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桐柏僧人

[转帖] 红旗渠——红色壮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6-26 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桐柏僧人 发表于 2021-6-26 10:52
是没有水,风调雨顺也没水用,明白吗?

相传,哪里的人一生只洗三次澡。

不要说那时候了,直到1992年(改革开放十多年了),我去鹿邑县接兵,到任集乡回不了县城了,就住在招待所里。看看被子实在不干净,就穿着自己的大衣睡,再把被子盖在大衣上,第二天早上洗完脸,习惯性地把水倒掉,他们看到心疼死了。后来人武部长告诉我们,他们这个水洗完脸不倒掉的,留着洗手,洗手后也是不倒掉的,留着冲厕所用。那个厕所,唉,男人喜欢估计女人不会喜欢的,蹲在那里能看到前面来来往往的人。想想自己在杭州乱浪费水,唉
发表于 2021-6-26 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径三 发表于 2021-6-26 10:29
是的,还有南水北调。

南水北调的情况是这样的:
项目建议前期
1952年,毛泽东同志在视察黄河时提出:“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这也是南水北调的宏伟构想首次提出。
1953年2月16日,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到武汉,视察了汉水两岸,坐木船浏览了东湖。在“长江”舰上,毛泽东问林一山:“南方水多,北方水少,能不能借点水给北方?”轮船快抵达南京时,毛泽东对林一山说:三峡问题暂时不考虑开工,我只是先摸个底,但南水北调工作要抓紧。
1958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水利工作的指示》颁布,第一次正式提出南水北调。
1959年,中科院、水电部在北京召开了“西部地区南水北调考察研究工作会议”,确定南水北调指导方针是:“蓄调兼施,综合利用,统筹兼顾,南北两利,以有济无,以多补少,使水尽其用,地尽其利。”
1979年,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正式提出:“兴建把长江水引到黄河以北的南水北调工程”。
项目研究论
1979年12月,水利部正式成立南水北调规划办公室,统筹领导协调全国的南水北调工作。
1987年7月,国家计委正式下达通知,决定将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列入“七五”超前期工作项目。
1991年4月,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将“南水北调”列入“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
199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把“南水北调”列入中国跨世纪的骨干工程之一。
1995年12月,南水北调工程开始全面论证。
2000年6月5日,南水北调工程规划有序展开,经过数十年研究,南水北调工程总体格局定为西、中、东三条线路,分别从长江流域上、中、下游调水。
项目审批期
2002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并通过了经国务院同意的《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
12月2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南水北调总体规划》。
工程建设期
12月27日,南水北调工程正式开工。江苏段三潼宝工程和山东段济平干渠工程成为南水北调东线首批开工工程。
2003年12月30日,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应急供水工程动工,标志着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启动。
2005年9月26日,南水北调中线标志性工程,中线水源地丹江口水库的控制性工程——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正式动工,标志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2008年9月28日,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应急供水工程建成通水。
11月25日,湖北省在武汉召开丹江口库区移民试点工作动员会议,标志着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库区移民试点工作全面启动。
2009年2月26日,南水北调中线兴隆水利枢纽工程开工建设,标志着南水北调东、中线七省市全部开工。
2010年3月31日,丹江口大坝54个坝段全部加高到顶,标志着中线源头——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取得重大阶段性胜利。
2012年9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库区移民搬迁全面完成。南水北调工程主要解决我国北方地区,尤其是黄淮海流域的水资源短缺问题,规划区人口4.38亿人。共有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调水线路,通过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的联系,构成以“四横三纵”为主体的总体布局,以利于实现中国水资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合理配置格局。
2019年11月28日,北延应急供水工程正式开工建设。油坊节制闸及箱涵工程已完成,渠道衬砌完成工程总量的94.7%,计划年内完成水下主体工程,2021年3月底前全部完成建设任务。
试运行验收期
2013年
5月31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江苏段试通水圆满成功。
8月15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通过全线通水验收,工程具备通水条件。
8月28日,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库区移民安置正式通过蓄水前最终验收,标志着库区蓄水前的各项移民相关任务全面完成。
8月29日,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通过蓄水验收,正式具备蓄水条件。
11月15日,东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运行。
12月25日,中线干线主体工程基本完工,为全线通水奠定了基础。
2014年
6月5日,中线黄河以北总干渠开始充水试验。
7月3日,中线黄河以南总干渠开始充水试验。
9月15日,中线穿黄工程隧洞充水试验成功。
9月29日,中线工程一期通过全线通水验收,具备通水条件。
12月12日,中线工程一期正式通水运行。 [7]
12月27日,来自丹江口水库的江水正式进入北京市民家中,北京市南水北调调水运行管理中心开启24小时不间断值守。
2016年,北京市平原地区地下水位实现止跌回升,至2019年储量增加13.9亿立方米。
2019年9月5日,北京累计接收丹江口水库来水达到50亿立方米,该市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200万。 [8]
2020年6月,密云水库水源将逐步切换成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将以每秒50立方米的流量为北京供水,每日能提供约400万立方米的水量。
2020年6月1日,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正式完成“体检”,全面恢复通水,首都供水保障率进一步得到提高。
截至2020年6月3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已经安全输水2000天,累计向北输水300亿立方米,已使沿线6000万人口受益。其中,北京中心城区供水安全系数由1提升至1.2,河北省浅层地下水水位由治理前的每年上升0.48米增加到0.74米。
2020年10月23日,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暂定注册资本1500亿元的这家新央企为国有独资。南水北调工程投资已超过三峡工程,成为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2020年以前由水利部代表国务院管理,此后转归国务院国资委管理。

