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319|回复: 41

[转帖] 1983年美国友人拍摄的中国部分城市电车 (中国巴士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16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海、兰州的已转过.............

原图地址http://www.flickr.com/photos/lwdemery/3282314663/

成都 1983-11-11


沈阳 1983-9-12


南京 1983-10-2   也是32路,为什么南京和兰州的电车是3X路呢


天津 1983-9-19


有的城市电车系统萎缩了

杭州 1983-10-5  杭州电车还在,但这个湖墅南路是没有电车了


南昌 1983-10-13


有的城市还在运行

太原 1983-9-28


青岛 1983-9-30


广州 1093-7-30


有的城市据说要发展?

武汉 1983-10-18  这电车是“京?”不是传说中的京二吧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6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 1983-9  前几天网友发过的原装三门单机 8TR



太原市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6 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昌市
   

   

   

   



长春市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6 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州市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6 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成都市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6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发现更新到济南了





发表于 2010-3-16 20:24 |只看该作者
2010-3-16 20:25 上传
下载附件 (163.88 KB)



还是兰州电车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6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杭州 1983-10-5  杭州电车还在,但这个湖墅南路是没有电车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7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上 图 可 能 是 1 5 1 路 ,黄 昏 时 候 ,乘 坐 ,别 有 一 番 滋

味 .............这 场 景 象 我  《 这 张 老 电 车 照 片 是 杭 州 的 吗 》中 的 意 境 。

发表于 2010-12-17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有意境了~有时间机器的话,花巨资也要回到过去~

喜欢老底子的味道~淳朴、自然~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7 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以 上 贴 子 转 自 福 田 老 朋 友 的 作 品 ,谢 谢 !
发表于 2010-12-17 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个时候无轨电车就是发达城市的标志啊!

80年代的广州看上去明显比杭州发达么!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7 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美国人眼中1983年的郑州(多页清晰大图)
2010-12-01 09:32:15  来源:大河网

打印文章发送给好友
  • [url=]
    分享



    [/url]
    • 腾讯微博
    • 开心
    • 新浪微博

    • 搜狐微博
    • 网易微博
    • QQ空间
    • 人人
    • 豆瓣
    • 白社会
    • Digg
    • MySpace
    • Yahoo! Buzz
    • Linkedin
    • Mixx





[提要]  一个美国人于1983年走遍中国大江南北,拍得大量珍贵的照片。1983年的建设路 看起来像101路电车那时候是1路 同样还是建设路,人行道上有很多路人。传统风格的阳台,今天依然能看到修鞋大爷,这手艺已经很少见了 海报,女人的目光真是犀利。
600)?'600px':'auto'}" src="http://www.chinadaily.com.cn/dfpd/henan/201012/10ea458af5992b795e3d6eee757831d3.jpg">
一个美国人于1983年走遍中国大江南北,拍得大量珍贵的照片。此人大约在夏季到达郑州,住在中原大厦,并拍下了很多有意思的照片。

来源:大河网

[url=]1    /   23[/url]        1  2  3  4  5  6  下 一 页                 尾页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7 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样还是建设路,人行道上有很多路人。


这是国棉六厂,标语很亮。
现在的河医门口,在高架桥的位置。那时候只是一个路口
中原路嵩山路口向东看,那栋楼应该很熟悉,只是忘了叫什么名字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7 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郑 州  二 马 路 附 近



同样还是二马路,同志们在等公交车。



解放路和铭功路口


陇海铁路上的前进机车


海报,女人的目光真是犀利。

孩子们下课了,在做游戏。现在他们的孩子已经不小了吧。


来源:大河网


发表于 2010-12-17 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姜峰 于 2010-12-17 13:59 编辑

当时的坐电车上班还差不多,  挺快的。  

我记得小时候, 从卖鱼桥坐电车到武林广场是15分钟, 到火车站又是15分钟, 半小时到城站的。

售票员经常拿个小红旗敲打车皮,让骑车的人让开。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7 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民医院门口,大叔很开心。


真 高 兴 ,挖 到 这 么 多 郑 州 电 车 照 片 ,谢 谢 美 国 友 人 !

