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578|回复: 56

[论坛成长] 【强力推荐】《都市快报》最美徒步之城的六条最佳暴走路(Page2新增水巴时刻信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9 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规模河道整治已入佳境。杭州就算不是最佳徒步之城,至少也是最美徒步之城了。这对那些希望通过“暴走”来减少心血管疾病、降血脂、降血糖、减肥的人来说,是一个福音。

  北京天坛医院内分泌科从2001年开始,对住院的糖尿病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药物控制+快步走,经过多年实践发现,快步走对降糖效果非常好。

  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的神经学家们不久前选取数十位超喜欢吃巧克力的胖子,进行快步走减肥研究。研究发现,快步走可以让大脑对食物的刺激反应迟钝,从而起到抑制食欲的作用。这项新研究被认为“给那些渴望减肥的人士带来了福音”。

  已有的许多研究结果证实:每天快步走1公里,每个月能减少约0.3公斤的脂肪;一周快步走3小时以上,可降低40%患心脏病的风险;一天快步走1小时,可减少50%Ⅱ型糖尿病的患病风险,同时减少40%脑卒中的患病风险。

  与跑步、游泳、打篮球、打羽毛球等健身方式相比,快步走适合任何年龄层次的人,副作用也更小,目前正受到越来越多养生专家的推崇。

  2008年,杭州卫生系统举办的第一届健康运动会上,医生们在交流各自的健康养生心得时,很多专家提到了快步走。

  早在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就提出,预防慢性疾病“最好的运动方式是走步” 。同年,国际健身与大众体育协会提议设立了“世界行走日”,提倡走路健身,目前全球已有60多个国家参加。

  一个月前,由中国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和国际健身与大众体育协会主办的“世界行走日(中国)活动”5月10日在北京启动,这是有18年历史的“世界行走日”活动首次进入中国。“世界行走日(中国)活动”从5月22日至11月,将分别在青岛、沈阳、武汉、成都、上海等城市开展。

  所以这一期《一册在手》的主题我们定为“河边快步走”,我们精选了市区内的六条河道,这六条河道位于杭州东南西北中各个城区,沿河游步道都建得非常漂亮整洁,路面为沥青或青石板,很平整,空气也好,非常适合锻炼。

  我们绘制了每条河的步行图,标注了详细的公交站点、自行车出租点、水上巴士时刻表和厕所。

  如果你的上下班路线与这些河道重合,强烈建议你在天好的时候,步行上下班。即使部分重合,也可考虑步行+公交车或公共自行车的方式。

  休息天或节假日,建议你选择离家或单位较远的河道,快步走全程。除了健身,你还会看到一个角度完全不一样的新杭州。这些景点是你在马路上看不到的。


[ 本帖最后由 双截辫151 于 2010-6-9 22:48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0-6-9 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塘河——沿着马可·波罗的足迹感受历史

【历史沿革】

  公元1142年(宋高宗十二年)八月,一艘小船载着一个60多岁的锦衣老妇,沿大运河一路往南。15年塞北风沙的吹袭,老妇原本白嫩的脸上已布满皱纹。

  船到海宁长安后,转入一条叫淛西运河的河道,向临平驶去。而此时的临平淛西运河边,宋高宗赵构带着太子及文武百官,早早恭候在那里。加上看热闹的村民,沿岸人数达数千人。这个老妇便是15年前“靖康之难”中被金兵掳往内蒙古后归来的宋高宗生母韦太后。

  在响彻云霄的“恭迎太后”、“太后安康”的欢呼声中,韦太后上岸,在岸边的妙华庵稍作停留后,继续沿淛西运河向杭州城驶去,最后经盐桥运河(即现在的中河)进入临安城。

  这条后来让韦太后百感交集的淛西运河,在明朝时,被改称上塘河。

  上塘河是杭州历史上第一条人工河,最早由秦始皇开凿,俗称秦河。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时,又对它进行了拓宽和疏浚。在元末张士诚开凿新运河(塘栖至江涨桥段)前,上塘河一直是大运河进入杭州城的唯一通道。特别是南宋时,无论从政治、经济、外交、文化、军事上讲,上塘河都是当时最重要的一条河。除了韦太后南归外,宋使北上,金使南下、马可·波罗来杭州,走的也都是上塘河。岳家军的水营(打铁关)、元军的驻地(在半山衣锦桥)也都建在上塘河边。清康熙、乾隆两帝南巡时,也曾多次经上塘河入杭城。

