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扑风

[讨论] 【公交互动】请此坛诸多斑竹、高手给予游九线的指点和赐教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9-5 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jason 的帖子

有道理,但换乘点等方面牵涉到一些政策问题,暂时无法完善。
发表于 2011-9-5 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扑风 发表于 2011-9-5 08:22
回复 【K308】 的帖子

欢迎双休日来体验一下,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怎么体验呀?专门开个私家车跑到黄龙去,然后换Y9的免费乘车牌?
发表于 2011-9-5 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jason 发表于 2011-9-4 23:47
我现在觉得Y9最大的问题是定位不清晰,若要做成西方国家通常非常流行的HOP-ON HOP-OFF(跳上跳下)类型的 ...

定位不清造成所有的功夫都是徒劳。
黄龙过于中心,将私家车开到这里再换车,不论是对旅行者本人的旅行,还是对于想环境景区交通压力来说,都是一个很不理想的地点。

周日实地研究一下,我建议:在未来的奥体中心就地建设一个大型自驾车旅游集散中心,理由如下:
1、此地位于江南,相对交通压力较小,而且由于奥体中心的兴建,周围土地在没有大型体育赛事的时候,闲置率会较高,充分利用起来,做大型私家车换乘中心具有土地操作的可能性。
2、此地位于机场高速末端,过江隧道南口,利于车辆快速抵达和快速离开,不对市区交通产生过大压力。其次,此地位于火车东站和火车南站的中间,另外周边还有新汽车南站和机场,可以考虑自由行游客的聚拢。
如果迁移黄龙旅游集散中心、六和塔旅游集散中心到奥体中心,并开通奥体中心至各大车站的公交车,那么可以同时释放两大集散中心的压力和由此对景区交通产生的压力,并且可以充分利用就近原则,把非本市自驾游的入境压力最大限度的控制在交通较为拥挤的主城区外,也能为奥体中心聚拢人气,防止出现空城。
这个方案的难点是:如何快速的使游客在奥体中心和以西湖为代表的中心城区之间往来,虽然这个方案的实施可以很大限度的减少自驾游游客进入中心城区,但是如果中心城区没有快速通道使游客撤离,那估计换乘效果有限,所以建议Y9环西湖线路改为两端点,即车从黄龙发,沿西线到六和塔,再折返经由玉皇山隧道和西湖南线,北线(或环西、曙光)返回黄龙,在黄龙和六和处设立一免费一站式班车与奥体中心接轨。
发表于 2011-9-5 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扑风 发表于 2011-9-5 08:24
回复 jason 的帖子

有道理,但换乘点等方面牵涉到一些政策问题,暂时无法完善。

但车型、票价和班次应该是可以独立操作的,如果能完善这几点,那至少是成功走出了第一步。
发表于 2011-9-5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游九线的班次、车型数年未变。而实际上的导乘服务,与开通时的下降很多,导游词一年比一年简化,语气有气无力。几年来杭州发展是有目共睹的。而游九线却没有得到一公司的有效发展。

另外楼主提到的免费换乘,实际上,手续超级不便。好像要到服务大厅填单子取票?而且还有人数上的限制?如此麻烦的服务,还不如直接降价,更为吸引人。

至于班次上的,我曾经等过40分钟的。现在要等多少时间,我也不是很清楚,别人问,一般我不推荐坐游九线,又贵、又破、班次又少,服务也差。
发表于 2011-9-5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游九线排气管冒黑烟非常严重!!!
发表于 2011-9-5 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半天,楼主没有实质性的回应啊
 楼主| 发表于 2011-9-5 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ganyilai 的帖子

这主意好!在将来的奥体区域有规划一个公交集散中心。
 楼主| 发表于 2011-9-5 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jason 的帖子

车型已在考虑,票价现在只能维持现状,班次可以增加。
 楼主| 发表于 2011-9-5 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keentwi 的帖子

这是我们管理上得问题,一定会改善的。
 楼主| 发表于 2011-9-5 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keentwi 的帖子

一定加紧整改。
 楼主| 发表于 2011-9-5 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个建议,斑竹能否组织联系一下回帖的诸位,实地体验一下,见面交流或能更好。
发表于 2011-9-5 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扑风 发表于 2011-9-5 14:18
有个建议,斑竹能否组织联系一下回帖的诸位,实地体验一下,见面交流或能更好。

可以考虑,不过可能我最近比较忙。你可以QQ联系我。120349952
 楼主| 发表于 2011-9-5 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的,希望能过沟通联系。
 楼主| 发表于 2011-9-5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jason 的帖子

好的,希望能多沟通联系。
 楼主| 发表于 2011-9-5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jason 的帖子

好的,希望能多沟通联系。
发表于 2011-9-5 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唉。。。很多楼主也想改进但权力不够吧
 楼主| 发表于 2011-9-5 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大雪封隧道 的帖子

尽力吧
发表于 2011-9-5 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ganyilai 发表于 2011-9-5 08:43
定位不清造成所有的功夫都是徒劳。
黄龙过于中心,将私家车开到这里再换车,不论是对旅行者本人的旅行, ...

