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655|回复: 71

隐士传————隐士1978个人文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9-9 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生活的次序

       他和她原本相处得很好。
       只是,到了真正谈婚论嫁的时候,她不干了——嫌他家里太穷,说他工作不好,没有前途,也没有钱。没有钱当然不行了,要房子没房子,要车子没车子,生活没保障,连像样的家具都买不起。最后,他们只好分手了。
       他为此而深受打击。被她蹬了倒没什么,他难过的是,直到现在才知道,她是那样的实际,在她的心里,钱和物质的地位竟然远远地高于他本人!他从那一刻起就发誓,这辈子一定要找到一个真心爱他而不是爱钱的女人,而等到他成功的那一天,一定要去找到她,当面让她看看他究竟会不会混得像个人样。
       结果,他找到了她。尽管,她没有那个她漂亮,但他们谈得很投机,并且她对他无微不至地关心;更为重要的是,她从不在他面前谈钱,她也不在乎他家里穷和他工作普通,愿意真心实意地嫁给他。
       他们婚后的生活就像他早就预料到的一样,开心而幸福。说来也奇怪,自打结婚后,他有如神助一般,在事业上竟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因此而改变的,是他的生活:房子,车子,高档次的聚会,银行里的存款……在朋友圈里,他和她也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
       有一天,他忽然在街头碰到了她。自从分手后,两人就一直再没再见过面。突然遇见,他都有些认不出她了——站在他面前的她抱着孩子,提着菜篮,邋邋遢遢,虽然风韵犹存,但打扮得很土气,两个人站在一起,多少有些不协调。他们一时都不知该说什么好,只是简单问了一些不着边际的问题。
      说话的当儿,她怀中的孩子忽然哇哇哭了起来。她蹲下身子,把菜篮随便往地上一放,也不管街头人多,当即蹲下,掀起衣服就奶起孩子。搞得他有些不好意思起来,把脸扭向了一边。趁着她低头抚弄孩子的空,他偷偷地打量了一下她。他发现她的脸上平静得很,不过眼角已经有了轻微的皱纹;头发干枯,乱糟糟的,肯定是好久没有好好地梳理过了;身上的衣服也好像不是很新的。他记得以前的她总是衣着鲜亮,喜欢打扮,总是把自己弄得利利索索的,人前人后都是别人目光追逐的焦点,那时的他一直都因此而自豪。他很纳闷,就这么几年功夫,今天的她竟然变成了这个样子。
简单地聊了一会,好像都感到没有什么话说,他们就分开了。他没有问她的生活怎么样,因为,她的情况,似乎已经一目了然。而她,想必一定听人说起过他的情况,他想。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他从当初他和她的一个共同朋友处,听到了她这几年的情况——她和他分手后,立即就嫁了一个家里很有钱的“公子哥”,可没成想,那人虽然会讨女人欢心,可自恃家里条件好,竟是个不懂自食其力去养家的主,整天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还结交了一大帮不务正业的狐朋狗友,整天只知在外吃喝嫖赌,父母交给他们的家底几乎都让他糟蹋光了。现在只剩下一座房子还是他们的,其余他们什么也没有了。他没有正经的工作,家里都依赖她那点微薄的工资过活,所以,她一边带孩子、操持家务,一边还得上班,生活苦极了。
       他听了以后很伤心,几乎掉下眼泪。朋友安慰他说,这都是命啊,也不能怨别人。当初她蹬了你,不就是嫌你没钱吗?如今又怎样了呢?这是人一辈子生活的次序啊,先穷未必穷,先富也不一定就能保久富,稍微颠个个儿,就会变得大不一样……
       次序,他心里一动。虽说上帝是公平的,但为了那点虚荣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竟让她在生活中吃了这么多的苦头,似乎有点过分。他觉得这时的她真的很可怜。他更是早已忘却了那个多年来一直铭记在心的报复计划。
       次序,次序,……有好几天,他都在心里不停地念叨着这两个字,并开始审视起自己现在的生活。这一审视不要紧,有一天,他突然很惊讶地发现,自己的她过日子和以前也不太一样了,好像也变得大手大脚张扬起来……


[ 本帖最后由 隐士1978 于 2009-5-26 11:57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6-9-9 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红粉知己