  现在的上塘河,起于艮山门映月桥运河口,经海宁长安,在盐官镇注入钱塘江,全长48公里。河面宽30-50米,最宽处70米。

  【看点】

  两岸花木扶疏,绿草茵茵,小巧的亭台楼阁点缀其间,很像一个古典园林。沿途除了散落着大量的南宋遗迹外,最有特色的就是坝和拱桥了。

  坝:这可能是上塘河上最独特的一个历史景观了。走在上塘河边,你会发现很多以坝命名的地点或小桥,比如善贤坝、皋亭坝、姚家坝等。当年张士诚开挖的新运河终点在江涨桥稍北处,通过德胜坝与德胜河(上塘河分支,旧时也叫上塘河)相连。而之所以要在两条河之间修一道拦河坝,是因为运河水位比上塘河水位低了1米多。

  那么船只怎么越过德胜坝,从运河开到上塘河里呢?

  靠人拉!两岸安装有人力绞车,用粗麻绳拴住船头,两边各用6-10人(视船只大小),用力旋转绞车,将船只硬生生拖过坝(现在建国北路运河桥边的那个雕塑,反映的就是这段历史,根据19世纪美国一个传教士在德胜坝拍的照片制作而成)。解放后,由于运输工具的改变,船只排队翻坝的现象看不到了,当年的泥坝也都变成了钢筋混凝土船闸。

  欢喜永宁桥:上塘河最漂亮的地方就在杭州灯具市场对面的欢喜永宁桥。欢喜永宁桥建于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横跨上塘河,为单孔石拱桥,桥长40米,宽5米。桥上有8根望柱,柱头雕有石狮子。原来桥下还有松木搭起的宽1米的古纤道,现在已经看不到了。

  站在桥上往两岸看,西面是新建的古色古香的皋亭农家风情小镇,东面是新建的石桥特色商业街(有露天茶座),目前正在招商。规划部门说,这一带将打造成吃农家菜、户外自助烧烤、垂钓、游湖的特色街区。这里还将集中重塑“上塘八景”——“十里桃花”、“古松老桥”、“双桥桃虹”、“坝忆今昔”、“半山依君”、“百里纤塘”、“赤岸神木”、“丁兰情结”。据说古时这一带桃花非常有名,曰“绛雪”。可惜我去的那几次,都已过了花期,没有看到“一箭春水开明镜,两岸桃花夹彩虹”的景象。

  【提醒】

  从映月桥到半山衣锦桥的滨河游步道已贯通,长约11公里。

  要注意两个中断点:

  西岸游步道在浙工大有个中断点(潮王路至德胜路),只能从上塘路绕行。

  东岸中断点在城北体育公园,那边在施工,绕不过去,所以你想一直走到半山的话,建议到香积寺路后,改走西岸。

[ 本帖最后由 双截辫151 于 2010-6-9 17:36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0 +1 金币 +100 收起 理由
nowonder + 100 + 1 + 100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0-6-9 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0-6-9 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0-6-9 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0-6-9 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古新河——市河中的白堤

  【历史沿革】

  古新河是杭州唯一一条源自西湖的河,起于少年宫广场东侧的圣塘闸,向北穿越环城西路、环城北路后,至左家桥折向东去注入运河,全长3800米,河宽20米。旧时也有把圣塘闸至环城北路混堂桥段称桃花港或桃花河的。