        在建奥体中心增设换乘中心的设想和理由非常赞同。

        另外,我一直坚持认为应该整合现有景区公交(包括Y线)线路、编码和资源,统一视觉识别系统。

        1、现在景区公交的线路不尽合理,编码繁多,线路站点重复,一方面资源浪费,一方面人为添堵。不如重新整合,简化为双向西湖环线+各重要景点结点至各重要入城口、换乘中心的驳接线。在此基础上,加密发车频率、延长营运时间,推出组合票价,便于无缝换乘、续乘(版主所谓hop-on & hop-off,毕竟,在一部车上一路坐到黑,那不叫旅游,更何况还是Y9这种呼风唤雨的车型)。

        2、统一景区公交、Y线等视觉识别体系,包括车型、涂装、logo、编码、宣传语、司乘人员着装、佩证、乃至车票、乘车卡设计上,应该与城市普通公交有所区别(当然,整个杭州公交系统VI都做的很差,亟需改进提升),自成一个亚体系。给人以与世界遗产身份相匹配的,细节到位、形象鲜明的第一印象。
 楼主| 发表于 2011-9-5 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此论坛确实有高人!
发表于 2011-9-5 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陌生城池 发表于 2011-9-5 17:13
在建奥体中心增设换乘中心的设想和理由非常赞同。

        另外,我一直坚持认为应该整合现有 ...

周日单日往返来杭办事,新街口上下,过机场高速的时候顿生此计,话说机场高速以北,钱塘江以南,从三桥段到下沙大桥段,这部分土地的利用率实在太低了,一边我们在喊跨江发展,一边却是无人愿意过江,我不知道AK的跨江战略实施了几年了,但是总觉得这个江还是没跨过去,是由于跨江设施不齐全吗,非也,无论桥隧都是人造的,如果只是让庶民过江,那这江永远跨不过,所以应该让大量的公建设施跨江,尤其是现在早已显得局促的那些,比如奥体中心,旅游集散中心,车站,当然还有很多,大量的设施过江后,百姓就不必潮汐似的往返了,而公建设施的过江,也给主城区减去了压力,把老杭州留给一个自然和人文的杭州,而把新杭州建成一个面向未来的杭州,新老之间只有滔滔江水见证历史。
发表于 2011-9-5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陌生城池 发表于 2011-9-5 17:13
在建奥体中心增设换乘中心的设想和理由非常赞同。

        另外,我一直坚持认为应该整合现有 ...

西湖景区的编码真可谓五花八门,外地游客还以为有多家山寨公司分别运营,殊不知几乎全都是公交集团旗下的线路。除了老牌的4路、7路和27路,还有Y系列,J系列、观光系列。反正就是想把游客整到糊涂为止……
发表于 2011-9-5 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陌生城池 发表于 2011-9-5 17:13
在建奥体中心增设换乘中心的设想和理由非常赞同。

        另外,我一直坚持认为应该整合现有 ...

杭州公交估计VI是什么都不知道,编码混乱,本地人都看得晕
涉及景区线路的8字头 8/K8   Y8/游8  G8/观光8
发表于 2011-9-5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ganyilai 发表于 2011-9-5 20:40
周日单日往返来杭办事,新街口上下,过机场高速的时候顿生此计,话说机场高速以北,钱塘江以南,从三桥段 ...

江两岸的沟通,确实还远远不够。不仅仅是硬件上的,包括行政上的、文化上的,隔阂依然故我。
要消除这种心理上的隔阂,首先要消除硬件的隔阂。比如交通方面,桥梁、隧道、地铁、公交、出租,要加快建设、加快一体化。你提及的公建过江方面,最具示范效应的,无疑是政府部门,譬如市政府尽快迁入市民中心,省政府如能迁到对岸世纪城,则更理想。
发表于 2011-9-5 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扑风 发表于 2011-9-4 12:05
回复 [KYO] 的帖子

透露一下,今年年底前游二线先换新车。

请问,是什么车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5-5-1 14:51 , Processed in 0.682243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