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18|回复: 17

【杂谈】 “不知情”生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2 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知情”生活

——随想一

    时间:上世纪五十年代   关键词:不知情
    为什么这样开头,看了这个故事你就知道了:
    某甲高中毕业被选拔到空军部队,送到空军学校进行航天员的专门训练。此时,在家乡已经十多年不见的伯伯被划成了地主阶级,伯伯的儿子灵光一现想起了这个在军队的堂兄,于是给堂兄写去一封信,询问堂兄能否托托关系,把老爹的成份改划一下。不幸的是,这信某甲没收到也没看到,却被领导拆得看了。警觉的领导立即将莫名其妙的某甲隔离审查。于是出现了以下比较搞的情节:
    领导要某甲交待问题,某甲老老实实地说,我已经交待过了,上学时被胁迫加入过“三青团”。领导说,我说的不是这个。某甲说,那是什么?领导说,现在是我在问你,你还是交待吧。某甲说,我交待什么问题?领导说,你自己很清楚。某甲说,我不知道啊,到底是什么问题?领导说,你还是交代吧,这要是让我说出来,性质可就不同了。
    不过,如果那时候金庸先生就写出了《笑傲江湖》,某甲肯定会觉得自己的处境很眼熟:话说武功高超的桃谷六仙抓住了田伯光后,对他说“我们要问你一个问题。”田伯光说:“什么问题?”桃谷六仙大怒:“现在是我们在问你,你回答就行了。快说!”田伯光说:“你们在问我什么?”桃谷六仙说:“怎么那么罗嗦,我们问你,你只说答案就行了!”最终田伯光也没弄清桃谷六仙想让他回答什么问题,而桃谷六仙则认为他奸猾耍赖不肯回答问题,将他打到肛裂。
    某甲倒是没被打到肛裂,不过我想他当时肯定和田伯光一样的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本来就是嘛,换了我也高明不在哪,如果没人提点的话,十几年没见的大伯能不能记住都是个问题,更不可能那么默契地一拍脑子就知道人家问我的事和这个天外来客的大伯有关。
    其实某甲也不用感觉太冤枉,因为还有一些事情,也是发生在五十年代的。
    县里下派了工作组驻到村子里,专门组织评定村民是否属于地主阶级的工作,具体流程是这样的:村里的无产者向工作组递条子检举某人是地主——工作组成员召集村干部在秘密地点召开秘密会议——举手表决通过某人为地主——招呼村民操起家伙到被光荣评为地主的人家中,将粮肉固定资产等清洗一空(书面语为“将地主浮财收归集体所有”)。于是,村子里稍有家产的户都日日噤若寒蝉不敢出门,因为不知道自己当年得罪的人哪个现在成了无产者可以去检举自己,不知道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自己就成了地主,不知道哪天就会冲进一片人,自己多年掏牙缝积攒的粮肉(差不多也只有这个)就被“饱受自己剥削的苦大仇深的劳动人民”清洗一空了。
