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报报道 平时出门逛超市,你有没有留意过这些大型卖场里都有一个很特别的区域:临保区。一般全称叫“临保商品售卖区”,顾名思义,就是专门售卖临近保质期的商品。 所以,你会不会在这个特别区域购买商品?前天,央视财经一条新闻迅速冲上了热搜:#超4成消费者购买临期商品#。 “在2020年对中国消费者的调查中,超过4成受访消费者表示愿意购买并向身边的人推荐临期食品;临期食品消费群体中,26岁-35岁的占比为47.8%。” 底下网友们的讨论也很热闹,有人表示自己就是“4成”之一,经常会买;有人说平时就喜欢去临期食品区挖宝;也有人说要具体看什么商品,如果是生鲜肉蛋奶制品不能买…… 最便宜的打1折 杭州超市的临保区域多是进口食品 昨天下午3点左右,我特地去了趟庆春路上的世纪联华超市。卖场一楼以生鲜熟食和蔬菜水果为主,靠近西侧的角落,是冷藏奶制品区域。有些捆在一起“买一送一”牛奶或酸奶,仔细看下生产日期,就会发现其中一盒通常是快临近保质期了。 卖牛奶的隔壁是一家卖冷藏生鲜猪肉的,导购小姐姐一直很热情地喊着“口号”:来看看来看看,全部打8折,再买一送一。刚好有个眼尖的阿姨走过,拿起冰柜一角里的捆在一起的三盒五花肉,“这个也是8折?买一送二?”导购点头表示没错,也很实在的加了一句:“因为其中有一盒明天到期了。” “没关系没关系,今天吃掉一盒,剩下的放冷冻里,还能放上几天嘞!”阿姨一边说一边塞进自己的篮子里。扫了眼价格,三盒五花肉打完8折64元。 “我们卖场从2014年开始设置统一的临保区域,就在进口零食这里,临保商品以进口零食为主。”世纪联华超市庆春店值班经理告诉我,果然在二楼,一眼就望见这个上下左右都贴着大写加粗“临保区域”的特卖货架。 不过货架上东西不多,不到10个品类。主要还是饼干、糖、调味料为主。基本折扣在5折上下,打折最“凶”的是这瓶日本进口的调味料,正常价60元,临保价15元,相当于2.5折。有个男生在货架前捧了这瓶日本醋看了很久,但最后还是放了回去。 森永威化饼干,正常价28元,临保价14元,今年7月8日到期。 日本产的芝麻坚果调味酱,正常价29.4元,临保价18元,今年8月15日到期。 智利进口的蓝莓味蔓越莓干(蜜饯),正常价26元,临保价14元,今年6月29日到期,就剩下一周了。 随后,我又去了趟国大城市广场4楼的Green Health超市,以我买过几次临保食品的经验,这家因为走高端路线,经常会碰到“捡漏”。比如上个月,我在他家扫了4包日本进口的咖啡原液,只有原价的2折,当时日期显示距离保质期还有不到一个月。事实上,还没过保,我已经喝完了。 果然,这次的货架上,摆满了瑞士莲啊。虽然不是经典款,但买块打打牙祭么也不亏。两个口味都是临保,正常价38.5元和36元一盒,临保价分别11.85元和11元,相当于3折,今年7月20日和7月25日到期,正好一个月左右。 最后一盒瑞士莲软心球,草莓味的,正常价86元,临保价25.8元,保质期到今年7月30日。 其他的临保商品也是饼干、调味料居多。 这个奶茶还有一个月左右过期,正常价16.8元,临保价5.04元。 杭州产的包装卤味,有门腔和猪肚。这一包保质期显示10个月,去年9月1日生产的,今年7月1日到期,已经很近了,打5折。 又是这个日本进口的调料品牌,7月10日到期,正常价55.8元,临保价5.6元。 还有一种寿喜锅调味料,到8月17日过期,正常价42.8元,临保价12.84元。 如果过了临保期,这些商品还没卖完呢?“一般两种处理途径,商家自行回收,或者超市集中销毁。”世纪联华庆春店值班经理表示。 事实上,除了超市之外,橙柿互动之前就有写过,今年3月的时候杭州一下子冒出好多家进口零食折扣店,其中打折很厉害的,多数都属于临保范围,商家会有明确标识。 早前报道《13.9元网红拌面卖3.8元,进口巧克力半价!杭州开了好多临近保质期的“白菜”零食店,你买不买?》 而除了线下,线上也有“临保食品专售”的各种渠道,在电商平台上搜索关键词“临期”,能找到不少临期食品特卖专门店,其中不乏已经做到三皇冠、四皇冠的卖家。而大量的年轻网友在入了坑后也纷纷表示“真·香”。 吃了临保食品会影响健康? 专家:关键看品质有没有变化 在“会不会买”之外,网友们讨论最多的另一个话题就是:能不能买?临期食品吃了会不会有损健康? 央视网在今年5月做过一个在线调查,觉得“价格便宜,又不是过期,可以的”的网友数量占比最大。 这里又要先给大家科普一下啦。临期,是指临近保质期但还在保质期内的食品,简单说就是还没过期,对食品而言,理论上还在可食用日期内。 怎么来换算某件食品是否已经到临期范围了呢?2012年1月27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相关条例内有具体说明—— 标注保质期1年或更长,临界期为到期前45天,比如常见的罐头、糖果、饼干等食品; 标注保质期6个月至不足1年,临界期为到期前20天,比如方便面、无菌包装的牛奶、果汁之类; 标注保质期90天至不足半年,临界期为到期前15天,比如真空包装并冷藏的熟食品、速食米饭等; 标注保质期30天至不足90天,临界期为到期前10天,比如灭菌包装的肉食品、鲜鸡蛋等; 标注保质期更短一些,在16天至不足30天,临界期为到期前5天,像酸奶、点心等; 标注保质期少于15天,临界期为到期前1至4天,比如新鲜牛奶、现做现卖的主食、未灭菌的熟食、未灭菌盒装豆制品等。 那么又回到前面的问题,临保期的食品能不能吃?央视对此采访了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大多数长货架商品的保质期实际都会留有余量,关键看品质有没有变化。但也有些短保质期食品,比如巴氏消毒的奶制品,或是豆制品,一旦过期细菌增值风险很大,食用前一定要看清楚。” 范教授还提到了一个“冷知识”:保质期,其实是一个界定法律责任的概念。也就是说,是食品生产者用来参考需不需要对食用者负责任的界限。说得简单点就是,如果过了保质期你吃出了问题,生产商可以不负责。 所以啊,大家“捡漏”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回家后的食用时间,适量囤货。 你有没有在超市里买过临期的商品?如果看到你会买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