  历史上的古新河主要有两大功用:泄水、护城。

  每当汛期遇到大雨,西湖水位高涨,此时圣塘闸开启,高出古新河水位五六米的西湖水穿涵洞,奔涌而出,发出隆隆声响,一时间,古新河水位猛涨,浪击岸壁,犹如钱江大潮,颇为壮观,古人把这一景观称为“陡门春涨”,为旧时“湖墅八景”之一。现在的古新河仍然担当着调控西湖水位的作用。

  每次走在古新河边,总是对它的名称很好奇,怎么又是“古”又是“新”的?这两天查了很多资料,发现这个名称可能与张士诚有关。

  元朝末年,张士诚筑杭州城,西城墙至钱塘门后,继续向北,延伸到长板巷(今潮王路北面)。又在城墙外修护城河。从查到的资料看,当时圣塘闸至武林门段的河道(桃花河)已经有了,而武林门以北的河道则是张士诚命人新挖的。为了区别于已有的桃花河,当时的老百姓把这条新挖的护城河取名新河。新中国成立后,考虑到桃花河和新河其实属同一条河,遂重新命名为“古新河”,取的是古代开挖的“新河”之意。

  在这条护城河边,发生过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明嘉靖年间,严嵩当道,朝纲错乱,倭寇趁机进犯浙江。嘉靖三十四年,即公元1555年夏天,倭寇血洗塘栖后,沿运河一路向南,向杭州城进发,最终兵屯湖墅,在杭州城外纵情烧杀抢掠。地方长官吓坏了,号令坚守城门不出。武林门守将阮鄂非常愤慨,力排众议,打开城门,迎逃难百姓于城内避难。有一天,倭寇沿古新河西城墙一路杀到武林门。阮鄂顶着被上头追究的风险,命令手下100多人出城迎敌,与倭寇在古新河混堂桥上(今市政府正门东侧)展开血战。一名叫汤十八的勇士端着长矛冲锋在前,如张飞再生。倭寇很快招架不住,退离杭州。

【看点】

  走在古新河边,你会发现,它与白堤有点类似,也是夹株桃树夹株柳,亭、台、桥、廊、石雕穿插其中,典型的江南风光。旧时“湖墅八景”之一的“半道红雨”,指的就是春天时,一阵风吹过,绵延数里的桃花像红雨一样落下,铺满半条古新河的唯美景致。现在已是6月,早过了花期,“半道红雨”的景象今年是看不到了,不过现在的古新河边,桃子已挂满枝头,特别是环城西路至体育场路段,树上的桃子结得密密麻麻。

  去年2月,古新河成为杭州市首个河道安全设施设置试点,打造杭州最安全的河道,岸上间距100多米就有1个救生圈,沿途还设有多个红色救生箱,里面有软梯、救生衣、伸缩式救生杆等。一旦有人落水,可以迅速施救。

  古新河还是杭州河面绿化净水的试点河,一年四季,从文晖路至环城西路段的河面上都长有绿色植物,去年夏天种的是水葫芦。到了冬天,水葫芦捞起,改种黑麦草(一种可以在水里生长的麦子)。现在,黑麦草已经有1米多高了,到了收割期。

  【提醒】

  运河至左家桥段不通游步道。

  左家桥至环城西路段的游步道已贯通,但东岸游步道在米市巷、西岸游步道在市政府,各有一个中断点,不过中断点旁都有桥,可以改走对岸。

  环城西路至圣塘闸段,西岸不通游步道。东岸游步道要过了省府路后才有,然后一直通到圣塘闸。

[ 本帖最后由 双截辫151 于 2010-6-9 17:43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0-6-9 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0-6-9 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0-6-9 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0-6-9 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余杭塘河——市区最美最艰苦的暴走河道


【历史沿革】

  历史上,余杭塘河曾是杭州人民的救命河。它开凿于南宋(据马时雍主编《杭州的水》)。

  公元1247年,南宋淳祐七年,杭州大旱,西湖见底,百井干涸。为解决京城百姓吃水难问题,朝庭上马了一项“引天目水工程”:通过余杭塘河,将天目山上的来水,从余杭,引到八字桥,再从八字桥凿渠直通西湖。注入西湖的天目水经地下涵管,流入临安城。

