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想让中国公益走得更健康 “公益大咖”俞真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时报记者 寿亦萍 见习记者 曹浩骏 文 时报记者 王昊星 摄 性格爽朗、大气,是俞真给人的第一印象。后来听她的故事,还知道她是个微博控,喜欢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 俞真是谁?在杭州的公益圈子里,她算是一名“大咖”,手上负责着千名义工组成的团队。 作为杭州市慈善总会杭州网义工分会(以下简称义工分会)的秘书长,俞真提倡快乐地做公益。也正是因为公益,让她结识了现在的男朋友。 俞真是个较真的人,做什么就要成什么。今年,她报名参加了专门培养中国社会企业家的公益项目“易社计划”。4月中旬,经过层层筛选,她获得了超过1万美金的全额奖学金赴美交流。哈佛、耶鲁、斯坦福,这三所世界名校,俞真从没想过自己可以进去学习,更没想到有一天会站到讲台上,和这些学校里的教授探讨中国的公益发展。 “中国的公益组织走到今天,或许应该寻求更为健康、更具生命力的发展方向。”俞真毫不掩饰自己的“野心”,“我想要把义工分会转变成社会型企业,或许这并不一定能成功,但是总要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赴美交流 社会型企业令她惊叹 用“大咖”形容俞真,是因为她策划、组织过很多大型的公益活动,“外来务工者子女夏令营”“大山里的奥运会”“公益市集”等等。 自从2005年加入杭州义工联盟以来,她从一名普通的义工成长为这个组织的带头人,身上肩负着带领这个组织的5000多名义工一起实现公益梦想的责任。 4月中旬,俞真搭上了飞往美国的班机,到哈佛、耶鲁和斯坦福三所世界名校交流学习,并与当地社会型企业家对话,争取美国投资人的资源与支持。同行的还有全国29名经过层层筛选的创业家。 “美国的社会型企业发展得特别成熟。它们不仅体系很成熟,办公环境也特别好。在那样的办公条件下一定能激发出很多公益创造力。” 俞真看到,在美国,有多种社会型企业通过自身的企业模式来实现对公益的贡献: 有些社会型企业是可以通过为企业量身定做改良的方案,来获得报酬,并将这些收益用于公益事业和自身运转。如替企业改良窗户和楼顶的构造,可以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这样专业和高科技的设计,是这个社会型企业能存活的根本。” 还有教育行业的“University now”的公益网校项目。即为一些家庭条件不好的孩子准备网上课程,通过在网校的学习和考核,学生可以得到文凭。学校还会和企业合作,帮助他们找工作。而项目经费的来源,则是通过远远低于实体学校的学费,和依靠给企业输送人才,获得企业的赞助。“为什么我们办的公益课堂,没有北大、清华或者复旦的老师愿意长期执教?”俞真很快回答了自己抛出的问题,“他们的老师在公益网校获得的报酬跟他们在外获得的报酬一样,是这个项目运行顺利的主要原因。” 除了看到成熟的社会型企业之外,还通过交流获得了一些新的想法。在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教室里,分组讨论“讲故事”时,她脱颖而出,站在哈佛大学的讲台前分享了她做公益的故事。 在与同学的交流中,她也看到了令她心动的成熟项目。香港同学的“公平贸易”就让她印象深刻,“我们在考虑将它引进到杭州。” “现在很多公益机构做出的义卖产品,进入到市场里并没有竞争力。很多情况下,其实是为了捐款而去购买。”俞真说,“但是‘公平贸易’里的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很强,咖啡、茶的口感都很好。而且因为做的是‘公平贸易’,刨去掉传统中间商的利润,也帮助到了农民”。 既能解决社会问题,又保障了收入来源,这就是俞真羡慕的能够实现“自我造血”功能社会型企业。 但是目前在国内,非盈利公益组织有很多,社会型企业的普及率却很少。俞真说,“现在,国内很少有人知道什么叫作社会型企业,为什么要做社会型企业,而要达到普及社会型企业的阶段,那还有很长一段路走。” 这条义工之路也曾感到彷徨 “人生的精彩不在于你站得有多高,而在于生命的宽度。现在,我也想看看我左右的风景,甚至站在不同的角度回头看看来时的路。”面对脚下的这条路,俞真坦言也曾感到彷徨。 2005年4月,俞真加入杭州义工联盟,成为了一名普通的义工。那时,她已经是一名相当成熟的商业杂志记者,拿着15万左右的年薪。 2007年底,俞真毅然辞掉了原本的工作,成为一名公益专职人员,负责杭州市慈善总会杭州网义工分会的日常运作与各类公益活动的策划、组织、执行。 这个决定,先不论家人的反对,就连朋友也无法理解。“收入变成了原来的三分之一,近两年稍涨。”让她喜忧参半的是,这份不怎么起眼的年薪,在公益圈里已经算高了。 俞真说,以前年轻,觉得喜欢就做,不会考虑太多生活问题。但是随着年纪和生活成本的增加,让她不得不思考——将来能给父母多少生活上的支持,能留给孩子什么? “每次想放弃的时候,我就跟自己说‘再多撑一天、一周、一个月,或许结果就会不一样!’”就这样,俞真坚持了8年。她说,就好像是在赌一把,只是她的赌注特别大。 “我们需要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专职公益人才,但是他们不应成为免费劳动力,而应该有与之付出的劳动相匹配的收入,未来的公益事业要靠他们接力下去。”俞真说。 但是,现实是骨感的。由于内地的公益组织没有稳定的资金来源,要做到实在是太难了。这也导致有技术的人才不愿意走进他们的圈子。 “公益组织要发展得长远,必须学会‘自我造血’!”那么,向社会型企业发展或许是个明智,甚至是势在必行的选择。 俞真说,自己愿意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即使撞得头破血流,也没关系,至少能给后来的人一些借鉴。” 如今俞真的父母已经退休,妈妈受到女儿的影响,也成为了当地义工组织的积极分子。 她正带领义工分会向社会型企业靠拢 今年稍早,义工分会经历了一次大变革,由原来的组织化操作模式转变为项目化操作模式,专业对口的人被分到了各自匹配的项目中去。 俞真说,这样的好处是,专门的人做专门的事,活动开展起来会更加专业。而相比之前,大家对一场活动的好坏,也会感受得更深刻。 “我们在之前的运作模式上遇到了一些问题,当时非常困惑,但这也成了我们创新的动力。” 俞真回国后,更是一心一意要把义工分会变成社会型企业。“现在,义工分会的运行已经在向企业靠拢,每个项目团队就好像下设的子公司,他们互相之间比创意、比效果。” “衣心衣意”“公益市集”等项目都红红火火运作起来,并且打出了一定的知名度,但是她却没有因此而松口气。 “很多朋友劝我停下来喘口气,但我知道自己不能停下来,也停不下来。未来的路还很长,我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 俞真心里一直都明白,由于社会对公益事业保障体系的缺乏,要把公益组织变成实实在在的社会型企业是不可能的,但是哪怕只有1%的希望,俞真说也要尝试。 同时,她也知道前路还有很强大的竞争对手,她很有可能半路夭折。“如果有一天,商业企业开始有意识地向社会型企业发展,会比我们容易得多。但我们不能因此就不去做,因为需要帮助的人是等不了的。” ●链接 社会型企业 指透过商业手法运作,赚取利润用以贡献社会。它们所得盈余用于扶助弱势社群、促进小区发展及社会企业本身的投资。它们重视社会价值,多于追求最大的企业盈利。
该贴已经同步到 婳墨的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