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jason 于 2013-10-1 21:35 编辑
双层巴士身披“土豪金”重返杭城 阔别四年上路运营 国庆坐新Y9线游西湖吧 《人文杭州》记者 董慧青 文 实习记者 李泽浩 摄
时报讯 时隔四年,双层巴士以崭新的姿态重出“江湖”。今天,10辆崭新的双层巴士,接替原来的10辆Y9线红色敞篷观光巴士,以满身霸气的“土豪金”亮相杭城。新双层巴士将抛弃从前“屌丝”式的车型与色彩,沿着西湖景区重新出发。
新Y9线新增景区站点
据了解,今天正式上路的新Y9线,行驶路线为黄龙旅游集散中心至动物园。“双巴”票价5元,可使用IC普通卡,全程行驶25公里,中途设22个站点。
上周四,记者有幸抢先试乘新Y9双层观光巴士。与“老双巴”不同的是,公交公司对“新双巴”线路进行了调整。在一个小时的车程范围内,双层大巴途经西湖景区内多个景点,如万松岭路口、净寺等路段,还会经过繁华的商业区域,如延安路商贸中心地段等。沿途站点还有四通八达的公交线路和地铁,更加便于市民游客“吃、喝、玩、乐”。
贴心的是,每辆Y9线上还都配备有一名导乘人员,为乘客提供沿途景点讲解和服务工作。在开通前,公交公司还对所有导乘人员进行了导乘礼仪、英语口语、沿途景点讲解等培训。首末班时间为黄龙旅游集散中心:8:00—16:00;动物园:9:00—17:00。
上层偏矮只能坐不能站
与老“双巴”相比,新车的车型外观流畅,色彩则是目前最流行的“土豪金”。新车身长12米,身高3.98米,比当年的老式双层巴士“矮”了20多厘米,比普通公交高了约三分之一。
走进车厢,上下两层采用了全封闭顶开式玻璃窗,沿途风景在大采光设计的玻璃窗外,尽收眼底,同时也保证了乘客在乘坐过程中的安全。下层车厢非常宽敞,层高1.8米,设置18个座位。座位在车厢的后半部分。车厢中部安装有一排安全扶手,可供游客站立时使用。
而上层车厢共有46个座位,层高较低。对于女性乘客来说还好,对高于1.72米的男士,就要弯着腰走了。司机师傅说,出于安全考虑,这层不允许游客站立。
楼梯无转角车内有空调
作为一位驾驶过新老两代双层巴士的老司机,Y9线车队的张队长最大的体会是,老的双层巴士没有空调,夏天基本靠开窗通风来调节车内温度。而且车使用柴油,常常会在屁股后面吐出一团团浓重的黑烟。老的双层巴士内设有挡位,在驾驶过程中,劳动强度非常大。新的双层巴士开起来则要轻松许多,并且车内配备了空调,发动机使用天然气,驾驶环境也比之前优越,视线更好。
张队长还特别提到了新老双层巴士上的楼梯。“老双层巴士上前后两个楼梯是旋转式设计,有一个90度的倒角。乘客上下时,需要在楼梯上90度角转来转去,而且空间略狭窄,如果有两个乘客正好一上一下,那就很容易堵住。新双层巴士的楼梯则宽敞许多,更不用乘客在上下楼梯时转来转去。”
如此看来,老的双层巴士与新的双层巴士一比较,犹如“屌丝”与“土豪”,不但如此,“老双巴”实行无人售票,各种车上发生的琐碎事情,一律都需要司机一人承担解决。而“新双巴”车,除了外观霸气,车内还配有美丽的导乘小姐,在上下客、开关门时,会主动提醒乘客注意安全。
最大限度减少树枝刮擦几率
同样都是双层巴士,杭州2008年后逐渐退出运营线路的老双层巴士,曾有一件特别让人头疼的事,那就是双层巴士与行道树之间的纠葛。
“双层巴士在运行前,公交公司的领导特意在杭州每条路线上都试开过一遍,从而确定了以后的18路、10路、31路、11路、26路作为双侧巴士运行的线路。不过当年那些线路经过的道路,两旁行道树都还很小,也不是很茂密,所以在行驶和靠站中都未遇到问题。”
