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18|回复: 2

[转帖] 自由市场体制下的扶贫攻坚路漫漫其修远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9-23 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今中国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比重中仅占9%,但这9%的经济比重却承载着中国半数人口的就业之路。剩下的二三产业占国民经济91%的比重,同样承载另外半数人口的就业之路。那么请问,9%的经济比重干得过91%的经济比重吗?

    9%的国民经济比重承载半数人口的经济收入,那么农民是不是应该种田不划算?

    9%的经济比重面对半数的中国农村人口无论你怎么分,也不会让农民更有钱。

    哪怕是国家公共财政资金为广大农民提供一部分补贴,做到以工养农,那也是杯水车薪。

    为什么?因为9%的经济比重承载中国一半人口的就业之路,而剩下的91%的经济比重同样只承载另外一半人口的就业之路。只要人们还懂得算账,就不难明白,中国大量农民为何不愿种田?为何将农田抛荒长草?为何长期贫困的真正原因?

    因为农业只占国民经济9%的比重,却承载中国半数人口的就业之路,其就业渠道是多么的狭窄。在这种条件下,广大农民只能长期处于半失业状态,虽吃饭不成问题,但要达到普遍的小康社会生活水平,那几乎是在痴人说梦。

    即便是国家非常的重视农民,为广大农民种田提供补贴,并取消农业税,甚至推动大规模的扶贫攻坚,恐也会于事无补。因为农村人口太多,就业渠道狭窄。

    更要命的是,自由市场先天性利润枯竭与市场赌博游戏规则决定了社会不断趋向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体制程序支持的结果是很难通过扶贫攻坚加以解决的。

    这就好比在赌博场中,多数人都因为赌博输穷了,而作为开赌场的老板通过放高利贷还能帮助输惨了的人扳本不成?还能做到所有参赌者实现共赢不成?是不是天方夜谭?

    一种体制如果要真正达到扶贫效果,起码要满足被帮助的贫困对象两个基本要求,一是给他们提供稳定的工作;二是让他们每个月都能够得到公平合理的工资收入,且长期有效。做不到这两点,扶贫攻坚就不会有真正的成效。即便是在国家的扶贫突击中能够让很多贫困者暂时性脱贫,但穷人把钱用掉了就马上返贫了,非常的直接。不要认为施舍叫乞丐一碗粥,就天真的认为叫乞丐永远不挨饿。

    如果国家采用智能模式改革,满足贫困者上述两个基本要求几乎没有难度。因为智能模式是全国一体化的经济共同体模式,全国所有人都受雇于国家,都是国家职工,自然包括所有农民在内。全国农业将实现一体化的经济共同体模式,全国各地的农业生产单位也同样采用大集体生产模式。但这种大集体与以往任何大集体是不同的。因为这种农业大集体是不用自负盈亏的大集体,是由国家财政统揽收支的大集体。即每个大集体的粮食收成统归国库,大集体的一切生产成本都由国家财政承担,所有农业生产设施与农机工具、化肥、种子、农药、粮仓、集体各个建筑物等等都由国家财政出钱解决,集体社员一概实现工薪待遇化,由国家物价局预先出台的全国通用的等级工薪制定额决定按劳分配,由当事负责人造工资表上报审计部门审计,再由国家财政提供工资款,银行提供转账服务。

    国家采用这种大集体的农业生产模式必然会为国家节约大量的人力成本,然后减员下来的所有农民再由国家财政出钱大力推动社会环保、搞好各种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生态建设、治理污染、治理沙漠等等来为农村所有剩余劳力安排新的工作,实现再就业。如果国家在一时间消化不了这么多的人,那么国家财政也要为待业中的农村剩余劳力的提供最低生活保障,然后一步步来,循序渐进的将所有人安排到各种各样的工作岗位当中去。

    此刻不用担心国家财政拿不出钱,因为智能模式中的国家财政是万能财政,万能财政拥有与生俱来的无穷无尽的支付能力(详情请参阅《智能社会分工管理学说》)。

    智能模式为何称为万能体制?原因就是智能模式为国家构建了一个万能财政。万能财政的出现意味着国家无论干什么,都不会被钱所困。对于扶贫攻坚问题,智能模式只不过是顺手牵羊便能轻轻松松的解决。不止如此,智能模式还要为全民提供免费医疗与免费教育政策,还要负担全民义务养老,残疾人生活保障与各种福利政策等等,为所有人排除后顾之忧。而这些都是当今自由市场体制下的政府遭遇的难以解决甚至难于登天的问题。在智能模式条件下,这些问题都不再是困扰政府的问题,因为智能模式中的国家政府拥有用不完的公共资金。

    钱不是万能,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政府也不会例外。在自由市场体制下,平民因为缺钱而贫困,政府因为缺钱而不能办实事,企业因为缺钱而遭遇危机,社会中的一切的一切,基本都因为缺钱而产生的问题。只有彻底的解决了钱的问题,那么社会中的一切既有问题也会随之消失。
发表于 2019-9-23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要推行城市化。
中国哪怕把91%的劳动力投入到农业中去,仍然还是拿不出来91%的农业比重的,把农业人口减少到9%,倒是有希望继续保持9%的农业比重的,要这样,就只有走城市化的道路。我们不要再反对城市化了。
发表于 2019-9-24 07: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子虚 于 2019-9-24 08:49 编辑
杭州136 发表于 2019-9-23 21:06
所以,要推行城市化。
中国哪怕把91%的劳动力投入到农业中去,仍然还是拿不出来91%的农业比重的,把农业人 ...

要推进城市化那就得把房价降下来,让农民更容易进城安家,高房价是城市化的绊脚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5-2-1 13:58 , Processed in 0.223315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