       那时候,刚刚与她相识。虽然才见了不多的两次面,但她那开朗活泼、无拘无束、没有我想象中的女孩都惯有的矜持的性格,却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尤其是每当我们说起一件有趣的事时,她就会微微眯着眼看着我,露出那一口洁白的细牙,呵呵呵,笑得是那样没心没肺、无牵无挂。那一刻,她的脸就是一副永远也找不出第二张的阳光明媚的画。甚至就连我这样一个缺乏幽默感和不苟言笑的人,跟她在一起的时候,也常常会被她感染得有一种想唱歌的心情。我不知道这是否跟她远离我们这个闭塞、守旧的小城有关,——听介绍人说,她三四年前独自去了南方大城市打工,几年来一直就在那里闯荡。
       尽管她的行为在本地人的传统观念里似乎显得有些“不够本分”,但我喜欢她这样,也许崇尚自由和自然的生活方式才是她在外面的世界最应该学到的东西吧!看来不同的地域环境早已使她脱胎换骨,成为了一个用本地“原料”做成的现代人。
       那天,我们相约在县城的街上,两个人漫无目的地走着。尽管几年来的大部分时光我们各自都奔波在外,但是,故乡熟悉的一切仍旧对我们是那样的具有吸引力。走过的路边绿树成荫,马路对面,一家装饰豪华的美容院可能刚刚开张不久,在拥挤的各种各样的店面之间,是那样的显眼。但它巨大的招牌被低矮的树冠遮住了一半,从我们这边看过去,只露出“红粉”两个字。我不由自主地就连同后面猜想到的两个字一并读了出来——红粉佳人。
       她探过头,顺着我的目光看过去,只轻轻的扫了一眼,就肯定地说,不是“红粉佳人”,应该是“红粉知己”。
我说,怎么可能呢?只有“红颜知己”的说法,哪有什么“红粉知己”?从来没有听说过。
       她说,怎么没有,用在这样的场合就应该是红粉知己嘛!你没听说过又不能证明它就没有!
       我说,你肯定是搞错了。心里却在想,自己的怀中好歹还揣着大学中文系的毕业证书,这可是自己辛辛苦苦花了几年时间才考来的,决不掺杂半点水分,总不会在如此低级的问题上犯错误吧。
       说话间已经向前走过了许多,回过头去正好能够看清整个招牌,——果然是“红粉佳人”。
       我让她回头去看,说,还不快快认错?
      但她仅仅瞟了一眼,嘴里嘀咕了句什么,还是不依不饶地强调她的观点,坚持有“红粉知己”的说法;好像要给我举例,但似乎又一时想不出来,就沉默着低着头往前走。我当然乘机发表着我的高谈阔论,继续对她的错误进行批驳。
       后来她看说服不了我,就说,那我们就不要争了,让时间来证明我们谁对谁错吧。
       我还是愿意早点结束这场胜负早已分明的舌战的,于是就幸灾乐祸地答道,好啊,等你找到了有“红粉知己”的证明,就来告诉我!
