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heyiping 于 2023-12-29 09:10 编辑
首发2023-12-29 07:45·自在慧眼看世界
近年来,由于环保需求,很多地方已经对烟花爆竹的燃放实行了禁令。 这项禁令其实源于工商银行的董事长——杨凯生,他为了实现“禁放”目标,十几年前就提出了相关的方案,而现在他的期望终于实现。 在2010至2015年间,他坚决提出在北京和其他一些大中城市禁放烟花爆竹。而他的理由是“只有中国有过春节放鞭炮的习惯,国外并没有此项活动”,令人十分无语,十分反感。
禁放政策实施之后的社会反响
禁放政策实施后,对民众生活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 首先,节日氛围发生了改变。传统的燃放烟花爆竹是许多节日的重要元素,它能够给人们带来欢乐和喜庆的氛围。然而,禁放政策的实施使得这种传统逐渐消失,人们无法在节日中感受到烟花爆竹所带来的热闹和喜悦。 其次,文化传承也面临了断裂的风险。烟花爆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是民间艺术的一部分,也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然而,禁放政策的推行使得这种传统文化的传承中断,年轻一代可能无法了解和体验这一传统的魅力,从而失去了与先辈们的联系。 尽管禁放政策有其环保和安全的考虑,但对于民众的生活和文化来说,却带来了一些不可忽视的影响。
烟花爆竹对于中国人的意义
烟花爆竹在中国传统节日和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每逢重大节日或庆典,人们总是离不开这一独特的表达方式,它不仅仅是一种视觉的盛宴,更是民间情感的传递和社交活动的媒介。 烟花爆竹的炸裂声、五彩斑斓的光芒,都成为了人们欢庆喜悦的象征,而放烟花爆竹的过程中,家人、朋友的相聚,也加深了彼此之间的情感纽带。 这种传统,已经深深地烙印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成为了我们共同的记忆和情感的寄托。
禁放多年,烟花爆竹的地位仍是不可取代的
在中国文化中,烟花爆竹燃放的地位不可替代,它不仅仅是一种庆祝的方式,更是一种情感的宣泄和祈福的象征。 曾经,每逢节日和重要的庆典活动,人们都会燃放烟花爆竹,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烟花绽放的瞬间,绚丽多彩的光芒照亮了夜空,让人们感受到了喜庆和喜悦。 无论是城市的繁华街道,还是乡村的田野间,烟花爆竹都成为了人们共同欢庆的符号,它们不仅给人们带来了欢乐,也承载着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期许。 而现在,关于烟花爆竹都停留在了电视和纸面上,曾看到一个很心酸的小故事:一个小朋友读着“爆竹声中一岁除”的传统诗句,却一脸疑惑地问妈妈:“妈妈,爆竹是什么呀?”。很心酸却也很真实,文化断层,文明割裂。难道真的希望在我们这一代身上看着这样的事情发生吗? 烟花爆竹是一代代中国人的向往,在中国人的心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是独特的文化符号。所以我认为,政府要做的是加强烟花爆竹的监管,而不是一禁了之!
政府应做的是加强烟花爆竹的监管,而不是一禁了之
政府在烟花爆竹的管理上应当采取更加积极的态度,而非简单粗暴地一刀切。 首先,政府应加强对烟花爆竹的监管力度,确保产品质量达到国家标准。这样不仅可以保护消费者的权益,也能避免因产品质量问题引发的安全事故。 其次,明确燃放区域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政府可以在节日等特定时期划定特定的燃放区域,让烟花爆竹在规范的区域内燃放,既能满足人们的娱乐需求,又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和人们生活的影响。 总的来说,政府的管理应该以人民的安全和利益为出发点,通过加强监管和完善规定,使得烟花爆竹能够在安全、有序的环境中燃放。
结论:再次呼吁解除烟花爆竹燃放禁令
烟花爆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我们应该认识到,烟花爆竹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起码从这个意义上出发,解除烟花爆竹的燃放禁令就是必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