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91|回复: 1

[新闻] 【今日早报】杭州目前不可能实施机动车限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1-22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杭州市政协重点提案办理的发布会上,市交警局负责人表示——杭州目前不可能实施机动车限牌限牌的实际控制效果不大,高峰时段单双号限行也暂不宜实施

  杭州市政协重点提案办理的发布会上,市交警局负责人表示——
  杭州目前不可能实施机动车限牌
  限牌的实际控制效果不大,高峰时段单双号限行也暂不宜实施
  □通讯员 欧艳萍 本报记者 魏皓奋
  “目前,我认为,杭州市委、市政府不可能下决定(对机动车)限牌。”杭州市公安局交警局副局长董佑华这样回答道。
  昨天,杭州市政协举行重点提案办理情况新闻发布会,发布8件由市委领导领办的民主党派、工商联集体提案和8件由市政府领导领办的重点提案的办理情况。
  其中,民进市委会提案《关于破解杭州交通拥堵的对策和建议》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作为办理提案单位代表、市公安局交警局董佑华副局长自然也是“炙手可热”,他就“限牌”等诸多话题,回应了记者的提问。
杭州主城区机动车已达110万辆
车辆增长何时迎来拐点?这个尚无结论
  昨天发布会进行到提问环节时,本报记者首先“三连问”——
  杭州市区机动车保有量何时可能达到顶点?杭州市对机动车会不会限牌?有没有考虑更细化的限制措施,比如像有些国家那样,在某些路段、时段,小车必须坐满2人或者3人以上才能通行,以鼓励集体出行……
  现场第二个发问的记者,同样把问题抛给了杭州市交警局。于是,主持人连忙打断,“请交警部门会后留下来单独接受记者采访。”
  果然,会后,董佑华副局长被在场的10多家省市媒体团团围住,单独“开小灶”。
  董副局长说,目前,大杭州拥有247万辆机动车,杭州主城区(不含萧山、余杭)是110万辆。
  而记者查到,1年前杭州主城区的数据是93万辆。近年来,几乎以每月1万辆的速度上涨。为此,问交警部门有没有对杭州机动车保用量有一个峰值的判断,就是“增长的极限在哪里?到什么时候才会迎来拐点?”
  董副局长说,“这个问题,全国都在研究,但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结论性的意见。”
“杭州市目前不可能对机动车进行限牌”
因为限牌的实际控制效果甚微
  杭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在答复该提案中,完整地表述了意见:“在目前相关限行配套政策尚未健全的情况下,如果仅杭州市采取了限牌措施,而周边地市依然放开上牌,则实际控制效果甚微。同时还会造成政府税、费的大量流失。”
  “限牌措施不仅不能从根本上减轻我市的道路交通压力,且将给我市车辆源头管理工作带来较大的难度。”
  以上海为例,大量的上海市民到杭嘉湖地区上牌,车辆使用地与上牌地不一致,造成车辆源头管理上的盲区,带来极大安全隐患。
  北京、上海和广州这三个城市的限牌,最后都是当地市委、市政府决定的。董佑华副局长字斟句酌地说,“目前,我认为,杭州市委、市政府不可能下决定(对机动车)限牌。”
四种“限行模式”逐步升级
加大限行力度,极可能促使车辆短期内暴涨
  除了限牌,加大核心区域限制也是一个焦点话题。对此,杭州市交警局表示,已经拟定市区工作日期间交通总量控制的递进策略,分为四种模式的逐步升级的控制策略,分别是早晚高峰错峰限行、白天限行、早晚高峰“单双号”限行、白天“单双号”限行。
  “实施高峰时段单双号限行,最重要的条件是有健全的公交配套体系。”市交通警察局提出,“根据目前公共交通运力、停车保障以及税费优惠政策等配套情况,一旦实施,公共交通运力严重不足的问题首当其冲。”
  同时,加大限行力度,极可能促使机动车保有量在短期内迅速上升,拥有第二辆、第三辆机动车的家庭迅速增加,直接导致停车矛盾被进一步激化。
根据拥堵指数分析
杭州暂不宜实施高峰时段单双号限行措施
  “目前,杭州实施的是第一种措施。”董副局长进行了解释,市交警部门和交通研究所进行了一项交通拥堵指数的设置,把城市拥堵状况分为5个等级,分别是:0—2分为畅通;2—4分为基本畅通;4—6分为轻度拥堵;6—8分为中度拥堵:8—10分为严重拥堵。
  根据相应的数据测算,当前的情况是,杭州主城区在早晚高峰时段,达到中度拥堵和严重拥堵,但在平峰时段,指数在4以下。
  “扩大限行范围的前提必须是科学的评估,目前暂不宜实施高峰时段单双号限行措施。”
拼车上下班?
缺少必要的法律支撑和保障
  据说,2009年杭州率先在全国推出拼车试点方案,并确定了两个拼车试点单位。“但由于缺少必要的法律支撑和保障,实际运行中市民群众因为法律风险(会被认定为非法营运)、交通事故民事赔偿争议、人身财产安全风险等而顾虑重重,致使试点工作举步维艰。”
  最重要的是,如何将拼车行为与“以营利为目的”的非法营运区别开来,需要人大或人大常委会、最高人民法院、国务院等有权机关解释,并由政府出台引导拼车行为的相关规范,才能构建合法、安全、有序的拼车环境。
  由此延伸,小车鼓励多坐乘客,才能在某些时段和路段通行的建议,董副局长认为,“有些车的贴膜很深,看不清车内情况,给执法带来很大难度。”
  至于“扩大错时上下班范围”的问题,据说目前市政府“应急办”正着手研究,尚未形成具体的意见和方案。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2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限行治堵,杭州实行四级管控采用哪一级限行措施,要看交通拥堵指数


