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44|回复: 0

【南直淮安府桃源縣折檻堂朱氏仁孝支族源流叢譚】甲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20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甲編:關於【叢譚】之說明

甲之一◎ 洪武大移民的歷史背景;

甲之二◎ 先人初遷后的困頓艱難;

甲之三◎ 主要聚居地桃源地方的人情風物;

甲之四◎【鳳陽歌】的秘密與巴別塔的寓言;

甲之五◎ 始遷路線說明及家族在泗的生產、生活;

甲之六◎ 仁祖、都堂祖二公宦跡鉤沉;

甲之七◎ 關於“孝”、“仁”的闡述

乙編:【叢譚】文言文本

乙之一◎ 叢譚緣起兼系總目;

乙之二◎ 桃源孝子朱系出紫陽賢裔論;

乙之三◎ 仁孝堂堂號考辨及“仁”、“孝”之發明;

乙之四◎ 祖元祖為吾淮人一世祖說;

乙之五◎“寰宇士大夫不為君用”事徵;

乙之六◎ 有明遷蘇松徽饒諸府民以實江淮考;

乙之七◎ 仁孝支系始遷祖元公遷徙路徑解;   

乙之八◎ 桃源世為敝邑史徵兼錄蕭志裏俗謠諺;

乙之九◎ 明太祖禦書萬世根本以旌移民事辨(言孝第一);

乙之十◎ 文山先生【南海】詩解(言孝第二);

乙之十一◎ 錄文山詩系乎淮者以證史實以礪風俗;

乙之十二◎【鳳陽歌】廣事;

乙之十三◎ 仁孝支系賓祖、旌表孝子仁祖事略;

乙之十四◎ 敬愛支系司徒公留青錄。

丙編:【叢譚】白話文本

(本編章節、目錄、編次同乙編)

丁編:【叢譚】主要徵引書目

丁之一正史類;

丁之二志書類;

丁之三專題撰述類;

丁之四家乘類。

戊編:【叢譚】附圖

戊之一◎宋人繪本【折檻圖】;

戊之二◎ 文公手書之“忠孝廉節”,存安徽黄山黟县西遞胡氏宗祠;

戊之三◎ 明太祖禦書“萬世根本”,榜於中都(鳳陽)鼓樓;

戊之四◎ 集徽國文公手書“孝子朱”;

戊之五◎ 仁孝支系始遷祖元公遷泗路線示意圖;

戊之六◎ 司徒公親題“尚書”匾額,存山西陽城潤城上莊尚書第。


甲編:【尋找泗陽折檻堂仁孝支系朱氏家族的巴別塔】


                  ----關於【南直淮安府桃源縣折檻堂朱氏仁孝支族源流叢譚】的說明


我折檻堂朱氏仁孝支系在江淮大地繁衍生息了六百多年,在這個漫長的歲月里,先人關於“我們從哪裡來”、“我們的祖根到底在哪裡”的追問一刻也沒有停止過。十多年來,筆者一直在做這方面的工作,形諸文字,就是【南直淮安府桃源縣折檻堂朱氏仁孝支族源流叢譚】。基於行文、存史等諸多因素的考量,【叢譚】最終是以淺近文言寫成的。鑒於徵引的部分文獻文句比較晦澀,並且部分青年宗親對於文言較為生疏,故對【叢譚】(文言文本)的相關內容作簡要說明如下,但不對【叢譚】作逐句逐字之翻譯。


甲之一洪武大移民的歷史背景

在【有明遷民以實江淮考】一文中,筆者臚列大量史料佐證:故老相傳的紅蠅(讀如英)趕散,其實是“洪武趕散”的隱晦說法。當時,我們居泗朱氏家族祖居之徽州婺源(今屬江西),屬漢王陳友諒的勢力範圍。大家知道,有明立國之初,對於朱吳勢力範圍以外的割據勢力的打擊是很無情的。在【有明遷蘇松徽饒諸府民以實江淮考】、【“寰宇士大夫不為君用”事徵】兩章,筆者主要是徵引了明、清史籍關於江南重稅方面的記載、論證了明初對於知識分子、對於世家大族的抑制態度。這裡,有幾個地理名詞需作概念澄清:(1)洪武年間的官方文告、私人撰述所指的蘇州閶門移民(亦稱“楓橋移民”),實際波及了蘇州、松江、嘉興、杭州、湖州等諸多府縣。(2)這一時期的南直隸,轄有今江蘇、安徽兩省全境,這與六朝時期的地理概念,以及後世文化意義上的江南,都是有很大差別的。(3)同樣,文中的“鳳陽”也不等同于今天的鳳陽一縣,而是包括江淮共八州、十三縣在內的、龐大的行政區域。(4)今泗洪地方,也多有我仁孝支系族人,我元祖來淮,始居地即在今泗洪境內。但泗洪實為解放後新設,舊地原本分屬泗縣、泗陽。故行文不特別點明泗洪字樣。文中的“泗”,也不等同於今天的“泗陽”。


