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811|回复: 1

[新闻] 【杭州城事】从杭州艮山门东到海宁盐仓:杭州最早的“跨市公交”已经运行了53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5-27 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钱江晚报】
从杭州艮山门东到海宁盐仓
杭州最早的“跨市公交”已经运行了53年
“卖菜”专线上
那些普通人的奔波和努力
本报记者 陈薇 邹宸 实习生 丁书堇 通讯员 童玉峰 谢鑫


杭州海宁间的“跨市”公交车 杭州公交供图


本报记者 邹宸 摄

扫一扫
看视频
  搭公交出行是为了生活,搭公交卖菜也是为了生活。

  很多人不知道,连接杭州与海宁,有一条留存已久的跨市公交——艮山门东至盐仓专线。几位卖菜的大姐,每天早上都会带着海宁当地的新鲜蔬菜坐车到杭州。她们从起点站一直坐到终点站,一年里300多天雷打不动。

  也因此,这条公交线路被称为杭海间的“卖菜”专线。近日,本报记者坐上这趟往返于杭州海宁的公交车,记录下他们的故事。

杭州最早的“跨市公交”

开通于1971年

  从杭州艮山门东到海宁盐仓,这条公交专线共设24个站点,线路总长34.2公里。

  相对如今这个有点长又有点拗口的专线名称,经常搭乘这条公交线路的乘客更习惯叫它523路。

  追溯它的历史,杭州公交的资料记载显示,这是杭州最早的一条跨市公交线路,开通于1971年。

  这条“跨市”公交线,53年前叫23路,它的历史甚至比老杭州们更熟悉的152、153路电车还要“悠久”。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老23路在改为523路后,除了因老艮山门公交站拆除而调整到焦家村公交站后又调回艮山门东站外,2003年春天,在海宁融杭的战略推动下,523路终点站从袁家坝延伸至海宁盐仓开发区。

  2019年,由于卡种使用等原因,523路更名为“艮山门东至盐仓专线”,从这一天起,这条本就低调的线路显得更加默默无闻。很少有人能从杭州主城区四百余条线路中,记起这条既没有线路编码,又还算是常规公交的线路。

  不过,一年365天,无论刮风下雨,这条线路的公交车到点都会准时出发,搭载着乘客前往不同的目的地。

  “盐仓始发站,清晨的头三班公交客流最大。”公交专线的司机郭师傅说,自己开着公交车往返杭州与海宁之间已经十几年了。

  他介绍,这条线路共有5个公交司机,为了确保头班车能准时发车,早班司机们一般就住在盐仓公交站的宿舍里。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照亮大地,他们就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2020年前,当时很多海宁人要转这趟车到杭州市区,我们这个公交车客流是很大的。”郭师傅说。

一年300多天

阿姨们搭它到杭州卖菜

  褚阿姨是这条公交专线的老客,她在杭州卖菜30多年。每天清晨5点多,褚阿姨都会准时出现在盐仓公交站等早班车去杭州,和她一起上车的还有大大小小十几个箱子,大概两三百斤重的蔬菜。

  每天往返杭州与海宁之间,早已成了褚阿姨的日常。凌晨3点的闹钟,准时响起。简单洗漱过后,她穿上红色工作服,骑上三轮车到批发市场进货,装好各种当地的蔬菜后便前往盐仓公交站,坐车到杭州卖菜。

  这些菜里有他们自家地里种的青菜、黄瓜、四季豆,也有批发来的丝瓜、番茄等时蔬。

  5点30分,“艮山门东至盐仓专线”首班车从盐仓公交站缓缓驶出,褚阿姨也开启了一天的奋斗。“这趟车可以直达杭州市区,坐到终点站,走几分钟就到了我们每天卖菜的菜市场,很方便的。”对于“盐仓专线”,褚阿姨满心感激,她说这些年多亏有这路公交车,才可以把自家种的菜卖到杭州。

  褚阿姨的外甥女也是每天拉着菜,搭乘这条线去艮山门的中江农贸市场与她会合。

  “在家周边卖菜,价钱上不去,拉到杭州市区能多卖点钱。”褚阿姨说,在杭州卖菜时间久了,积累了一批老顾客,薄利多销,卖菜一天流水也有五六百块,除去摊位费等成本,能赚个一百多。

  褚阿姨今年62岁,儿子媳妇在昆明做点小生意,一家子为了生活各自打拼着。生活的路子变宽了,日子也越来越好。“家里在造大房子了。本来两层半,住了二十多年,现在觉得小了,要给它盖成四层楼的。”她一边说,一边向记者比划着。

  一条公交专线,串起了褚阿姨们无数个日日夜夜。傍晚时分,她同样搭这趟车回海宁。每天到家,已是晚上9时许。尽管回去路上她在车上睡得东倒西歪,但褚阿姨并不觉得辛苦:“为了生活,习惯了,闲不下来。”

菜农、上班族和跨市求医者

是早班车上最多的乘客

  搭乘盐仓艮山门东专线的,不仅有赶去杭州市区卖菜的褚阿姨们,还有早起去杭州城里的上班族以及跨市求医的人。

  早班车上基本没有空位。很多人会选择在“牛田社区”站下车换乘地铁1号线,江先生就是其中之一。

  他是贵州人,来杭州打工已经有些年头,目前在武林广场从事道路车辆管理的工作。因为老婆在海宁上班,一到休息天他就会搭乘这趟公交专线来回。

  “一开始和老婆都在杭州,她在纺织厂工作。后来厂子搬到海宁,她干习惯了这份工作不想换,也跟着过去了。”于是,江先生开启了奔波的日子。工作日一早赶往杭州,在下个休息日又回到盐仓和家人团聚。两点一线之间的反复,去是工作,来是生活。

  “我经常坐这个线路,算好时间,提早几分钟上车,一般都不会迟到。”江先生早上8点半上班,从盐仓的家里出发,大约两个小时能到达位于杭州的上班地点。

  江先生说,孩子都在贵州老家,也都工作了,自己对现在的生活挺满意。“现在虽然攒不下大钱,但生活条件可比以前好太多了,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在车厢后部,李先生安静地坐在靠窗的位置,他是一大早赶去浙江省中医药湖滨院区的。

  “老婆已经退休了,前段时间查出一点小毛病,需要住院几天。”李先生说,现在从海宁到杭州的交通方式有很多,“不仅可以坐公交,现在也有城际列车,时间宽裕也可以骑电瓶车,我们都是打工的,都是怎么方便怎么来。”

  李先生以前在盐仓艮山门东专线的早班车上,碰到过褚阿姨。“她们卖菜要赶早市,带着菜坐公交能省一点是一点。都是为了生活,普通老百姓过日子就是这样。”

  一趟跨市的公交车,载着很多普通人的奔波和努力。沿途的停靠站,还会遇上很多拎着大包小包的工人,时光流转,日子奔涌向前。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24-5-28 00: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是中午没班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4-6-18 03:40 , Processed in 0.18885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