有 时 间 继 续 挖 宝 !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7 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 谢 姜 老 师 !我 们 曾 经 有 过 的 记 忆 ,那 样 美 好 !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7 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个月,
他拍遍神州
晶报记者 邓妍 实习生 万顷
  上海1983 南京西路  兰州1983 电车
  广州1983 中山五路▲   沈阳1983 市中心
  1980年,Leroy结束了人生中第一次穿越太平洋之旅后。1983年,他再次来到了中国。7月到10月,他在中国旅行了三个月,他几乎游览或“路过”了每一个省份。上传到Flickr的照片按城市分成了41个影集。而作为城市公共专家,Leroy还按自己的兴趣点,把这将近200张的照片按机车、电车和无轨车进行了分类。  26年前的单独旅行  Leroy无疑是令人羡慕的。因为,在中国的土地上自由的行走,对于上世纪80年代初来到中国的外国人来说,是一个不太可能的奢望。然而Leroy却实现了。Leroy说,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初,由于中美之间的商贸交流激增,中国向商贸关系的美国城市逐渐开放旅行团,然后这种旅行团很贵,而且不强调水陆运输。大概从1980年或1981年某个时间起,没有任何通知和宣传,至少没有英文媒介的预告,中国开始向个人发放签证。这在当时是非常难得的事情。他还听说一些个人游的警告,比如签证只能由香港发出,并且只能通过少数指定的学生旅行代办处办理。而且官方渠道通常不会提供有用的信息。非团体旅行者也是无法在中国提前预订住房和当地旅行社的。  可是,Leroy在得知这些限制之前已经买好了从旧金山出发,飞往香港、东京、洛杉矶的机票。旅行社当时建议他可以不多交钱将旅行时间延长至6个月。Leroy欣然同意,用他的话说:“作为一个代课老师,老板允许我可以自己决定休假时间长短。”在出发之前,Leroy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上了三个月的“旅行者中文入门”的语言课程,为这次个人旅行做足了准备。  铁路机车的“发烧友”  Leroy所进行的是铁路拍摄,在41个影集里,多是他拍摄有轨电车、无轨电车、蒸汽机车的镜头。而这样的拍摄在当时也还算顺利,除了出现一些误会性的阻拦,他基本都能按原计划进行。在拍摄交通的题材时,他总是穿着颜色明亮的T恤衫,使得自己看起来很显眼。Leroy打趣地说,因为从常理的角度来说,间谍是不会故意把自己弄得很突出。带着佳能TX SLR型号的相机,他一边拍一边做大段的中文笔记。因为有过一笔一画辨读模仿日本电车手册的经历,Leroy能够辨认并记忆下中国很多交通的标识和感兴趣的事情。  Leroy的旅行路线是从香港进入内地,沿着南部到西南部,再到中部,随后进入西北部,然后东北部、北部,紧接着进入东部,最后到中南部。  个性各异的城市旧貌  除了对交通类型的拍摄,Leroy主要是关注城市生活。在他镜头之下的城市风貌展现了中国城市的不同个性,然而,这些风貌都已经改变。在现代大楼统一模式下,人们开始怀念20多年前的城市景象。  广州老街在道路扩大时风貌难觅;郑州街边的拉面师傅为他留下了映像最深刻的憨厚笑容;照片还细述着哈尔滨百年老建筑的历史变迁;昆明滇池里百人游泳的壮观场面只留在了照片里;镜头下的青岛风景,有的雕栏犹在,有的朱颜已改;而沈阳的辽宁大学门口的小卖部居然可以向学生售卖酒实在让他很疑惑,因为他居住的公寓楼离沈阳火车站很近,Leroy浪漫地形容自己听了一晚上的“蒸汽火车交响曲”。  如今,变化出现在Leroy拍摄过的几乎每一个城市。“如果重返故地,我不一定能再认出现在的这些中国城市了。”Leroy说。  那些消逝的老街老巷,当存留在影像时并不一定是最后的存在方式。Leroy说,这些城市的旧景象是活生生的,它不应该被更新换代,希望有天这些城市的旧街景也能进入现代城市的版图中。正如墨西哥建立于1521年的老城镇,在今天的墨西哥城市的市中心依然存在。


下一篇 4

发表于 2010-12-17 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记得有一次,我坐火车到城站, 没有直接坐51电车,沿着城河公园走,看到电车线在金衙庄拐入解放路,我就跟着线路走。

这是一个早晨, 解放路挺空敞的,两边是已经光秃秃的法国梧桐,看着一辆辆电车从身边经过,心情真得蛮不错的。

那时我在杭州,最喜欢坐的就是电车了,因为外婆家在卖鱼桥,所以对拱辰桥特别好奇,特地坐电车到拱辰桥去转一圈,记得拱辰桥终点店这里是吃早点,花样挺丰富的。

从起点站上车,座位可以随便挑,真爽。那时的电车速度真快,在丽水路的那几根桥上,就象在杨公堤冲波一样。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7 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7.1985年的沈阳市中街,这是当时最为繁华的街道。图中的仿欧式建筑为沈阳市东风百货商店,建成于1928年。最早时的中街,两旁商铺都是平房,到了上个世纪20年代的时候,随着街上六大丝房之间激烈的商业竞争,这些老字号开始纷纷盖起了楼房,以扩大自己的经营规模。2006年,因为将在中街新建现代化购物中心——恒隆中街广场,东风商场正门20多米高的墙面被切割成30余块,装箱保存。待广场建好后,将被重新拼装,恢复原貌再见世人。