据原公交集团退休职工庞培华介绍,随着时间推移,那些行道树也在慢慢长大,树枝与车子就出现了刮擦的情况。特别是车辆在正常行驶中产生的刮擦,常常会把车头上客门处的二楼挡风玻璃打碎。
“我们那时几乎每天都要把打碎的玻璃整块换掉。这个问题,不管司机如何小心翼翼,都无法避免。因为他们需要顾及上层玻璃不被树枝刮擦,也要顾及车辆按照公司规定靠站。”庞培华颇为无奈,公交公司规定公交车辆在停靠时,与车站边缘必须相距50厘米。司机们顾下就不能顾上,很是纠结。除此之外,一块玻璃的维修费需要1500元左右,每天都有玻璃破碎,光是维修费也是笔不小的开支。加上挡风玻璃是防弹玻璃,打碎之后只是开裂,严重影响视线,乘客们的意见很大。
庞培华说:“新的双层巴士回归后,同样也会遇到这个老问题。”不过,Y9线车队的张队长告诉记者,现在的巴士因为是观光线,不但行驶的路线与以前市区行驶不一样,而且在车速上也不会超过40码,并且有固定的车道,会大大降低树枝的刮擦几率。而且,新双层巴士上层前挡风玻璃两侧,都安装了防撞栏,来阻挡树枝的刮擦。在车辆开通前,他们经过几次实地行驶,将沿线路段树枝低、容易刮擦的地点标记后,在园文局的帮助下,修剪掉一些小树枝。对于那些大的行道树,则会用明显的警示牌来标记,提醒司机注意。除了这些措施外,Y9路车队还特意挑选了行车操作技术好、经验丰富的司机来驾驶双层巴士。
●记忆
双层巴士曾刮起“杭儿风”
许多杭州人应该都清楚地记得,1996年4月,双层巴士首先在杭州城内的两条公交线路上行驶:一条是18路,另一条是10路。那时候,双层巴士在杭州可是一件新鲜事物。不少杭州人在双层巴士运行后,纷纷前往公交站点候车。大家都想抢先体验一把坐双层巴士的感觉。事实证明,在二楼车厢内观赏沿路风景时,因为与单层巴士视角不同,那种居高临下的乘坐体验着实让人耳目一新。
于是,18路公交车在运行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了暂时性的旅游观光车,大家从起点坐到终点,有不过瘾的,还继续坐回去,一直到“杭儿风”过去,这样的情况才渐渐少了。其后,11路、31路、26路公交线路上,也开始跑起了双层巴士。一直到2008年,双层巴士才陆续退出杭州的公交线路。
坐车看风景容易触发“歌瘾”
双层巴士不仅刮起过一股不小的 “杭儿风”,也留给人们太多记忆。听说退出江湖四年后重新回归,家住翠苑五区的钱先生也很激动。以前,他在不开车的时候,一般都坐公交上班,最爱双层巴士的二楼。
“在公交车上发生的事情你永远也想不到。”比如,有一天他早上去上班,10路公交车很空,他便拣了个二楼靠后的座位坐下。正百无聊赖打瞌睡的时候,突然身后传来一阵嘹亮的歌声,那人唱的是《青藏高原》。一句“那就是青藏高原”,把他的瞌睡吓醒。他看到在车头第一排的座位上坐着一个中年男子,兀自还在拉长音咬着“高”字唱了半天没唱完。也许是因为双层巴士二楼的空间,比单层巴士要多了一丝自由的感觉,或者因为二楼坐着看风景让人容易触发“歌瘾”,在公车上唱歌的人并不在少数。
钱先生还曾遇到过一个小伙子在车上旁若无人唱歌,一首接一首。不但如此,同一首歌,他居然可以唱完普通话版换个粤语版再唱一遍,堪称公交一麦霸。
当听说新双层巴士将运行,钱先生笑了:“我想,一定也会有人和坐老双层巴士一样,在车上唱歌的!”
青年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