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73|回复: 9

【影评】多余的话——《贫民窟百万富翁》观后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17 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写这篇东西,想起当初某友邀我同写影评,我却洋洋洒洒一篇大论拒绝了,今天却食言而肥,真是自作孽。活该。

[ 本帖最后由 zhenzhen 于 2009-5-17 17:51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9-5-17 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 起因

我满怀期待地看了这部电影。看到时候蛮认真,看完以后也不是清晰的失望,就是觉得什么都一闪而过了,看的时候蛮激动,看完就完了。现在我脑袋里还是空空的。我承认是原先期望太高。但怎么说呢?我看过太多的电影,不管失望和意外惊喜都是常有的事情,如果不是因为和人拌了嘴,其实根本不会有这篇文字。

这是出于解释的目的写影评。主题是给这部影片挑刺。想想都好笑。实际上我对这部影片倒也没什么大的不满,相对而言,比黄金甲之类的电影不知道高明了多少,看完没觉得导演弱智,也没觉得导演将观众当成弱智。相反,他比大多数中国导演都聪明,他是非常重视并研究过观众和市场的,所以把这部电影拍得很好看。也就是说,是大众喜闻乐见、老少皆宜的那种电影。

我打算先在这里谈谈对这部电影的整体看法。我喜欢看轻松的电影,当我电脑里放着警匪片和艺术片的时候,我多数时候都喜欢看前者。所以,根据我长期看电影的经验,我将其定性为“娱乐片”。我试着分析下,是什么让我给这部电影定性为“娱乐片”?是什么让我将这部电影放在一个很轻的位置?是什么让我迅速将这部电影丢弃在脑后?到底我期望看到什么,又没有看到什么?
于是,本来轻松愉快的观赏过程变成了艰苦的脑力劳动,我真是自找苦吃——最惨的是驱使我写这篇东西的根本不是为了热爱,而是为了解释。苦笑。
 楼主| 发表于 2009-5-17 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深入与浅出

先来说说这部电影的好处。看得出导演是尽了最大努力拍一部好看的电影。

如同一个高明的厨师,主菜是小人物实现大梦想(周星驰最擅长的题材),其中什么调料都放了一点,务求酸甜可口、最大程度符合不同客户的口味:苦儿流浪记、相濡以沫的兄弟情、两小无猜失而复得的爱情——再加上适度暴露社会阴暗面增加其厚重、编排入黑社会的阻碍以增加故事曲折度,以使故事跌宕而不离奇、丰富而有条不紊、自始自终将悬念贯彻到底,令人欲罢不能。
最令人欣慰的是,为了符合积极向上的主题和照顾大多数观众的情绪,导演特意安排了一个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圆满大结局。于是,尊重客户需求、手艺高明的导演得到世界的肯定——奥斯卡将大奖放置在他面前,观众用票房表示他们的满足和敬意。

但是,这是部很请浅平常的电影。因为什么都在意料之中,什么都包含了一点,又浅尝辄止。其实他在任何一个角度挖掘下去,都可以变成一部深刻反思印度当代社会问题的现实电影——印度教和穆斯林之间的深刻矛盾、贫富之间存在的巨大鸿沟、儿童如何被摧残沦为犯罪集团的赚钱工具、种姓制度和光荣谋杀。这些就是放在导演面前活生生的题材,鲜活得就像马上跃出水面的鱼、深刻得可以马上触摸到还在流血的伤口。

但是导演聪明地将一切都忽略掉了。他只语焉不详地描述了一个轮廓,将其设置为男女爱情或者兄弟之情的一个模糊的背景。因为他根本不打算去用影片去深入讨论那些敏感而疼痛的现实问题——世界上大多数人都宁可在漏雨的屋内不舒服地安眠而不打算改造自己的房屋,因为后者代价太大而且有失败的风险。