  本报记者 刘焜
  昨天,杭州市政协举行十届二次会议重点提案及办理情况新闻发布会。在那些年初我们“追”过的提案中,交通拥堵话题再次成为焦点。
  会后仍被媒体围堵的杭州市公安局交警局副局长董佑华透露:对于限行,交警部门将采取四级递进策略,也就是早晚高峰错峰限行、白天限行、早晚高峰“单双号”限行、白天“单双号”限行四种模式,逐步升级。
  而针对最近大热的“限购”话题,董佑华则表示,对于交警部门来说,限购当然能减轻管理负担,但采取强制性的限制措施,降低小汽车保有量并不符合交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采用哪一级限行措施
  看交通拥堵指数
  在早晚高峰实施错峰限行,这样的措施杭州已经实行两年多了。与此同时,杭州主城区的机动车保有量已经轻松突破110万。
  管控措施是否会升级?
  董佑华说,在对限行问题进行研究时,交警部门拟定了一个市区工作日期间交通总量控制的递进策略,具体分四种模式:早晚高峰错峰限行、白天限行、早晚高峰“单双号”限行、白天“单双号”限行。
  目前, 杭州在实施的还是第一种模式。董佑华告诉记者,接下来会不会升级,要看杭州的交通拥堵指数:“交通拥堵指数分为5个等级,0—2为畅通、2—4为基本畅通、4—6为轻度拥堵、6—8为中度拥堵、8—10为非常拥堵。从杭州的现状来看,早晚高峰基本上属于中度拥堵,有时是严重拥堵。平峰基本上是基本畅通,有时是畅通。如果平峰也是中度拥堵或者严重拥堵,这个时候肯定就要考虑更严格的管控措施了。”
  当然,采取更严格的管控措施,也要进行科学评估和风险分析。“加大限行力度,很有可能使机动车保有量在短期内迅速攀升,很多家庭会去买第二辆车、第三辆车,直接激化停车矛盾。”董佑华说,交警的意见是,目前暂不适宜实施高峰时期单双号限行措施。
  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到了最后,白天“单双号”限行措施也不管用,咋办?
  限购:须经过综合系统研究
  日前,省人大对《浙江省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条例(草案)》进行审议时,一个条文很受关注:根据城市发展规模和大气环境质量,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可采取相应措施合理控制机动车保有量。
  随后,本报记者采访了杭州市治堵办等相关部门,得到的回应是:杭州暂不限牌,但在积极研究中(相关报道详见本报11月20日A6版)。
  昨天,董佑华也代表交警部门表态:这部条例如果实施,相当于给地方政府的限牌提供了法律依据,但这不意味着现在就可以限购了——尽管京沪穗采取了多种模式的总量控制措施,但在杭州,简单采取强制性的限制措施,降低小汽车保有量并不符合交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对我们交警部门来讲,当然很希望限牌,这样我们的担子会轻很多,但限牌涉及面太广,需要市委市政府进行综合性系统性的考虑。”
  限牌的好处大家看得到,总量控制住了。但弊端也有很多,交警说,一是目前相关限行配套政策尚未健全,如果杭州采取限牌措施,但周边地市依然放开上牌,实际控制效果肯定不好,同时还会造成政府税费的大量流失;二是限牌措施不能从根本上减轻杭州的道路交通压力,还会让车辆源头管理工作更难。比如上海,就有大量当地市民到杭嘉湖地区上牌,造成了车辆源头管理的盲区。
  停车:核心区停车费
  将适时提高
  杭州要进行停车收费改革,拟提高核心区停车费的消息,大家一直都记挂着。董佑华昨天透露,市物价局已经制定《关于进一步完善杭州市区机动车停放收费管理的实施办法》,将上报并经市政府同意后,适时出台停车收费改革措施。
  至于大家关心的拼车上下班问题,交警部门的想法是,关键是要把拼车行为与非法营运区别开来,而且涉及到交通事故民事赔偿、安全问题等,需要国家层面有政策,政府出台引导拼车行为的相关规范。当然,“拼车可以试点,由市交通运输局牵头制定工作制度。”
  董佑华还透露,目前,市政府应急办正在着手研究扩大错时上下班范围,但目前还没形成具体的意见和方案。
  最后,一个可能发生的变化要告诉大家:以后,如果你到街头去维护道路交通秩序,或许可以免缴罚款——董佑华说,今年,《杭州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要进行修订,交警想借鉴深圳的立法经验,把“自愿协助维护道路交通秩序可免予罚款处罚”的规定纳入《杭州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修改稿)里头,争取立法支持。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5-4-27 08:24 , Processed in 0.655539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