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东林镇泉心村种植户在荷塘里采收莲藕。新华社发 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漩涡镇堰坪村古梯田风光。新华社发 浙江省丽水市庆元县贤良镇社会事务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吴荣给菌棒喷水。光明图片 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白湖镇农民在收割水稻。新华社发
编者按   从旱作梯田、稻鱼共生的耕作实践,到庭院民宅、古村深巷的乡村景观;从“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生态理念,到耕读为本、邻里守望的村规民约……19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138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承载着厚重的农耕文明,是我们建设农业强国的文化滋养和力量之源。   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农业强国要体现中国特色,立足我国国情,立足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农耕文明的历史底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要求,走自己的路,不简单照搬国外现代化农业强国模式”。传承千年的中华农耕文明,如何为农业强国建设提供丰厚滋养?让我们听听农业一线工作者的回答。   项目团队:   本报记者 张胜、胡晓军、李玉兰、刘茜、陈建强、任爽、陆健、李晓东、王斯敏   本报见习记者 李层   本报通讯员 孙水远、强罡
稻花香里说“万年”讲述人:江西省万年县裴梅镇干部、荷桥村原党支部书记 程道明
  【一线讲述】   “一根线,搭过河,河边嵬仂会栽禾。栽一棵,望一棵,望得禾黄娶老婆……”我是土生土长的荷桥村人,小时候经常清晨五六点就起床跟父母下稻田插秧、锄草,边劳作边学长辈们哼唱的歌谣。   万年县历史悠久,是世界稻作文化发源地。早在旧石器时代,万年仙人洞的原始先民就在这块土地上定居劳作、繁衍生息,将野生稻驯化成栽培水稻,养育了一代代后人。   我们荷桥村位于丘陵峡谷地区,稻田里的水温全年都在15℃左右,是典型的冷浆田。这里种植的万年野生贡稻需要5~6个月才能成熟,收获的米粒大而细长、色泽如玉,做出来的饭质软不腻、味道浓香,用它酿的酒浓而不烈、满口芬芳。   20世纪80年代村里分田到户,由于贡米生长期长、产量低,许多村民不愿耕种。渐渐地,全村贡米种植从最多时的1000多亩锐减到100多亩,自古传承的贡米品种面临“绝种”危险。我急在心里,到处找人请教贡米的出路。   2008年11月,中科院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副主任闵庆文来到万年县考察稻作文化。他告诉我们,万年稻作文化保存的相关遗产类型构成了一个内涵丰富的农业文明遗产系统,尤其是我们荷桥贡米原产地,仍保持着“活态”形式,完全符合申报世界农业文化遗产的要求。我们全村积极配合,踏上了申遗之路。2010年6月,“万年稻作文化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首批保护试点。   借着东风,我们成立了合作社;万年县政府在荷桥建立了贡米原产地保护区;县里的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万年贡集团,每年以高于市场近3倍的价格收购村民们种植的稻谷。2019年11月,万年贡米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   现在,全村种植贡米的合作社有十几家,与贡米文化相关的产业也得到很大发展。我们在贡米原产地保护区周边开辟了泉谷湾私人定制农场,建起“万年贡米农耕文化展览馆”,投资兴建了万年稻仙谷体验农庄。在党的好政策指引下,我们荷桥村的农旅融合发展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万年贡米的品牌一定会越叫越响亮。
振兴古稻,牢牢攥住“当家品种”讲述人:天津科技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 王芳
  【一线讲述】   小站稻兴于天津小站镇,盛于清末驻军屯垦,曾以“贡米”享誉全国。如今,它成为我国第一个粮食作物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20年列入我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小站“稻作文化”也被认定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2017年,天津市开始建立水稻产业技术体系,提出“振兴小站稻”的目标任务。小站稻振兴工程,实际上就是发展壮大优质小站稻产业链的过程。这条产业链,包括品种选育、种子生产加工、示范推广种植、稻谷收储加工等一系列环节。我所在的天津科技大学是以校企合作方式参与小站稻品种选育的。我们与国家粳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所属企业——天津天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同培养研究生、繁育良种、承担科研课题。   振兴小站稻的难点,在于小站稻品种创新和优异基因挖掘。因为种子不纯或基因变异,一些小站稻品种已经退化,需要丰富的种质资源供育种家们进行配组选育。我们通过现代生物学技术基因编辑法创制种质,同时研究基因功能、开发分子标记,用于优质品种快速选育。   目前,“小站稻振兴”的目标正逐步变成现实——全市小站稻种植全覆盖,生产面积稳定在80万亩。   一粒米的背后,有党和国家对粮食安全的战略考量,有悠久绵长的农耕文明历史底蕴,更有农业科技工作者的使命担当。作为天津市水稻产业技术体系种质创新岗位专家,我会潜心研究,在小站稻种质开发繁育中取得更大成绩。
