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849|回复: 35

[其它] 每日优鲜、叮咚买菜同日递表谋上市:何时扭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6-14 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1年06月11日 07:24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概生鲜第一股”或将诞生。

  6月9日早间,每日优鲜、叮咚买菜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IPO招股书,分别将于纳斯达克和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在此之前,二者已分别完成10轮、9轮融资。
  “并不是说融资就能解决所有问题,还是要看谁能笑到最后。”九德定位咨询公司创始人徐雄俊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资本市场是生鲜电商平台的必经之路。
  每日优鲜、叮咚买菜急于上市的背后,是二者近年来的持续亏损。“尽管亏损均有所收窄,但仍需尽快上市解决资金入口问题。”在鲍姆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鲍跃忠看来,生鲜电商/社区团购行业尚未形成稳定的商业模式,单纯靠投资方可能会有很大的压力,因此企业需要通过上市获得持续、稳定的输血功能。
  尽管每日优鲜、叮咚买菜不约而同的递表谋上市印证了IPO传闻,但行业内至今还没有形成一种高效的盈利模式。争夺“中概生鲜第一股”背后的意义是什么?上市后能否扭亏为盈,这才是行业所关注的问题。


 楼主| 发表于 2021-6-14 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递表谋上市
  中概生鲜第一股或诞生
  此次上市进程中,每日优鲜的股票代码为“MF”,承销商包括摩根大通、花旗集团、中金公司、华兴资本等。叮咚买菜的股票代码为“DDL”,承销商包括摩根士丹利、美银证券、瑞信。
  一直以来,二者在资本市场的动作几乎同步。
  今年2月份,有消息称,叮咚买菜正考虑赴美IPO,寻求融资至少3亿美元。彼时,《证券日报》记者采访叮咚买菜方面,对方并未作出回应。时隔四个月后,叮咚买菜正式递表谋上市。
  在叮咚买菜传出赴美上市消息后的第二天,每日优鲜也传出已启动上市计划,并已与多家金融机构接洽。
  公开资料显示,自2014年成立至今,每日优鲜共经历了10轮融资,最新一轮融资为2020年12月份,青岛国信、阳光创投、青岛市政府引导基金组成联合投资主体,向每日优鲜战略投资20亿元。此次IPO完成前,每日优鲜创始人徐正及公司管理团队持有公司15.3%股份比例,拥有74.1%投票权。
  “二者同日递表或许是巧合,但是二者都已经为这一天准备小半年了。”海豚智库创始人李成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资本市场角度考虑,因为市场资金有限,先上市的可能会更有利一些。“万一第一家公司上市表现不好,第二家可能会更难,所以大家愿意抢先第一个上市。”
  在鲍跃忠看来,本次二者同日提交IPO招股书或许属于一种巧合。“生鲜电商/社区团购行业还没有找到实现盈利的路子,此时争夺‘第一股’没有什么价值。当然两家的模式有比较接近的一些地方。”
  鲍跃忠所提及的二者模式相近,指的是前置仓模式。作为国内最早一批主打“前置仓”模式的每日优鲜,目前在国内的16座一二线城市提供生鲜到家服务,设置了631个前置仓。2021年3月26日,每日优鲜第一次正式宣布不再仅限于做自营生鲜电商,而是要打造成社区零售化数字平台,其在2020年下半年推出智慧菜场业务,2021年启动了零售云业务。
  成立于2017年的叮咚买菜,也是采用产地直采、前置仓配货以及配送到家的模式。相比每日优鲜,叮咚买菜旗下前置仓覆盖的城市更多,规模更大。目前叮咚买菜的服务范围已经覆盖了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共31个城市,前置仓数量超过1000个。