  100年后,元朝末年,为了便于军粮运输,吴王张士诚率20万军民,历时十年,从江涨桥(信义坊通往杭办大厦之间的那座桥)到塘栖,挖了一条“宽二十丈”的新运河,新运河在北端与余杭塘河相连,南端连接隋炀帝开凿的江南运河。自此,产自余杭镇、仓前镇、蒋村乡的大米和其他土特产,经余杭塘河、京杭大运河,源源不断运往北方,余杭塘河也因此被称为“运粮河”。

  上世纪80年代,杭州热电厂在余杭塘河北大桥边建起,这条“运粮河”又变成了“运煤河”。

  余杭塘河起于余杭镇余杭闸,经仓前,一路向东进入杭州,最后经观音桥(莫干山路)、卖鱼桥(湖墅南路)注入运河。大家在地图上看到的在浪琴翠苑北面,折向东北,经北大桥、在小河处(康家桥)注入运河那段余杭塘河,是上世纪50年代新开的,因为观音桥至卖鱼桥段的河道淤积严重,通不了大船。

  【看点】

  如果要评选“你最喜欢的滨河游步道”,我会毫不犹豫地把票投给余杭塘河,沿途可看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小河直街:位于余杭塘河、运河、小河三河交汇处。小街不长,二三百米,石板铺地,两侧是一大排新整修的明清风格的木结构民宅,上面住人,下面开店。有两家店人气很旺,一是“大关老桥头面馆”,就是原来康家桥边鼎鼎有名的“板凳面”。二是来自湖州的丁莲芳千张包子店。

  最高的烟囱:2008年6月,位于北大桥余杭塘河边的杭州热电厂整体搬迁,厂区内一根150米高的大烟囱将作为工业遗产保留下来,这根目前杭州城里最高的烟囱将被改造成一座城雕,成为城北第一地标,目前正在进行改造方案的评选。

  最小的岛:杭州最小的岛在哪里?相信绝大多数杭州人,哪怕是老杭州也回答不出来。它就在余杭塘河上,浙大紫金港校区往西1公里,小岛宽十多米,长不到百米,由一座木板桥与余杭塘河北岸游步道相连。小岛上花团锦簇,红色木地板铺成的游步道环绕其中,与尽头的回廊亭子相连。坐在美人靠上,放眼两岸,绿的树,红的花,看不到一点钢筋混凝土建筑,一阵风吹来,耳畔只有鸟叫声,真的是心旷神怡。

  爱情迷宫:滨河游步道的终点便是绕城公路。在南岸游步道终点,有一座高高的拱桥,站在拱桥上,看着绕城公路桥上熙熙攘攘的车流,你肯定会产生登顶般的喜悦。在拱桥的旁边,有一个长宽各几百米的小型公园,亭子、九曲桥点缀其间。据说,这是精心设计的一个植物迷宫,也叫“绿野仙踪”“爱情迷宫”。到底怎么个“迷人”法,你去了就知道了。

  巨石:过了浙大紫金港校区再往西,河岸由一块块巨大的鹅卵石(大的有八仙桌台面大)垒成,巨石旁边种有水生植物,特别适合拍照,这在市区其他河道是看不到的。

  三官堂:三官者,天官、地官、水官也,初建于清乾隆年间,是骆家庄、浦家桥、三坝及周边村民进行佛事活动的场所,历史上多次损毁重建,现在的三官堂是2008年余杭塘河整治时重修的。

  【提醒】

  可以从小河直街运河口,一直走到绕城公路,全长10公里。

  这是市区河道中最艰苦的快步走之旅,到了绕城终点后,附近没有公交车或自行车出租点(通往留泗路和文一西路的村道两侧在施工,不建议走),只能原路返回,即使选择最短的快步走路线(从古墩路出发,至绕城返回,到杨家桥坐水上巴士回)也得7公里。而且越往西人越少,除了体力,还得考量胆量(单身独行要注意安全)。