他非常了解他的客户需要什么,他非常了解他的力量在哪里——时间只有120分钟、空间只在一个黑洞洞的电影院里。他的观众们只需要在这短短的时间里看不存在的人在银幕上实现一点虚幻的梦想,这些是他们在生活里完全无法获得,所以宁愿花钱去购买。这不过就像绝症患者在打吗啡,暂时的止痛而已。但他们只有这点点要求。所以导演满足了他们。

于是,我看到一个完整而简单的故事。不同的人换了不同的场景在说着意思差不多的不同的话,换了巴基斯坦或者津巴布韦任何一个欠发达国家,换一批演员来说这些话,也不会有什么改变。如果换在中国解放前的背景,也不会有什么错。所以它才是跨过国家界限、在美国大获成功的原因。除了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的仇杀让人有点费解外,文化的差距最大可能被模糊了。所以我没认同什么文化差异,就是有一点,也早就有意给忽略了。导演不想让大众费解。换句话说,就是不想大家伤脑筋。他做到了,做得很好、很成功。

如果是我期望太多的话,是我的错。
 楼主| 发表于 2009-5-17 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 亲情和逻辑

再来谈谈人物吧。我一直提出一个问题,两个成长经历类似的兄弟,性格和道德却迥异,到底是什么原因?当然我没有答案。用“天性”来解释是一种可能。也许是唯一的可能了。

这部电影人物都比较简单(对比《撞车》和《巴别塔》,就知道它究竟有多简单了!),黑白分明,好坏都写在脸上,除了两兄弟中哥哥有点不同。总的来说,哥哥还是比较写实的。他的自私、决断、冷酷、粗鲁、重视血亲等个性,都是我能够理解的。

其实在生活中你或多或少能看到类似的身影。一般读书少、文化程度低、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比较重视亲戚、同乡之类的关系,这是中国人比较传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尤其是离乡背井的时候,在这个新城市内举目无亲,这种关系就尤其重要了。他们也知道自己竞争力差,必须要依靠抱成团才能生活下去。

所有种关系中最重要的当然是血缘关系。这是人类最原始也最可靠的联系,一直可以追溯到人类初期。当然追根究底,这种关系是来源于动物界的——人类说到底也不过是聪明的动物而已。从动物世界中我们了解到,为了种族的延续和子女的生存,动物甚至也可以做出伟大的自我牺牲——换成人类当然是一种高尚举动,但更可能是一种本能。考虑到人类和动物相类似的部分,我得出的结论是,所谓的血缘亲情,更多的不过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这不过是大自然的安排,是造物主的放置在动物界的规律而已。

所以,从某种意义来说,只有突破了这种血缘禁锢的生物,才是真正的胜利者,才是自己的主人。

因此,我更看重无血缘关系者之间的产生的感情。比如收养别人孩子的父母,比如捐赠器官给陌生人的志愿者,比如献血者。再举个例子,汶川地震中,救学生而死的老师,当然比起救自己子女而死的父母更伟大,因为他们没有血缘关系。什么都不图,才更了不起。

扯远了,再说回来。

一般像哥哥这样的人,会比较重视亲情,因为他们早已举目无亲、相依为命。他的善意也仅仅是针对自己的亲戚。所以,我们看到在大雨的夜晚,哥哥不让小女孩一起进来避雨。就算小女孩会在雨中冻饿而死,他也不会去拉一把。但为了弟弟,他也就勉强接受了。在黑社会的魔窟里,他知道如果不逃走,自己弟弟会被弄瞎眼睛,他不顾自己弱小而奋起反抗,带着弟弟飞奔逃离。但在火车上,他竟然可以松开小女孩的手,眼睁睁看着她重新落入魔掌,她到底会不会弄瞎双眼,或者沦入更悲惨的境地,他不关心。他只关心自己和弟弟的安全。他们都是小孩子,自己生存都有困难,带着小女孩,只会碍手碍脚。
在他眼里,只有自己的血亲的生命和幸福才是要考虑的,别人的生命和幸福都不重要。这是这一类人的特性。
所以,如果你认识这样的人,大概也不会喜欢他。除非他是你的亲戚什么的。