 楼主| 发表于 2021-6-14 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亏损有所收窄
  但何时扭亏?
  除了递表日期的“巧合”,二者还有另一种巧合——都处于亏损状态。
  招股书显示,2018年-2020年,每日优鲜的净亏损分别为22.316亿元、29.094亿元、16.492亿元;2021年一季度,公司的净亏损为6.103亿元,而上年同期亏损额为1.947亿元。2019年-2020年,叮咚买菜的净亏损分别为18.734亿元、31.769亿元;2021年一季度,公司的净亏损为13.847亿元,而上年同期亏损额为2.445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每日优鲜净亏损同比缩小43%、叮咚买菜则同比扩大80%,业绩表现参差不齐,直到2021年第一季度,二者亏损都在收窄。
  造成两家公司亏损的主要原因都在于履约成本过高。履约成本主要由仓库租金、配送员工资等要素构成。每日优鲜2018年-2020年履约成本分别为12.393亿元、18.330亿元、15.769亿元,占公司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4.9%、30.5%、25.7%。叮咚买菜2019年-2020年履约成本分别为19.369亿元、40.442亿元,占公司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9.9%、35.7%。
  中国品牌研究院研究员朱丹蓬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很多前置仓模式的平台供应链容易出现问题,因为这一模式对资金要求极高。
  在鲍跃忠看来,单纯靠前置仓恐怕难以支撑未来的健康发展,需要有前置仓嫁接到店到家,形成系统化的模式规划。无论哪种模式,生鲜电商资产都比较重,从供应链、冷链仓库以及末端,加上扩张带来的成本上升是这些电商寻求上市的重要因素。


发表于 2021-6-14 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叮咚买菜亏损了,难怪搬家了。
发表于 2021-6-14 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他们无需扭亏,上市圈到钱就行了。
发表于 2021-6-14 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在中国上不了市,老美就可以?马云也一样,A股上不了,就出国出境了
发表于 2021-6-15 07:29 | 显示全部楼层
烟雨江南封 发表于 2021-6-14 22:51
为什么在中国上不了市,老美就可以?马云也一样,A股上不了,就出国出境了

想当年也是,马云有创意无资金,国内没人理睬,又是外国人,慧眼捷足,到了后来,就有人骂马云给外国人赚钱。有人说这样话语的时候,都有点像是在骂汉奸。
发表于 2021-6-15 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杭州135 发表于 2021-6-15 07:29
想当年也是,马云有创意无资金,国内没人理睬,又是外国人,慧眼捷足,到了后来,就有人骂马云给外国人赚 ...

主要是国人没有风投的意识,那时候风投是很时髦的概念,从这几个上市上看,美国的上市思路与国内的上市思路很不一样,这个恐怕需要国内学习。
发表于 2021-6-15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杭州135 发表于 2021-6-15 07:29
想当年也是,马云有创意无资金,国内没人理睬,又是外国人,慧眼捷足,到了后来,就有人骂马云给外国人赚 ...

美国人的思路是雪中送炭,国人的思路是锦上添花,大概就是这样的差别吧,这样的差别,就把很多有希望的企业给扼杀啦。
发表于 2021-6-15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证券这种东西,风险本来就是很大的,作为证券的管理者,应该允许产品有一定的风险,完全没有风险,或者风险来自产品拥有着的故意(作假),这个思路本身就是有问题的,证券不是银行产品,这个起码的区别应该有,银行产品力求对投资人无风险,证券就不应该这样,对证券的投资人来说,他是知道有风险的,并且是可以承受风险的,证券就很像风投,应该是雪中送炭的思路,而不是锦上添花的思路。
发表于 2021-6-15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正对投资者好的做法,就是让证券缓慢上涨,随着资本的进入的增加,快跌和快涨对证券市场都是不利的,都应该加以避免。
发表于 2021-6-15 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柴旦人 发表于 2021-6-15 10:36
证券这种东西,风险本来就是很大的,作为证券的管理者,应该允许产品有一定的风险,完全没有风险,或者风险 ...

还有一个是,监管者要定好自己的位,做好自己的事,不要越位。
股票的涨或者跌,跟监管者是没有关系的,监管者没义务、也没权力去打压或者托市,看看网络上,股市涨了,大家就闷声不响发财,股市跌了,就众口一词的开骂,这是完全没有道理的,你买的股票连续十个跌停板百个跌停板,也必须由你自己承担后果。
监管者要做的,就是二件事,一个是抓虚假消息,再一个是抓内幕交易,这二个恶行,要冒头就打,打死为止,这是监管者的责任。
发表于 2021-6-15 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杭州135 发表于 2021-6-15 11:37
还有一个是,监管者要定好自己的位,做好自己的事,不要越位。
股票的涨或者跌,跟监管者是没有关系的, ...