从上述罗列的时间节点,可以很清楚的看出来,正是改革开放集聚了雄厚国力,使得毛@主席他老人家的遗愿得以实现,其实也不只是南水北调,长江三峡,也是在改革开放的年代里,终于给毛@主席“高峡出平湖”的经典诗句,配上了宏伟的图画。
发表于 2021-6-26 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桐柏僧人 发表于 2021-6-26 10:52
是没有水,风调雨顺也没水用,明白吗?

相传,哪里的人一生只洗三次澡。

你也学会传谣了,一生只洗三次澡是西藏的一些游牧民族习惯
 楼主| 发表于 2021-6-26 15: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夯昆 发表于 2021-6-26 15:21
你也学会传谣了,一生只洗三次澡是西藏的一些游牧民族习惯

我没造谣,电视剧说是三次脸,我还稍微保留了一点~
发表于 2021-6-26 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夯昆 发表于 2021-6-26 15:21
你也学会传谣了,一生只洗三次澡是西藏的一些游牧民族习惯

你天天洗都不够吧。那个小东西不停地跳,下面这5个也不够用吧
发表于 2021-6-26 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桐柏僧人 发表于 2021-6-26 15:40
我没造谣,电视剧说是三次脸,我还稍微保留了一点~

那就是电视剧在说谎。刚刚前几天央视播送全民脱贫,说到了西海固,那是联合国认定的最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那里的人,也洗脸,只是,一盆水一家人轮流洗,老人先洗,然后孩子洗,最后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夫妻洗,洗完了水不直接倒掉,用洗脸水饮牛。太行山里虽然也缺水,但是远远不能跟西海固比。
发表于 2021-6-26 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杭州135 发表于 2021-6-26 15:56
那就是电视剧在说谎。刚刚前几天央视播送全民脱贫,说到了西海固,那是联合国认定的最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 ...