甲之二先人初遷后的困頓艱難

在農耕時代,受交通條件及生產方式的限制,移民,尤其是政府有組織的、強性的、懲罰性的移民,幾乎是剝奪了所有的房產、財物、生產資料的積累,而這些,都是在異地他鄉生產、生活所必需的、最最基本的。所以,筆者在【明太祖禦書萬世根本以旌移民事辨(言孝第一)】中寫道,“陸處無盧,舟居匪水,無有井渫、吊槔、翻車之具。”【明史●食貨一●屯田之制】記載,洪武四年,中書省建議道,“河南、山东、北平、陕西、山西及直隶淮安各州府的屯田,借用政府提供的耕牛的,抽十分之五的税,使用自有耕牛耕田的,抽十分之三的税。”更令人髮指的是:移民除了要直面經濟上的巨大困頓,還要承受精神上的巨大痛苦。移民也就是要把文化上的根斬斷,意味與親族的生離死別,意味對於未知的、變幻莫測的未來的恐懼。這包括:(1)如何處理與原住民以及軍(屯)戶的關係(當時普遍流行屯田,包括軍屯、民屯),以融入當地社會;(2)背負官府妄加的精神枷鎖(筆者【祖元祖為吾淮人一世祖說】寫道“既遷,且坐罪”,以斷絕移民的回鄉之路);(3)針對逃人制訂的嚴刑峻法的震懾。所以,【<鳳陽歌>廣事】里,筆者感歎說,“移民本來是國家拓荒墾土的功臣,奈何把他們當罪犯對待呢?!


甲之三主要聚居地桃源地方的人情風物

近七百年來,田賦、勞役、貢納、雜差而外,我遷泗族人承受的苦難主要是:兵(明初、民國),匪(民國)、水(明清)、驛(明清)。翻閱【明史】、【清史稿】,只要提到我族人主要聚居地的桃源,多是在討論治河。民國的私人撰述如【蜇存齋筆記】、【段祺瑞年譜】等,多有蘇北桃源土匪橫行的記載,甚至軍隊也參與搜“財神”、搶“財神”(“財神”即人質,因為可以勒索巨額贖金,所以美其名曰“財神”)。【邑有八無】條目描述道,“城市沒有城牆、村莊沒有瓦房、境內沒有風景、水里沒有魚鱉(縣境多行洪水,所以少魚蝦)、寺廟沒有香火、市鎮缺少商貿活動、百姓沒有多餘的糧食、讀書人家里卻沒有藏書”。為了盡可能地、全景式再現先人來泗初年的生產生活,【桃源世為敝邑史徵】一章,照錄了康熙【桃源縣誌●卷四●雜著門】。這是我們了解先民生產、生活的第一手資料。與此相關,考慮到我先人來桃,距離文丞相過桃不足百年。風物人情,差別不至太大。筆者摘錄了文丞相被囚解大都、路經桃源的有關詩作共八首,作為一個專題。另外,彙集了明清以降,各個歷史時期、各類典籍所引錄的【鳳陽歌】歌辭作為一個專題,以加深族人對於洪武大移民這一宏大歷史事件的了解。


甲之四【鳳陽歌】的秘密與巴別塔的寓言

一首 【鳳陽歌】,漫漫回鄉路。這首歌從朱明開國唱到乾隆中葉,唱了三百四十年。清人趙翼在其著作【陔餘叢考】里揭開了一個驚天秘密!鳳陽乞丐,行乞遍天下,其真正目的,是假此藉口,回鄉祭祖!後世遂成風俗!但也正是在乾隆中葉,發生了一件大事。這件事情以後,先民尋找故鄉、回歸故鄉不再具備現實意義上的可能。雖然此前的尋找、回歸,更多地也只是精神層面上的。這件大事是什麽?筆者先轉述【聖經●舊約●創世紀11】的一段記錄:那時,人們要建一座通天巨塔。耶和華說,一樣的人民,一樣的言語(one people, one language, one speech),所要作的事就沒有不成就的了。於是變亂他們的口音,語言彼此不通,於是他們停工、分散。這座沒有完工的巨塔就叫巴別塔。巴別,Babel“變亂”的意思。好了,謎底可以揭開了!乾隆中葉的這件大事,就是乾隆年間的譜禁運動。詳參【桃源孝子朱系出紫陽賢裔論】。因為這個事件,我折檻堂敬愛、仁孝兩個支族的家譜,一百六十年的時間都沒有再遞修,仁孝支系遷徙源流、遷移事蹟等一些重要史料被迫刪除、毀弃。筆者作【孝子朱系出紫陽論】,就是梳理居泗的朱氏家族被“變亂”、尋覓我們曾經的“巴別塔”的過程。