    当然,他们出不出门,其实是没多大区别的。
    我设想了这样的场景:一群操着镰刀斧头的怒气冲冲的被剥削者冲进了某地主家中,见肉就抢,见粮就搬,见钱就拿,见东西就砸,户主被吓懵了,跑出来问:你们干什么?被剥削者首领:干什么?你被划成地主了,财产归公!地主:我什么时候成了地主了?我怎么不知道?被剥削者:现在知道也不晚,抱头、蹲下,给我闭嘴,去柴房里待着去!
    一个当年操过地主浮财的人到现在谈起这情景都兴奋得很:“每评一家地主,我们就跟过年似的,也不知道是谁家,反正去了就把他家的肉全搜出来炖一大锅,全村人都来吃,想吃多少吃多少。”
    颇有点“吃他娘,喝他娘,打开城门迎闯王”的架势。
    这让我想起很久以前看过的一个不是太健康但还算含蓄的笑话:
    一位漂亮的女记者到一个穷得不能再穷的山村采访,她看见一位老汉坐在自家门前抽旱烟,于是她走过去,决定采访一下这位老汉。记者:大爷,你在这个村子里生活了那么多年,有什么开心的事吗?老汉:三年前,我们村老王家的羊走丢了,我们村三四十个人去找,在一个小山沟里找到了,那天晚上,我们三四十个人就轮流把那头羊给上了,嘿嘿,蛮开心的。  记者:……那还有什么事情更让你开心的呢?老汉:两年前,我们村老李家的新媳妇走丢了,同样,我们村三四十个人去找,结果找到了,晚上我们就轮流把新媳妇给上了。记者:…………大爷,生活了这么多年,那有什么事情是让你感觉不开心和难过的呢?老汉愁容,眼角似乎还有些湿润,狠狠的扣了扣烟斗,痛苦并记忆犹新的说道:一年前,我走丢了………………
    老汉在前两次高兴时肯定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也会成为别人高兴的原因,这方面来说,我觉得我要比他聪明一点。因为我若生活在那个年代,在三五吆喝着去吃别人家的肉的时候,肯定会想:不定哪天,这锅里炖着的就是我家的肉。
    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我为生活在那个年代的人想出了几条应对“不知情”生活的攻略:
    第一,不存粮,不攒肉。每天挣多少吃多少,外加要借着吃,讨着吃,把下顿下下顿的都吃掉,这样,就算老子有天成为地主了,也让你们丫的白劳动一番,来我家一块肉也翻不到!(不要怕穷,这年代,穷人最安全,没人惦记你家的肉,也没人懒得来白费劲)
    第二,万一不小心攒下点东西,也不用犯愁,粮食喂鸡喂羊,肉喂狗喂猪,然后把鸡羊猪狗全部轰出去,看他们跑进谁家院了,立即向工作队举报这家为地主,然后炖他的肉,抢他的粮。(不要心疼财产,这年头,财产就是个下下签,放在哪里在哪里哪里倒楣,还是让它在别处生霉吧)
    第三,如果看中谁家的传家宝,不用眼红,搞俩红袖章,找几个哥们儿,操起家伙直接奔这家去,进去就告诉他:你已经是地主了,我们来没收你的浮财!反正他也不用知道哪些人在哪个地方开会于什么时候为什么把自己定成了地主。(不用不好意思,反正早晚有人会去抢,对他来说,被谁抢不一样?你快点动手,也许还能多吃两块肉。)


