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03|回复: 0

[观点] 广州取经之道路修建的最优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20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ysbjlzx 于 2013-4-20 16:31 编辑

        对于杭州而言,高架路穿城是传统的快速路,确实很有效果,与此同时
快速路应该追求多样化,为了强行修隧道压缩为双向4车道的闹剧不应该再上演。
快速路无论是什么形式,都必须保证双向6车道和综合疏散能力。
(PS环北隧道上地后还要走新建的中河立交跨线桥跨越中山北路,景观方面并不比高架好)
        广州的快速路形式是最灵活的,充分考虑了节点疏散能力和下匝道路口通行。
比如大北立交,从转盘式立交修建之初就规划了地下下穿隧道,全国是一个创举。
下匝道路口通常会在横向增加下穿隧道,从而缩短红灯周期。
比如市中心的东风路就由6座跨线桥构成,繁忙的路口还会建全互通立交。
         打个比方,即使杭州99年建成了环城北路----天目山路高架路,却没有考虑南北向的
建国路,莫干山路,黄龙路的通行能力,那么天目山路地面现状就和现在相差无几。
       杭州新建的秋石高架桥,就存在天成路,望江东路,解放东路,庆春东路,凤起东路
五对主要矛盾路口,既没有规划全互通立交,又没有造东西向的下穿隧道,将来可想而知
      成都的快速路修建也比较创新,中心城区的天府广场,地铁车站上方都能修建
下穿隧道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在延安路---体育场路,西湖大道---建国路修下穿呢???
       近年来,杭州一昧追求地下快速路,就车道数量施工条件都不如南京苏州,对路口跨线下穿
系统的认识度还非常之低,管理方式也相当落后,造成了高架路下不去,地面路动不得的尴尬局面
       建议增加建国路,体育场路,望江路,莫干山路,新塘路的准快速工程,兴建若干下穿隧道
我所选择的道路都是双向6车道具有施工可行性的道路,基本没有城河和拆迁的干扰。
这样B1,B2,B3,B4,188就可以在市区一路走下穿隧道,大大加快市区公交的营运速度。
      我强烈建议快速路要因地制宜,比如艮秋立交进城段为高架,应该抬升接环城北路高架
紫荆港路--天目山路可以造地上的互通立交,文一路西段就改成路口下穿隧道,节约的成本可以用于
市区堵点的下穿工程和过街设施建设,再用以加快公交线路运营,
       快速路的建设一定要最优化,不要盲目追求地下隧道系统和地下互通立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4-6-3 14:29 , Processed in 0.190311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