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奕 本报讯 昨天,下雨,8点刚过,钱江四桥、三桥就集体排起了长队,最惨的仍旧是四桥,进城从滨康路上方一直排到庆春路上方,速度每小时20公里。过了江后,江北的城南地面道路也全线拥堵,东西向望江路、解放路,南北向中河路流量最集中。 四桥的拥堵,一直到昨天中午还没有缓解。据网友“火星男VS火军帝”昨天11:00发的照片,从四桥南端一直到标有“复兴大桥”几个红字的蓝色拱圈这里,长长的车队一眼望不到头。 过江难这个课题 政府部门首次牵头系统研究 过江难的问题,快报多次报道过。昨天上午过江这么堵,交通近乎大面积瘫痪,快报也到相关部门去采访,看有没有一个好的应对办法。 从杭州市规划局传来的一个好消息是,他们最近刚向市政府上报了一个《杭州市过江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研究》(以下简称《规划研究》),并获审批通过。 虽然这只是一项课题性的研究,而不是专项规划,但至少已向我们传递一个重要信息——过江难,已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该《研究》可以说是近些年杭州第一个由政府部门牵头,正式对过江难进行深入系统剖析的课题,并且里面分析的现状、过江交通存在的三大问题和提供的相关解决思路,也将为下一步城市空间规划、道路建设、公交布局等提供重要借鉴。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项《研究》,可以说是杭州市解决过江难的重要前奏。 过江车辆近一半 挤在一桥、三桥和四桥 公交过江交通比例过低 具体负责该项《规划研究》的,是杭州市规划设计院鲁亚晨工程师。鲁工说,目前的过江交通主要存在三个问题:需求不均衡、方式不集约、功能不匹配。 先说需求不均衡。目前,每天杭州过江的机动车总量为23万辆,按钱塘江上的过江通道来算,通过这些车辆一点没问题。 但是,这23万辆车,不是平均分布在每条过江通道上的,它们中的46%,集中在钱塘江大桥、复兴大桥和西兴大桥上,导致这三条过江通道成为钱塘江上的“堵王”。 据调查,目前的过江需求中,约60%是依靠小汽车来解决,公交过江仅占34%左右。虽然去年地铁1号线开通,公交过江比例有所提高,但和国内外其他沿江城市相比,还是很低。 鲁亚晨说,他们希望今后杭州过钱塘江的公交比例能提高到66%-71%,其中轨道交通方式占公交比例为67%。 好不容易过了江,你总得有地方快速疏散,否则堵在那里,不但造成城市地面道路“肠梗塞”,还会一路蔓延,进一步加剧过江通道上的拥堵。 这就涉及到沿江两岸路网的匹配问题。 举个例子,目前江南一带路网不够完善,像江南大道如果能再一直往东延伸过去,那么今后从滨江通往下沙、九堡一带的车辆,就没必要再转到主城区来。 还有,四桥下桥后,目前只有中河高架“华山一条道”,如果今后秋涛快速路四期建成,往城东走的车辆,就可以直接从复兴立交桥这里转到秋涛南路高架上去了。 制图:高薇 钱塘江大桥至九堡大桥段 还可再增加两条机动车过江通道 那么,有没有可能在钱塘江上再建过江通道? 鲁亚晨他们把钱塘江分成三段—— 中段(钱塘江大桥至九堡大桥段):这是杭州城跨江发展的中轴线,是主城区与江南副城联系的主界面,也是过江供需矛盾最集中的地方。 这一段,快报曾多次报道过,规划中打算增建两条过江通道。目前“脚步”相对快一点的是望江路过江通道,一头连望江东路,一头连江南的江晖路;还有一条过江通道是青年路过江通道,主要连接奥体城和钱江新城核心区。 在《研究》中,认为这一段还可以再增加两条机动车过江通道,也就是说,中段总共增加4条机动车过江通道。但这2条通道位置,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并且4条通道中,有部分可专门用作公交专用,以强化公交过江的优越地位,提高公交过江比例。 除此外,中段还有3处轨道过江通道和1处铁路过江通道(杭长客运专线)。 西段(钱塘江大桥以西):这里是饮用水源保护区,过江通道不适合多建。《研究》认为,近期应尽可能发挥之江大桥作用,预留1处轨道过江通道和3处机动车过江通道,以支撑之江新城的发展。 东段(九堡大桥以东):除远景轨道交通通道外,建议暂控制4处机动车过江通道。 这样,今后钱塘江上的过江通道,将由现在的11处机动车过江通道和1处轨道过江通道(地铁1号线),发展为远景不少于22处机动车过江通道和9处轨道过江通道的规模。 还有常规公交,如果能尽量把两岸的公交线路和过江地铁相接驳,或者和沿江的公交换乘中心相接驳,相信坐公交过江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恢复钱塘江轮渡 有关部门已在研究 不鼓励过多的过江交通 而是有意识地引导并逐渐减少 《规划研究》还对过江慢行交通做了研究。因为目前每天有2万人是骑车或步行过钱塘江的,而且今后这个数量还有可能增加。 《规划研究》建议,今后钱塘江水上公交也可成为过江慢行交通的方式之一。 据悉,目前其实有关部门已在研究恢复钱塘江轮渡的事。或许不久后,人们又可在钱塘江上看到轮船慢悠悠开驰的影子,就像香港的“天星小轮”,成为美丽杭州的又一道风景。 不鼓励过多的过江交通 而是有意识地引导并逐渐减少 鲁亚晨说,不过,过江的事,涉及到一个城市空间的合理布局、两岸道路的进一步完善、公交系统的配套等,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 像城市空间的合理布局,如果今后江南、江东一带的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住在那里的人们,上班、生活也都在那儿,就不再需要辛辛苦苦过江了。 这应该是解决“过江难”最理想的模式,但不可能一下子达到,只能是慢慢往这个方向努力。 所以,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城市的远期发展不应该是鼓励过多的过江交通流量,而是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并让其逐渐减少。在这个大前提下,同时来合理解决过江交通需求。 总体而言,钱塘江两岸人们过江要过得“顺气”一点,近期最大的希望还在于地铁,现在已开通1号线,明年上半年开通2号线东南段(萧山朝阳村—钱江路站),接下来,4号线一期(滨江东冠路站—彭埠站)、5号线一期(萧山香樟路站—余杭科技岛站)、6号线(转塘双浦中心公园站—钱江世纪城丰北站)一期估计要到2018年、2019年建成。 机动车过江通道方面,最有可能建成的是望江路过江通道和青年路过江通道。其中望江路过江通道,城建部门已在做前期。 杭州市规划局说,《杭州市过江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研究》目前只是一项研究,下一步他们将在此基础上开展一系列后期深化工作,包括过江通道、公共交通过江换乘接驳系统以及水上过江交通等,并进行细化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