[ 本帖最后由 音尘绝@ 于 2010-1-12 23:58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0-1-13 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错位的控诉——随感二

错位的控诉
——随感二

        不知道你是否经历过这样一种年代——在这个年代中,犯罪嫌疑人判了刑之后不直接拉去服刑,而是先要组织许多群众对他进行罪行的控诉,苦大仇深者感情上来,还会控制不住自己地上去对罪犯拳打脚踢。在这个过程中,罪犯是不能还嘴也不能还手的。
        我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可关于那样的讲述却听过不少。一直想不明白的是,在令罪犯服刑前进行这样的控诉是为了什么呢?为了挖掘罪犯的更多罪行?明显不靠谱,这种控诉既没证人又没证据,而且刑都判了,明显不会为了这样的控诉而加重量刑。为了震慑罪犯?对于一些敢于犯罪的人,道德上的控诉已经远远不能震动他们的心灵了,就算能,也应该找个德高望重能说会道的长者来对他进行心灵清洁(当然,这基本上属于电视剧中的情节),一群乱哄哄的群众能让他提高什么认识?为了让老百姓表现一下自己的正义感?这个倒靠谱。可是,我向来不认可那种不需要付出任何成本的正义感。哦,一个坏人已经被按住了,你上去骂个几句、踹上几脚就能证明你是个正义的人?与其说是表现正义感,倒不如说把人们内心中那种落水狗不打白不打的劣根性挖了出来。
        爸爸的村史中提到一件事:剿匪肃特时期,一个土匪被判枪决,枪决前召开了群众控诉大会,其实这个人是个外地人,现场的群众没一个认识的。结果,控诉来控诉去,大家的情绪有点不受控制,几百名群众一拥而上,混乱中有人夺过行刑手的枪将那土匪打死,等到控制住现场秩序后,土匪已被打得面目全非,惨不忍睹,让人尤其乍舌的是,原本穿在土匪身上的那些皮衣皮靴都完完整整地不翼而飞。
        在这个事件中,我想,不受控制的不是内心中的正义感,而是内心深处不愿让人知道的贪婪。
        我的观点是,杀人偿命,欠债还钱,但这一切都得在法制的情况下得到体现。你杀了人,判你死刑足矣,而且必须是司法机关判,法定的行刑者和行刑程序来执行,没有那个义务在死前还承受污辱。人人得而诛之这种话在我看来更是不靠谱,你欠谁的还谁,其他的人,没有权利来对你讨债。
        但也许,每一个人内心都有那样的一面,希望踩到过得比自己好的人头上拉屎拉尿,希望把他们使用的好东西抱回到自己的家中自己享用,希望占有他们的财富他们的地位他们的女人,所以,在面对根本与自己无冤无仇的人的时候,在他的一部分命运得由自己掌握的时候,心中的这一面便抬了头,尤其是这一面可以披着正义的外装出现,于是就更肆无忌禅了。这些事物,没有时代的区别,任何一个时候,任何一个人群中,都有着许多许多人是这样的。
        我不喜欢探讨人性,因为我觉得,每个人的人性中都有极丑恶的一面,也有极善良的一面,只要遇到合适的诱因,就任何一面都可能被激发出来。这个,是不可能改变的。
        我在思索的是,为什么一个社会会公然创造这种会激发人内心中丑恶东西的诱因呢?而可怕的是,这种丑恶一旦以正义的名义被激发出来,其后果不仅仅是个把人利益的损失和个别人贪欲的满足。
        会导致人与人之间信任的丧失和对自己安全感的丧失。不需要证明和任何法定程序就可以对人进行控诉和谩骂甚至拳打脚踢,这种情况下,你不担心和你有些不快的邻居搞不好哪天来控诉你个没影的事?你不担心外面天天眼馋你家财产的那个二流子去控诉你?你养个漂亮女儿,不担心哪个流氓无产者为了得到你的女儿而对你进行控诉?
        会激起控诉者内部的矛盾。今天你控诉了我一项罪名,有朝一日我重见阳光,必会控诉你一项更狠的罪名,外加暴力;后天你的后代长大了,再控诉我个更更狠的,直到一方把一方彻底打倒,八辈子翻不了身,或是两方同归于尽。
        上学时经过过一件事:几个同学上课说话,被老师叫到办公室,老师啥都不说,就叫这几个同学互相打耳光,开始大家都打得很轻,中间有一个同学一不小心,打对方打得重了点,对方打他的时候立即打得更重。于是这几个同学互相打了个鼻青脸肿不算,出了老师办公气不过,又大打了一架,把其中的一个打得住了一个月医院。
        若我是校长,我会质问这老师:你怎么可以让学生去惩罚学生?学生最多可以检举,惩罚与否或是怎么惩罚那是你的事!
        因为惩罚是为了规范秩序,而不是为了衍生出更多的仇恨更大的事端。
        在我看来,控诉其实是没有多少力量的,在你既不是被告又不是评价的情况下。说到底,它就是一种牢骚,在正常的位置下,它最多可以作为一种证言或破案的线索。但这种牢骚一旦错位,就好成为了一个让一个普通人说的每一句话都能得到实现的咒语,可怕而恶毒。所幸,它现在已经归位,我可以抱着讲故事的态度来讲这个话题,可以轻松地说,我们都回归到了见证者的位置,而非控诉者。
发表于 2010-1-13 08:07 | 显示全部楼层
批判政治的黑暗,有时不如批判社会的黑暗更有意义
发表于 2010-1-13 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发帖的时候,你们注意没有,会提醒我们,咱的信息会保留60天,然后有需求的话,就马上卖给ZF。唉,没心情啊没心情。
发表于 2010-1-13 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就看到这一句啦。。关键。

我不喜欢探讨人性,因为我觉得,每个人的人性中都有极丑恶的一面,也有极善良的一面,只要遇到合适的诱因,就任何一面都可能被激发出来。这个,是不可能改变的。
发表于 2010-1-14 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喜欢探讨人性”

这句话,最近常常听说。

为什么?