  卖鱼桥至学院路段的老余杭塘河因为施工等,两岸游步道多有中断,不建议走。

  康家桥至登云路段的余杭塘河,北岸多有施工,也不建议走。

[ 本帖最后由 双截辫151 于 2010-6-9 17:50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0-6-9 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0-6-9 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0-6-9 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0-6-9 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0-6-9 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0-6-9 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沿山河——免费的西溪之旅

【历史沿革】

  沿山河是一条界河,河的北面是西溪湿地,南面是天目山路,它将湿地与城市,闲适与嘈杂隔离开来。走在沿山河的滨河游步道上,你会强烈地感受到这种“隔河隔世界”的反差。

  沿山河发源于余杭区闲林镇与富阳市受降镇交界的板照山麓,经留下,沿天目山路一路向东至古荡,在保俶路八字桥大拐弯后向北,改称西溪河,过文一路后并入余杭塘河,最终注入大运河。

  沿山河是现代人的叫法,在古代,它就叫西溪,1995年版《杭州市志》卷一记载:“西溪,是一条溪,又名沿山河,也称留下溪……”

  800多年前,康王赵构南逃至杭州时,宝石山以北,像现在的黄龙体育中心、浙大西溪校区一带,还是一派湿地风光。穿插其中的沿山河是当时城西的主干河,这也从它的别称“杭川”看得出来。闲林、蒋村一带的农副产品和丝织品,通过沿山河,源源不断运往皇城。

  赵构皇帝是个贪玩的主,尤好西溪,据说当年他多次坐龙船从沿山河出入西溪,还派人在沿山河边,即老和山、秦亭山、将军山的山脚下,修建了一条宽达五马并行、长近20公里、直达余杭洞霄宫(当时的道教36洞天之一,在余杭与临安交界的中泰乡)的青石板辇道,供自己和文武百官出行。现在,这条青石板辇道大多已埋在西溪路的沥青路面下,但另一条青石板路在前两年建了起来,那就是沿山河滨河游步道。

  【沿线看点】

  观鸟:这是杭城最佳观鸟路线之一。靠近西溪湿地段的沿山河,南岸绿化带最宽处达百米,将天目山路的滚滚车轮声很好地隔离在外。肥嘟嘟的喜鹊、通体漆黑的乌鸫随处可见。而岸边芦苇丛中最多的是白鹭和灰鹭,一有游客船开过,扑棱棱飞起,追着水浪而去,希望捡到些被船桨打晕翻肚的小鱼小虾。

  中国湿地博物馆:就是汽车西站对面那个像飞碟一样的蓝色建筑,建在沿山河北岸,通过一座石拱桥与南岸游步道相连。个人觉得,这是杭州最有看头的博物馆之一,上下三层,展出了西溪湿地及国内其他湿地里原产的数千份动植物标本,最多的是鱼和鸟,还有野驴、棕熊、麋鹿等大型动物。它集声光电于一体,里面有好玩的光电游戏,还有现在最热门的4D影院。走累了,坐在临河的露天茶座上,看着沿山河里来来往往的船只和飞鸟,再坏的心情也会好起来。6月15日前去的话,还可以看到来自四川的恐龙展。这一切全是免费的。

  福堤:一直以为蒋村乡改称西溪湿地后,天目山路以北的那大片绿林全部变成收费区了,去过才知道,原来滨河那大片的绿化带并不在收费区内,甚至连福堤也是免费开放的。而西溪湿地里最热闹的地方,莫过于福堤上的河渚街了。小街不长,曲里拐弯三四百米,青石铺地,两侧是古朴的木排门小店,开着酒肆、茶馆、酒吧、龙舟纪念馆、竹编馆等。豆腐店里的冰豆腐味道蛮正,可以一尝。小街尽头是建于清咸丰年间的河渚塔,塔高四层,登顶可看西溪全景。