  8.照片中东风百货大楼入口处悬挂着“各式西服大衣展销”的牌子,这里汇集了当时最流行时尚的服饰,备受女性顾客的青睐。

  9.沈阳市车辆电讯批发批发站。旁边墙上张贴着“一个孩子好”的招贴画,计划生育国策在这个国家也正如火如荼地推行。


从中国轨道工业老照片回味那个时代【经典1983年中国各地高清老照片】连载{二}
2009年08月17日 星期一 下午 05:23
承接上篇:从中国轨道工业老照片回味那个时代【经典1983年中国各地高清老照片】连载{一}贵阳——昆明 贵昆铁路滇池西山广西境内   柳州铁路局车头郑州:注释说拍照者住宿在中原大厦上,这个大厦估计现在淹没在楼群中。拍照者多少对中国当时的铁路感兴趣。拍摄了一组大同机车厂的照片。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7 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拍照者多少对中国当时的铁路感兴趣。拍摄了一组大同机车厂的照片。





旁边是当时中国进口的空调大巴,好像是三菱或者是日野,日本的。

北京长安街

八达岭火车站。

天津解放桥


长春






接下来是鞍山。
东北很多城市都有有轨电车真幸福。



鞍钢

这是从东德进口的工矿电力机车,以前在柳州的铁路工厂也见过从东德进口的机车。


著名的抚顺露天巨型煤矿的大坑




抚顺矿务局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7 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中国轨道工业老照片回味那个时代【经典1983年中国各地高清老照片】连载{一}
2009年08月17日 星期一 下午 04:47

于网上发现1983年某友人游历中国的拍照集锦,十分经典,让人重新回味了20世纪80年代的那个工业发展中的中国。
e, c先从这个解放2158开始,地点可能是西安的某条专用线

1 s7 r, ~' T2 I9 T






西安街头↓

宝鸡火车站



安康火车站

成都



重庆




出于篇幅考虑,未完待续,请见下一篇文章。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7 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太 宝 贵 了 ,不 忍 割 开 另 立 分 开 发 图 ,继 续 欣 赏 。

承接上篇从中国轨道工业老照片回味那个时代【经典1983年中国各地高清老照片】连载{二}
沈阳:


辽宁大学

大连街头

去上海的途中,沈阳火车站。


经典的蒸爷:




拖头与驳船。

上海北站拍到的“小罗马”火车头。

外滩

苏州河

南昌

苏州


衡阳火车站

广州东方宾馆

越秀公园附近的公交车站

深圳,那时候还是个小镇。





香港只有两张。罗浮口岸

红磡火车站


全篇完结:从中国轨道工业老照片回味那个时代【经典1983年中国各地高清老照片】连载{一}
                  从中国轨道工业老照片回味那个时代【经典1983年中国各地高清老照片】连载{二}
                  从中国轨道工业老照片回味那个时代【经典1983年中国各地高清老照片】连载{三}


类别:历史记录 | | 添加到搜藏 | 分享到i贴吧 | 浏览(142) | 评论 (8)
上一篇:从中国轨道工业老照片回味那个时...    下一篇:西单女孩--任月丽 追寻自己的梦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7 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名美国人是谁

这组照片上,每张都写着“迪利来 出目里利吕井leroy W Demery.Jr”字样。

编辑搜网发现:leroy W Demery.Jr生于费城,在洛杉矶长大,在小学教书,每年7月、8月都有两个月的假期,1980年决定开始他人生中第一次穿越太平洋之旅。他先是到了香港,之后被好奇心驱使,他报了名过了罗湖。于是,深圳闯入了他的镜头。

其中的Shenzhen 1980,曾被南方日报推举为“也许是深圳最早的彩色照片”,照片还被有心人推荐到香港深圳的一个双年展。

在初次涉足深圳之后的第三年,也就是1983年,他又深入中国,沿途拍了许多城市的铁路建设和人们的生活风貌。
当年的访客现在已经56岁,他从一个业余的铁路发烧友变成一个城市公共交通专家,仍然生活在洛杉矶。

从2008年12月11日起,这批照片开始在网上汩汩上传。
发表于 2010-12-17 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图挂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5-4-27 14:11 , Processed in 0.846909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