       但是,内心里,我却突然有些吃惊。虽然我们的交往进行得异乎寻常地顺利,并且通过有限的几次约会彼此已经建立起了一种相当乐观的关系,因而我们也就在这种融洽中时不时地掺杂一些小小的拌嘴、冲突什么的,让它充当爱情的佐料,但是,这次却不同——她明明已经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明显的常识错误,可却还是如此固执地坚持自己的观点不认输,而且从她的表情看,她好像还是相当认真的,似乎是在维护一项不能做任何让步的原则。我不喜欢争强好胜的女孩子,更不喜欢用伪装来掩饰自己的无知和浅薄,所以我不得不沮丧地承认,对她,我确实了解的还相当不够,——也许在外面那么久,她最终改变的也仅仅只是外表而已,与她那和都市人相比别无二致的漂亮外表所不相称的,还是她内心那浅薄无知的内涵吧。
       我突然为自己的这个发现而侥幸——幸亏与她还是才刚刚开始,要不然,等到以后无法自拔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犯下的这个错误时,那结果将是致命的。
       我开始重新去审视她,以及我和她的这场刚刚开始的爱情。意气风发的我认为,自己饱读诗书,又在报刊上发表过不少文章,多少也算个文化人,未来的她标准不能太低——她除了要“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外,还必须要内秀,否则怎么可能实现那“红袖添香夜读书”的美丽梦想?不可否认,我和她在短暂的接触中已经有了许多共同的语言和一丝感情的萌动,但是,我是坚决不能接受与一个没有文化品位的人生活一辈子的。
       也许,直到最后她都还不明白我们分手的真正原因。在采用冷淡、疏远加自我贬低的战术仍旧不见她降低对我的热情之后,不得已我只好直接地告诉她,我们在一起不合适。我找不到除此之外的任何籍口。那一刻,看着她仿佛受到巨大伤害似的凄楚、神伤、无辜又无助的表情,我内心似乎闪过一丝愧疚。然而,我还是寻求了一些自我安慰。
       我最终还是没有找到“红粉”与“佳人”只有一种搭配可能的有力证明,但是,却在许多地方都看到了“红粉知己”的出现;甚至在一家音像店里,还发现了台湾一位著名歌星的CD专辑就叫《红粉知己》。这时我才忽然明白过来,我的错误是一开始就犯下的——它不在于“红粉”与“佳人”是否有两种组合可能,也不在于它们是否有着不同的用法、在使用频率上有没有多寡,而是我偏执的心理,自以为是的聪明,还有自认为是洞察一切的对别人的理解。
       虽然后来仍旧是在寻寻觅觅中等待缘分的降临,但却再没有遇上过像她那样美丽出众、开朗自然的女孩了。再后来,虽然也有另外一只手时常与我的手挽了从街头走过,但是,却再也没有人与痴迷汉语的我就那些汉字词语的偏颇而展开那么认真激烈的讨论了。
       每次经过那段熟悉的路,我心里总是那样地怅然若失;有时候,甚至就想丢下缠绕在我手中的这只似乎和以前一样的小手,回头去看一眼。每每这时,我总会不由自主地在心里问自己:不知道我当时输掉的,是不是仅仅就是红粉知己四个字。

