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922|回复: 92

[图档] 【杭城博物馆巡礼】良渚博物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0-2 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陌生城池 于 2013-10-2 19:15 编辑

        最近有机会去了一次良渚博物院,可惜未带相机,辜负了极佳的天气。不过手机照的外景也勉强能看,就发出来,聊备一格吧。

良渚博物院
【地理位置】
        杭州城北余杭区良渚镇美丽洲公园内。
【场馆介绍】
        前身是1994年开放的位于良渚镇上的良渚文化博物馆,2008年9月29日在美丽洲公园择地新建的良渚博物院正式对外开放。顾名思义,是一座良渚文化为主题的考古学文化专题博物院。
        良渚博物院基本展览总主题为“良渚文化——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突出展示良渚文明在中国和世界同类或同时期文明中的地位。在三个常设展厅中,分别陈列“发现求真”、“良渚古国”和“良渚文明”三个板块内容。良渚文化被誉为“文明曙光”,其发现和不断再发现,实证了中华文明起源多元说,长江流域是其中重要一支。
        良渚博物院建筑由英国著名建筑设计师戴卫 · 奇普菲尔德(David Chipperfield,柏林博物馆岛改扩建设计者)设计,虽然设计理念来自良渚文化出土器物——“一把玉锥散落地面”,但并不是完全写实放大的照抄[像余杭博物馆(中国江南水乡博物馆)那样],而是由不完全平行的四个长条体建筑组成,化繁为简,取“收藏珍宝的盒子”之寓意。整个建筑简练、大气,外墙全部用黄洞石砌成,远看犹如玉质般浑然一体,在依山傍水、野草凄凄的景致中,在蓝天白云间,既醒目大方,又和环境融合。内部还穿插设计了三个天井式主题庭院,营造了宜人的休憩氛围。


【必看展品】
        各种早期的玉器,雕刻精美,打磨光滑,纹饰主题神秘。黑皮陶。
【开放时间】
        开放时间:9:00—17:00(16:30停止进入)
      星期一休馆(维护、保养设备)
        咨询电话:0571—88778900、88773875
【收费情况】
        免费开放
【公交路线】
        372路、348路、313路、B支8路 至 良渚博物院站
        具体内容请查询巴士之家查询系统(本页面最上方有入口),或至问路吧在线问询
【第二课堂】
        有
【附近景点】
        美丽洲公园


延伸阅读:良渚博物院官网
相关博物馆主题延伸阅读:【巴家原创】杭城博物馆巡礼 · 第一季[试播版]作者:ericama1996

【场馆影像】
        博物馆外观(转自良博官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0 金币 +100 收起 理由
nowonder + 100 + 10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 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陌生城池 于 2013-10-2 22:34 编辑

交通线路图(转自官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 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开始发手机渣图。
入口处的荷塘。博物院周围叫美丽洲公园,美丽洲,其实就是“良渚”的现代叫法。公园景观经过几年的生长,已经很自然了。很好地烘托了建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 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进入博物院,先要经过一座平桥,两侧是荷塘。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 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入口,非常简洁,甚至没有通常的馆名上墙,只一块同样简洁的导视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 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另一个出入口:统一的导视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 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的景观还稍显空旷,要等这颗香樟长大,冠形饱满,虬枝纵横,才会有效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 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另一侧较大的荷塘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 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 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设想一下,5000年前的先民在此繁衍,饭稻羹鱼,祭天礼地,创造了早期文明。而今,又以博物馆的形式,这种文明被发现,被展示,被认知,也因而得以延续升华,充实了今人的生活,创造了新的文明。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 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公园里的指路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 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小休息廊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 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 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博物院外的公交站和公共自行车点。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 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猜猜看环节:这颗是什么果实?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 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入口庭院及展厅大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 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陌生城池 于 2013-10-2 18:35 编辑

展厅内,借用官网图。良渚文化典型器物——各种精美玉器
良渚文化及其前后相关考古学文化的地层关系模拟展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 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典型器物——玉琮,外方内圆,刻有精细繁密的线刻人面、兽面纹。祭祀礼器,作为随葬品,也是墓主人身份地位的象征,表明当时不仅生产工艺到了相当的水准,也反映了社会分工、阶层分化的现象。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 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玉钺-权力的象征。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 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玉装饰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 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透雕工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 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展厅内容非常丰富,还有各种临展。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你和你的小伙伴们有空还是亲自去领略一番比较好。
下面,继续介绍我很喜欢的博物院建筑。
这是三个内庭之一,也是唯一一个水景庭院,非常漂亮,池中散落的玉璧造型,又仿佛是水中的涟漪,点缀游鱼、睡莲,宁静而富有生趣。周匝是简化过的源自江南园林常见的美人靠,深色木质,与主体浅色石质形成材质、色调的对比。从展厅出来,突然出现这样一个耐人寻味的天井,真是让人惊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 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 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参观者流连此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 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另一个庭院,种满樱花,春天肯定很美。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5-4-28 03:51 , Processed in 1.037411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