既然这样,你买的房为什么要政府给你兜底,什么损失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可笑不可笑了。

自己要政府兜底,天经地义,别人就十恶不赦了。
发表于 2021-6-15 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烟雨江南封 发表于 2021-6-14 22:51
为什么在中国上不了市,老美就可以?马云也一样,A股上不了,就出国出境了

好多家大型私企,都在国外上市,钱都让外国人赚了,我国的股民据说90%都是亏的。
发表于 2021-6-15 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柴旦人 发表于 2021-6-15 10:36
证券这种东西,风险本来就是很大的,作为证券的管理者,应该允许产品有一定的风险,完全没有风险,或者风险 ...

所以叫炒股嘛,普通人拿出10%的私产炒股,赚了高兴,赔了也承受得起。
但炒房不一样,动辄几百上千万,一辈子的心血搭进去了;再说房子与股票本质上也不一样,它是必需品,人人必须有,所以提倡 “房住不炒” 嘛!
发表于 2021-6-15 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柴旦人 发表于 2021-6-15 09:14
主要是国人没有风投的意识,那时候风投是很时髦的概念,从这几个上市上看,美国的上市思路与国内的上市思 ...

注册制就是向外国学来的  以前审核制有盈利要求  注册制没有盈利要求  连年亏损也可上 只要事先告知   
发表于 2021-6-15 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子虚 发表于 2021-6-15 11:55
既然这样,你买的房为什么要政府给你兜底,什么损失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可笑不可笑了。

自己要政府 ...

一针见血
发表于 2021-6-15 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子虚 发表于 2021-6-15 11:55
既然这样,你买的房为什么要政府给你兜底,什么损失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可笑不可笑了。

自己要政府 ...

政府是在给你兜底,尽量的压制住房价,给你更多一点的时间。
发表于 2021-6-15 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消市民 发表于 2021-6-15 14:46
所以叫炒股嘛,普通人拿出10%的私产炒股,赚了高兴,赔了也承受得起。
但炒房不一样,动辄几百上千万, ...

对的,房价要控制,证券市场要培育,要做大。
发表于 2021-6-15 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柴旦人 发表于 2021-6-15 19:04
对的,房价要控制,证券市场要培育,要做大。

现在政府对于房市,控制得很严格了,看看不对就往前走一小步,看看不对马上再走一小步。
大步是不能跨的,跨得不好,房市就崩塌了,社会就发生系统性风险了。
发表于 2021-6-16 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ww2004 发表于 2021-6-15 17:13
注册制就是向外国学来的  以前审核制有盈利要求  注册制没有盈利要求  连年亏损也可上 只要事先告知

中国急需风投的引进,现在风投太少,现在的投资,基本上属于锦上添花型的,雪中送炭的几乎没有,雪中送炭风险虽大,但回报也大,而且对所投资的公司帮助最大,应该成为投资的主流。要好好研究一下美国上市的规则,为什么人家能上市的,我们却上不了,多少有希望的企业就这样被抛弃啦,本来证券就是解决有希望的企业的资金问题的,成功的企业对资金的需求不是生命一般重要。
发表于 2021-6-16 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杭州135 发表于 2021-6-15 11:37
还有一个是,监管者要定好自己的位,做好自己的事,不要越位。
股票的涨或者跌,跟监管者是没有关系的, ...

证券管理者的任务就是维持证券市场的稳定,证券市场缓慢稳步上升,才能吸引更多的资金流入,才能为更多的企业谋到资金,让更多的企业成功。其他都是次要的,当然造假和内部交易是证券市场的毒瘤,会造成证券市场的不稳定,是必须要除掉的。当然只要立法就可以根除。
发表于 2021-6-16 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资金紧张的年代,是需要提倡好钢用在刀刃上,但是现在已经进入不缺钱的年代,投资就要转换思路,投资的目的就要变成扶持有前途的企业成功,如果还停留在好钢用在刀刃上就是对资本的浪费,所以现在急需要引进风投的概念,急需要风投人员,现在不是把钱花出去的问题,而是花到值得花的地方。
发表于 2021-6-16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来就是为圈钱的
发表于 2021-6-16 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ww2004 发表于 2021-6-16 11:26
本来就是为圈钱的

其实,中国外国都是一样的,二级市场,都是用来赌博的。无非是,这样的赌博,对发展经济有利,所以各国政府都允许。
所以,股市监管者的责任不是维护稳定,而是保证公平。公平就是不出老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4-6-27 06:25 , Processed in 0.226130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