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549|回复: 2

[转帖] 浙江逐步提高体育测试分值 探索艺术类进中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8-18 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全面实施学生体测向社会公布制度,严格落实小学一二年级每周4课时、三至六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阶段每周2课时,任何学校和教师不得组织学生参加以营利为目的的艺术竞赛活动……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精神,近日,省教育厅牵头起草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


学校体育、美育工作需要家庭、社会共同参与,为听取和吸纳各方面的意见建议现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扫二维码在线反馈意见↓↓



征求意见时间为本通告发布起10日内


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


工作的实施意见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精神,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加快推进教育强省和体育强省建设,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明确目标,准确把握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围绕学生全面发展、增强综合素质目标,对标对表“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新目标、新定位,按照“共同富裕教育先行、体质提升近视下降”的新要求,以整体智治、系统思维理念和数字化改革推进学校体育改革,挖掘浙江地方传统体育资源,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实现“以体育人、以体化人”协同育人目标。


2.发展目标。到2025年,基本实现学校体育现代化。制约学校体育发展的短板得到有效弥补,办学条件全面改善,工作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学校体育教学、训练、竞赛体系普遍建立,体育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体育素养明显提升,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素质明显提高,达到学生总体近视率逐年下降、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逐年提升的目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处于全国一流。到2035年,现代化、高质量、全覆盖、多样化的浙江学校体育体系全面构建,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浙江样本、浙江经验,学生体质健康总体水平超过“健康中国”体质健康规划要求,处全国领先水平。


二、守正出新,持续深化教学改革


3.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严格执行国家体育课程标准,科学构建大中小学体育课程衔接体系。严格落实小学一二年级每周4课时,三至六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阶段每周2课时。推动体育社团活动、课外活动课程化管理,支持和引导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小学每天增加1节户外活动课,列入校本课程计划。完善“必学+限学+自选”的课程模式,推广“学—练—评”一致性体育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分层走班的体育教学组织形式。高校各年级均开设体育课,研究生教育将体育纳入公共课程体系,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修满体育学分方可毕业。


4.实施强制性学生体能训练。切实落实30分钟大课间活动以及课外体育活动时间,规范做好眼保健操、广播体操。分层开展校内课外体育活动,校内实施的强制性学生体能训练与体育课教学内容相衔接,纳入课程教学拓展计划。推进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与运动训练相结合,通过组建运动队、代表队、俱乐部和兴趣小组等形式,开展课外体育技能培训与运动训练,培养每位学生熟练掌握2项运动技能,引导学生养成终身锻炼习惯。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学生军训制度,把学生军事技能训练与提升学生体质相结合。发挥共青团和少先队组织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外全民健身运动,中小学校要合理安排家庭体育锻炼,家长要支持学生参加社会体育活动,社区要为学生体育活动创造便利条件,逐步形成家庭、学校、社区联动,切实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个小时体育活动时间。


5.培育地域特色品牌。积极培育推广具有民族传统特色和地域辨识度的学校体育品牌,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体育文化,广泛开展青少年体育夏(冬)令营活动。因地制宜组织开展游泳、武术、龙舟、海岛运动、舞龙舞狮、围棋等中华传统体育与浙江特色体育项目,区域统筹推行“一校一品”“一校多品”校园体育模式,提升阳光体育活动质量。加快推进我省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建设,大力提升校园足球特色创建质量。逐步推进开展冰雪运动项目。挖掘体育思政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


6.健全体育竞赛体系。整合学生体育赛事,由各级教育和体育部门共同组织,建立分学段、跨区域、多等级的学生体育赛事体系。推进实施全省中小学生阳光体育“足球、篮球、乒乓球、游泳”等联赛制度,推动篮排足等集体项目,游泳等基础项目,乒乓球、武术等传统项目在学生群体中开展,鼓励各地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学校体育品牌赛事活动,提升赛事影响力。建立常态化的校园体育竞赛机制,广泛开展班级、年级体育比赛,每年举办全员参与的学生运动会或体育节。