社会发展了,应该把那些不适合生活的地方的人都搬出来。
发表于 2021-6-26 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挖船儿 发表于 2021-6-26 16:06
社会发展了,应该把那些不适合生活的地方的人都搬出来。

央视的那个报道,就是报道把那里的人搬出来,没搬出来之前,洗脸也要一盆水一家人轮流洗,搬出来之后,成套的公寓房,洗澡也是随便洗。
改革开放,经过几十年的筚路蓝缕栉风沐雨,现在终于积累了强大的实力,开始反哺落后的地区贫穷的人民,这是我们中国几千年历史上亘古未有的美好时代。
发表于 2021-6-26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挖船儿 发表于 2021-6-26 16:06
社会发展了,应该把那些不适合生活的地方的人都搬出来。

人家生活习惯了,不肯搬的
 楼主| 发表于 2021-6-26 16: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杭州135 发表于 2021-6-26 15:56
那就是电视剧在说谎。刚刚前几天央视播送全民脱贫,说到了西海固,那是联合国认定的最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 ...

河南省林州市(以前称为林县)地处河南、山西、河北三省交界,历史上严重干旱缺水,据史料记载,从1436年到1949年的514年间,曾发生旱灾100多年次,绝收30年次,林县550个行政村中,有307个村要跑5公里以外取水吃。

张买江住在林州市 桂林镇南山村,全村赖以生存的水源有两个地方:向北方向的康街村有一眼水井,去那里挑一担水来回要走10华里;向东方向有个 万泉湖,如去那里取水来回有近40华里的路程。到旱年,北边水源枯竭,只得向东到万泉湖取水,村民们用牲口驮着两个大木桶,早晨天不亮出发,回到家里已是吃午饭的时候了,若遇到天阴下雨,甚至要耽误一整天的功夫。

因为缺水,村里人很少洗脸和洗衣服,一盆水往往是老人洗了孩子洗,男人洗了女人洗,洗来洗去还是舍不得倒掉,放到一边澄清,留着下次再用,张买江说,有些老辈人一辈子只洗过三次澡:出生、结婚和断气。

张买江有兄弟五人,他排行老大,最小的妹妹3岁时因生病夭折,张买江10岁的时候就开始为家里挑水,他用扁担担着两只木桶,木桶装上半桶水也有几十斤重,肩膀压肿了,半路上歇几次,张买江咬着牙也要把水挑回来。

缺水的苦难,深深地刻印在张买江幼小的心灵里,村里发生的一件事让他至今印象深刻——一年春节,同村的苏大爷去挑水,回到村口时儿媳妇来接,儿媳妇担着水不小心被绊倒,桶里的水全部洒到地上,正是春节,家里包好了饺子却没水来煮,婆婆借了点水煮上饺子。
发表于 2021-6-26 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烟雨江南封 发表于 2021-6-26 16:13
人家生活习惯了,不肯搬的

那当然是不能强求的,不过年轻人不愿意回去就不要说乡村凋敝了。非要把人拴在土地里也是不对的。
发表于 2021-6-26 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挖船儿 发表于 2021-6-26 16:22
那当然是不能强求的,不过年轻人不愿意回去就不要说乡村凋敝了。非要把人拴在土地里也是不对的。

其实,只要把户口放开了,很多人自己就把问题解决了,不用国家再去辛劳了。
发表于 2021-6-26 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桐柏僧人 发表于 2021-6-26 16:18
河南省林州市(以前称为林县)地处河南、山西、河北三省交界,历史上严重干旱缺水,据史料记载,从1436年 ...

你看资料只是看一半,你说的是旱季,同样是这个地方,水多的时候还发生涝灾,牲口都淹死,这时候洗个澡很难么?
发表于 2021-6-26 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夯昆 于 2021-6-26 18:08 编辑
桐柏僧人 发表于 2021-6-26 16:18
缺水的苦难,深深地刻印在张买江幼小的心灵里,村里发生的一件事让他至今印象深刻——一年春节,同村的苏大爷去挑水,回到村口时儿媳妇来接,儿媳妇担着水不小心被绊倒,桶里的水全部洒到地上,正是春节,家里包好了饺子却没水来煮,婆婆借了点水煮上饺子。 ...