甲之五始遷路線說明及家族在泗的生產、生活

關於【元公遷徙路徑解】,筆者主要是參考安慶、合肥、泗陽、泰興等地關於各氏族的來源分佈的統計數據,以及漣水孝子朱自江南乘包頭大鐵船來淮的傳聞,並深研了婺源特殊的地理實況而得出的。1999年,筆者自南京乘江輪上行,歷安慶抵九江;2002年,赴黃山(古徽州)各縣市實地考察。遺憾的是,因為前文所論及的乾隆譜禁運動,康熙年間的泗州府城的沉沒,以及明初一貫施行的、對大族的打壓、破壞政策,關於我始遷祖元公的顯赫家世,乃至元公與大賢朱熹之間的世系傳承,目前很難有新的研究突破。惟望先人默佑,將來有新的文獻資料佚而複出。家族遷淮的生產、生活情況,則主要散書於【明太祖禦書以旌移民事辨】、【祖元祖為吾淮人一世祖說】、【元公遷徙路徑解】三篇考證。前文強調:先人來淮之初,是被幾乎剝奪了所有必備的生產、生活資料。【洪武實錄】、【鹽城縣誌】、【明實錄】都記載了徙遷之前,江北的破敗、沒落。一代移民的血淚和血汗,換來江北的空前繁榮,換來明太祖的禦書褒獎。這是明王朝最高統治者對包括我居泗朱氏在內的廣大移民的偉大功績的正式的、全面的肯定!與此同步,明王朝最終形成了“民安則國本固”的治國思想。


甲之六仁祖、都堂祖二公宦跡鉤沉                 

我仁孝支系旌表孝子朱仁的事蹟,在康熙、乾隆、民國各版【縣誌】、都有明確記載。筆者這裡提一個觀點:仁孝堂之堂號,不是始於仁祖,不是因仁祖的仁、孝而得名。論據有二:(1)先祖文公(朱熹)對“孝”有過闡述、發揮,孝道是我家族的優良家風;(2)我家族代有讀書人,不會大不敬地把先祖的名諱直接加之於堂號上。遺憾的是,關於先祖朱賓、朱仁的史料,目前還沒有更多的發現,還有待進一步訪查【於潛】、【寧溪】、【臨安】、【杭州】、【台州】、【南海】、【番禺】各志。筆者僅查考出給賓祖書碑的區(同歐)福是廣東番禺人。關於敬愛支系司徒公,筆者依據【明史】、【嘉靖丁未大金榜】、【乾隆寧夏府志】、【三命通會】、【北遊錄】等資料,考證了司徒公的交遊、宦跡、以及敬愛支系在明亡以後安貧樂道、不求聞達的高尚德操。尤足珍貴的是:依據【明史】、【明實錄】(嘉靖、隆慶、萬曆三朝)等資料,整理了司徒公宦跡,訪得司徒公親書“尚書”匾額,探明司徒公勛烈彪炳而【明史】卻不列專傳的深層原因:“世宗威柄自操,重典以繩臣下,而弄權者藉以行其私。於是出力任事之臣亦中危法受戮,邊臣不得自展布。”“權臣當軸,而敵勢方強,雖頗、牧烏能有為?”這也從側面證實了家乘所載會稽章禮【司徒公行狀】是可信的,具有高度史料價值。


甲之七關於“孝”、“仁”的闡述

關於“孝”與“仁”,筆者在【明太祖禦書萬世根本事辨(言孝第一)】、及【仁孝堂堂號考辨】兩篇有所闡述。又因為文山先生【南海】一詩是筆者父親在筆者啓蒙的時候就教導筆者的。在筆者探索我支族源流的這些年裏,總是深刻體味到:當年先人遷淮的心境、境遇與文丞相北行時都是很相似的,唯一的差別是:一居廟堂,一遠江湖。因此全錄拙作【<南海>詩解】於此,作為“忠孝一道”的餘論。這些文辭與觀點,在當今社會似乎有些過時。但是,“孝”,作為一切道德倫理的基礎,在傳統社會裏有其巨大的影響作用和現實意義。“孝”,不是空洞的理論與說教,而是切實可行的行為準則,是貫穿在日常生活的每個細節中的,是尋常百姓的子弟都可以踐行的。因為“孝”,所以要求自己“敬祖”、要“尊親”、要“勿貽親憂”(愛其身)、要“勿貽親羞”(養其德)、要“無改於父之道”(承父志)。接著,引用【仁學】等前賢著述中關於“仁”為“通達”、為“平等”的論述,試著闡述了“保孝保仁”,就是要“感恩报德”,當今社會,具體落實下去,就是要求本支族子孫要講團結、講仁愛。這對於端正價值取向、重建社會倫理、促進社會和諧是切要的。這也是我宗族遞修家譜的意義所在。


朱東潤先生言道,“整個的中國,不是一家一姓的事。任何人追溯到自己的祖先的時候,總會發現許多可歌可泣的事實。當我們想到自己的祖先,曾經為自由而奮鬥、為發展而努力、乃至為生存而流血,我們對於過去,固然看到無窮的光輝,對於將來,也必然抱著更大的期望。”(語見【張居正大傳】)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既然曾經的巴別塔已經湮沒於歷史的煙塵,那麼我折檻堂朱氏子孫,何不在先人生聚了六百四十餘年的江淮大地上,再造一座屬於我們折檻堂仁孝支系朱氏家族的、堪以告慰我們朱氏先人的通天巨塔呢?


是為【叢譚】前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5-1-11 09:51 , Processed in 0.262639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