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76|回复: 1

[新闻] 青年时报:你曾住过里仁坊巷吗?你有石库门的老照片吗?时报邀你寻访老底子坊巷记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14 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时报记者 宋意丽
■“寻访南宋皇城大遗址内的坊巷”系列报道1

  【开篇语】

  6月20日—29日,西湖申遗将在巴黎完成最后一轮的评议工作。

  完成西湖申遗工作后,接下来,杭州要进行南宋皇城大遗址和良渚大遗址的申遗。

  对南宋皇城大遗址申遗,有些人有疑问,杭州到底有多少南宋遗址留下来?

  我们认为,虽然地面上,南宋建筑荡然无存,但在地下,南宋皇城遗址比较完整。

  近年来的考古发现也证明这一点,曾经有一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中,杭州占了4个,都和南宋文化有关。

  南宋的山水格局至今也没变,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传承,还有坊巷格局,基本呈鱼骨状,以中山路御街为主骨,街巷为鱼刺,基本得到了保留,甚至连一些巷名都保留下来了,上城区很多巷名,就源自南宋。

  今明两年,杭州将实施“51131”南宋皇城街巷综保工程,对上城区范围内的5条主要道路、11条街道和31条坊巷进行综合整治。

  今起,时报推出“寻访南宋皇城大遗址内的坊巷”系列报道,挑选其中5条特色坊巷,寻访老底子的城市记忆。今天,我们介绍第一条坊巷——里仁坊巷。

  希望在某一天的清晨,你能邀上一票好友,去逛一逛那些充满人文情怀的坊巷。说不定,弄堂拐角倚墙而立的老人,都能跟你聊一个上午。


里仁坊巷

  俗称陶家巷,又称保信巷。它位于岳王路南侧,东起中山中路中段,西至惠兴路,南傍邮电路,长180米,是典型的“武林坊巷”。湖滨路一带自古就恬静祥和,风雅而不俗,宁静而不失富贵,自古以来就是达官贵人与外籍人士聚集的“风水宝地”。民国时期,闹中取静的里仁坊巷筑有多处私家别墅小院。

  

  【里仁坊巷之往事】

  那个年代 家家户户都要去“老虎灶”打开水

  里仁坊巷,位于中山路与惠兴路之间,旁边就是古玩爱好者集聚地——岳王艺术城。

  昨天上午,小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我一路寻到里仁坊巷后,发现没有周末古玩市场的喧嚣,小巷显得特别安静。

  里仁坊巷南面是一排两层的砖木结构民居,北面是高层建筑“东方金座”。从头走到尾,我就找到5户民居,两处公房。这里的门牌号呈奇数排列,其中1号、15号是公房,3号至13号是私房,17号是历保建筑“逸庐”。

  “原先巷子里的住家很多,一个墙门洞里要住好几十户人家。后来,因为造东方金座,很多老邻居都拆迁搬走了。”里仁坊巷9号的陆大伯,今年69岁。老人一聊起以前的事情,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

  “里仁坊巷靠近中山中路上的第一家店是一个‘老虎灶’,就是旧时人家打开水的地方;第二家是钟表店,再过去三二家店铺是一个棕绷店。巷子虽然不深,却很热闹,邻居们相处得都很融洽。”

  “那个时候,家家都有三只五只热水瓶,家家都会去打开水,男孩女孩打开水是那个年代里小巷的‘潜规则’,谁家孩子想偷懒,大人就会指着邻家隔壁的小孩说:你看人家‘小三’、‘阿二’多能干,比你小都一手拿二只哎……”在隔壁开一家香烟店的葛大川,也是年近七旬的老人了。

  两位老人,算得上巷子里的“资深”住户了。60多年过去了,他们依稀记得,“东方金座”后面原先是一个花鸟市场,繁华热闹程度赛过吴山花鸟市场。

  “前两天,一位曾经搬走的老邻居还回来看我们呢,可惜,老房子全拆了。”

  老人唏嘘不已。


  影视明星邬倩倩 是从里仁坊巷老墙门里走出的

  里仁坊巷并不出名,很多时候,常被旁边的岳王路盖过风头。但是,巷子里有两件事,至今仍被人传说。

  一样,是里仁坊巷17号的“逸庐”——一幢两开间两层、青砖西式花园洋房,建于20世纪30年代,保护修缮前作为住宅使用。它最早的主人是吴翊清,字逸卿,曾是浙江省邮政管理局高级职员。2006年却被列为杭州市历保建筑。

  2007年9月开始修缮。修缮工程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重点对墙面裂缝、屋顶、露台等部位进行了修缮。如在屋面增设了防水层;更换了腐朽破损的楼板;拆除露台加建物,增设防水层和室外木地板等。此外,为方便利用,还加建了卫生间等基础设施。

  另一样,是从小巷子里走出了大明星——邬倩倩。

  现在,巷子里的老人还记得,邬倩倩是住在里仁坊巷北面的一个墙洞里,具体是21号,还是15号,他们有点记不清了。从小,她乖巧伶俐,长大后出落成一个漂亮的姑娘。


  【里仁坊巷之未来】

  里仁坊巷怎么修缮

  希望听听老住户的声音

  上城区吴山指挥部担任此次里仁坊巷的整治修缮工作。

  他们认为,坊巷整治不是搞城市改造,也不是老街区的重复克隆。“我们希望恢复城市肌理,让小巷回归市井生活。”上城区建设局副局长陈勇坦言,曾经生活在里仁坊巷的老住户对小巷感情最深,对小巷整治最有发言权,他们很希望通过时报听听老住户的声音。

  目前可以初步透露的整治方案如下,但上城区建设局也说了,这不是一锤定音,如果市民有更好的建设性意见,他们愿意修改方案,直到接近完美。


  【修缮方案】

  里仁坊巷是典型的单边倒空间,一边是高层建筑,一边是低矮民居。视觉上仿佛是城市断裂带。

  今后,通过在巷子上增加小品节点,恢复南宋百工百业的繁荣景象,延续岳王城的热闹;在小巷的北面恢复老底子的一些坊墙,与南面民居呼应。

  里仁坊巷整个色调是白墙黑瓦,仿木窗,是一条很有市井气息的小巷。


  【特别征集】

  征集照片

  现在的岳王艺术城门口,原先有很大一块空地。空地上,曾有几块很有代表性的石库门。因为造艺术城,石库门被拆了。你手上还有石库门的老照片吗?或者你还保留里仁坊巷整治前的老照片,请联系我们。

  

  征集老住户

  你曾经住在里仁坊巷吗?里仁坊巷又要改造了,时报请你回去看看那些老邻居,也跟我们一起聊聊以前的故事。

  

  参与方式

  你可拨打时报热线28111111,或者发新浪微博@时报宋意丽,联系我们。也可邮寄照片至中河北路69号,青年时报社宋意丽收。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11-6-14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库门居民楼最多的地方应该是在孝女路的萱仁里一带吧,以前在长生路上也有不少,但都已经拆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5-4-30 13:40 , Processed in 0.46913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