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076|回复: 20

[杂谈]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每斤大米多少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2-11 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据一位先辈说起过:每斤大米1角钱。
发表于 2024-12-11 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籼米1角4分3厘,粳米1角6分6厘。
这样的价格,对城里人而言还算是亲民的,但是农民就苦了啊,卖余粮的价格只有几分钱一斤,并且实际上,很多农村收上来的所谓余粮,并不是农民留足了口粮之后的粮食,那个时候的制度,第一是交公粮,第二是卖余粮,公粮余粮任务都完成了,剩下的才是农民的口粮。这样的顺序,谁看得出来毛病在哪里吗?结果就是,很多农民必须掺杂粮和瓜菜代才能勉强不饿。
发表于 2024-12-11 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杭州135 发表于 2024-12-11 17:32
籼米1角4分3厘,粳米1角6分6厘。
这样的价格,对城里人而言还算是亲民的,但是农民就苦了啊,卖余粮的价格 ...

主帖说的是上世纪70年代初,估计那时的籼米没有那么贵,大概在9分钱左右。
缴公粮、卖余粮,确有那回事,但那时的农民觉悟还真高,没有怨言,生活得快快乐乐。
发表于 2024-12-12 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lanz 发表于 2024-12-11 21:42
主帖说的是上世纪70年代初,估计那时的籼米没有那么贵,大概在9分钱左右。
缴公粮、卖余粮,确有那回事 ...

交公粮卖余粮这个事情,跟普通农民的觉悟不搭界的,是公社和大队的事情,公社下达任务,大队完成任务,要说觉悟高,也是大队干部觉悟高,对于普通农民而言,只能是队里分给多少,就吃多少,不够吃就掺杂粮和瓜菜代。
看你说的话语,显然你对公社是没有什么了解的,如果真如你说的,农民都生活得快快乐乐,就不会有后来小岗村那十八个血手印了,小岗村的创举也不会得到全国农民的热烈响应。回顾改革开放初期的各项政策,分田到户的政策应该算得上是开展得最顺利的政策,农民内心里都在渴望着改变。
发表于 2024-12-12 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杭州135 发表于 2024-12-12 08:45
交公粮卖余粮这个事情,跟普通农民的觉悟不搭界的,是公社和大队的事情,公社下达任务,大队完成任务,要 ...

实话实说
发表于 2024-12-12 12:22

对农民的困苦视而不见,反而无厘头的去夸赞农民的觉悟,这让我也很无厘头的联想起来一段打油诗,一场大雪引发的打油诗。
皇帝:大雪纷纷落地,
大臣:全是皇家福气,
地主:下他三年何妨,
乞丐:放你娘的狗屁。
发表于 2024-12-12 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杭州135 发表于 2024-12-12 08:45
交公粮卖余粮这个事情,跟普通农民的觉悟不搭界的,是公社和大队的事情,公社下达任务,大队完成任务,要 ...

是的,现在的大米大约是6元/斤,而且一不交公粮二不卖余粮,所以现在农民的生活水平比城里人好得多啦!
发表于 2024-12-12 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zhaoss 发表于 2024-12-12 14:38
是的,现在的大米大约是6元/斤,而且一不交公粮二不卖余粮,所以现在农民的生活水平比城里人好得多啦!

现在农民的生活也不够好。但是,至少现在农民是先留够了口粮再卖余粮,是农民自愿的卖余粮,国家不强迫。
农民现在的生活还是相对贫困,是因为价格体制始终都没能完全理顺,如果要让农民种田的收入能达到全国的平均水平,一个很简便的方法就是提高粮食价格,现在100元左右一袋的米(20斤),提高到200元,农民的种田的收入就能增加一倍,再不够,就再提价,终归会有那样一个平衡点出现的,关键是,我们作为买米吃的人,真心诚意的原意吗?别来说,粮价再高也被流通领域吃没了,农民得不到实惠的,只要我们把粮食加工和流通流域搞成充分竞争的市场,暴利是不可能长期存在下去的。现在都在说,农民不肯种田,我们的粮食安全成问题,如果把粮价提上去了,农民种田有足够的收益了,会没人回去种田吗?保证粮食安全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让种田的人生活比别人差,不让种田人过上好日子,就没理由要求他们自觉自愿去种田,我们换位思考好了,要我去种田又过不上好日子,我原意吗?
要说明一下的是,现在种田农民的贫困,是相对贫困,从前农民的贫困,是绝对贫困,是有联合国全球贫困标准作为衡量的。
发表于 2024-12-15 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zhaoss 发表于 2024-12-12 14:38
是的,现在的大米大约是6元/斤,而且一不交公粮二不卖余粮,所以现在农民的生活水平比城里人好得多啦!



