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露雨晨星

摩崖石刻欣赏(欢迎参与讨论)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5 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福州市长乐摩崖石刻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5 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5 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华山:亦称太华山,为我国五岳之西岳。它位于华阴市境内,南与秦岭相接,北可俯瞰黄河、渭水,西距西安120公里。华山,东、西、南、北、中五峰环抱,海拔1997米,自古就有“奇险天下第一山”之称。华山的奇险雄美的自然风光与依山而建的庙宇、楼台、岩洞、栈道共同构成了华山风景名胜区。西岳庙位于华山之北五公里面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5 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5 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5 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山风景区内现存的260多处摩崖石刻是黄山文化遗产中的精品和瑰宝。遍布黄山的摩崖石刻,留存的时代不同、呈现的特点不同、抒发的情感不同、分布的地段不同,但有二个特点是非常显著的:一是与游道紧密结合,游人可以就近欣赏,增加游兴;二是与山体结合,浑然天成。它们抓住自然景物和环境气氛的特点,进行艺术概括,起到画龙点睛、烘托景物的作用,能较好地帮助游人领悟自然美景的特征,启发人们的联想。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5 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珠海石溪摩崖石刻位于香山场村后山上,有30多处题刻,其书法有楷、行、草、隶,字体规范、功力深厚,其诗体为古绝、唐律,诗体规整,意境高超。其规模在国内也是少有的,因其主题是“亦兰亭”,故被誉为“广东的兰亭”。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5 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5 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5 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5 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潮汕的摩崖石刻
  
  
  
   在潮阳有数处宋代记游摩崖石刻,上世纪80年代文物普查发现后,笔者又陪杜经国、马明达、黄挺诸教授到现场考察,经他们校勘的石刻文字数处,其一:“武夷章元振守潮秩满,策命移知肇庆。道出潮阳,因游东山。早饭白牛岩,烹茶水帘亭,少憩方广洞,已而饮于起轩,薄暮乃还。门下士永嘉杨元业,温陵郭能清,府吏莆阳方寅预焉。绍兴癸酉仲冬二十四日记。”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5 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5 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5 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8-12-25 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星星你有多少这样的东西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5 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不少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6 07: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下终南山斛斯山人宿置酒
[李白]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乃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可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注释]
1)终南:即秦岭,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南。《陕西通志》说:“终南山西起陇山,东逾商洛,绵亘千里有余,南北亦然。”主峰在长安县南,唐时文士多隐居于此。过:访问。斛(hu胡)斯:复姓。山人:对隐士的称呼。宿:留宿。(2)碧山:指终南山。下:下山。(3)这句照耀终南山的月光好象了跟随人一道下山。(4)却顾:回头望。所来径:下山的小路。(5)苍苍:指茫茫暮色。翠微:翠绿的山坡。这句说,翠绿的山坡横亘在暮色之中。(6)相携:和斛斯山人一起。及:到。田家:农家,指斛斯山人家。(7)荆扉:柴门。荆,荆条。扉,门。(8)幽径:僻静的小路。(9)青萝:即女萝,又名松萝,蔓生的植物,深山中多有,常从树梢垂悬下来。拂:轻轻擦着。行衣:行人的衣服。这两句写入门所见。(10)欢言:愉快的交谈。所憩(qi气):歇息的地方,指主人置酒留宿。(11)聊:姑且。共挥:举杯共饮。(12)长歌:引吭高歌。吟:唱。松风:指古乐府《风入松》乐曲。(13)河星稀:银河中的星星少了,表示夜已深。(14)君:对人的敬称,指斛斯山人。复:又。(15)陶然;快乐的样子。忘机:道家语,指清静淡泊,忘掉世俗一切机变巧诈的精神境界。
[简要评析]
李白的诗歌奔放豪壮,但也有冲淡清新,自然恬静之作。这一首五言古诗就写得恬淡自然,极有情趣。一开始诗人就别出心裁地把山月拟人化,明月好像有情,伴随着诗人在夜幕降临的时候,从终南山上返归,给人一种亲切感。下面顺序写来,先是诗人恋地回头看看下山时走过的崎岖小路,在月光下只见青翠的山峦起伏,路已经看不清了,有一种月夜迷茫之感。这时诗人和斛斯山人相遇,被热情相邀做客,这情景在诗人生花妙笔的描绘下,好象电影镜头一样,一个个迎面而来:儿童打开了柴门,主人陪同诗人步入庭院,在皎洁的月光下,一同穿过翟竹丛生的小路;再往前行,林木荫翳,松萝自树梢垂悬,轻轻地从衣上掠过。多么清幽寂静的山庄啊!诗人陶醉在银色的月光下,陶醉在苍松翠竹之中,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并和主人共同举杯畅饮,引吭高歌,直到夜阑星稀。这时诗人已酣饮沉醉,主人也因有这样一位胸襟坦荡,性格佳客而无比愉悦,共同浸沉在欢乐之中,忘掉世俗的要变巧诈,返于淳朴。此景此情,真切感人。全诗以诗人的活动为中心,层层展叙,不仅景物清丽如画,这典型环境中,达到了情景浑然无迹的艺术境界,同时诗意浓郁。诗人与山人的心灵相通、感情相偕、乐而忘忧、摒弃名利的洒脱情怀。这首诗看似随意拈来,实则神思飞动,寄情幽深,在亦庄亦谐中流露出一种狂傲不羁的伟岸气慨来。
发表于 2008-12-26 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9 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福州于山摩崖题刻
  于山位于福州城区中心鼓楼区东南隅,又称九日山。相传称战国时古民族"于越氏"的一支居此而得名。汉代有临川何氏九兄弟在此炼丹修仙,故又名九仙山。闽越王无诸曾于九月九日在这里宴会,因名九日山。“文化大革命”时期曾改名红岩山,1977年复名于山。于山海拔52.2米,形似巨鳌,最高点鳌顶峰。山上怪石嶙峋,林木参天,景色秀丽,历为游览胜地。古时山上有揽鳌亭、倚鳌轩、步鳌坡、应鳌石、接鳌门、耸鳌峰等六鳌胜迹和炼丹井、九仙观、平远台等24奇景称大鳌24奇景,民国后因年久失修,逐渐荒芜。碑廊列有宋、元、明、清历代碑刻。1979年后,开始修复景点。主要景点有平远台与戚公祠、九仙观与天君殿、大士殿、报恩定光多宝塔(即白塔)等。山上还有自宋代以来摩崖石刻100多处。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9 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9 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9 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9 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9 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9 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4-12-23 19:26 , Processed in 0.394164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