电影为哥哥安排这样的举动和性格,很正常而合理。因为我们都知道,人必须适应环境。一个自幼失去母亲的孩子,从未接受过正规的教育,似乎也没有得到过社会的帮助、好心人的接济,于是被迫用拳头和武器保护自己和弟弟,以求生存下去,这是非常自然的,我对此完全没有疑问,也不会对他有过高的要求。

之后他的举动也是很符合逻辑的。

他杀掉第一个黑帮老大,因为只要此人活着,他们都没有好下场,所以他很决断就开了枪、打爆了老大的头。杀完人他立刻丢下弟弟和女孩去投靠另外一个对立的老大,这是很正确的选择、唯一的能够让大家活命的方法。他完成这些行动后也许感到自己很亢奋、很有成就感,觉得自己是大人了,什么都尽在掌握,但心底隐隐也对未来有莫名恐惧,种种情绪交织在一起。回家后他看着弟弟和女孩躺在一起,忽然,在这个杀气腾腾欲望骚动的夜晚,他感到自己原始的欲望无法遏制——他想要发泄。
此时哥哥大概心想,我杀了人、救了你们、保护了你们,你们今后的安全也由我负责了。我控制了局面,让大家都活了下来,难道不应该好好享受一下?

我再强调下,他根本没把女孩当人。他从来没将女孩当人,现在也只是泄欲的工具而已。

这也不能完全怪他,他根本没有接受过什么正规教育,可能连字都不会写。那些道德理论可能从来没有听人说过。
此时,杀人的亢奋和恶意在他心里涌动,他毕竟只是一个少年,有控制不住自己的时候,于是当强烈的欲望受到阻碍,他毫不犹豫掏出枪对着自己亲兄弟——刚杀过人,他凶性大发。原始的欲望胜过了兄弟之情。他真是彻底昏了头。女孩子知道他此刻是真的疯了,他真的会开枪,所以默默地拉低他的枪,让弟弟离开。

这次逼走了弟弟,会不会永远失去了他?又或者哥哥算准了弟弟离不开他?还是根本没有想到这个问题、先顾着满足自己的性欲?我无从推断。但哥哥当然不是一个理性人,兽性上来什么都不会管。可能等他冷静下来后,也曾经找过弟弟,但没找到,这应该是比较合理的。毕竟,等到一切稳定后,女人也不会缺乏的,他还是会需要亲情的。

多年之后,当他又重新听到弟弟的声音,反应是——你居然还活着!他一直以为弟弟死了,可见当时的情况是离开他更危险,根本不存在逼弟弟走会更安全的可能。那些认为哥哥是不想连累弟弟而逼他走到美丽猜测,真不知道是从何而来的。

弟弟找不到后他多少有点内疚,和弟弟重逢后想要补偿,这才是后来他对弟弟善意表示的基础。

两人重逢后,他一直不告诉弟弟女孩的下落也是怕弟弟去找她,怕出事,也可能是怕连累自己。毕竟他还要在老大手底下混。

影片没交代女孩究竟怎样到老大手里的?可能是他献给老大的,也可能是老大看上了。我一直说,哥哥根本没有把女孩当成是人。在这个世界上,他唯一重视的就是血亲,第一原则是要生存。就算是他把女孩献给老大也是正常的。

但是弟弟还是想方设法找到了女孩,要带女孩走。哥哥带着手下追上来,将女孩绑上了车,他的手下用刀子划伤女孩的面颊,大概这也是老大的吩咐,不然他们也不敢动手,毕竟女孩是以色事人的。奇怪的是这时候,弟弟已经扑到车窗上了,这帮打手居然没有动手抓弟弟,事后也没有向老大汇报。如果老大知道了,估计哥哥和弟弟都不能幸免。后来弟弟成了名人了,很多人认识他,打手不会不知道。所以这事是怎么遮掩下来的,无从知晓。