  【提醒】

  保俶路至竞舟路段的游步道时断时续,不建议走。建议从竞舟路或古墩路出发。

  古墩路至西溪湿地高庄入口(福堤)约2.8公里,至周家村入口约4.6公里(年轻男子快步走速度在5-7公里/小时)。

  周家村入口以西的游步道还没修好。

  如果不觉得累,在周家村入口原路折返后,可以继续走福堤,在河渚街打个尖。福堤全长2.3公里,宽7米。

  除了在高庄入口处有个卖饮料的小店外,紫荆花路以西的沿山河边没有商店。现在天气比较热,请备好饮用水。
 楼主| 发表于 2010-6-9 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0-6-9 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河南段——河水清清 拱桥弯弯

【历史沿革】

  1000多年前,当北方各路英雄醉心于逐鹿中原时,偏安江南的杭州正埋头发展经济,城市建设空前繁荣。到唐代,杭州城已是一座大都城了,这从唐朝诗人白居易在杭州当市长期间写的“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大致想象得出。到南宋时,杭州更成为“世界上最美的城市”(据《马可·波罗游记》),人口膨胀到上百万。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么多人要吃要住,西湖周边山头的树木很快被砍了个精光。解决烧火用柴及建房用木,便成了当时执政者不得不考虑的头等大事之一。

  吴越王钱鏐决定开挖一条新河,沟通钱塘江与盐桥运河,以便将来自钱塘江上的木材运至杭州城里,这条新河便是现在中河南段的雏形,古时叫龙山河。清朝时,龙山河与盐桥运河合并称中河。

  龙山河通航后,来自安徽、浙西南一带的木材和土特产,经钱塘江漂到杭州,在现在六和塔至美政桥一带的江涂上,形成了长达数公里的停靠区,等着进入龙山河。

  因钱塘江水位比龙山河高,为防江水倒灌入城,江河交接处建有龙山闸(现闸口位置)。古时运输木料全是扎成木排而行,叫“放排”,木排顺着钱塘江漂到六和塔一带后,想进入杭州内河有两个办法:一是到龙山闸口排队,将木排拆小,用人力或畜力将短排拖入龙山河,重新连接后再运。二是在现在美政桥海月桥一带的江涂上,将木排拆成单根原木,由搬运工一根根背到龙山河边,扎成木排重新启运至凤山门外的木柴交易市场(旧时杭州人所说的“南柴、北米、西水、东菜”中的“南柴”,指的就是这段历史),最后散至城内千家万户。

  19世纪后半叶,上海城市发展后,中河南段更加繁忙,来自浙西、皖南的木料经钱塘江、中河南段、中河、京杭运河东段,运往上海。

  木排一旦启运,绵延好几里,而中河又是旧时杭州最繁忙的河道,不亚于现在的中河高架,北面来的大米、丝织品都要经中河进入市区,南来北往的船只木排在狭窄的中河相遇,经常一堵就是好几里。据说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这样的拥堵场面还能看到。

  除了作为“运柴河”外,中河南段还担当着引钱塘江水入城的重任。现在在白塔岭段,有一双向泵站,每隔一小时就有仪器监测中河水位,一旦中河水位下降,泵站开启,江水源源不断引入中河,所以中河南段也一直是杭州内河水质最好的流域之一。早几年,几乎每年都有人因在河边洗衣服溺水的,后来两岸建起一米高的栏杆后,这类悲剧就不太听到了。

  【看点】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有人篡改为“杭州美,最美在南星”。此言虽夸张,却不无道理。

  中河南段(南星桥至闸口)两岸滨河游步道已基本贯通,两岸绿化搞得不错,柳枝曼妙间,点缀着众多的小亭子。沿途河水清清,拱桥弯弯,不到4公里的河道,竟有近10座小桥,古南星桥、小诸桥、洋泮桥、海月桥、化仙桥、水澄桥各具特色。走在其间,自然而然发出“小桥流水,风景如画”的感叹。

