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69|回复: 3

剑气箫心话“龚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30 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剑气箫心话“龚馆”
西湖寻梦,终究少不了龚自珍[1792~1841]
杭州名人中,外乡人居多,正宗地道的乡贤,于谦算一个,故居在祠堂巷,再就是这位定庵先生,故居就在马坡巷。
记得“上山下乡”那会儿,我曾到马坡巷走访过一个去了黑龙江的同学家。她的家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
那是一座具有江南风格的古建筑,虽已破旧且年久失修,但从仅存的一厅和残园仍能隐约地看出些许清代宅院的格局来。
当时这里挤住着十来户居民,乱哄哄地分占着,还搭建些灶披之类违章建筑,变成了典型的大杂院。同学家就是由院西南的水榭改装的,天井一角还存有水池,假山和曲桥的痕迹。后来得知此为“小米园”。经查:小米山房(俗称小米园),园为清代桐乡人汪淮所建,颇雅致。因传闻南宋书法家米芾之子敷文阁直学士米友仁曾居于此,便以小米二字定名。
小米山房,为龚自珍出生和童年生活长大的地方。《龚自珍文集》有诗注:"余以乾隆壬子生马坡巷,先大父中宪公戊申年归田所买宅也。"
据记载:清乾隆年五十三年(1788)军机处行走龚夕身辞去朝官,回杭后买下了小米山房为终身之所,四年间连得两个孙子:龚敬身和龚自珍。
龚自珍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父亲龚丽正是进士出身,精于史学,著有《国语韦昭注疏》等;母亲也是通书达理的大家闺秀;外祖父段玉裁更是精通文字学的大学者,重要著作如有《说文解字注》、《毛诗诂训传》、《古文尚书撰异》、《六书音均表》、《周礼汉读考》、《仪礼汉读考》、《经韵楼集》等,学问精深渊博,龚丽正和敬身、自珍父子都师从段玉裁学习史学、经学和文字学。当龚丽正于嘉庆年间考取进士不过几年,敬身、自珍及弟藻身相继中举,并在道光年问先后考中进士,三兄弟并称为杭州东城三龚
马坡巷原有龚自珍故居,如今已无处可考。建立龚自珍纪念馆乃故乡人的夙愿,而小米园保存基本完好,利用先生出生地现有的这座古建筑建馆,自然成了众口叫好的不二之选。
“家住钱塘四百春”的龚自珍高吟“九州生气恃风雷”,其诗如有奇魂:剑气箫心,奇谲瑰丽,幽思狂想,回肠荡气,歌泣无端。他对当时社会弊端有深刻认识,对封建社会各方面,尤其是君主专制权统治进行猛然抨击,指出封建制已“日之将夕,悲风骤至”,封建大厦行将倒塌。他不稀罕“屠狗功名雕龙文卷”,砸了三百病梅盆,种病梅于地上,要把扭曲的灵魂疗之纵之顺之。他是嘉道年间提倡“通经致用”的今文经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议时政,诽专制,倡个性,鼓更法。
在“文字狱”肆虐如木马病毒的清朝,文人的精神世界普遍压抑而病态,如此恶劣的生存环境只能生出怨去吹箫、狂来说剑、豪情与怨气共生的龚自珍。
龚自珍的年代正处于新旧时代的过渡期,风雨如晦,鸡鸣不己,他是醒得过早的独行侠。“愤怒出诗人”,他是古典诗史的殿军,是传统诗的落日余晖,又是新时代诗歌的启明星。他文化造诣极深,留下《尊隐》《明良论》《送钦差大臣林公序》《已亥杂诗》等,还与林则徐,魏源等结成“宣南诗社”,主张严厉制裁贩吸毒,主张武力禁烟,成为林的知交。作为时代分水岭的鸦片战争,发生在龚自珍死前一年,而死后一年则《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他是在忧患中,在剑气箫心的矛盾中,在济世救民的抱负与逃禅避世的偏念中与世长逝的。
梁启超誉他为“中国的卢梭”,柳亚子为首的南社诗人称他为“三百年来第一人,飞仙剑客古无俦”,他是近代中国开风气之先的人物。
1989年上城区政府将“小米园”里的居民搬迁后,建成了颇具书香门第与官宦世家相结合风貌的“龚自珍纪念馆”。1992年杭州市政府公布小米园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院北主体建筑为清式木构二层楼房,前为歇山顶和后为硬山顶结合式屋顶很有特色,面阔六间,施隔扇门,花窗,前檐廊为卷棚顶,楼上廊设栏杆,楼下设美人靠。梁架用材讲究,牛腿,挂落,阑额等构件雕饰精美。楼下中为厅堂,两侧厢房,后附两间耳房。楼上为一排六间互通的卧室,主佣各有楼梯及通道,互不干扰。院南配置园林小品,幽径曲水,林壑台榭,环境布局别开生面。此外还有回廊和小花厅等。
我是旧地重游,更有一番感叹。
纪念馆大厅客堂有联概括龚自珍的一生:“来何汹涌须挥剑,去尚缠绵可付箫。”迎面是他的半身铜像一尊,形象颇得时人记载龚自珍真髓:“龚定庵礼部自珍有异表,顶棱起而四分,如十字形。额凹下颏仰上,目炯炯如雷下电,眇小精悍。作止无常则,语非滑稽,不以出诸口也。”还有一联曰“振聋发聩,批尽两千年专制腐败黑暗,梁任公视作前驱;荡气回肠,谱成五十年春秋倜傥风流,柳亚子誉为第一。”也点明其人的历史地位。
我最喜欢的龚诗为:“浙东虽秀太清孱,北地雄奇或犷顽。踏遍中华窥两戒,无双毕竟是家山。”以钱塘江为界,素称两浙,通常以宁绍台金衢严温处“上八府”为浙东,杭嘉湖“下三府”为浙西。一句“无双毕竟是家山”道尽了西子湖畔七十二峰的峻秀和作为杭州人的自豪,每每登高,我总要迎风长吟,胸中激荡着揽月捉鳖的豪情。
上世纪80~90年代之际,我们“上城文学社”颇为活跃,曾在杭城文学社团中小有名声。文学社顾问是谢鲁渤,高钫,成员有王敏建,夏娃,赵福莲,流星雨,王志强等,我主编社刊《上城文学》。
龚自珍纪念馆初建时属上城区文化馆管辖,而文学社召集人袁惠婷是该馆馆长。当时她将文学社的活动地点临时设于此处。记得上城文学社曾在馆中举行过数次聚会和欢宴。
我们这个小小的十来人的社团中出了七个省作协会员,八个市作协会员,也算是得了龚自珍纪念馆的灵秀之气了吧。
发表于 2009-11-30 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消灭零回复
发表于 2009-11-30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9-12-1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4-12-23 14:41 , Processed in 0.216996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