后来弟弟上节目,为了让女孩有机会看到自己、找到自己。不过他倒真没想过,要是老大知道了他就是拐带女孩子的人,大概也很容易找到他,他会死得很快。哥哥也不能帮他遮掩很久。最后这事果然也不久长,哥哥忍不住要成全他们两个了,反正纸也包不住火,他迟早要被这个弟弟连累到,还不如主动一点。

哥哥放女孩走的时候摸着伤疤说,原谅我。这是承认自己的错误。不过他主要是为了弟弟,这个女孩是谁,倒没啥关系 。

放走女孩什么下场,哥哥当然也很清楚。这样就是变相自杀了,我想了老半天为什么,也始终不能自圆其说。估计可能是哥哥知道弟弟不会放弃,一直会追下去,所以弟弟一直就有危险,所以不如索性成全了他们。但这也不对,等到这个节目一结束,弟弟也就无计可施了,也没办法去找女孩,哥哥完全可以让这事消失得无声无息。
如果说是因为弟弟能拿到巨款过好日子了,也不可能,因为当时这笔钱还根本没到手呢!所以一路看下去,为什么哥哥忽然不想活了,要放走女孩,我看到最后还是不明白。

不追究为什么哥哥发现兄弟情比生命更重要的原因了,接下去说放走弟弟后哥哥的举动。

按常理来推断,弟弟和女孩不能在一起的最大阻碍是黑社会老大,没有老大,一切都好了。所以他要保护好弟弟,必须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杀掉老大。他马上动手还来得及,老大还没有怀疑他。但是,匪夷所思的是,哥哥啥都没做,一直坐等老大发现女孩失踪开始到处找他,然后把自己锁进浴室埋在钞票里,等着人家冲进来。

他运气真好,第一个冲进来的居然是老大。看来,他开枪打死老大纯属偶然。万一先冲进来的不是老大呢?万一老大挨一枪不死呢?那么弟弟的幸福,不就化为泡影了?他不也就白白牺牲了?既然求死,也要死得有价值,哥哥不是傻瓜,为什么如此举动,实在奇怪得很,怎么都说不通。

所以我认为这部片子最大的不通就是在这两点:
1、        为什么哥哥忽然要为弟弟牺牲?
2、        为什么哥哥不抢先杀死老大?

这两点疑问对我来说,一眼就发觉了,但我倒真的没觉得有什么,因为娱乐片嘛!你也不能拿英雄本色去推敲是不是?谁中了十几枪还活蹦乱跳的?但说不存在破绽就不对了,只是要求不同而已。
 楼主| 发表于 2009-5-17 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四 结尾的秘密

这部片给我印象最深的场景之一,是在故事结束开始播放演职员表的时候。当男女主角终于在火车站台相遇并即将奔赴新生活之后,正剧结束,紧接着场景一变,男女主角连同站台上的所有群众演员正对着观众、面带笑容、齐刷刷跳起了群舞——让我想起耳熟能详的无数擅长跳舞的流行歌手的MTV……

我一直在想那个群舞的场面。当我们都深深沉浸在男女主角来之不易的爱情(哥哥为了成全这段爱情而壮烈牺牲),不禁唏嘘兼感慨的时候,为什么导演要这么简单粗暴地将我的情绪猛然拽了出来?唯恐大家不了解这是一部娱乐片?

