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12|回复: 22

[新闻] 【都市快报】仙林桥直街和中河路交叉口明年要造地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5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仙林桥直街和中河路交叉口明年要造地道
联桥公交车站旁会做一个垂直电梯方便今后公交乘客进地道
2012-12-05  



  记者 陈奕 制图 高薇

  本报讯 仙林桥直街和中河路交叉口,要造一条地道,快报去年11月底报道过后,有些住在周边的市民老是来打听,地道什么时候开工?他们说,一直盼着呐,这路口车多、人多,实在难走。

  昨天,我从杭州市城建部门了解了一下,仙林桥直街和中河路交叉口地道,目前还在抓紧做一些工程可行性报告等前期工作,估计明年动工。

  记者体验:

  1分钟内 北向南快车道平均2秒一辆车

  仙林桥直街和中河路交叉口,我经常开车路过,每次都要停很长时间,等行人和自行车过街。

  这里人流量大,主要是旁边有个联桥公交车站,有12条公交线,经常能看到,等着进港湾式公交车站的公交车,在中河路上排成了长龙。

  这一带居民区也特别密集,沿仙林桥直街往西,就是孩儿巷,往东经过中河,是长庆街,都是老城区。市民平常过日子,买个油盐酱醋买点菜,都会穿过中河路,到附近的仙林苑农贸市场或者新华路农贸市场。

  不光是周围小区居民,再远点,像长宁街北端一带的居民或上班族,也得走路到这里穿过中河路。因为中河路的庆春路口和凤起路口之间,大约800米范围内,也就仙林桥直街是个主要路口了。

  昨天17:00左右,我骑车再次来到这个交叉口。正值晚高峰,路口车辆排得密密麻麻。

  数了数,南向北共2条车道,北向南除了快车道上有2条车道外,辅道也开了1条。

  之所以北向南车道多一条,估计主要是考虑到从中河路高架下匝道下来的北向南的车辆比较多。

  距离该路口北侧不远,就是一条中河路高架下匝道,一位刚好从仙林苑农贸市场买菜出来的阿姨说,有时候,碰上红灯,车辆长龙就一直连到匝道上,车子想从中河高架下来都难。

  我再问了路口东北角的报摊主。报摊主人过师傅在这里卖报纸已有10多年,说起仙林桥直街和中河路交叉口的堵,他直摇头,并说:“你看,再过半个小时,车更多,再加上自行车,行人过个马路更困难。”

  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路口斑马线上,两位蹬着高跟鞋的姑娘相互挽着,在下班高峰的自行车流中左右挪移,还没到对面呢,绿灯就亮了,一辆心急的黑色桑塔纳,“嗖”的一下就从她们脚后跟穿过,让人手心里捏一把汗。

  我看着表,大约1分钟时间里,光北向南快车道上就有25辆车子开过,平均2秒多一辆。

  设计人员实地观测

  交通流量让人吃惊

  在开始讨论仙林桥直街和中河路交叉路口是否有必要做人行过街设施时,相关人员专门到这里实地观测过。

  观测时间特意挑了早高峰:7:30-8:30。结果,南向北车辆1172辆,北向南2100辆,北向西车辆368辆。南北向骑的自行车2140辆,北向西骑的自行车204辆。南北向走的行人140个。

  另外,和它们方向垂直的,东西向过马路的行人有876个,自行车312辆。除了上班族,大多数为从长庆街、长宁街一带过来到仙林苑农贸市场买菜的大伯大妈。

  工作人员把观测结果绘成一张图,城建、规划、交警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看了,都吃了一惊,想不到这个路口看看蛮小,交通流量大得惊人。他们当场决定,应该在这里建个人行过街设施,而且要快。

  联桥公交车站旁会做一个垂直电梯

  方便今后公交乘客进地道

  那么,怎么建?

  去年11月快报报道的时候,在这建人行过街设施的形式基本上已确定为地道,因为建天桥的话,上方有中河高架,净空不够,除非选址向北走90米左右,才能达到桥上净空2米、桥下净空5米的要求,但这样行人从路口过来就走得比较远,太“折腾”了。

  但建地道也有很多种建法,当时设计人员做了三种方案,各有优劣。

  昨天,我从城建部门了解到,目前地道方案已经定下了,整条地道将呈反“Z”形,具体可看上图。

  地道主通道位于仙林桥直街和中河路交叉口的北面约25米处,其西面的出入口放在仙林苑农贸市场前,中河东侧绿化带,还有南北2个出入口。

  现在联桥公交车站附近,这里准备做一个垂直电梯,方便今后从公交站下来的人进地道。

  和杭州主城区其他地道不同的是,仙林桥直街地道几个出入口,除了自动扶梯外,还将设置自行车推行坡道,像东侧的南北2个出入口,北出入口就设了自行车推动坡道,南出入口则为自动扶梯。