[ 本帖最后由 隐士1978 于 2009-5-26 11:32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6-9-9 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沈园随想

当汽车载着我缓缓驶进绍兴街道时,一股淡淡的失望在我心里悄然生起──在我的印象中,绍兴应该满街是戴着旧毡帽、操着侬言软语的人在忙碌,应该到处是依呀作响的乌蓬船,可眼前,突起的高楼遮住了历史文化名城的古朴,不息的车流掩没了江南水乡的宁静。难道这就是我久久期待的吗?
        那位在山阴道上放浪形骸、写字著文的人住的地方过去了,那位倒着身子一口气将文章从屋里写到院外大树上的姓徐的人住的地方过去了,那位胸怀大志、夜夜练剑的女侠住的地方过去了,那位文豪逮过蟋蟀、摘过桑椹和在桌上刻过字的地方过去了……在城内七拐八弯,直到走进那个悬着“沈园”匾额的大门,我才有了点似曾相识的感觉:那小亭低楼、假山水榭,那垂柳修竹、小桥曲径,总算唤起了我一缕亲切。
       园内很静,少有游人。那小池塘内残荷的枯根败叶尚在,却无风来吹皱这一池春水,更显寂寞、冷清和凄凉。绕过那翠竹簇拥的冷翠亭,穿过那植梅小丘,就见一道残砖矮墙立于乱草之中,虽通体粗拙,但立其旁的石碑上的文字却极是精细。走近一看,竟是那脍炙人口八百年的《钗头凤》──陆游与唐婉词合壁: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世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邑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侈栏。难!难!难!人成各,今成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妆欢。瞒!瞒!瞒!”
       想不出八百年前的这里,陆游与唐婉一个在亭内饮泣低吟、一个在墙外悲恨长叹时是怎样一幅凄哀景象!
       据说陆游与唐婉为表兄妹,自小青梅竹马,婚后夫妻二人恩爱有加,却为陆母所不喜,终迫陆游一纸休之。在唐婉已转为他人妇之后,二人在这沈园不期而遇。唐婉强装欢颜,送酒相劝,陆游终伤痛难忍,料再难续连理,便题《钗头凤》一首于壁上,唐婉观后乃和之,归去后不久就郁郁而亡。
       现在,我站在这堵被风雨剥蚀得伤痕累累的墙前,读着走在历史深处的陆游和唐婉,总算明白了这沈园历八百年不衰的原由,也明白了古往今来何以有那么多的人在牵念这一处并不引人入胜的小院。
       都道爱情是人世永恒的主题,但却不知多少痴男怨女苦苦等待的却往往是一场虚幻如花的春梦!那西厢的莺莺与张生,那大观园中的贾林,那银河岸的牛朗和织女,那祝英台与梁山伯,那焦仲卿与刘兰芝,留下的不都是令后人扼腕叹息的悲剧吗?!即使是“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最多也只能是在来世才化作孔雀东南飞、化作彩蝶双双舞。站在历史烟尘里的焦仲卿刘兰芝、陆游唐婉们,以其血其泪,为我们抒写了一曲曲千古绝唱的爱情悲歌!
       我想,假若当初陆游与唐婉的婚姻没有变故,二人白头偕老,那么即使留下这沈园、留下诗作千篇,今天还会有人传颂、怀念他们的爱情吗?还有人像我一样来祭扫他们这爱情的坟墓吗?想必不会。也许真正的爱情是无法用“离合”来判断的──陆游与唐婉生前虽未能比翼齐飞,但今天又有谁说他们的爱情不是地久天长的呢?!他们留下的尽管是一个悲剧,但它比一片皆大欢喜更能打动人、更具有震撼力!也许,能在这世界上永存的往往是悲剧吧!如此看来,九泉之下的放翁与唐婉不管有没有化作孔雀和蝴蝶,也都该安然瞑目了!
       要走出这沈园时,忽见题词壁前不知何时来了对新人:小伙子西装革履、英俊潇洒,姑娘身披婚纱、妩媚漂亮,──原来是在为新婚拍照留影。他们选择这样一处地方,是要留下一个亘古不变的爱情见证呢,还是要重新编织一个没有遗憾的爱情故事?我不得而知。

[ 本帖最后由 隐士1978 于 2009-5-26 11:34 编辑 ]
发表于 2006-9-9 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活的次序,很熟悉的故事,因为妖经历过.
可别以为现在的她就是从前的她,表面上是一样的,内心却绝对不在一个层次上!
妖想,小隐肯定懂得.呵呵
发表于 2006-9-9 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还有后续吧?
 楼主| 发表于 2006-9-9 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西湖小妖 于 2006-9-9 17:47 发表
生活的次序,很熟悉的故事,因为妖经历过.
可别以为现在的她就是从前的她,表面上是一样的,内心却绝对不在一个层次上!
妖想,小隐肯定懂得.呵呵


哈哈,没想到妖JJ也经历过这样的故事啊???

我可是信手乱写,胡编乱造的,不是自己的经历。。。。。。

但是,生活中确实有很多的轮回和因果,让我们无所适从。。。
 楼主| 发表于 2006-9-9 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断更新中。。。。。。

