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前期推荐报名、资格审核和专家评审,日前,第四届“杭州工匠”40名入围人选正式出炉,并于8月21日起在《杭州日报》、杭州工会网上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第四届“杭州工匠”认定工作自今年5月启动以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踊跃报名。“杭州工匠”认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第四届“杭州工匠”认定的文件精神,着重从专业工作年限、专业技术水平、行业技能影响力、所获专业领域荣誉、参加市级以上技能大赛所获得名次以及技能传承等方面对申报人员进行了审核把关。专家评审阶段则采取了行业专家评审和行业主管部门评审两种方式。评审专家由来自各行各业的高校教授、职业院校教师、大型企业高级工程师、往届“杭州工匠”等组成。“在评审过程中,各位专家从专业性、贡献率、影响力、传承性和创新性等方面综合开展评审;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社会治理等行业的参评人员则采取行业主管部门评审方式;相关单位在初审入围人员名单的基础上,结合行业实际分别提出建议人选。”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的认定工作与入围人员主要呈现五大特点: 重点聚焦市委中心工作。今年的工匠认定工作紧紧围绕杭州要大力提振服务业,持续做强数字经济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双引擎”,助力杭州充分展现“重要窗口”省会城市的硬核实力。在入围人员名单中,服务业占比22.5%,制造业占比20%,数字经济占比12.5%。 行业分布更为广泛。入围人员所涉领域进一步拓宽,出现了社会治理、金融、城市勘测、媒体主持等前三届杭州工匠未涉及的行业领域以及机器人制造、模具设计、孤残儿童护理、草莓种植、木版水印等前三届杭州工匠未涉及的工种岗位。 人员质量保持高水平。荣誉基础扎实,入围人员包含了获得过世界技能大赛冠军、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全国技术能手、省技术能手等专业荣誉的人员;专业成果显著,入围人员中多人拥有国家专利,还有省级、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年龄结构合理,入围人员平均年龄45.15岁,最小22岁,最大76岁,40岁及以下14人,41-50岁15人,50岁以上11人。 地区分布更为平衡。入围人员名单综合考虑地区系统平衡,14个区(县、市)中有13个区(县、市)有人员入围,10个产业系统中有9个产业系统有人员入围,还出现了金融等前三届未有入围人员的产业系统。 关注特殊人群。在今年的申报过程中,市残联积极组织发动参与申报工作,申报人员整体技能水平较高。考虑到残疾人要成为能工巧匠、专技能手,所付出的努力更大、遇到的困难更多,在入围名单中有一名获得过残疾人全国技能竞赛第一名的人员。 据悉,被认定为“杭州工匠”的人员,将授予“杭州工匠”荣誉称号,并颁发证书、奖牌和一次性奖励50000元;对符合条件的,将同时授予杭州市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已获得市级及以上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称号的不再重复授予);优先参加市总工会组织的一线职工免费疗休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