7.整合体教优质资源。在青少年赛事活动体系、注册管理、组织实施、课余训练、后备人才培养、教练员裁判员培训等方面探索一体化组织管理机制。加强中小学传统体育项目学校和阳光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学校建设,支持高校和优秀体育特色传统学校建立高水平运动队,加强高校体育学科专业建设。发挥高水平竞技体育的引领作用,建立健全教育、体育和社会相互衔接的人才输送机制。挖掘地方体育资源和传统项目优势,引进当地优秀体育项目人才和体育社会组织进学校指导体育活动项目开展。


8.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培养学生掌握科学锻炼方法与健康知识,将适合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有机渗透到日常体育课程内容和教学训练体系中,切实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小学体育要引导学生感受运动乐趣、开发运动智力、树立集体观念。中学体育要帮助学生建立运动习惯、培养健康人格、形成良好道德。高校体育要传授心理调适方法,帮助学生形成终身体育习惯。


三、夯实基础,全面改善办学条件


9.配强培优体育教师。各地各校要按标准配齐配足专兼职体育教师和体育教研人员。中小学校专职教师占比要与体育课程时量占学校总课时量的比例相称,要按照国家课程改革要求和学校体育课程占总课时10%的比例要求,逐步配足配强专兼职体育教师,重点落实农村地区和小学阶段体育教师配强培优工作。高校根据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训练竞赛等工作需要,合理配备体育教师。提升体育教育师资水平,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体育师资培训体系,实施每5年为一周期、不低于360学时的大、中小学体育教师全员培训。通过“国培计划”“省培计划”等形式加大对农村体育教师的培训力度。建立大中小学校设立专(兼)职教练员专业技术岗位制度,引进优秀退役运动员、教练员经考核合格进入学校兼任、担任体育教师、教练员。


10.扩容提质场地器材。加大学校体育场馆建设投入,配齐配足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落实国家有关体育设施器材配备规范要求,建好满足课程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和训练竞赛需求的场馆设施、专用教室,配齐体育场馆、设施、器材,建立器材补充、维修、更新机制,实现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达标全覆盖。建立学校体育信息化平台与智慧管理服务平台,实现学校体育的科学化、信息化、现代化转型发展。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做到应开尽开。


11.统筹优质社会资源。鼓励各地政府出台相关政策,统筹利用学校和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城市和社区建设规划兼顾学生体育锻炼需要,更好地为中小学生课后“三点半”和校外体育锻炼服务。实现中小学与社区体育场馆设施共管共用,推动公共体育场馆向学生免费或低收费开放。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利用社会资源为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课外训练和竞赛提供服务。科学引导各类体育社会组织为学校提供体育技术指导、开设公益课程、帮助组建校队、组织赛事活动等。实施体育教师与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支教计划,实现优质教育资源有序流动与共享。建设体育资源大数据库,利用数字化转型和现代信息技术,统筹配置体育资源库及数据平台,共建共享优质体育资源。


四、注重过程,完善体育工作评价机制


12.优化综合素质评价机制。积极推进体育考试改革,科学设置体育与健康学业水平考试内容、方式和计分办法,合理确定并逐步提高分值,丰富选考项目,完善测试标准。推进“运动参与+体质健康测试+运动技能测试”的学业评价改革,完善学生体质健康档案,中小学校要客观记录学生日常体育参与情况和体质健康监测结果,定期向家长反馈。高校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学习需要,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


13.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通过数字化改革,建立学生体质状况数据库。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建立健全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全面实施学生体测向社会公布制度,省内高校浙江籍一年级新生(即高中毕业生)体测结果按生源市和生源高中进行排序并公布;对省内各普通高校大学三年级、专科院校二年级学生,组织实施学生体质健康统一抽测,以高校为单位进行排序并公布。


14.创新教师岗位评价机制。围绕教会、勤练、常赛的要求,完善体育教师绩效工资和考核评价机制。健全体育教师课外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将大课间、课外体育活动、运动队训练、体育竞赛活动和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等体育教师承担的工作计入教学工作量,保障体育教师待遇。完善体育教师职称评聘标准,确保体育教师在职务职称晋升、教学科研竞赛成果评定等方面,与其他学科同等对待。全面落实教育部《学校体育美育兼职教师管理办法》,规范管理兼职体育教师。