大概是因为人性的问题, 说了也白说,怎么也改变不了吧,那么,不如来讨论些新鲜的事物,比如政治导致的新问题好了。

然后又有人会说“我对政治没兴趣”

55555
 楼主| 发表于 2010-1-14 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这人吧,在思想深度上还是别有那么大优越感,不要总觉得自己所擅长的所感兴趣的方面就肯定比别人所感兴趣的方面要有用,不要总觉得自己思考问题的角度肯定就优于别人思考问题的角度。

我从会不认为,一个卖菜大妈对社会对政治的体会就肯定不如一个国会议员对政治对社会的体会深。何况,谁是卖菜的大妈,谁是国会议员,还没一定呢!
 楼主| 发表于 2010-1-14 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而且,我觉得吧,在网络上,没那么必要强迫自己听什么不想听的话。不想听的话可以不听,不想听说话的人可以不理,没有必须555666的。这又不是在现实中,有什么利益关系或是面子碍着。
发表于 2010-1-14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你天天去的几个熟悉的网页都被封杀,一切都是政府的行为,你要不要谈起这些~如果每个常常上网的中国人都在学习翻墙,都成IT精英,你能想什么?
发表于 2010-1-14 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磨练了技术,锻炼了斗志,好事啊!
发表于 2010-1-14 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I 服了 YOU[84]
发表于 2010-1-15 00:1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两篇文其实也在探讨人性。
探讨人性并不令人讨厌,讨厌的是总有些人站在制高点俯视。
我估计我要是当时也枪决控诉大会现场,说不定也很狂热。个体很难摆脱群体的影响。审视自我很不容易。
 楼主| 发表于 2010-1-15 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我的表达能力还有待提高。

说实话,我真没探讨人性的爱好。只是在帮父亲录他的手稿的时候,时时看到一些那个年代的怪事,看了后总感觉想笑又想哭。没错,这两个故事是和人性有关,可我无意去揭露人性的黑暗面或是颂扬人性的闪光面。那没有意义。人性的黑暗,绝不会因为道德的批判或谴责就消失了的;人性的闪光,也绝不会因为你的颂扬就大放光彩的。

我所想思索的,不过是制度。在一个什么样的制度或秩序下,人内心中恶的那一面会羞于露头,而在一个什么样的秩序或制度下,人内心中恶的那一面会肆无忌惮?如果挖掘每一个人的内心,谁都有那个欲望把别人踩在脚下,并占有别人的财富和女人,可是,大多数的社会现实中,并不是人人都有这个能力,所以,那也只能是一种极其秘密的想法,而后来,是什么赋予了这种欲望以堂而皇之的外衣,以让这种欲望有能力变为真实?我想,这个不是不可探讨的吧?

有人说,你写的这些事,都是社会事件,而不是政治事件,没什么关注的价值。又说,我只对改革政治有兴趣,对改革社会没啥兴趣。我很想问一句:你的政治,你的政治改革可以脱离人、脱离社会而进行么?你的政治改革可以不考虑人性去进行么?如果这些能做到的话,王安石的变法就不会失败。

说这话的人,我只能说,你不懂政治。你所了解的政治,就是面对着一群白菜土豆做排列组合,而不是建立在充分正视人性、尊重人性、了解人性基础上的现实的政治。

[ 本帖最后由 音尘绝@ 于 2010-1-15 09:42 编辑 ]
发表于 2010-1-15 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学时,读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时,曾熟诵“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名句。
当时,就是这么一念,并未深想,也从没想过人到底是怎么回事?
及至摔了跟头,受了打击,才痛定思痛,终于发现,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其实都是靠一个词来维系“利益”。
于是,你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一代明君李世民要残忍地杀害自己的亲兄弟,而历史中的坏人总是聚在一堆,而从革命时代的腥风血雨中打拼出来的战友,跨入和平年代会突然成为陌路或仇人,道理很简单:“有利的就是朋友,无利的就是陌路,损利的就是敌人。”
听到这里,你可能要大加挞伐,什么血浓于水,什么义大于利,等等。
我的看法是,99%的人都是普通人,不管他是总统,还是平民,均为利而来。
过去读《苏秦列传》,很看不起其嫂前鞠而后躬的市民行径,但经过生活的历练,才深深懂得其含义。
毛泽东之所以能打下江山,就因为他在失败当中,深深知道农民的需求,他们要的是重新分配财产,于是打土豪、分田地就是给广大农民吃的第一块糖,而蒋介石站在地主阶级一边,农民当然不买账。
共产党的一个杀手锏即为到一处,就进行政治改革,说白了,就是两件事,一是财富的再分配,把富人的钱抢过来给穷人;二是讲理想,说白了,就是画饼,这饼画得越圆越漂亮越好。
农民有了现实的好处,又有充满憧憬的理想之饼,在那个别无出路的时代,唯有跟着共产党干。而代表富人阶层的国民党,是不可能给穷农民什么好处的。
以解放战争期间,东北局势为例。入关之初,民主联军无论从人数、装备、素质、技术、后勤等各项指标都无法与国民党相比,在遭受重大损失之后,被逼到了松花江以北。然而,经过土改之后,人数迅速增加,整个解放区如铁板一块。国民党无法获得正确的军事情报。根本不知道民主联军的动向,无法知彼,何谈胜利?
无论蒋介石如何走马换将,杜聿明、陈诚、卫立煌均不是林彪的对手,除了林彪不辱运动战大师的美名外,最重要的是共产党政治上要高一筹。
政治上高的好处是:
一可获得群众支持,老百姓踊跃参军,兵源问题得到解决;
二可获得老百姓提供的给养,因为先给了老百姓好处,欲取先与,他们当然乐意;
三可及时获得敌方准确的军事情报,在人民战争的海洋中,敌在明,我在暗,自然占上风;
很多次林彪的民主联军都是突然而至,又突然消失,这是让每个对手都头疼的;
四是可在舆论上占得上风,影响国统区的民众,特别是农民。
一个成熟的人,必须深深了解人性,并懂得驾驭人性,才能有所谓的成功。