乡  村



      我始终觉得,乡村生活似乎只存在于都市人的梦境。
      ——那些被钢筋水泥团团包围的人们,也许只能凭借着经典的文学作品和那一副副田园风景画,去想象乡村生活的恬淡、悠闲和自得;而这种感觉又更像是画饼充饥,一如我们读《桃花源记》——虽然能从那字里行间读出一种让人心旷神怡并念念不忘的快意,然终究留给我们的,却只是那一种天上人间、海市蜃楼般的无尽想象与绵长惆怅。
       我一直以为,自己的乡村情结,是早就在心中暗自生长着的。
       许多年以前,在小学课本上读到过一篇文章,叫《大森林的主人》,许多年过去了,我却仍怎么也无法忘掉它所描写的那种宁静、质朴的情节和意境。后来我才明白过来,就是从那时起,乡村那种迷人的韵味已经开始深深地打动我,并让我情不自禁地沉醉其间。
      后来读史,尤为羡慕魏晋的文人。在那个世事动荡,“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的时代,他们仍“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能够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而自危,或吟饮于山水,或会聚于竹林,或以菊花为侣,或与明月相伴,临风对酒,放浪形骸。尽管他们不排斥都市,甚至大多人最终又都回归了都市,然而,他们那极力追求人性的纯美,尽情挥洒人生快意与潇洒的风骨,却还是不由得让我神之往之——人生如此,还能有什么烦恼牵挂于怀,还能有什么忧愁缠绕在心?!
       时常在猜想陶渊明、杜甫、王维以及和他们相类的许多人归隐田园的真实动机。他们曾经历过宦海官场的沉浮,烟柳都市的繁华,然而,最终他们却都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了乡村。这,不能不让我们这些人去穷聪理解。圣人言,小隐隐于林,大隐隐于市,凭借他们的独特个性,在那个时代,即便是厕身都市中,他们也都应该能够找到一片修身齐家的宁静之所的。那为什么他们还要那么执意地舍弃都市而奔向乡村呢?我想,最主要的原因,可能并不单单是他们要拒绝和躲避都市喧嚣、浮躁与黑暗的纠缠,而是可能觉得乡村那种宁静、恬淡、自然、平实、旷达的环境和生活更适于自己人性的修炼,更利于精神上的超脱与解放吧!
       直到今天,当我们随意翻开他们留下的诗文,透过那被岁月濡黄的纸,还能看到那些充满山野气息的文字铺满书页,不断地散发着浓浓的乡情——“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这些风骨独具的诗人们若没有亲历过那种“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的生活,若不是曾经被它们深深地打动与吸引,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这传神之笔的!
       都市被人们深深地向往与迷恋,然而它的噪杂与喧嚣永远也无法与乡村的静谧相比拟:田野上,绿草茵茵,阡陌纵横,田埂上的晚霞是任何名家也临摹不了的名画;溪流边,小桥流水人家,野渡无人,孤舟自横;深林里,三二茅舍,一柱炊烟,还有那斜晖里暮归的牛羊以及牧者、猎人……这一切构成了人世间最美妙的风景;清风半夜鸣蝉,蛙鸣,莺啼,永远是自然界最动听的音乐。面对这一切,怎能不让人怦然心动,怎能不让人心驰神往!
       我始终认为,大凡能够写出不朽之作的人,都有一份淡泊宁静的心境。而这份宁静,往往是乡村赐予他们的。
       1845年,梭罗独自一人带着把斧头离群索居,来到了瓦尔登湖畔。他在那里独自生活了两年。后来他将在那里的全部思考写成了之后轰动于世的《瓦尔登湖》一书。虽然至今我还没读过那本书,但知道那是一本能让人“静下来”,并探究自己生命全部意义的书。我想,《瓦尔登湖》给予读者的是一个孤独灵魂的思考,是有关人生的启示;而瓦尔登湖给予梭罗的,却仅仅只有一片宁静的湖泊和森林。
       读过的书中,我最难忘也最喜欢的,是乔治•桑的《魔沼》、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和沈从文的《边城》。它们那种充满乡野气息的文字让我百读不厌,让我一次次如历幻境般坠入那恍若天堂的境地,使我一遍遍体味自然的纯洁和人性的美好。
       就在此时,我的耳边还回旋着美国萨克斯演奏家凯丽金那如泣如诉的倾情演绎。我仿佛在那如梦如幻的旋律中看到了乡村迷人的景象:在黄昏的余晖里,成群的飞鸟结伴而归,融入了深深的暮蔼;驰骋山林的猎人骑着心爱的老马,行在林间曲径上,后面紧跟着几条忠诚的猎犬……
       有时候我也经常明知不可为但仍自欺欺人地为自己假设:假如纯粹是为了简单地生活,为了一种有着最低生存保障和能够获取更多快乐的生活,让我在城市与乡村之间做选择的话,我想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
       ——是的,我会选择乡村。

[ 本帖最后由 隐士1978 于 2009-5-26 11:56 编辑 ]
发表于 2006-9-9 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天,与夫君晚饭后逛商场,碰到他高中一女生,妖很懂事地向她打召呼,她却在夫的目光注视有些不自然,急于想走.因为她当时竟然穿着一身邋遢的睡衣,脚趾上挂着托鞋,手持蒲扇,一幅中年大妈的形象!她离开后,夫君说:她这会儿肠子都悔青了,女孩,不能太势利.妖白他一眼:你也不要太得意!
 楼主| 发表于 2006-9-9 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西湖小妖 于 2006-9-9 18:09 发表
  一天,与夫君晚饭后逛商场,碰到他高中一女生,妖很懂事地向她打召呼,她却在夫的目光注视有些不自然,急于想走.因为她当时竟然穿着一身邋遢的睡衣,脚趾上挂着托鞋,手持蒲扇,一幅中年大妈的形象!她离开后 ...