15.完善质量监测评价机制。健全教育督导评价制度,将学校体育工作纳入教育督导评估范围。落实学校体育工作综合考核评价制度,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的地区和学校,依法依规予以问责。把体育工作及其效果作为高校办学评价的重要指标,纳入高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建立体育教学质量监测评价机制,定期开展体育课程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促进学校体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五、加强保障,确保任务有效落实


16.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学校体育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顶层设计和总体谋划。将学校体育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目标责任考核体系,研究制定强化学校体育工作的具体措施。建立省青少年体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抓好部门协调,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见效。在数字化转型中,把体育的组织与评价纳入其中。


17.保障经费投入。各级政府应切实加大学校体育经费投入力度,保障学校体育相关工作合理支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将学校体育工作经费纳入年度预算。学校保障体育工作的经费需求,建立学校体育器材、耗材配备补充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支持发展学校体育,多渠道增加学校体育投入。


18.健全风险管理机制。完善校园体育风险防范机制,建立学校体育设施安全检查制度,提高学校体育从业人员运动风险管理意识和水平,为学生体育锻炼提供科学指导,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对于少数有基础性疾病的学生,采取个别化、针对性措施安排适度体育活动,防控运动风险。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完善校方责任险,建立涵盖体育意外伤害的学生综合保险机制和校方免责机制。


19.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及时总结挖掘学校体育工作的典型案例、最佳实践和经验做法,加强宣传推广。发挥广播、报纸、电视、互联网等媒体作用,全方位宣传报道学校体育工作动态、学生体育赛事、学校体育改革实践成果等。借助杭州亚运会举办之机,大力弘扬体育文化,培养体育精神,积极引导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形成共识与合力,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促进学校体育发展的良好氛围。


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


工作的实施意见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精神,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高质量建设教育强省和美育强省,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坚持立德树人,切实推进美育发展


1.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对标对表“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新目标新定位,以整体智治、系统思维理念和数字化改革推进学校美育改革,按照“共同富裕教育先行、以美育人培根铸魂”的新要求,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挖掘浙江地方美育资源,把美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学校教育各学段,构建学校美育工作新格局,实现“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协同育人目标。


2.发展目标。将学校美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坚持兴趣导向、面向全体。到2025年,美育课程开齐开足上好,教育教学改革成效显著,资源配置不断优化,评价体系逐步健全,管理机制更加完善,育人成效显著增强,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明显提升。到2035年,基本形成全覆盖、多样化、高质量的具有浙江特色的现代化学校美育体系,学生艺术素养和学校美育品牌建设处全国领先水平。


二、深化教学改革,促进美育融合发展


3.开齐开足上好美育课。严格执行国家艺术课程标准,开齐开足艺术课程。义务教育阶段,艺术课程小学每周不少于4节,初中每周不少于2节,并组织开展不少于2个与艺术相关的社团活动。普通高中阶段,艺术课程累计不少于108节,在开设好必修课程的基础上,开设选择性必修课程。非艺术类中职学校艺术类必修课程累计不少于72节,同时开设丰富的艺术类选修课程。普通高校开设面向全体学生的公共艺术课程,每名学生选修2门艺术课程。普通高校、科研院校要将艺术学课程纳入研究生教育公共课程体系。践行和完善“艺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艺术审美体验+艺术专项特长”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4.完善教材和教学体系。开发建设以美育为主要内容的教学体系。学前教育培养幼儿拥有美好、善良心灵和懂得珍惜美好事物。义务教育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趣味、审美格调,帮助学生掌握1—2项艺术特长。高中阶段丰富审美体验,开阔人文视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文化观。职业教育培养具有审美修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引导学生完善人格修养,增强文化创新意识。高等教育阶段培养具有崇高审美追求和富有文化自信的高素质人才。精选教学素材,编写一批青少年美育读本,充分体现具有思想性、民族性、创新性、实践性的中华美育精神。推进循序渐进的大中小学美育教材一体化、数字化建设。