饺子煮好了,儿媳妇上吊了
发表于 2021-6-26 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夯昆 发表于 2021-6-26 17:14
你看资料只是看一半,你说的是旱季,同样是这个地方,水多的时候还发生涝灾,牲口都淹死,这时候洗个澡很 ...

是的,太行山区,绿化都被破坏了,存不住水,平时旱,一下雨就发洪水。不要说太行山了,我们这里,也是一样的,到处都是光脱脱的山头,现在你再去看看,人都上不了山了,路都被灌木乔木占满了。
改革开放这么些年,国家底子厚实了,对于环境保护,也越来越重视了。
 楼主| 发表于 2021-6-26 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杭州135 发表于 2021-6-26 17:22
是的,太行山区,绿化都被破坏了,存不住水,平时旱,一下雨就发洪水。不要说太行山了,我们这里,也是一 ...

老莫,你这段话,单独每一句拿出来,都是对的~~

但放在一起就出问题了,问题在哪里呢?~~~逻辑~~~

你前后的句子没有逻辑~~

我来帮你讲清楚:改开的起步,是粗旷式的发展,所以造成了生态环境的代价~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把问题点开了,随后国家就越来越重视~措施就越来越到位~~~
发表于 2021-6-26 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桐柏僧人 发表于 2021-6-26 17:46
老莫,你这段话,单独每一句拿出来,都是对的~~

但放在一起就出问题了,问题在哪里呢?~~~逻辑~ ...

我们附近的山头,最大量的树木是被砍伐了去炼钢铁了。
 楼主| 发表于 2021-6-26 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杭州135 发表于 2021-6-26 17:55
我们附近的山头,最大量的树木是被砍伐了去炼钢铁了。

别胡扯了,那时就是种棵树,现在也很大了~~
发表于 2021-6-26 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波澜壮阔,艰难曲折才显的伟大,没有艰难曲折都顺风顺水的,难道躺着就赢了。可笑。
发表于 2021-6-26 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挖船儿 发表于 2021-6-26 19:01
波澜壮阔,艰难曲折才显的伟大,没有艰难曲折都顺风顺水的,难道躺着就赢了。可笑。

是的,几十年的改革开放,确实当之无愧的称得上波澜壮阔,艰难曲折。
 楼主| 发表于 2021-6-26 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杭州135 发表于 2021-6-26 19:11
是的,几十年的改革开放,确实当之无愧的称得上波澜壮阔,艰难曲折。

也不是必然的~~~

要是没有党的18大,我都不敢想,太可怕了~~

不过现在一切都好起来了,民族之福,国家之幸~~
发表于 2021-6-26 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qiujing 发表于 2021-6-26 09:19
别谈“什么样精神”这种空洞话题,当年开挖红旗渠劳工每人每天除了正常记工分外,县财政补助2角钱,当年 ...

又是公知,美分,翻案派揭的秘吧?我在农村时,县里,公社摊派下来的水利工程做过不少,从来没有见过出工补贴会是高于当地劳动力平均报酬的。
发表于 2021-6-26 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夯昆 于 2021-6-26 21:51 编辑
龙相公 发表于 2021-6-26 20:45
又是公知,美分,翻案派揭的秘吧?我在农村时,县里,公社摊派下来的水利工程做过不少,从来没有见过出工 ...

去看一遍中央电视台的纪录片《红旗渠》再下结论吧,我看了上面回复下午特地去看了一遍纪录片《红旗渠》,确实是3倍的工分。因为我也是做铁路工程的,对这方面还是比较关注的
发表于 2021-6-26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龙相公 发表于 2021-6-26 20:45
又是公知,美分,翻案派揭的秘吧?我在农村时,县里,公社摊派下来的水利工程做过不少,从来没有见过出工 ...

要看是啥工程的,国家级的肯定要高很多。
发表于 2021-6-26 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龙相公 发表于 2021-6-26 20:45
又是公知,美分,翻案派揭的秘吧?我在农村时,县里,公社摊派下来的水利工程做过不少,从来没有见过出工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4-6-18 12:51 , Processed in 0.225480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