哈哈,真的是一模一样的故事啊!不过你的这个更真实、更生动,哈哈!
 楼主| 发表于 2006-9-9 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乡村》是有感而发,想必最对云舒JJ的胃口。。。。。。。不知她看到后会作何评论?
发表于 2006-9-9 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既然是隐士,为何还要出头,哈哈!!!!!
发表于 2006-9-10 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位在山阴道上放浪形骸、写字著文的人住的地方过去了,那位倒着身子一口气将文章从屋里写到院外大树上的姓徐的人住的地方过去了,

这二位是谁啊?
 楼主| 发表于 2006-9-10 19: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淡淡的紫色 于 2006-9-10 14:30 发表
那位在山阴道上放浪形骸、写字著文的人住的地方过去了,那位倒着身子一口气将文章从屋里写到院外大树上的姓徐的人住的地方过去了,

这二位是谁啊?


前一位是王羲之,后一位指徐文长。。。。。。。具体可参阅这二人的相关资料
 楼主| 发表于 2006-9-10 19: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落枫 于 2006-9-9 21:51 发表
你既然是隐士,为何还要出头,哈哈!!!!!


枫叶既落,何故再现呢????
发表于 2006-9-10 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隐士1978 于 2006-9-10 19:15 发表


枫叶既落,何故再现呢????

你你你回来了
发表于 2006-9-10 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西湖小妖 于 2006-9-10 19:18 发表

你你你回来了


他去哪里?
发表于 2006-9-10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隐士1978 于 2006-9-9 17:59 发表
——是的,我会选择乡村。  


可惜现在寸土寸金,乡村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乡村。这个世界已经没有隐士的容身之所了,遗憾的
发表于 2006-9-10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飞翔小孩 于 2006-9-10 20:52 发表


他去哪里?

今天他们去西溪,一回来就上灯火,妖佩服他们的体力,所以有此一问.
 楼主| 发表于 2006-9-10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西湖小妖 于 2006-9-10 20:54 发表

今天他们去西溪,一回来就上灯火,妖佩服他们的体力,所以有此一问.


俺胡思乱想又杀回来了!!!

今天去西溪玩的很愉快,当然精神好啊!!!

可惜的是你不在啊,唉。。。。。
 楼主| 发表于 2006-9-10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原帖由 飞翔小孩 于 2006-9-10 20:54 发表


这个世界已经没有隐士的容身之所了,遗憾的


是啊,这正是隐士郁闷的地方。。。。。。
发表于 2006-9-11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隐士,,上面的文章好像不是你写的,我绝对有印象第一遍我在哪见过!~
 楼主| 发表于 2006-9-11 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鮽来鱼往 于 2006-9-11 11:01 发表
隐士,,上面的文章好像不是你写的,我绝对有印象第一遍我在哪见过!~


哈哈,全都是本人原创啊。。。。不知你说的是哪一篇?

要么你在报纸上看到过,因为曾在报纸上发表过。。。。
发表于 2006-9-11 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还真是比较喜欢后一篇文章.
 楼主| 发表于 2006-9-11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漫卷云舒 于 2006-9-11 21:46 发表
还真是比较喜欢后一篇文章.


哈哈,被我猜对了吧。。。。。。。
 楼主| 发表于 2006-9-11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水下的畅想


       圣人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如果假定这个推断和命题完全正确并且无误的话,那此刻正潜伏水下蛰居潜艇内的我们,一定可以心安理得当之无愧地接受“智者”的荣誉桂冠。


[ 本帖最后由 隐士1978 于 2009-5-26 10:50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4-11-17 11:41 , Processed in 0.21010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