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元1小时”时代一去不返 早在今年4月,摩拜、小蓝车、哈罗就曾先后调整了北京地区的收费标准:1元/15分钟调整为1.5元/15分钟,30分钟1元调整为15分钟1元。随后,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被纳入价格调整地区,摩拜单车在上海地区的起步价从1元涨到1.5元;在广州,哈啰单车骑30分钟要1.5元,比之前的1元上涨了50%…… 相比于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的涨价势头更猛。记者在北京某商圈租借了一个充电宝,使用大概一个半小时后,归还时交费4元。相较于此前1小时/1元的价格而言,已经翻了一倍,而纵观各个品牌充电宝的收费标准可以发现,“1元1小时”的时代早已一去不返。 有网友反映,有些品牌的充电宝收费甚至已经达到8元/小时,还有一些充电宝是以半小时为计费单位的,每24小时10元~30元封顶。 记者调查发现,街电、来电、小电、怪兽充电是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共享充电品牌,这些品牌的外机身上大多不会标明收费标准,大多数用户并不清楚价格变化,只有扫描二维码后才能知道如何收费,不同品牌、不同地段、不同品牌的收费标准也不一样。一般情况下,人流量大的地区,共享充电宝的收费标准相对较高。 面对集体涨价的充电宝产品,有网友调侃“最近又养成了随身携带充电宝的习惯”。 “共享产品不是公共服务产品,价格还是由市场决定,不能指望商家一直打价格战,前期低价引流已经形成了消费习惯,面对现在的涨价,消费者又能怎么办呢?”宋先生无奈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