这捧粮食,有“文化嚼头”讲述人: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其塔木镇刘家满族村村民 关长宝
  【一线讲述】   我们村有个满族民俗文化博物馆,其前身是父亲和我创办多年的家庭博物馆。馆内有处分馆,叫作五官屯农耕文化展览馆,收藏了五官屯成为清代皇粮贡米产地以来的大量农耕文物与史料。父亲搞收藏就始于此,那时我才10岁。现如今40多年过去了,这里依然承载着我对这片黑土地的无限热爱。   五官屯设置于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地处松花江畔,属“黄金水稻带”,所产稻米晶莹剔透、稻香馥郁,被称为“稻米中的极品”。五官屯现分属九台区三个乡镇,我们村就是其核心区域之一。   我家世代在村里耕作,祖辈多为官屯粮丁,到我这辈已是第14代了,传统稻作工艺一代代传承了下来。然而,这种珍贵的古法工艺却很少为外界所知。每次捧起饭碗,我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这样的好米,要能端上更多人的餐桌该多好啊。   2013年的一天,来自江浙的一个旅游团来我们家博物馆参观。午饭时,他们听着皇粮贡米的故事,对其味道赞不绝口,问我们:“这么好的米,在网上能不能买得到?”我被点醒了:何不试一试?   很快,我成立了五官屯种植业家庭农场,注册了“五官屯贡米”商标,一边按照古法工艺扩大种植规模,一边通过电商平台积极推介。不到一年,五官屯贡米的销路就打开了,有时一天就能接到10多个订单,当地商超也来采购。但不管谁来买、买多少,我都用传统方法给稻米去皮后再包装发货,为的是让消费者享受到最纯正的皇粮贡米。   2018年的中国农民丰收节,我在村里办起了“满族丰收祭”活动。为了呈现地道的满族丰收习俗,我把村里老辈人探访了个遍,逐项定细节、备材料。活动当天,焚香、打糕、剪纸、杀猪、碾米……一项项充满古意的祭祀仪式,让大家真切感受到丰收的喜悦。   现在,一批和我一样的农场经营者正按照古法工艺规模化种植贡米。我们期盼着,把五官屯农耕文化做得更好,让种出的粮食不仅好吃,更有“文化嚼头”。
在菇乡,老传统焕发新活力讲述人:浙江省丽水市庆元县贤良镇社会事务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 吴荣
  【一线讲述】   上个月,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浙江庆元林—菇共育系统”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消息传来,我高兴得差点跳了起来。   “浙江庆元林—菇共育系统”位于浙江省西南部,历史可追溯到800多年前。千百年来,先民们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发展食用菌产业,创造了以“林—菇共育技术”为核心,森林保育、菌菇栽培、农业生产有机融合的山地农林复合生产系统,形成了森林、梯田、村落与河流相互协同的生态景观,保留了食用菌栽培技术的完整演化链。   小时候,县里的香菇生产特别红火,我的父母也是通过种植香菇把我送出大山,求学深造。15年前,我从杭州大学毕业后,回到了家乡庆元。那时,市面上全是普通甚至低端的香菇,早年间的高端香菇不见了踪影,销售也很不景气。我决定,在庆元大规模种植以“礼帽菇”——241香菇为代表的高端香菇,大干一场。   在试种过程中,我逐渐解开了菇农们的心结。他们担心没技术、缺市场。经过我的争取,县里同意以统购统销方式支持菇农种植241香菇,大家才算吃下了定心丸。到了丰收季节,香菇销售火爆,种植面积也随之“水涨船高”。   2017年3月,我当上了村党支部书记。我们创设了“便民小站”,依托这个载体带领村民种植241香菇,千方百计确保销路。我们还为村民改造菇棚,带动留守老人就业。渐渐地,庆元香菇的“元气”回来了。绵延千百年的“林—菇共育系统”重焕生机,还形成了菇民戏、菇山话、菇神庙会等丰富多彩的地方特色香菇文化,香菇文创产品也纷纷亮相……大家都说,身在菇乡,一定要珍惜香菇带给我们的一切,做香菇种植及香菇文化的传承人。 最时尚的IP,是农耕讲述人:四川省崇州市白头镇五星村党委书记 高志伟
  【一线讲述】   2017年,当我决定辞去成都的企业高管职务,回到家乡五星村开办乡村旅店时,朋友们都说:“老高,你肯定是疯了。”可我就是铁了心,因为,我喜欢农耕文化中的那份传承与坚守。   家乡崇州的川西林盘,被肥沃的田园包围,被秀美的湿地滋润,村外稻香阡陌,村里修竹雅院。一处处林盘就是一个个“微景区”,诠释着天府农耕千百年来的安闲与悠然。冬日阳光下,一座座农家小院掩映在林盘树丛中,老人们在广场上晒着太阳,聊着过往。然而,老人们却告诉我:“我们这里景色虽美,可留不住游客哟。”   川西林盘是天府文化、成都平原农耕文明和川西民居建筑风格的鲜活载体,这样丰富的美学价值、文化价值和生态价值,怎么会“留不住游客”呢?   于是,我回村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在田园边打造了集住宿、餐饮、休闲于一体的乡村酒店,组建了可接待团建、研学、旅游的团队,从传统的农家乐向星级乡村消费场景升级,带动村民自主创业,把原本零散的业态做大做强,让农耕文化成为最具特色的招牌。   