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jason 于 2019-5-7 15:34 编辑
来源:浙江新闻
在杭州周边地区,近日融杭成为一个非常热的名词。
笔者前不久在柯桥区某镇的街上就看到了一幅大标语:争当融杭先锋。
日前,杭州市委政研室有关干部应黄山市邀请,去黄山考察,就黄山融入杭州都市圈进行深度对接。
而就在过去的五一假期,以“融杭发展·创赢未来”为主题的杭州·绍兴周刚结束。此次绍兴周开幕当天,就有11个合作协议签约,涉及方方面面。为融杭热平添了一把火。
作为在杭州生活了约20年的杭州市民,笔者突然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为何这些周边城市争着融杭?
杭州钱塘江金融城。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董旭明 摄
融杭有历史原因
其实,杭州是长三角中心城市之一,对周边中小城市有吸引力,也不足为奇。
从历史来看,公元907年,钱镠创建吴越国,定都杭州。随后,公元1138年,南宋正式定行都临安(今杭州),杭州从州府一跃上升为国都,进而成为当时世界上最为繁华的城市。这两次定都,极大提升了杭州的影响力。
词人柳永的《望海潮·东南形胜》形象地描绘了古时杭州的繁华。“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当时没有融杭这个词。因为各种原因,周边乃至外省的居民移民杭州,也可以称得上融入杭州。杭州话中有句俗谚“杭州萝卜绍兴种”,似乎可以作为例证。
对这句谚语,有一种说法是:太平天国时期,浙江,下三府(杭嘉湖)人口损失很大,上八府(省内其他八府)迁徙很多人口到下三府,绍兴移民到杭州的很多。
浙大研究杭州民俗文化的方龙龙教授说,“杭州萝卜绍兴种”最早流行于哪个朝代,他还没有考证,但像他这个年纪,如果统计一下,祖辈有绍兴籍的绝对不在少数。
笔者认为,杭绍相邻,绍兴人融入杭州是一个历史现象,不是今天才有的。而“杭州萝卜绍兴种”这句谚语也是杭州周边居民在不同时期移民杭州、融入杭州的一个缩影。
萧山区与柯桥区一条界河边的“与杭同城”广告,侧面反映出当地居民融杭的愿望。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金毅 摄
融杭热背后的考量
眼下,“融杭”热的兴起,背后又有哪些原因?
原因比较多。从百姓获得感角度看,绍兴市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融杭就是让市民在不同的行政区划和不同的城市当中能够享受同样的市民待遇。
还有没有别的原因呢?
笔者专门咨询了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教授应宜逊。应老师长期从事浙江地方经济、基层金融研究。
应宜逊告诉笔者,“融杭”热的出现,表明了杭州市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力、吸引力大大增强。杭州真正成为了一个经济增长极。之所以能够这样,首先是由于在最近,至少是10年时间,杭州发展比较好。中国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呢,就是要加快技术进步,更好地利用大数据、云计算,更好利用数字经济。在中国各城市的数字经济领域,杭州市名列第二,仅次于深圳,超过了上海、北京、广州。因此,在这一领域,周边中小城市愿意跟着杭州走。
其次,周边城市融杭能得到什么益处呢?能够加快走向数字经济。绍兴是二产为主,制造业相当发达的城市,但是制造业现在面临转型,怎样提高劳动生产率?一个作法是更多采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杭州在全国排名都是领先的。绍兴当然向杭州这边靠。
另外,就黄山而言,黄山东边是杭州,它的经济对杭州就有比较密切的联系,除了杭州,黄山与景德镇、宣城、池州、衢州等地相邻,与杭州相比,这几个城市不是非常发达,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所以想靠拢杭州也不奇怪。
事实上,杭州作为浙江发展的头雁,除了黄山、绍兴,杭州周边的衢州、金华、湖州、嘉兴等地,都在讲融杭。嘉兴有特殊之处,它位于上海杭州之间,因此嘉兴既讲融杭,也讲接沪。
应宜逊还很看好杭州的西湖大学,认为可能是我国今后科技创新的一个中心。施一公执掌的西湖大学为何放在杭州?一个原因是杭州各方面的环境比较适合。这对周边的城市也有较大的吸引力。
除了学习杭州的数字经济,这些融杭的城市还在学习杭州的管理,学习杭州怎么样建设良好的环境。
对于杭州而言,应宜逊认为,融杭也能极大促进杭州发展,比如,可以调动更多资源,杭州一些产业向外转移也比较方便。
在笔者看来,在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各地作好融杭文章,促进杭州与周边城市的共同繁荣,可谓适逢其时,更加值得期待。
|