发表于 2024-12-22 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时大米价跃然低,但大学毕业生工资也很低,刚毕业时大约4、50元/月,一个正教授也就3、400元/月。
发表于 2024-12-22 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工资28元/月
发表于 2024-12-22 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消市民 发表于 2024-12-22 14:41
那时大米价跃然低,但大学毕业生工资也很低,刚毕业时大约4、50元/月,一个正教授也就3、400元/月。

大学生4、50元工资,已经很好了,那个时候大学生是人中龙凤,很少很少,城里人大多是工人,五八年进厂的工人,到七十年代还只有三十多元或者四十零点的工资,从1964年到1977年,连续14年没有普加工资,到了60年代末期,又搞上山下乡,很多到农村去插队的青年,养不活自己,还要靠城市里的原生家庭接济,农民就更苦,很多社员,队里分的口粮不够吃,只好掺杂粮和瓜菜代,到年底还经常分不到钱,成为倒挂户,平时候连买点盐买点酱油的钱都没有。
发表于 2024-12-22 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24-12-22 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时候,基本生活费也很低,比如大米、面粉、蔬菜、**、鸡肉、布匹......,所以虽然工资低,生活得也不错。
发表于 2024-12-23 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yytybb 发表于 2024-12-22 22:16
那时候,基本生活费也很低,比如大米、面粉、蔬菜、**、鸡肉、布匹......,所以虽然工资低,生活得也不错。

很不错?除非你是干部家庭,有特供吃,否则的话,这点收入,要维持最基本的生活都不容易,那个时候,贫血、肝炎、发育不良都很普遍,这都是营养不良的缘故,现在社会上的主要疾病变成了肥胖、三高、糖尿病之类。那个时候,学生穿着补丁衣服去上学,是不用难为情的,因为大家都这样,那个时候我们人均的居住面积只有四五个平方,买一辆自行车要储蓄好几年。
那个时候不觉得苦,是因为大家都苦,反正都一样,仅此而已。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3 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杭州135 发表于 2024-12-23 15:18
很不错?除非你是干部家庭,有特供吃,否则的话,这点收入,要维持最基本的生活都不容易,那个时候,贫血 ...

在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渐进式的,也就是说,生活水平是逐步逐年提高的,比如再过3、50年回头后看看现在的生活水平,是不是也会感到 “苦” ?
发表于 2024-12-24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yytybb 发表于 2024-12-22 22:16
那时候,基本生活费也很低,比如大米、面粉、蔬菜、**、鸡肉、布匹......,所以虽然工资低,生活得也不错。

许多凭票供应
发表于 2024-12-24 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凭票也随它了,麻烦是在于,发来的票证,普遍性的不够用。食品票必须尽量节省着用,工业品票更是悲催,车间里发下来一张自行车票缝纫机票之类的,工友之间争得来吵架甚至打架。农民更悲催,本来自己就是种粮食的人,却还要拿家里母鸡生下的那几个鸡蛋,偷偷摸摸的跟城里人换粮票,城里人有些父母工种粮食定量高的或者家里都是女孩子的,粮票会有一点富裕,就跟农民换鸡蛋吃,粮票这个无价证券就变成了有价证券。
发表于 2024-12-24 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城市工人,从1964年到1977年,连续十四年没有普加工资,同时的,因为马寅初先生计划生育的建议被否定,五六十年代有大量的孩子出生,六七十年代这些孩子正在长大,开销也必然相应的逐渐增加,这样的情况,家庭的收入没有增加家庭的支出却必须增加,你凭什么让人民生活水平渐进式的提高?还有住房也是一样,六七十年代的时候,杭州城里但凡还有点空地,都搭满了披屋,窄的地方连人走过都必须侧身,难道住披屋很舒服的啊?冬暖夏凉?是因为实在没地方住了啊,家里面十五六岁或者十七八岁的儿子女儿,一张床上分个被窝就算是分开了,还有很多家庭搭所谓的起早铺,就是晚上临睡觉把床铺搭起来,清早一起床就赶紧拆掉床铺塞到屋子角落里去,否则的话,床铺不拆掉,家里人就没法活动了。
我们是说话语,不是喊口号,说话语最要紧的事尊重事实,以事实为依据,别唱高调子。
发表于 2024-12-24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杭州135 发表于 2024-12-24 18:14
中国城市工人,从1964年到1977年,连续十四年没有普加工资,同时的,因为马寅初先生计划生育的建议被否定, ...

那时候人口增长太快,所以搞计划生育;现在人口在渐降,即使奖励也难增长。
发表于 2024-12-25 08:50
pake 发表于 2024-12-24 22:52
那时候人口增长太快,所以搞计划生育;现在人口在渐降,即使奖励也难增长。

五十年代的时候,如果听马寅初先生一句,也不至于人满为患大家都苦作滴滴。
六七十年代,中国城市孩子大量出生而工人连续14年不加工资,农村孩子大量出生而土地不会增加,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水平是上升还是下降,很容易就能判断出来。
发表于 2024-12-27 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lanz 发表于 2024-12-11 21:42
主帖说的是上世纪70年代初,估计那时的籼米没有那么贵,大概在9分钱左右。
缴公粮、卖余粮,确有那回事 ...



发表于 2024-12-29 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时候粮票黑市有价钱的,几毛钱一斤,所以粮食光凭人民币买的话的,先买到粮票,再用粮票和牌价米价才可以买,应该值5毛左右一斤呢。后来粮油公司有议价米供应,6角多一斤,但质量比粮站供应的要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5-1-21 21:39 , Processed in 0.42325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