5.创建本土品牌特色。培育推广具有区域辨识度的学校美育品牌,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吸收浙江地方人文艺术特点,挖掘美育课程资源,开设如丝绸、陶瓷、越剧、婺剧、畲族舞、木雕、石刻等具有浙江本土特色的校本课程,不断丰富学校艺术课程的内容和形式。组建声乐、器乐、戏曲、舞蹈、朗诵、绘画、设计、书法、篆刻、摄影、陶艺、民间艺术、现代媒体艺术等各类课外兴趣小组和艺术社团。培养学生艺术特长,挖掘学校美育特色,全面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格局。


6.传承地域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彰显文化艺术遗产的美育价值,注重传承良渚文化、大运河、南宋古都等特色文化印象以及红船精神、两山理论和创新理念,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高雅艺术、浙江地方戏曲等传统文化进校园,提高学生的人文艺术修养和审美鉴赏水平,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浙江地域文化印象在学校美育教学中得到体现、传承和发展。


7.丰富美育实践活动。推广合唱、合奏、群舞、戏剧等群体性艺术项目,建设学校艺术实践工作坊。培育一批校级美育活动社团和美育实践基地,组织开展校内外相结合的研学活动。建立学生全员参与的艺术展演常态化机制,广泛开展班级、年级、院系、校级等各层次的展示交流,定期开展大中小学生艺术专项展示和省级综合性艺术展演。加强省大学生艺术团建设,鼓励学生艺术团参加国内外交流展示活动,不断提升学生艺术特长和美育实践能力。任何学校和教师不得组织学生参加以营利为目的的艺术竞赛活动,严禁任何部门和中小学校组织学生参与商业性艺术、庆典活动。


8.提升美育教学科研。遵循美育规律,注重因材施教,探索符合学生特点、体现学科特征、契合地域特色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营造富有创意和美学特色的课堂文化。加强美育教研员队伍建设,市县教研部门配备专职的音乐、美术等艺术学科教研人员,规范开展美育教研活动。引导高校主动与中小学校开展合作对接,集中攻关一批重大项目和重点课题,加快艺术学科创新发展,全力建设艺术学一流学科、艺术创新团队、美育高端智库。


9.健全五育融通育人机制。夯实科学融合理念,强化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相融合,充分挖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美育资源。将美育元素融入各门课程中,整体推进学校课程美育建设,发挥课程体系的育人功能。开展以美育为主题的跨学科教育教学和实践活动,推进课程教学、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建设深度融合。加强学校文明礼仪、文明风采、文明寝室、美丽校园、文化校园等建设和对校训、校歌、校徽的宣传教育,培育青少年良好的文明习惯和人格修养。


三、改善办学条件,推进美育协同发展


10.配齐配足培优美育教师。中小学要依据学校规模、班级数、课程开设和实践指导需要等,配齐配足专兼职美育教师。高校根据实际需要配备专兼职美育教师。鼓励和引导优秀文艺工作者、高校艺术专业教师、艺术院团专家等到中小学校开展结对活动,担任兼职美育教师,推广专业教师和校外师资相互配合的双师型教学方式。支持艺术人才分类选拔与高质量培养,加强美育教师补充力度,通过公开招聘、购买服务、对口支援、提供数字资源等多种途径,解决中小学校美育教师紧缺问题。全面提升美育教师工作能力和专业水平,发挥艺术类高校作用,定期组织示范培训、专业进修、交流访学等培优计划。鼓励建设名师工作室,引导和带动美育教师成长发展。


11.优化提升美育实施条件。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依照国家教育行业标准,规范设置美育专用教室和艺术活动室,配备艺术课程教学和活动器材。加快推进中小学校美育设施标准化建设,加强高校美育场馆建设,将美育活动需求的场馆建设纳入学校建设规划。健全学校美育器材和设施材料的补充机制。优化美育文化空间,推行美育文化进课本、课堂和校园,通过经常性培训提升全校师生员工的美育素养。


