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婆留乡人

追寻西湖俞庄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 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湖不但曾经有过俞庄,而且有线索说明,曾经有过俞墓!
待年关之后得些暇隙,再作追寻。
谢谢各位抬举本帖!
发表于 2009-1-12 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婆留乡人 于 2009-1-12 11:08 发表
待年关之后得些暇隙,再作追寻。


期待跟着您的贴子一起追寻
发表于 2009-1-13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上次好像无意去过蒋庄?
在楼主的主题帖中一图中标明的地点好像在花港观鱼附近。
记得好像是那次赤脚行走路过顺便看看,楼主好有心,杭州西湖太多景点需要我们一一行走,
杭州的人文文化也需要我们推崇,谢谢楼主。

[ 本帖最后由 漫卷云舒 于 2009-1-13 22:23 编辑 ]
发表于 2009-10-21 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增广见闻!

我爸小时候就住在花港观鱼蒋庄自然居。因此,在西湖十景中,我对花港观鱼情有独钟!
发表于 2009-10-21 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小时候住过.有空不妨介绍下那时的花港观鱼和蒋庄.
发表于 2009-10-30 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再顶你一下

原帖由 司令仪容 于 2008-7-11 17:30 发表
顶你一下。图文兼备,内容详实。


我都差一点要忘记自己什么时候,曾经“顶你一下“过。今天再顶你一下——终于记起,我是”顶你一下“过的。

这就是杭州的内涵和积淀。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1 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追寻西湖俞庄(四·上)

      
     
  筑庐于可周揽西湖十景一半名胜的画山诗水之地,俞明震退“老”闲居湖上的日子,一方面游赏赋咏堪称清雅多致,另一方面则病愁交加颇为苍凉沉郁。      

      就前一方面而言,有如陈三立在《觚庵诗存序》中所说,俞明震在这里“与陈君仁先为邻,岁月之往还,游赏之频数,出一篇则有为余与仁先所惊叹者”。这在《觚庵诗存》所留存的赋咏西湖山水胜景的诗篇中亦时有所见,如本文前面已经引用过的《雨后湖楼晓起》、《湖庄示子大、伯严》均可为证。另如下面这首,当亦可作如是观:

            游西溪归泛舟湖上晚景奇绝和散原作
                    
西溪冥烟送归客,艇子落湖风猎猎。
                 芦花浅白夕阳紫,要从雁背分颜色。
                 颓云掠霞没山脚,一角秋光幻金碧。
                 欲暝不暝天从容,疑雨疑晴我萧瑟。
                 忆看君山元气中,沧波一逝各成翁。
                 请将今日西湖影,写入生平云梦胸。

                     
                  
    民国初年湖上夕照 老照片
                                 
          
      像“芦花浅白夕阳紫,要从雁背分颜色”、“请将今日西湖影,写入生平云梦胸”等句,言人所未言、揭人所不揭,取景别出心裁,立意独标新颖,境界开阔宏远,遣词结句不落俗套,不愧名家手笔,均为时人与后人所激赏。
      从觚庵存诗,还可略窥他晚年退居西湖时期的交游之一斑。如他与陈散原(三立,字伯严)常有酬唱(见前文所引);与芳邻陈曾寿的交往,也多见于当时两人同游湖上的诗作中。其《大雪后偕苍虬入灵隐寺同赋》云:
              灵山一夜雪,万象立于定。入门玉交柯,负重松逾静。
              冻流不挂檐,万瓦皆明镜。石佛垂白眉,披烟露寒胫。
              滉漾洞牖开,幽极得鸟敬。掩关千层云,破寂一声磬。
              上接惟鸿濛,俯瞰穷究竟。见净不见土,所见非佛性。
              拄杖我归来,无土亦无净。
苍虬诗有“我来真空回,见净不见土”  之句。(原注)
      
民国初年灵隐寺大殿重建 老照片


       陈苍虬诗中,则可举《中秋日恪士邀饭于法相寺》一首:

                 荷已离披桂未稠,淡云微雨过中秋。
                 为耽野饭寻僧饭,还觉平流胜俊流。
                 小阁空山宜客梦,寒芳深院助禅幽。
院中秋海棠甚盛。(原注)
                 相期更醉重阳节,晞发天风最上头。

   
民国5年(1916)以前的法相寺及登南高峰山道 黄炎培摄 采自《中国名胜·西湖(二集)》

     
还可以读到其《九日同俞觚庵、其侄伯刚、朱棣卿、马卓群、陆澍斋、徐肖研、许姬传、七伯父、觉先弟、儿子邦荣邦直共十二人,携酒肴至龙井登高》诗:
              飣餖杯盘野兴长,招提萧散作重阳。
              坐深潭影闲云过,望浅秋晖暮气凉。
              却笑清游贪寂住,翻因高处怯苍茫。
              今年今会还如此,浊瀝何辞奠侍郎。

