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52|回复: 1

[转帖] 浙江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4月14日发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4-15 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河通古今,一脉传千年。
  大运河作为活态的文化遗产,沿线资源丰富。但长期以来,也面临着遗产保护压力大、传承利用质量不高等问题和困难。
  浙江省发展改革委、省自然资源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委宣传部等单位,4月14日联合发布了《浙江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要将大运河浙江段,打造成国际影响最广泛、遗产保护最有效、功能价值最突出、生态环境最优越的“中国大运河华彩段”。
  至2050年,力争将大运河浙江段打造为文化浙江的亮丽名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标志性品牌”。

  打造大运河文化
  保护传承利用的“浙江样本”
  重现通江达海的千年古道水运带
  大运河浙江段,包括江南运河浙江段、浙东运河及其故道、复线等河道,至今仍发挥着航运、水利、行洪等功能。
  根据《规划》,浙江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空间范围,覆盖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绍兴五市沿大运河的25个县(市、区)。
  浙江将以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为核心,以统筹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为主线,高水平打造“千年古韵、江南丝路、通江达海、运济天下”的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浙江样本”。
  如何实现?《规划》提出“1+5”战略定位。
  “1”是总体定位:即将大运河浙江段打造成为国际影响最广泛、遗产保护最有效、功能价值最突出、生态环境最优越的中国大运河华彩段。
  “5”是着力打造五条带——
  一是推进大运河遗产保护由区域性保护向全面性保护发展,打造树立国际标杆的文化遗产展示带;二是推进大运河沿线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建设,打造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态文明示范带;三是贯通全省运河及沿线的历史文化长廊和休闲游憩长廊,打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文化旅游精品带;四是畅通大运河航运通道,加快推进运河航运转型升级,打造重现通江达海的千年古道水运带;五是立足浙江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充分发挥大运河连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的纽带作用,打造承接国家战略的沿河开放利用带。

  创作像“最忆是杭州”一样的
  一组大运河实景演艺作品
  在充分保护好传承好大运河文化的基础上,《规划》也兼顾了“河为线、城(园)为珠、线串珠、珠带面”的科学利用和适度开发。
  在大运河沿线,目前有很多文旅项目正有序推进。比如杭州大运河博物馆、浙东运河的文化公园等,均已初具规模。
  一批运河古镇将提升和亮相。“我们希望以镇为珠,以河为线,集中精力重点培育打造像乌镇、南浔、西塘、安昌、慈城这样的运河古镇。”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许澎14日表示,要让这些古镇围绕大运河文化深度推广,吸引更多游客。
  此外,还要打造一组文艺作品。“杭州的演艺作品在国际上已有很高的知名度,比如宋城千古情、最忆是杭州,但真正围绕大运河创作的主题演出现在还没有。”许澎说,希望通过运河文化的建设,创作一组大运河的实景演艺作品。
  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还需要推出一批串联大运河沿线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线路。浙江将重点打造运河古镇之路、运河丝绸之路、运河诗画之路、运河曲艺之路、考古研学之路、运河遗产绿道6条文化旅游精品线路,特别是要精品化打造好大运河诗路,这也是我省大花园建设的标志性工程——“诗路文化带”的四条诗路之一。
发表于 2020-4-15 13:58
杭州不在拥江一棵树上吊死啦?要四处开花啦?
发表于 2020-4-16 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4-6-17 04:40 , Processed in 0.211573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