过去,一桌农家餐、一壶盖碗茶,半日游与一日游是常态。如今,稻田咖啡、稻香火锅、养生小院,观光游览更有仪式感与氛围感,农耕体验更具参与感与沉浸感。业态的丰富、场景的多元、品质的提升,让“天府农耕”变得越来越洋气。   现在的五星村,拥有青瓦白墙的村落林盘、烂漫诗意的田园乡野,精品民宿特色各异、农家餐厅风味不同、“微田园”蔬果飘香,农耕文化的韵味更加浓郁绵长。在外部风貌塑造和内部功能提升“双管齐下”作用下,川西林盘逐渐呈现“林盘、渠系、田园、人文”四美共生的新形态。就拿我们五星村来说,春天有盛开的油菜花,秋天有翻涌的稻穗海,地里种的是品质深受市场欢迎的竹香米、稻虾米,还有火锅底料、预包装食品、精酿米酒等热门产业与农业生产“无缝对接”。田地里产出的宝贝越来越多,农民怎能不越来越自豪呢?   回村创业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了,大家的热情都很高。这不,村民李凤已经开起了第三家民宿。来年,我们还准备把村里曾经的榨油坊改造升级成主题咖啡厅,让农耕文明带来更多收入,让自然之美扮靓美丽家乡。
农耕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华彩焦德武
  【专家点评】   悠久灿烂的农耕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宝贵精神财富。   农耕文明孕育形成并传承至今的农业文化遗产,数量众多、形态多样、内涵丰富,承载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传统智慧,在保障供给、保护生态、传承文化、就业增收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从各具特色的宅院村落,到巧夺天工的农业景观;从充满乡土气息的节庆活动,到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从耕读传家、父慈子孝的祖传家训,到邻里守望、诚信重礼的乡风民俗等,时至今日,这些丰厚历史遗存、宝贵价值理念、特色节庆活动等仍具有重要意义。新征程上,要擦亮悠久绵长农耕文明的历史底色,为建设农业强国提供智慧滋养和力量支撑。   纵览世界农业强国,或是自身农业资源丰裕、物产富饶,实现了规模化经营,迭代形成了成熟的农业科技,比如美国、澳大利亚等;或是农业资源并不丰富,但通过精耕细作,在农业产品某一种类或某一生产环节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比如以色列、日本、荷兰等。与这些农业强国相比,“人多地少”是我国发展农业的现实基础。经过长期艰苦努力,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有力回答了“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在此过程中,古老先民的耕作智慧充分发挥,并世代得以传承。比如,河北涉县梯田历经数百年劳作实践,依然在黄土地上发挥作用,为村民提供了稳定生计,也打造了中国北方生态循环可持续农业的样板,被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专家称作“了不起的人间奇迹”。每一个农业文化遗产地,都是一座珍贵的农业种质资源库,对我国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维护具有重要价值。   农业文化遗产蕴含着“天人合一”“节用物力”等理念,与周边自然环境和谐共存,景致独特、民风淳朴、底蕴深厚,共同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画卷。比如全球农业文化遗产——“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水稻、杂草、鱼类、昆虫等和谐共处,构成了一条完整的生态链,千百年来福泽当地农人。如今,古老系统焕发新生机,创造出“一亩田、百斤鱼、千斤粮、万元钱”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新征程上,要把我国农耕文明优秀遗产和现代文明要素有机结合起来,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让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在新时代展现魅力和风采,为农业强国建设注入强大力量。一方面,让农耕文化“活”起来。强化保护,注重开发,把农耕文化与乡村旅游发展、乡村产业振兴结合起来,注重在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上下功夫,同时,让年轻人感受到先人的智慧,激发投身农业的兴趣。比如,在农业大省四川,江油辛夷花传统栽培体系、苍溪雪梨栽培系统、名山蒙顶山茶文化系统等,都是将农业文化遗产挖掘与当地农特产品生产销售、生态旅游业紧密结合的典范。另一方面,把农耕文化“融”进去。在让广大农民就地过上现代生活的同时,要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人文精神,推动其融入现代生活,助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改善农民精神风貌,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作者:焦德武,系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安徽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