民国5年(1916)以前的龙井登高山道  老照片

        上引陈苍虬诗的诗题中,在“龙井登高”同行人之列的有多人,其中徐肖研、许姬传二人,笔者曾在《许姬传七十年见闻录》一书中见到过他们在一次聚会上同时出现的相关记载。检读该书“戊戌变法侧记——徐仅叟先生传略(一二)•徐仅叟谈红楼梦”题下,有专写徐致靖、陈曾寿和俞明震等逊清遗老聚集在陈庄评说《红楼梦》的一节文字。徐肖研、许姬传,当时都作为晚辈在座陪侍。许姬传后来在其忆述中这样写道:
         
辛亥后某日,陈曾寿请徐致靖到陈庄“苍虬阁”小饮,同席有陈散原、俞恪士、冒鹤亭、夏剑丞、诸贞壮等,都是有著作的诗人。俞恪士收藏有戚蓼生抄本八十回《红楼梦》,有正书局据此重抄石印发行。席间,他谈起《红楼梦》,说近来有人考证曹雪芹的家世,以及曹楝亭(寅)的事迹,还有人搞“索隐”。
     徐致靖对散原说:“曹雪芹写这部书是花了很大气力,批阅十载,增删五次,我以为从原著里索隐,最有意思。他在楔子里告诉读者,不要追索故事发生的年代,又以甄士隐、贾雨村两人的名字,暗示把真事隐去,所说的乃假语村言。他写书的方法,有些从正面写,也有从反面写,或者从夹缝里写。书里有些人描写得温慧贤良,端庄稳重,骨子里却做了不可告人的隐事,今天或以研究一下书里的谜。”
     俞恪士又问:“《红楼梦》里诗最多,究竟如何?”
     徐说:“小孙肖研有一些看法,他认为:正册、副册、又副册的诗是叙事诗,应作别论。还有些诗,虽然工稳熨贴,好像有些试帖诗味道。”他接着笑对陈散原、俞恪士、陈苍虬、冒鹤亭众人说:“曹雪芹如看见诸位,恐怕要甘拜下风呢!”
                                                   
                                                                           
许姬传七十年见闻录  中华书局版

       按:徐致靖(1826-1900?1917?),百度上有简介如下:
   清末维新派。清末民初江苏宜兴(今宜兴市)人。字子静,清光绪间进士,累迁侍读学士。1897年(光绪二十二年)德国侵占胶州湾,他以外患日迫,亟思“变法图存”。次年上疏清光绪帝明定国是,“以一定心,而维时局。”向光绪帝推荐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黄遵宪、张元济等人。“百日维新”期间,擢为礼部侍郎,“戊戌变法” 后,被革职监禁。1900年出狱,定居杭州(按居宅在姚园寺巷 ------ 笔者注),旋卒。
一说,卒于1917年。
      徐致靖的儿子徐仁铸 (1863-1900?),字砚文,号研甫,别号缦愔,江苏宜兴人。光绪进士。中日甲午战后,痛感国势日衰,亟思变法。1897年以翰林院编修视学湖南,时遇梁启超、谭嗣同在长沙鼓吹新学,遂与二人相识后结交甚深,其讲学宗旨亦相同。并亲手颁布条诫,分谕名类学校,提倡学习自然科学,培养实用人材,以备国家选用。他与陈三立、谭嗣同、陶葆廉并称“维新四公子”(“维新四公子”或以丁惠康代陶氏)。 徐肖岩为徐仁铸之子、徐致靖之孙。许姬传,则是徐致靖的外孙,为著名昆曲艺术家和京剧梅派艺术研究者。
                       

[ 本帖最后由 婆留乡人 于 2009-12-9 10:46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2 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追寻西湖俞庄(四 · 下)

       从另一方面讲,俞庄主人,虽为饱经艰难时世的风云人物,然随着时移世易,局势迫使他年事未高就早早退出政坛,而且病、衰双临,这就未免又给他的西湖退老生活,涂上了一层厚厚的以养疴遣余生的悲凉色彩。如其《甲寅除夕时久病初起》(1914年作)一诗,即可谓颇具代表性而且细微地传达出他种种心绪端倪之作:


            万方多难日,今夕倍凄然。家祭丰残脑,人心有旧年。
            养病贪睡早,移烛得春先。幼女分梨栗,吾衰祝汝贤。
            难向庸医说,深杯掩病容。有家甘自放,忧国竟何从。
            乐忆儿时味,诗寻乱后踪。告存应自笑,重数隔年钟。

      另外,前文所引用过的陈散原《觚庵诗存序》,也在一开头就言及觚庵病重。正因为此,虽得以栖身于诗画境界,大可日日吟风弄月,到底还是摆脱不开那浓浓的家国黍离之感。毕竟,退居西湖以游赏赋咏为生的“风雅”,更大程度上实在还是出于“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中国士人传统的结局窠臼耳,故陈三立《觚庵诗存序》论及觚庵诗篇创作时概言道:“觚庵少年能诗,自矜重。通籍浮沉辇毂间,后官江南、官赣、官甘肃,所作仅有存者。退隐后,诗乃稍多,遭巨变,辟世孤往而然也。”。钱仲联《近代诗选》中也这样评定觚庵诗:“中年度陇之后,得江山之助,为诗盘郁苍凉,乃具杜味。晚年退居杭州南湖,湖山胜景,尽归笔底,彫炼幽邃,能使樊榭缩手”。
  


