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66|回复: 7

再来谈爱情——只爱一点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2-1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8-2-1 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与春天无关

最近读周作人的散文,读到他说自己“恋爱则在中年以前应该毕业,以后便可应用经验与理性去观察人情与物理。”我就想,我能不能算“已经毕业”呢?到底这“恋爱毕业”是个什么境界,周先生却没说。

我无知地猜测,周先生说的“恋爱毕业”,应该也象大学毕业一样,是说此后不会再回炉返工的意思,如此说来,我也该是毕业了的。不管怎样,我还是希望我能够“用经验和理性去观察人情与物理”,虽然说到“经验”二字自己都觉得有些心虚,因为我于恋爱实在谈不上有多少经验。


       自己没有经验,也不羡慕别人这方面的经验。看到有的人不停地追求新鲜的感情,一生情人无数,我只觉得疑惑。人的精力是十分有限的——我想这句话不会有人反对,而恋爱又是一件极耗费精力的事情,一个人活着,要吃饱穿暖,要成功立业,都不容易,怎么还能有那么多精力用于恋爱呢?我始终相信,一个人所能给予别人的爱情,也和他的生命一样是有限的。初恋之所以那么难忘,大概就是因为那是一个人对于爱情最初、最真纯的付出吧。这有限的感情,会不会在一次次的给予中次第减弱逐渐稀薄,就象一块被分割了多次的蛋糕,或者象一间屋子里被多人吸收过的氧气。


       蛋糕,分给第一个人的总是最新鲜一些,分量足一些的,后来的人待遇依次降低,轮到最后一位,怕只剩些残渣了。按这个道理,男人的处女情节也就容易理解,谁都希望自己能得到整块的新鲜蛋糕。可惜处男不好定义和验证,不便于女性提出类似的要求。
       也许有人要不同意,他认定自己后面发生的爱情要比前面的英明正确伟大,蛋糕之说非常不合适。那么也许可以用氧气之说,前面的分享者不如后来的强盛,自然耗费的氧气也不如后来者充分,这也是很有可能的。但无论如何,分享者越多,分得的蛋糕也好氧气也好,总是越来越少的。


       爱情是人最金贵的情感,不能轻易拿出示人,更不能轻易与人分享;如果你不能给予同样分量的回报,也不该轻易接受别人的付与——这便是我对爱情的看法。


       不可否认,年少时难免无知,不知深浅不懂爱情,容易受恩荣和欲望的诱惑,盲目地付出和索取,但若那热情经不起困苦的煎熬,甚至耐不住距离和时间的考验,就算不得爱情。“爱”这个字太重,年少轻狂,一时还担当不起。同样不可否认的是,几经沧海的成年人,也每每会陷于情感的泥潭,迟迟不能恋爱毕业,却又没能修得硕士博士之类更高级的文凭,始终留在本科班里赖学。这样说丝毫没有贬损的意思,毕竟,多学一期总能得到多一些的经验。只是这经验的味道甘苦自知罢了。
       也许人总是渴望完美的,而人又总是不完美的,不完美的对象永远也无法满足同样不完美而又要求完美的心,于是人对于爱情和情侣的渴望就始终不得圆满,始终暗怀期待。有了桃花的红艳,还是会动情于梨花的清白;有了忠厚的登徒子的专一,又渴望风流宋玉的文才,可惜,此事古难全。
       婚姻的法则禁不住人对完美爱情的渴望,可人类又找不出更好的规则来。云南的摩梭族至今实行走婚制度,据说那种制度让爱情不受婚姻的约束,比现代婚姻制度更多人性的温情,因而可以保留比婚姻法则下更纯真美好的爱情。这样的爱情听起来很美,曾在一时间令无数局外人心驰神往。有一位来自广州的离了婚的都市女子,对现代都市爱情失望透顶,就对那“走婚法”抱了新希望,欣然放弃了自己在广州的事业,亲临云南边陲“以身试法”,果然走得一位摩梭族青年,有趣的是,最后他们为了“证明爱情的纯真和坚定”,最后还是选择了结婚作为新生活的开始。杭州一家电视台曾特地邀请他们来做访谈节目,我有幸被邀作观众,节目后半,请观众议论,我忍不住好奇,请教那位女士,为什么她冲着走婚而去,却终又以结婚归案,她的回答含糊不清,答非所问。等几天后电视台正式播放时,我恭敬地守侯在电视机前,想再次聆听她的高见,却发现有关我的问题的整段录象都被删剪了。想必是电视台的后审不喜我这捉狭的问题,而他们的回答又实在扶不上台面,只好一剪了之。自这事件以后,我差不多认定,古老的母系社会的自由爱情方式显然已不足以保证现代人所需求的爱情了。
       我想,自由的爱情方式最大的特点是没有法律上的责任,至于道德的责任还是逃避不掉,但道德很有弹性,各人定义不同,比白纸黑字的法律有更多漏洞。基督教的教义作为一种道德准则堪称严酷,仍然禁止不了基督社会那么多的婚外情和婚外性。所以,在爱情问题上,道德形同虚设,完全依各人良心行事,而良心恰是最靠不住的东西。