  设计人员说,设置自行车推行坡道,主要是考虑到这里居民区多,有很多人骑车到仙林苑农贸市场买菜。

  施工期间

  中河路上交通不中断

  按照目前相关方案,地道建设期间,仙林桥直街和中河路交叉口交通将不会中断。

  譬如,工程人员会先造中河路西侧的半幅地道,北向南车流可往仙林苑农贸市场东门前的非机动车道走,而行人和自行车则可往中山北路绕行。

  西半幅地道做好后,中间北向南快车道就恢复,这时,南向北快车道要开始围起来做地道了,南向北车流就换到北向南快车道上来。

  如果该地道明年能开工的话,一切顺利,一般地道建个一年能完工。也就是说,可能到2014年,仙林桥直街和中河路交叉口就会多一条地道,行人和自行车过马路再也不用提心吊胆了。
 楼主| 发表于 2012-12-5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么大客流的站台就靠一个垂直梯,否则就要先跨过仙林桥再折回走地道穿中河路?这也太不科学发展观了吧。
发表于 2012-12-5 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哎哟,13路每次都要在这里吃红灯的。。。地道造好了就不会吃灯了哈!
发表于 2012-12-5 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2-12-5 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奇葩新闻。还说要尽快造,前期工作就折腾了一年,不知道都在干什么
发表于 2012-12-5 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2-12-5 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垂直电梯????看来设计的人大脑也没有回路……
发表于 2012-12-5 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电梯多余
发表于 2012-12-5 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脑子有没有短路啊?
发表于 2012-12-5 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机会去上海的南京路口拍一张照片-----关于浅表地道。
就是说,地道不是很深的那种, 最多比地面相差1米多一点,
这样,人们走地道过马路也不会绕太多的路。
我在想,这类地道应该在新建道路上推广,毕竟在修路时,造这样的地道成本很低的,
等马路用了以后,再挖很深的地道,花了钱不说,群众过一次马路也太累了。
发表于 2012-12-5 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要考虑非机动车啊。。。    建金衙庄地道模式
发表于 2012-12-5 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矮油,又是天桥又是地道
发表于 2012-12-5 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垂直电梯放在了最不该放的地方……
发表于 2012-12-5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2-12-5 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2-12-6 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图才知道仙林桥直街,不就是长庆街么。
 楼主| 发表于 2012-12-6 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姜峰 发表于 2012-12-6 12:24
看图才知道仙林桥直街,不就是长庆街么。

完全是两条路,只是因为后来旧城改造而让两条老街连起来了,但其实中间还隔着中河。
发表于 2012-12-6 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j8417 发表于 2012-12-5 14:50
垂直电梯????看来设计的人大脑也没有回路……

一次装30个人的也可以,就怕一次只能装5个人的。
发表于 2012-12-6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丸尾花轮 发表于 2012-12-6 14:50
一次装30个人的也可以,就怕一次只能装5个人的。

恩~30个人的倒也还好~不过终究不如楼梯来的方便……不过要下穿中河的话,地道应该蛮深的……只能用电梯了~
发表于 2012-12-6 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jason 发表于 2012-12-6 13:50
完全是两条路,只是因为后来旧城改造而让两条老街连起来了,但其实中间还隔着中河。

怎么把这个意见反映到设计单位去啊,TNND,我们在这里说了又没用的。。
发表于 2012-12-6 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j8417 发表于 2012-12-6 15:46
恩~30个人的倒也还好~不过终究不如楼梯来的方便……不过要下穿中河的话,地道应该蛮深的……只能用电梯了 ...

换成是我,肯定做类似于四季青杭海路的那种过街地道,双坡道,只通自行车的话,不用做的很宽很高,然后设置两条匝道让汽车可以通中河路。

好吧,我得做个图。
 楼主| 发表于 2012-12-6 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pop1433 发表于 2012-12-6 16:20
换成是我,肯定做类似于四季青杭海路的那种过街地道,双坡道,只通自行车的话,不用做的很宽很高,然后设 ...

啊,你要挖空这里哈?
发表于 2012-12-9 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傻得很 发表于 2012-12-5 22:40
杭州的道路浅表都铺了各种管线,蛋疼着呢!

还有条“中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5-4-28 18:42 , Processed in 0.629580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