  南星古泉:过南星铁路桥往南几十米,便是古南星桥,初建于北宋,现桥为清代时所修,为单孔拱形石桥。桥南堍,是南星古泉,泉池呈长方形,为条石砌就,池底铺鹅卵石,红色金鱼游弋其间。泉旁有一四眼古井,古泉和古井均发源于西湖南山,据说清朝时,此泉此井仍是附近居民的主要饮用水源,水质味厚而美,久旱不干。解放后,随着自来水的普及,古泉和古井渐渐废弃。2008年,杭州启动南星古桥、古泉、四眼古井保护工程,再现当年“水波映影”、“古泉回音”的旧景。

  美食街:紧挨中河南段的复兴南街现在被打造成了一条美食街,饭店一家接一家,最具人气之一是阿强面馆,小店只有一二十平方米,面却有几十种,从十几元到四十几元不等,主打24元一碗的猪肝腰花大肠面,特别适合口味重的人。

  【提醒】

  中河南段(南星桥至闸口)全长约3.5公里。

  南星桥以北的中河,正在整治,不适合快步走。

  中河南段在美政花苑旁下穿复兴路,你只能走人行天桥过马路后,才能继续河边快步走。

  之江路复兴路口正在进行沉砂池施工(今后钱塘江水将在这里沉淀滤清后,再引入中河),要到年底才能完工,所以建议不要走水澄路以西的北岸游步道。

  南岸游步道止于闸口。如果你还有体力,可以穿过之江路继续沿钱塘江大堤走。
 楼主| 发表于 2010-6-9 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0-6-9 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0-6-9 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0-6-9 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塘河——带你去看钱江新城最高最美的建筑

【历史沿革】

   新塘河是杭州最年轻的河,前身是滨江四号区块内的一条农灌渠。2002年,钱江新城开建,为解决新城的排涝问题,将这条农灌渠重新开挖、延伸。现在的新塘河完全是一条崭新的河,起于姚江路钱塘江,在三堡船闸处入运河,宽10多米,全长约6公里。

  【提醒】

  新塘河最有看点的一段为西兴大桥至运河段,长约3.5公里。这一段的两岸是钱江新城的核心区块。西兴大桥以西段因为地铁施工等,游步道多有中断,不建议走。

  沿途没有商店或饭店,你想买喝的或吃的,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到近江小区,要么去新塘河与江锦路交叉口的万象城。万象城里已开业的饭店或咖啡店有;外婆家、张生记、苏浙汇、禾绿回转寿司、豆捞坊、味千拉面、必胜客、星巴克、肯德基、一茶一坐、太兴餐厅、鼎泰丰等。

  【看点】

  这是一条和杭州其他河道风格迥异的河。走在上塘河、余杭塘河、沿山河边,你醉心的是风景,关注最多的是水、花、鸟和各种各样的植物。

  新塘河的风景也不错,岸边的乔木将游步道与富春路很好地隔离开来,水边还种了许多水生植物,甚至它还是亲水平台设置得最多的河道之一,有12个之多,但走在水边游步道上,你的眼睛更多地会被两岸或高耸入云或精巧绝伦的建筑吸引——现在的新塘河已成为钱江新城的中轴线,在这条中轴线的两岸(西兴大桥至运河段),聚集了目前杭州高度最高、单价最贵、最密集的现代化楼宇群,百米以上的高楼就有80多座,在建和拟建的200米以上的超高楼有20多座。金球状的杭州国际会议中心、半月形的杭州大剧院、钻头形的市民中心、号称中国十大豪宅的东方润园、杭州最大的市民公园、钱江新城内最具人气的万象城以及杭州第一高楼,均建在新塘河边。

  曾经的第一高楼——杭州电信大厦:高232米,共43层。就是五六年前,杭州民间盛传的“钱江三桥边那栋斜掉的楼”(后来专家辟谣说,看起来斜是因为设计的缘故,其实并不斜)。1998年开工建设,2006年投入使用,这座外观像火箭的建筑三年前还是杭州第一高楼。
 楼主| 发表于 2010-6-9 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0-6-9 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0-6-9 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5-2-1 13:03 , Processed in 0.55440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