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遇见读懂的人,才会苏醒;仿佛花香遇见风,香气才会舞动。 心境不同,即使同一个作者的文字,有时读来倍感亲切,有时却仿佛陌路,这感觉,我读洁尘尤为明显。 06年就看过洁尘的博客,却连一点喜欢也谈不上。前一阵在书店闲逛,偶然看到这个新版的《华丽转身》,附注的一行小字,“一个唯美者的电影随笔”吸引了我的注意,便从书架上取下来,随手一翻,《被爱爱人原来一样可悲》引入眼帘,碰巧最近有朋友陷在爱与被爱的纠葛中夹缠不清,立刻便有了读下去的理由和兴趣。评论的两部电影《伊冯娜的香水》和《理发师的情人》我均没看过,文中提出的主张却立刻引起我的共鸣,譬如“完美的东西让人不耐烦,让人觉得无意义,让人想逃,甚至想死。”最好玩的是文中引用陈奕迅《兄妹》这首歌的歌词,将暧昧与玩味暧昧的心理表达的非常到位,这一下子就拉近了我与作者之间的距离,似乎能感觉到文字背后的她正冲着我狡黠的微笑。 再翻她写茶式电影与酒式电影,写时运不济的娜塔莎·金斯基,写迷恋布莱德·彼特,细腻温婉的文字,把一个女性影迷观影过程中点滴细微的乐趣,描摹得生动有趣。诉诸笔端的文字,处处流淌着作者的真情实感,那份亲切,透过文字这座桥,让人顿生心心相印、惺惺相惜的好感,立刻便决定买回家。这本《华丽转身》,成为我读了几年影评后买的第一本影评。 以前看影评,均在网上。读的第一本影评,是04年在新浪读书里读王樽的《与电影一起私奔》。《与电影一起私奔》,不仅改变了我看电影的方式,跟随书中的评论一路看过去,对电影的品味也随之改变。打那开始,看完电影看影评,成为看电影的重要步骤和乐趣之一。阅读影迷关于电影的文字,同时在脑海中复活电影影像,观点相同时共鸣的快慰,认识提高时满心的欢喜,就这样一点点沁入心脾,对电影的鉴赏能力也随着阅读的过程逐步提升。 网上看得多,开始留意并收集专门写影评的博客作者,卫西谛算其中一个。因为她博客里评论的好多影片,都不是寻常可以看到的,私下里便觉得那是标志着前沿的风标,时常让我敬仰。因此,当我在书店里看到卫西蒂新出的这本《未删的文档》时,立刻拿在手里摩挲起来。 这本《未删的文档》,一如她本人给我的感觉,前卫时尚。书通体银光铮亮,随手一翻,银色的金属辉光,随光线的折射在手里流转;凹凸有致的封面设计,像极了我们久已弃之不用的电脑磁盘。如此新颖别致的封面设计,立刻让我心生喜欢。书末附上卫西蒂写给影迷Ada的一封信作为后记,其中的一段文字:“在迷恋电影的初期,我们常常会觉得‘通过电影,我们能生活的更深刻’。但当我们真正对生命和生活有所体悟的时候,我们会‘通过生活,选择更深刻的电影’。”这段文字,不正是我自己观影过程的真实写照么!这种发现的惊喜,立刻让我决定把它带回家。 碰巧的是,刚把这本《未删的文档》抱在怀里,转眼又瞥见了书架上卡夫卡·陆的《天堂陌影》。恕我孤陋寡闻,以前竟然从未听过、看过关于卡夫卡·陆的只言片语,趁卫西蒂带给我对影评书籍的热度还未消减,随手又拿起《天堂陌影》。封皮上一行小字“斯人已逝,文字长存”引起我的好奇,于是先看了作者的生平介绍,猛然惊觉,自己居然错过了这样一位互联网上的电影先锋。 随意挑了几部我熟悉的电影的评论,犀利的文字,立刻让我折服。虽然其自比卡夫卡颇为狂傲,与大多数影评人的影评文字相比,卡夫卡·陆的影评,更多的彰显了他对电影、人生和世界的独立思考,而且,其思考的广度和深度常常让人望其项背。卡夫卡·陆的影评文字,另外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文字的组接方式,或许80年代曾经是上海民间诗人的缘故,评论文字的功底显得相当扎实。这样酽冽的文字,读来怎不令人满心欢喜。而我,更是一定要把这欢喜握在手中把玩。于是,这本书也被我收入囊中。
接二连三买了三本影评,不再因为某部刚刚看过的电影而看影评,纯粹因为这些评论文字中蕴藏的对生活的感悟与感动而阅读他们,或许是我自己阅读影评的一个新进阶;又或许,因为自己早已不满足只看别人的影评,转而投身写影评的阵营,想通过系统地阅读别人的影评,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我不得而知。 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洁尘和卫西蒂都把自己的影评称作电影随笔而不是影评,大概她们的影评,投注了很多个人情感,带有浓烈的个性色彩,距离她们心目中真正的影评有距离。这当然是我的猜度,据我自己写影评的感受而言。能引发我写作兴趣的电影,首先要触动心灵并带来强烈震撼,这种震撼,写影评之初,是与电影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而不吐不快;后来,只有深刻剖析人性本质的电影才能带给我感动;再后来,随着系统地观摩大师的作品,终于跳出情感的框框,开始全面关注诸如影片类型、影片结构、表现手法、灯光与音乐等等技术层面的东西。 写了一段时间的影评,写影评的初衷也由原来发泄情感,变成解密与分享电影带来的感动,朋友小圈子里的口碑,让我再写影评,变得小心翼翼不敢造次,生怕自己不负责任的文字,糟蹋了一部好电影。想来,这也算的是写影评的一苦。为了客观和公正,动笔之初,我会看看别人的评论,从旁印证和检验一下自己对电影的看法,会查查相关的背景知识,作为立论的依据,正是受到这些比我更专业、更敏锐、更有洞见力的文章启发和影响,让自己对电影的认识和了解逐步加深。这是一个影迷写影评最大的乐趣之一,也只有身陷其中的人,方能深谙其味。
借用卫西谛的话来说:“我只想成为最普通影迷去往更高层次途中的最底层的台阶”,或许,我连这最底层的台阶都算不上,看与写的互动过程,让我跟随电影一起成长,用文字记录与分享自己的成长,便是一个影迷写影评的快乐,但愿电影带给我的快乐,也能传递给每一个喜欢读影评的朋友。
[ 本帖最后由 竹影横阶 于 2009-3-17 19:38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