我想了半天,总算琢磨出点道道来了——导演这是故意的。等于告诉你,这不过是一场电影而已。别当真,演员都在这里。120分钟完了,散场了,醒醒。该干嘛干嘛去。

有句话说得好,演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傻子。但是不疯魔不成活,演戏要演得投入,同时也要观众的配合,大家都要入戏,这样才能彼此满足。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演戏的就根本不该演戏,看戏的也根本不要看戏。但是最厉害的就是这种,演完以后朝你笑了一下,这一个笑容是演员自己的、不是角色的。不用卸妆,他直接出来了。这时候,观众也猛然惊醒、回到现实中,恍然一梦。
这时候的惆怅和醒悟,最是有意思。

所以我微笑。有这样心态的导演怎么会是弱智呢?简直是大智慧啊。我喜欢这样的导演,不端着、不装,电影就是拿来消遣的,没有打算替你解决人生哲理和社会不平等状况。120分钟讲了个故事,听好看好,满足了就够了。别的随便你去琢磨好了。导演不是救世主和哲学家,导演也就是一份职业而已,交足功课就对得起投资人了,要是电影能大卖于人于己才是最大的胜利。
 楼主| 发表于 2009-5-17 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五 经验和喜好

所谓的经验,就是不假思索的反应。比如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被蝎子蛰过,以后看到就知道躲避,而没有被蛰过的要翻书才知道这个是害虫、要躲开。电影看多了就是这样,直觉就喜欢或者不喜欢。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感觉场景一幕幕刷刷过去,很抓人,但看完脑子空空的,啥都没有留下。失望是必然的,因为根本没有想象中好,是被奥斯卡和影评把胃口吊得太高,所以失望。其实作为娱乐片还是不错的,对印度电影产业更是有振奋作用。但一样作为获得奥斯卡的外国电影,我感觉它比《卧虎藏龙》差多了。卧虎藏龙保有很传统的文化在里面,对我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是新鲜的,因为丢得太久,还好台湾还有点存货,给李安拿出来了。但他不仅仅是画一幅传统中国画,又加进入很多共性的东西,所以外国人也是可以理解的。电影里人物不多,却个个丰满。玉娇龙这种似正似邪的叛逆角色非常具有现代感,俞秀莲却很传统,李慕白呢,表面是架子很大的大侠,内心却有说不出的东西。里面其实也没有彻底的坏人,都不简单,很值得琢磨。而且整个武指和舞美非常棒,音乐又很完美,整个都是精品。现在回想起来还有余味,如同一杯香茗。而相比之下,这部电影却什么都没有留下。我不认为这是文化理解上的问题。

当然喜好哪部电影是一种很个性的选择。比如我是先看的美国版无间道,看完一点没觉得有港片的影子,我觉得自己就是在看一部地道的美国片。可见改编很成功。回头看港版的却很失望。因为每一个角色,美国版都有过之而无不及,而气氛营造又是美国的好很多,气派大很多。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正是此意。当然也有可能是先入为主。不少人先看港片的人都对我说过港版的更好看。但我却不能同意。

再说刘伟强的雏菊,大概没有人会同意它是一部杰作,但却是我看次数最多的电影。我大概看了几十遍,非常感动。这就是个人的喜好。绝对因人而异的。

于是我声明下,我的看法仅仅是我的看法。我只代表自己。我就不在这篇文字里通篇写上“我以为”了。而且因为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标准答案,所以我不打算改变自己以为的看法了。呵呵。
发表于 2009-5-17 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都没看过呢~~
发表于 2009-5-18 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zhenzhen 于 2009-5-17 17:51 发表
这部片给我印象最深的场景之一,是在故事结束开始播放演职员表的时候


是挺有意思的结尾。不过字幕上已经提醒了,好像是请别走开,还有歌舞可以欣赏。
呵呵。这个导演毕竟是很有影响力,比老谋子要好出几条街去了的。
发表于 2009-5-18 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乌鸦扬名 于 2009-5-17 18:21 发表
我都没看过呢~~


赶快找来看看吧,如果很忙,那不看也行。
不过要看原版的。国内电影院上演的版本有删节。
 楼主| 发表于 2009-5-19 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简单励志的电影,不如周星驰的有趣。^_^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5-1-10 21:39 , Processed in 0.357672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