       有太多的人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探讨着成人的感情问题。婚外情似乎就要在“人性”大旗的庇护下脱去“不法”的外衣。一部《廊桥遗梦》把一个乡间农妇的短暂婚外情描写得如梦如幻,可羡可叹,银幕上下都毫不掩饰对婚姻的疲倦和对新的激情的渴望。法律之下,道德之内,所谓“第四种感情”应运而生。这种感情,据说是比爱情少一点,比友情多一点。可愚笨如我却难以理解。
       比爱情少一点,我想大概是指少了爱情里应有的性的成分吧;比友情多一点——我却总想不明白多的是什么。我以为爱情的成分就是友爱加上性爱之后极致亲密的感情,而且,我以为“性爱”绝不只在洞房里才发生,一定是在第一个亲吻之前就已确认,因为没有人会否认洞房之前爱情已经成立。性爱未必以身体的接触做界定的标准,就如春天未必以第一朵桃花的盛开为标志。当我们渴望拥抱,渴望亲吻,性爱就如酒曲般将友情的米饭化做了爱情的美酒了。
       所以,我认为很简单,有性的愿望的就是爱情,没有的就是友情,好比有酒曲的就是酒,没有酒曲的就是饭,没有中间品。
       当然,还有一种人,几乎对所有异性都会发生性的兴趣,这种人不过是馊了的米饭,另当别论。滥情并非多情,滥情是以滥为情,没有爱的成分。
       如此看来,所谓的第四种感情,就像那半熟的果子,无非是一种苦涩的爱情而已。最典型的例子,比如金岳霖之于林徽因,谁能说那不是爱情呢?那种爱情虽然不具有世俗的完美,却要比许多世俗的爱情更纯真。


       很难对婚外的爱情下一个是非的判断,因为我深信自然美好的感情并不一定遵循人为的法律道德的格式,相信那其中一定也有真挚的爱。但与此同时,我也深信,人性有别于动物性的最大特点在于,人有理性,懂得取舍。古人说,己所不欲,勿施与人,我想这句话可以做最简单的取舍的标准。当事情有涉多余两人时,人性就不能不为那第三人作些考虑,如果他不能容忍与别人同时分享一块蛋糕,那么你就必须对与你共餐的对象作出选择;如果那第三者能有萨特或者罗素的雅量,那么你尽可以立足城内而又兼享城外风光了。
       事实上,公平地为他人着想而决然取舍这样勇敢的人不多,但却很令人佩服,以真诚和坦然彰显了人性的光辉。也许更多的人是无奈地陷于情感的泥潭里,既不舍已有的安稳,又想要新有的欢情,踩着“第四种感情”的钢丝苦苦挣扎。这种人倒也令人悲怜。大概还有人更乐意打着“人性”的幌子,瞒天过海激情穿梭于阴阳两界,居然还能不着痕迹地安之若素。这样的人,也许是会有人羡慕的,只要和那位被蒙在鼓里的人别无亲戚友好的关系。
       还有一种人,更值得尊敬,他懂得友情与爱情的区别,懂得爱情和婚姻的责任,懂得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道理,懂得生活的艺术正在于取舍的调配,懂得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他懂得当爱的责任无法担负时,“爱情”的任何笔划都将毫无意义,他会把有限的笔墨写成“友情”两个字,而且写得明亮又清晰。


(和朋友聊天,谈到男女的感情,三言两语说了一鳞半爪,余下的话如哽在喉不吐不快,于是有了这篇罗嗦的文字,与爱情有关,与春天无关.)

07 年4月


一篇老文,翻来发以和苏大伯

[ 本帖最后由 芙蓉蝶 于 2008-2-1 14:25 编辑 ]
发表于 2008-2-1 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只爱一点点”,我总觉得这像是那种吃某种东西吃伤过脾胃的人,以后再见着那东西,胃口以大不如从前,可又不甘心就此禁口绝念,于是“只吃一点点”,既可安慰口腹,又防再受其累

其实这种心态对食物无可厚非,对爱情却不高明,尤其对那个爱你的人,很欠公正
发表于 2008-2-1 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淡然

分析爱情的文章,基本不看了,因为多数已经了解。多说又有什么意义?说的意义又是什么?说能改变什么?要泥足深陷的人,毕竟是挽留不住的。试图改变什么的人,多半是要得忧郁症。何况我们并没有被赋予什么责任,要去教化众生。愿不愿意是一回事,有没有这么能力又是另外一回事。

感情这条河,冷暖甘苦,是需要自己品尝的。旁人怎么说,也是无法明白,非得自己尝一口不可。当然,苦果也是自己咽下的。

旁观了这么久,毕竟是了解了——我们无能为力。看清楚这点,就能释然了。也能对着徘徊在悬崖边界的人,微笑。
发表于 2008-2-1 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哈,爱自己多一点点才对,自由一点点才好.
发表于 2008-2-2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只爱一点点,那是我做不到的。
我要么不爱,爱上了,就是全部。
只收一点点,是我可能领悟的。
我不奢望回报。因为我要的是你幸福。
你幸福了,如果是因为我的存在,那么我会陪你一起走每一天。每一场挂念。
你幸福了,如果是因为她的存在,是的。我会远观,很美的画面。因为你在笑了,幸福的笑着,因为你收到了爱情。而我也就满足了。
祝福,祝我爱着的,曾经爱着的,现在爱着的,你们都会因为收获了你们自己的爱情而幸福开怀!
发表于 2008-2-2 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把我的爱,全部给我爱的人。但爱,并不是我生命的全部!这样很好,自在又幸福。
发表于 2008-2-2 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要一点点爱就够了,不过那个点是一个支点,是杠杆原理中的那个支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4-11-16 06:43 , Processed in 0.265543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