[ 本帖最后由 心无所住 于 2010-1-15 10:13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0-1-15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被活用的“反证法”——随想三

被活用的“反证法”

——随感三

     上高中数学课,老师给教过一种作证明题的方法,叫“反证法”:要求根据所给的条件A和条件B,证明结论C,这时,你先假设结论C成立,然后根据这一结论推出条件A和条件B符合题目所给你的条件A条件B。于是,这个证明过程算结束,这道题算做对了。我记得很清楚的是,讲完这种办法以后,老师再三提醒我们:反证法不是数学证明题的万金油,一个搞不好,容易跑偏,所以用反证法一定要慎重,除非用所给条件实在推不出结论的情况下,才可以一试。

     我没有想到的是,“反证法”,在社会领域也同样适用。

     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国开始推行大规模的土改。和土改一齐到来的,是对公民(实在想不起一个更妥帖的词,说人民吧,有一部分人还被划成了敌我矛盾)阶级成份的划定。别的阶级不说,单说地主阶级的认定,需要这么两个条件:第一,有地;第二,有财产;第三,有长工2名以上。其实,就这个标准本身来讲,我觉得也是比较扯淡的。首先,有地就不一定是地主,我自力更生,自己种自己家的地,自己供自己活不可以啊?其次,有财产不一定就是不义之财,我爱攒钱不行?再次,有长工未必就是剥削,只要我给的工钱合理,我的地有人种了,他又端上了饭碗,这有什么不好?

     不过,这标准的公正与否不是我今天要说的话题。我要说的,是这标准位于评定地主的哪个环节中。

     按照我们正常的理解,如果要评定一个人为先进,肯定是把先进的标准和这人本身具体的条件套一套,如果都符合,就他了;有一条不符合,对不起,只能换人。定地主也理应如此:要将一个人定为地主,就要把当时所谓“地主”的标准往这个人身上一条条地核对,如果都符合,对不起,地主这顶帽子,你戴定了;如果有一条甚至全部不符合,那么这人就绝对可以逃过一劫。

     可是,我看到的地主,却包括这么些人:房无一间、地无一垅的;自给自足,从不雇佣别人干活的;帮别人看地的;给人看病的先生……

     可以说,对照上述条件,这些人都不符合,可是却被光荣评为了地主,为什么呢?

     别急,这不有反证法么?

     正推推不出你是地主,那么,就反着推。先定死了你是地主,然后再去找你有地有财产有长工的证据。压根就子虚乌有的证据怎么找啊?稍安勿躁,这反证法在数学中必须照着规矩用,因为数学那是有标准答案的;可评定阶级成份又没有标准答案,所以反证法在这里完全可以活用。不信且看:

     张三,你没地是么?不要怕,那不是有你的亲家刘二临搬走前托你照看的二亩地么?什么,你说地不是你的,你每年把种地收入都如数给了王五?这个谁看得见啊,毕竟种地的人把地租都交给你了。拉王五来作证?好啊,我们也乐得多一个人落水,多送出一顶地主帽子呢。

