小时15分钟
  秋涛路南向北整体还很堵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13-12-17 10: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真是堵上加堵,乱上加乱!我认为要限行就限一天!干净利索的减少数量!
发表于 2013-12-17 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八颗牙的微笑 发表于 2013-12-17 10:04
昨天真是堵上加堵,乱上加乱!我认为要限行就限一天!干净利索的减少数量!

然后半年以后再堵起来。。。这种治标不治本的限限限永远不可能根本上解决问题;其实方法挺简单的,保证公共交通同行效率,其它车辆再怎么堵都不用去管他,自然就会好起来,市场的问题让市场来解决
发表于 2013-12-17 11: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srhb18 发表于 2013-12-17 10:45
然后半年以后再堵起来。。。这种治标不治本的限限限永远不可能根本上解决问题;其实方法挺简单的,保证公 ...

那就每条路都划专用道给公交!路不堵了,我还懒的管呢~~
发表于 2013-12-17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再限都起不了根本效果  道路资源严重占用  限牌吧
发表于 2013-12-17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杭州男生 发表于 2013-12-17 11:24
再限都起不了根本效果  道路资源严重占用  限牌吧

是的,如果不公交优先.造再多的路也没有用.
发表于 2013-12-17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rcx 于 2013-12-17 11:41 编辑

您认为造成我市拥堵的最直接原因是:
1、道路规划落后。
2、道路建设拖拖拖,欠帐太多。
3、单行线伤及公交太多,站点的变动带来乘客出行的不便。
4、主城区公交空白太多。
5、换乘刷卡的优惠迟迟不出台。


最不上进的措施:只有“限”和“涨”。

发表于 2013-12-17 11: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杭州交警专业治堵30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5-4-29 15:49 , Processed in 1.033618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