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62|回复: 8

[新闻] 【杭州日报】为什么水管爆裂事件最近频频发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19 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又是水管爆裂 柏油路出现裂缝  路旁有个建筑工地宿舍,有五六个男工人正坐在围墙上围观,姓张的一位大叔告诉我说:西溪路与紫荆花路交叉口(青春宝集团附近),就是水管爆裂的地方。
我到的时候,西溪路约三分之二的路面将近100平方米的道路已拉起警戒线,交警也在现场疏导交通。水管爆裂的冲击力非常大,柏油路被拱开了很多很大的裂缝,路面高低不平。
工人们正在施工,挖掘机把柏油马路的油皮抛开,一层一层地深挖下去……
一位路过的男孩,用鞋带串起鞋子挂在脖子上。他说:“刚裂的那会,水像山洪暴发一样呢,水都没过我的小腿肚了……”
市水业集团工程科副科长和宇鹏告诉我:“水管爆裂的时间应该在9:30之前一点,因为我们是9点半接到通知的。”11点多,工作人员已将附近的几个阀门陆续关闭,水流下降不少。
水管大概有60厘米粗,深约3米左右,裹在黄土里,看起来有点薄。水管整个碎了一大半,爆裂破掉的口子粗略估计有3米多长……“伤口”非常大,现场一位作业工人说:“我还是第一次看到破成这样的。”
“这段水管是上个世纪约九十年代铺设的,直径约600毫米,使用的铸铁管属于脆性材料,大概使用了10年左右。那时候这段路应该是绿化带或慢车道(2个车道),大概是2005年,这里改道4个车道了,后来车流量越来越大。”和宇鹏说,这里白天堵得不行,另外,季节交替造成的忽冷忽热的天气容易造成水管热胀冷缩。
  “并且,当时地下水管设计时并没有考虑到如此重的负荷量,改道时虽考虑过水管问题,但由于当时水管使用年限不长,考虑到成本问题就没有更换……近年来水管爆裂事件频频发生,很多都是类似‘历史'问题造成的。”
和宇鹏说,水管管道主要是给附近王家坞和东岳村供水的,今天可能有几千户居民停水,不过等工人们把碎掉的水管清理后,会加班加点重新铺设一条新管道,预计今晚能完工。

新闻附件:
近期水管爆裂事件,看看吓一跳
大的爆裂多是因管道老化
2010年4月9日,庆春路和东清巷口,也因水管破裂导致地面塌陷,一棵梧桐树陷进去了。当时自来水公司的工人介绍,由于管道是上世纪80年代铺设,管道老化,交通流量较大,导致漏水。(见本报4月10日都市·热线新闻版)
2010年4月12日,德胜路与杭海路交叉口附近路面上出现一个大坑,工作人员说是因为雨水管和污水管承压太重导致漏水,使得水土流失,路面塌陷。(见本报4月13日滚动新闻版)
这个月我已参与两起水管爆裂事件的报道,今天这算起就是第3起了,以下为去年媒体的相关报道:
2009年10月28日凌晨2时45分,杭州文晖路星都宾馆附近的自来水管由于路面沉降,导致地下的自来水管错位,大量水涌出地面;
2009年2月8日下午1点半左右,杭州德胜路绍兴路口往西的非机动车道上,上塘河桥旁一根直径600mm的自来水管突然爆裂,黄泥水滚滚淌下。爆裂原因是,水管的橡胶接口由于地面沉降超过10厘米的极限被撕裂了……

为什么近期水管爆裂频频发生
为何近期水管爆裂事件频频发生?爆裂原因有无规律可循呢?我采访了市水业集团的相关负责人。
他说,可能是巧合,看起来水管爆裂挺多的。其实,近年来我们全年的报总次数在逐年下降的。
目前杭州正在运行的有3000多公里自来水管道,自来水管管材主要分为脆性、韧性,金属和非金属等材质,非金属类包括水泥管(将淘汰)等;金属类包括钢管、钢铸铁管和灰口铸铁管(将淘汰)等,受当时历史条件影响,不同管材,寿命也不一样。
“水管破裂的原因大多是多种原因叠加而发生的,大致可分为正常管网破损和外力影响。正常破损主要是由于水管管材本身的寿命以及材质的原因、受到地面不均匀沉降或者过大的交通负荷以及由于温差引起的热胀冷缩等因素所造成的,这大多是由于当时管道投入的历史条件所决定的;另外,管道受到过重的外力也会发生破裂。”
据了解,杭州3000公里自来水管中,30%是年纪比较大的老水管,这些水管分布在建国路、凤起路、西溪路等路段,特别是岔路口的老管网,是杭州现在发生自来水管破裂的“高危网”。
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道路改道等为我们管道提供了改造的机会,目前建国路的管道更新已经全部完成了,凤起路和西溪路也部分改造完毕了,老管子的更新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只能慢慢淘汰,慢慢更新。”

[ 本帖最后由 燕园里的小葱 于 2010-4-19 09:07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0-4-19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水管老化之后,“高危网”再次成为解释路面塌陷的好原因

PS:这篇新闻的格式写的貌似很有问题,看起来很吃力
发表于 2010-4-19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很惊讶很多责任部门的人居然可以抛出 水管老化这样的理由,想想过去一些租借城市上百年的管网到今天依旧完好,而我们的高科技高价格下生产出来的管网3  4年之后却已经老化
发表于 2010-4-19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新鲜啊,道路“有机更新”的时候怎么没想到去更换路面以下的自来水管呢?

再说了,不少管道都是最近已经更新过了,水业集团的解释完全没办法自圆其说。

其实原因很简单,仓促的道路施工忽略了夯实路基这些工序,导致机动车碾压没多久就出现了过分的沉降现象而使得水管错位或者压断。
发表于 2010-4-19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段水管是上个世纪约九十年代铺设的”

九十年代灵溪隧道连图纸上都没有类
发表于 2010-4-20 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子青 于 2010-4-19 09:16 发表
我很惊讶很多责任部门的人居然可以抛出 水管老化这样的理由,想想过去一些租借城市上百年的管网到今天依旧完好,而我们的高科技高价格下生产出来的管网3  4年之后却已经老化

问题不在于水管的生产技术是高科技,而是水管更换的经济理论是高科技
发表于 2010-4-20 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0-4-22 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0-4-22 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5-5-1 14:53 , Processed in 0.552091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