     李四,你家地少,只在农忙人手不够的时候雇几个短工是么?不碍事不碍事,谁也没规定长工就必须是同一个人吧。你家又不是从现在才开始种地的,你今天用了小A小B小C帮忙一个月,可以算成三个月,去年用了小甲小已小丙干了两个月,可以算成六个月,追溯到你祖八辈,这时间累讲起来,十个长工的量也够了。

     王五,你在给你舅舅当长工,那地和财产都是你舅舅家的是吧?可是你得往长远看,你说你舅舅这没儿没女的,哪天他一死,他的财产还不都是你继承,既然财产都可以继续,这地主的帽子也就先行继承了吧。

     赵六,你说你家开药铺,小本生意,既没地又没长工。不要紧,药铺不占地么?还有,你那个养子一年到头在你的店里干,不是长工是什么?够格了您呐。

     ……

     事实证明,当年我老师的提醒是多余的,其实早就证明反证法很好用。只要咬定那个结论C,根本不用发愁找不到那两个条件A和B。当然,评定地主成份不是做数学题,世界上没那么多没事儿找抽的闲人去忙乱这个,凡是肯为了C而找A和B的,其结论莫不直接能使自己得益。

     我分析,有这么两点:

     第一,对有利益关系的人来说,可以达到整人的目的。当然,整人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因为过去发生过不快想报复的,有因为想得到人家财产的,有因为仇富的,有因为看中了人家女人的,有因为看中了人家耕地的……总之,甭管哪一条,只要让这人一戴上地主帽子,这些个不同的愿望就都能实现;第二,对工作组的人来说,是一种工作业绩和工作能力的反映。这点我不用细说,就好比现在的GDP和财政收入一般,如果说别人上报的都是两位数,而你是一位数,那么你的能力和勤奋就要受到质疑。为了不被质疑,我工作时期揪出的地主绝不能比别人少,于是,宁可错杀一千(错杀一万也没事,没人追究),不可放过一个。

     其实,这两种目的并没什么特定的时代特点和新鲜性,从古到今直到今天的人都是这样。

     可怕的是二者的结合。

     只要二者一结合,正常的秩序就可以被颠倒,本来是先有因后有果的事,就可以成为先有果然后找原因,本来是因为符合条件所以产生结论的事,就可以先定下结论,然后慢慢创造条件。

     于是,公道被淹没,假象频生。

     这个人该不该杀?该杀!不是因为他做了多少坏事,而是因为他成为了我前进路上的障碍。至于做了多少坏事,那只是我要踢他开所必需的道具。所以这些坏事,他做没做并不重要,反正我总能给他找到。

     反证法,在数学中是一种做题的捷径,而在社会实践中,则成为了一种颠倒。尤其是,当这种颠倒和权力结合,它就不仅仅只是颠倒了因与果的关系和先后、颠倒了条件和结论的顺序,它还颠倒了人应该外露的和深藏于内的东西,颠倒了人应追求和应啐弃的东西。甚至颠倒整个的社会秩序。

    我久已不学数学,但在偶尔给小孩子讲题的时候,总是下意识地不想去用“反证法”这种方法。也许是因为一直记着老师对我的提醒,也许是因为,有幸没经历过那个颠倒的年代,潜意识中不愿意人们有这种思维,也永远不愿意见到那样的年代。
发表于 2010-1-15 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从小被灌输的是:富有是一种罪恶。

这样可以把抢别人东西,不劳而获当成是合理的事。
发表于 2010-1-15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过的基本是不知情生活。

不知道为什么本地房价飙升得如此之快,也不知道那些炒房子的人哪里来那么多钱买那么多套房子,也不知道人家买了那么多套房子到底能发多么大的财。哎!

不知道绩效工资到底是哪里飞来的政策,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教师提意见,也不知道提完意见结果怎么样,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教师真的有工程师待遇。哎!

我真的是看不透这茫茫人世间!

[ 本帖最后由 woxinsihai 于 2010-1-15 20:23 编辑 ]
发表于 2010-1-19 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个年代反应出来的思想从现在看许多地方不可思议,然而利字当头,有几人会尊重乞丐?只能说那个年代情况不会再有,但依然会有错误的判断与定论。
财物与权位是对决定一个人成功的肯定,手段是衡量一个人智慧与情商,不同的是现代人方法更为含蓄,手段更为婉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4-3-29 00:26 , Processed in 0.208361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