12.建设美育资源库。共建共享优质美育资源,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和数字化改革,统筹配置和建设省市县美育资源库及数据平台,数字化信息化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为学校美育服务。引导艺术场馆等社会力量支持学校开展美育工作,经常性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非遗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和网上美育资源库等。深化馆(院、团)校共建、家校合作,整合校内外资源开展美育实践活动,为解决中小学课后三点半服务工作提供重要载体。


13.助建城乡美育共同体。深化“互联网+教育”城乡学校结对帮扶,推进艺术教育实验区、示范区建设。均衡城乡、校际美育资源,完善交流合作机制,助推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帮扶美育基础薄弱学校,着力提高农村、山区、海岛等地区学校美育教学质量。培养一批高水平、能胜任的乡村美育教师。发挥名校、高校优势,引导师生强化社会服务意识,支持高校开展美育浸润行动计划和社会力量开展美育公益项目。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向农村小规模、偏远学校输送中小学校美育课程数字教育资源,扩大资源覆盖面。


四、完善评价机制,推进美育规范发展


14.科学实施学生美育评价。把学生艺术课程学习情况及参与学校组织的艺术实践活动情况纳入学生学业质量评价体系。研制中小学生美育评价方案,实施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测评结果计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并作为高中、高等教育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和“三位一体”综合评价的重要参考。探索将艺术类科目纳入中考改革试点。不得以艺术考级、社会考级成绩代替学生美育评价结果。高校非艺术类专业大学生以选修公共艺术课程、参加艺术社团活动为主,通过两者相结合评定学生美育素养水平。


15.规范美育教师岗位评价。将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突出美育教学实绩,把认真履行教育教学职责作为评价美育教师的基本要求。将艺术课程教学、艺术社团指导、第二课堂、支教等工作量计入美育教师业绩评价。在各类考核、评选、表彰中保证美育教师占有一定比例,在绩效考核、职务晋升、职称评聘、奖励、培训等方面,保证美育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待遇。学校要切实履行美育教师选聘工作的主体责任,按照以专为主、专兼结合的原则加强美育教师选配工作。建立完善的专职美育教师岗位晋升制度。规范管理,全面落实教育部《学校体育美育兼职教师管理办法》。


16.加强学校美育评估工作。建立并完善信息化、数据化的学校美育评价体系,将艺术课程内容纳入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业质量监测体系,定期开展自评、督查等工作。中小学校、中职学校要按照教育部有关要求,继续加强学校美育工作自评及年度报告制度。持续开展高校艺术教育工作督查,检查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的落实。将美育工作全面纳入校长考核内容,并向社会公示结果。加强专业化建设,成立省、市两级学校美育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参与开展学校美育工作的调研、检查、督导、评估。


五、加强组织保障,确保美育健康发展


17.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学校美育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加强对本地区学校美育改革发展的总体谋划。各地要加强学校美育工作部门统筹协调,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在数字化转型中,把美育的组织与评价纳入其中。


18.加强经费保障。调整优化教育支出结构,统筹安排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和本级财力支持学校美育工作。做好中小学美育工作经费的保障。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支持学校美育发展,吸引社会捐赠,多渠道增加投入。高校要加大对美育工作的投入,根据自身建设计划,加大与国家和地方政策的衔接、配套和执行力度。


19.加强制度保障。制定学校美育工作基本标准,完善学校美育规章制度。健全教育督导评价制度,把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情况和支持学校开展美育工作情况等纳入教育督导评估范围。完善义务教育艺术教育质量监测,公布监测结果。把美育工作及其效果作为中小学现代化学校评估、高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高校分类评价等指标。


20.营造良好氛围。推进全省学校美育协同发展,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建设线上美育网络资源平台与线下学校美育实践研究团队。加强宣传力度,筹措和利用社会资本改善学校美育工作条件,积极引导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形成共识与合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学校美育工作的良好环境,创造美好教育和美好生活。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21-8-18 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艺术类培训费可比学科类烧钱多了
发表于 2021-8-18 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子弄,会不会弄出体育家教、艺术家教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5-1-22 15:04 , Processed in 0.571375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