清光绪间三潭退省庵前游客 老照片

       试读俞明震的下面这首西湖诗作,不难深切地体味到其中苍郁沉凝的家国与身世之慨:


                     
夜坐
        微闻花气夜沉沉,入世何人觉病深。
        残月渐移成曙色,寒风忽起结层阴。
        悲欢自造原无事,醒醉相望各有心。
        还向纸窗寻我相,一灯明灭去来今。

      关于俞明震晚年病居湖上的情状,从当时他的一些好友在挽诗中记写他最后日子的“实录”也略可窥知一二,如陈诗《觚庵既殁之五月昨忽入梦追挽二诗》其二云:“君隐湖堂我亦归,但惊今瘦逊前肥”。又如罗惇曧《俞觚斋挽诗》中有云:“西湖三日与君别,扶杖堤边送我行。”“扶杖堤边”,极见当时俞氏勉力送别友人之况,而就在这次送别后三日,俞即下世矣!(均见《中国大典•文学典•明清文学分典》)


  俞明震书迹   采自《觚庵诗存》







[ 本帖最后由 婆留乡人 于 2010-1-13 15:22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09-11-22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婆留前辈回来,再续好文!象陈三立,陈曾寿等这批晚清遗老,清亡后退居上海和西湖一带,诗词酬唱,曾经闲翻过陈曾寿女婿的回忆录,所述还挺有价值的.

注意这段历史的人不多了.您却能勾沉故旧,拜读了!
发表于 2009-11-24 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这种造楼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啊。

新增的内容,内容也越来越精彩,好希望可以更新地再快些bigem01
发表于 2009-11-25 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龙井古道是这样的,曲径通幽,我喜欢!想当年人们往龙井问茶,提着藤篮食盒且行且游,应比今天一脚油门到茶家有趣味得多。
发表于 2009-11-25 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龙井问茶的改造真个是败笔,添了一堆无谓的楼堂馆所,过溪亭前曲径通幽的感觉没了.当初的整治应当在多种竹林上,恢复风篁岭的意境.
发表于 2009-11-26 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增加了知识啦
 楼主| 发表于 2010-2-7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1918年(民国7年)12月24日(农历十一月二十六日),俞明震在俞庄病逝。1921年9月14日,俞氏后人和陈三立家族人士,葬俞明震于杭州九溪牌坊山(在五云山东麓,即今陈三立、陈衡恪父子墓园附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11-5-4 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值得收藏,大家都顶
发表于 2011-12-16 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16 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2013年12月24日(俞明震忌日),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浙江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和《浙江学刊》编辑部在杭州西湖六通宾馆举行俞明震学术研讨会。与会人员会后到西湖小南湖北岸实地踏看、考察俞庄遗址。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1月8日就此刊出相关报道及专版文章。http://www.cssn.cn/zx/201401/t20140108_938406.shtml
其后,经向有关部门建言并经杭州市副市长陈红英批示,西湖小南岸俞庄遗址拟辟设俞明震暨俞庄遗址纪念性标志或园林雕塑作品,相关讨论与筹办活动今天(2014年1月16日)起已经展开。
 楼主| 发表于 2015-2-6 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婆留乡人 于 2015-2-6 19:38 编辑

在下今天上午因事顺道先去花港公园一行,小南湖北岸 紫藤花架长廊与濠上乐水榭之间的一块林中空地上,俞庄 遗址的标志已经以湖石诗刻与红梅一株为主体,营造成景了:


01 花港公园俞庄遗址俞明震 《雨后湖楼晓起》诗刻


02 花港公园前不久营造的俞庄遗址园林小品景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9-3-8 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湖雅集,自古成风,于今更甚。最近“西湖雅集”课题研究已经完成近一半的进度。可以确认:俞明震、陈三立、陈曾寿等晚清、民初 曾经栖居苏堤映波桥西俞庄、陈庄等处的一时名流人物,诗文和行迹留下的“西湖雅集”活动次数很多,已经纳入这个课题的关注和观照之中,其中某些实例更是颇有“嚼头”和“回味”的。
 楼主| 发表于 2019-3-17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游人如织春已回
发表于 2019-4-25 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俞庄只剩一条回廊
 楼主| 发表于 2019-5-1 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cyxymy 发表于 2019-4-25 17:57
俞庄只剩一条回廊

回廊1950年代建花港观鱼公园时造的
发表于 2019-6-19 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顶!
 楼主| 发表于 2019-6-28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婆留乡人 于 2019-6-28 09:47 编辑

俞庄主人 俞明震 (上)


陈三立 (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9-8-29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浙江山阴 俞文葆家族 谱系表



来源:sensagent 主页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4-11-21 17:39 , Processed in 0.252854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